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伤寒论》中祛邪思想

 乐山有大佛 2017-01-15

中医学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扶正祛邪。其中邪气是导致人体阴阳失衡的重要因素,祛邪亦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早在《黄帝内经》中,对于不同部位邪气的治疗就确立了相应的治疗法则。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写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写之。”另外,《素问·至真要大论》亦云:“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上之下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而《伤寒论》更是将《黄帝内经》中有关祛邪的治疗法则具体化、形象化,现将仲景《伤寒论》中祛邪思想陈述如下。


1 因势利导,予邪以出路


1.1 邪随汗解 汗为津液所化,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是属于人体正气的一种,亦是人体祛邪外出的载体之一,对于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仲景使用解表散邪的方剂祛除肌表之邪,汗出而邪解,以麻黄汤、桂枝汤为典型代表; 使用宣畅气机的方剂,使三焦调畅,表里气机相合,邪随汗解,以小柴胡汤为典型代表; 另外尚有通过针刺,疏通经气,祛邪外出,濈然汗解等。概言之,均是通过汗出,达到祛邪外出的目的。


1.2 邪随吐解 呕吐既是一个常见症状,亦是祛除邪气的基本途径之一。正如论中376条( 据宋本《伤寒论》顺序,下同) 所言:“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此时的呕吐,正是痈脓的出路。另外,诚如《黄帝内经》所言之治则“其高者,因而越之”,论中瓜蒂散证正是此法的典型代表。因痰涎壅塞上焦,阻遏胸阳,气机不畅,甚至可以导致四肢厥冷,故以瓜蒂散涌吐痰涎,使实邪自呕吐而出,因势利导,祛邪而出。




1.3 邪随下解 邪随下解,主要是通过下法排除实邪,即通过泻下通便,使积聚体内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水饮等有形实邪排除体外。如三承气汤攻下肠中燥屎,使燥实得除,腑气得通; 大陷胸汤(丸) 泻热逐水破结,使邪水得下,诸症得除; 桃核承气汤及抵当汤(丸) ,活血化瘀或破血逐瘀,使得下焦蓄血得去; 十枣汤攻逐水饮,使得胸膈停饮得下; 三物白散温寒逐水,涤痰破结,邪随下解等。以上均是邪从后阴而出,随大便而解,排除有形之实邪。


1.4 邪随小便解 小便为人体重要的排泄物之一,亦是邪气外出的重要途径之一。如236条湿热发黄,服茵陈蒿汤,方后注云:“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其发黄为湿热内蕴中焦,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所致。服茵陈篙汤,清热祛湿,通利小便,使湿热之邪自小便而出,邪自小便而解。


1.5 邪随血解 血为水谷精微所化,为人体正气之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行于脉中,而不宜外泄,故一般不作为邪气外出的载体。但是在特殊情况下,邪气亦可随血而解。如论中 47 条所述“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是风寒之邪久郁太阳之经不解,邪气不能从汗外泄,势必伤及血络,而发生自衄,邪气借衄而外泄,从而病愈,故后世又有“红汗”之称。另外,月经是妇女特有的生理现象,若热入血室,经水适来,则邪可借经水而外出。如145条云“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正是邪入血室,正值行经,则邪可借经水而外出。此外论中106条谈到蓄血轻证可见“血自下,下者愈”,除了上述所言邪随大便而出外,女性患者尚可见邪随月水而解。


由上述可见,病邪侵犯人体引起疾病,其治疗多要予邪以出路,以利邪解,或从汗,或从口,或从二便,或从血等,此为祛邪之要务。




2 祛邪扶正,邪去正自安


诚如前述,祛邪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使正气恢复,重新达到《黄帝内经》所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或者《伤寒论》中所云“阴阳自和”。


许叔微曾言:“古人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盖邪之入也始因虚,及邪居中反为实矣。”如太阳伤寒证症见发热恶寒、头身及关节疼痛、无汗等,系因外感风寒,卫遏营郁,经气不利,邪气留滞于人体,“留而不去”所致。此当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祛邪外出,邪随汗解,则正气自复。而太阳中风证是因外感风寒,而导致卫不固外,营不内守,营阴外泄。若邪气不去,汗泄不止,则正气不断损伤。故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使邪随汗解,营卫调和,则正气自不再伤。


论中多条涉及水饮的条文,如苓桂术甘汤证、真武汤证等,亦是祛邪扶正的重要例证。因误治或其他原因导致正虚,从而就有病理产物水饮的生成,同时水饮又作为致病因素进一步损伤正气。因而祛除水饮在治疗疾病当中是不可或缺的,如苓桂术甘汤和真武汤中的茯苓淡渗利水。


此外,阳明三急下证和少阴三急下证是因邪热伤津,阴液欲竭,燥热不去,则终将亡阴而预后不良。此时,用大承气汤泻热通腑,急下燥结,釜底抽薪,以存欲竭之阴液,后人称此为“急下存阴”法,正是祛邪扶正之典范。




3 中病即止,勿过伤正气


人体的抗病能力须依赖正气,正气损伤,药物治疗就难于奏效。虽然邪气不去,正气难复,但是在祛邪的同时也要注意顾护正气,不可令正气损伤太过,所谓“中病即止,不可尽剂”。


仲景在使用汗法时强调不可过汗。他在桂枝汤方后着重提出,要使汗出“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宜佳,不可令如水流漓”,否则“病必不除”。且“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中风表虚之兼证如桂枝加葛根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麻黄汤证,伤寒表实兼证如葛根汤证、葛根加半夏汤证、大青龙汤证等均仿此例,“覆取微似汗”或“取微似汗”。大青龙汤证还说“一服汗者,停后服”; 若复服,则造成汗多亡阳。五苓散方后亦云“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其 “如法将息”也就是按照桂枝法调息养护等等。


仲景在使用吐法时,如瓜蒂散方后服法中谈到:“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亦是小量递增,见吐则止,特别强调诸虚证者不可服用本方,亦是强调在祛邪之余顾护正气之意。仲景在使用下法时,如大陷胸汤证方后“得快利,止后服”;大陷胸丸证方后“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十枣汤证方后:“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粥糜自养”; 小承气汤证方后“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大承气汤证方后“得下,余勿服”等等,均是使用下法时,中病即止的典范。




总而言之,祛邪作为一种中医治疗原则,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祛邪的最终目的在于扶正,以期重新建立起人体的阴阳平衡。根据疾病所处阶段的不同,灵活运用祛邪的方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伤寒论》中采用了多种祛邪的具体方法,丰富了《黄帝内经》的内容,并提出很多祛邪应该注意的事项,对于我们合理运用祛邪法有重要的启示。


【本文来源:陶春晖.浅析《伤寒论》中祛邪思想[J].光明中医.2013,28(6):1101-11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