寻找真声(胸声区)的发声感觉的练习: 练习要领: 1.在“第一次换声区”的换声点以下胸声区音域中反复练唱。 2.寻找说话自然嗓音的感觉发声,声音不能挂嗓,要落在胸口的发声位置上。 3.找到喉底胸腔共鸣的音响时,要把声音唱得圆润、通畅、松弛、明亮一些。 4.女声在低音区里练声时决不能把声音落在嗓子上,而是落在正确的发声位置上。声带上不能有任何劲儿,一定要把真声唱通并且唱进咽腔里。只要声音进了咽腔,能“贴着咽壁吸着唱”让低音“立”起来,声音从低音转到中高音区时,就能很容易地获得真、假混声的感觉。 1.这是一条五度跳进的练声曲。开始的第一个音符是真声的感觉,换声之前由强渐弱,声音往后倒稍微变虚,变暗,转换为真、假混声的感觉。翻到高音时,声音由弱立刻渐强,增大声音的力度。这种换声是心理上的感觉,非常快。而声门上却感觉不到有任何变化。 2.低音唱a母音找真声的感觉;高音混合o母音找真、假混合的感觉;回到低音时再找真声的感觉。 3.为了使“混声”的声音变得结实、明亮,在第一次换声时,要“挂住前面往后兜”着唱。 4.用“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打开喉咙”,同时抬起软腭和小舌头,让声音向鼻咽腔集中。 5.在“打开喉咙”时,感觉从胸口“向下叹气”,“气息往下插”。 第二次换声时,寻找头腔共鸣的高位置感觉的练习 1.从低音区(胸声区)的真声向高音区演唱时,在换声之前就应该想着混以假声的感觉。 2.低音从胸口发声位置发出,以“抛物线”的感觉从后背向后头顶“翻、扣”。心理想象“一翻一扣”,高音立刻就能唱出美妙的音色。 3.从低向高换声时,想着“混合母音”的音色。感觉“亮——暗”适度。 4.高音下行时,继续保持声音的高位置。音高降至低音区时,让声音的下端“贴着咽壁滑进胸腔”。 寻找高、中、低三个声区统一的共鸣音色的练习: 1.从低音区往上唱,进入第一次换声的音符,将a母音掺入少许的o母音成分,并混合少量的假声,使声音变得柔和、圆润。 2.在第一次换声的换声点以上唱i母音时,掺少量的u的音色,让声音立起来。进入第二次换声之后,声波向后头顶冲击,并向前反射,沈先生说:“明亮的音色有个扑脸儿的感觉。” 3.为了使低、中、高三个声区保持统一的共鸣音色和均衡的声音力度,必须在歌唱发声时,以“贴着咽壁吸着唱,声音碰在咽壁上”的感觉,让明亮的共鸣音色沿着咽壁的轨道,向鼻咽腔集中,“声音在高音区完全进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