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38‖【桂林有文化】碗糕:被摞得高高的小碗,是否也装着你的回忆?

 观音道场 2017-01-17
微报桂林

— 不只把报纸装进手机 —

桂林日报社官方微信平台


南宁是首府,柳州有工业,桂林呢?

桂林有文化。

桂林的文化在哪里?

天赐的桂林山水不是文化,

居住在山水中,

流连在山水间的桂林人,

他们创造了桂林的文化。

……

“微报桂林”开通【桂林有文化】系列栏目

与你一起寻找桂林的“散珠碎玉”

寻找历史文化中,桂林人祖先的故事


碗儿糕,梆梆敲,又松软,又小巧,又香甜,又味道,大人吃了都说好,把爷吃了还想要。

《桂林老板路》一书中,记载着上述的桂林童谣。

碗糕、水糕又名“梆梆糕”,用漓江水浸泡粘米,磨成半液体状,加蔗糖后盛于浅黄色小粗碗中蒸制而成,以加水的多少而成为碗糕与水糕

在许多桂林人的记忆里,碗糕是孩子们的最爱,因为它小巧松软,而且以大米为制作主要原料,素净而健康。曾经在桂林的街头有很多碗糕摊,孩子们在上学或放学路上顺手买上一个当“零嘴”。如今,碗糕在桂林大街上已少有见到,只是偶尔能在小街巷里还能寻到一两家。但口味早已不是当年风靡桂林的健康美味了。

访:老味道今何在? 

 

资料显示,传统的碗糕、水糕,除了流动的小贩外,桂林正宗的有两家餐馆:一家在花桥头(西),一家在花桥背(东)。相传,当时每家店铺里有二十来副竹椅、竹桌。店铺里置大瓦壶两个,大瓦缸一个,内装山楂茶免费供应。然而,由于历史等种种原因,这两个小店已经不复存在了。

固定的店面不见了,流动小摊上也鲜有见到卖水糕和碗糕的。近3个月的时间,记者走访了桂林各个大街小巷,碗糕和水糕却难觅踪影。“我倒是看过人家做,但做起来麻烦,又卖不出钱,这种天气容易变质,现在很少人做了。”在西门市场附近的一个卖糕点的摊主告诉记者。

5月的一天中午,记者途径中华路,正值放学,中华路小学门口十分热闹。在距离学校门口仅十步之遥的一个小店里,挤满了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句,声音一个比一个洪亮:“阿姨,我要一个碗糕!”“我要一个水糕!”……买到碗糕的孩子,笑眯眯的捧在手里,迫不及待往嘴里送。这样的场景,似乎让人感觉似曾相识。

记者也好奇地买了两个碗糕品尝。黄糖碗糕1元/个,白糖碗糕1.5元/个。只是这里卖的碗糕是已从碗里剜了出来,用保鲜模包着出售,已见不到旧时那特有的器皿,更见不到小时花桥背那家堆积如山的陶瓷小碗的盛况。拿着还冒着热气的碗糕咬上一口,松松软软的,与儿时的味道比,要细腻一些。但吃起来似乎没有过去那样的香甜。

传承者说传承经

几经周折,记者打探到了位于中华路这家“谷氏碗糕”的制作者。在观音阁的一家分店里,谷老板正在店铺后面的制作间里制作碗糕,透过磨砂玻璃,记者能看到里面大大小小的蒸笼不时冒出阵阵热气和醇香。

 “谷老板在做糕太忙了。”卖碗糕的中年女性婉转的回绝了记者采访谷老板的请求。交谈中,这位中年妇女说,他们在桂林开碗糕店已经3年多了,最早是在中华路一家,后来开了观音阁这家分店。  

“谷老板小时候是吃着他妈妈做的碗糕长大的。他对碗糕有种情结,他的手艺也是从她妈妈那里传下来的。”妇女说,他们之所以开这家碗糕店,不光是为了做点生意养家糊口,更重要的是把老人家的手艺传下去

据介绍,制作碗糕和水糕虽然过程并不复杂,但从选米、拌糖、加入甜酒,再到磨浆、发酵、蒸制,每一道工序都要用心,这样才能做出糯而不黏、甜而不腻,有弹性又有嚼劲的传统味道。“传统的水糕不需要任何添加剂来发酵和上色,发酵和着色靠的是甜酒和黄糖、白糖等。所以每家的甜酒是关键。由于水糕和碗糕要每天现做现卖,赶在七点多早餐时间,四五点就要起来做糕,两个多小时才能做好,现在很多人都不会有这个耐心了。”妇女一边卖糕,一边告诉记者。

老桂林讲板路

 “小时候我们吃的碗糕是用一个个小瓦碗装着,买一个,老板就会用一个竹片沿着碗边缘一滑,一个小碗形状的碗糕就会送到你的手里。那时一般卖碗糕的小摊上都会见到被摞得高高的小碗,也是一道风景。”40岁的桂林人李兵回忆起儿时的“馋嘴”经历。

李兵说:“以前我家就住西门桥头,那里有一个专卖碗糕的小摊。我和同学放学后总会到碗糕摊报到。几毛钱一个的碗糕和水糕,吃上一个肚子就半饱了心里美美的。”他回忆说,那时买碗糕的钱都是平时父母给的早餐钱节省下来的,有时候几个同学路过,想吃又钱不够就会凑钱买一两个,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分着吃。现在想来挺寒酸,但是却充满了童年的快乐。

你还知道哪些故事?

你了解桂林文化历史吗?关于桂林的饮食文化,关于碗糕,你知道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故事吗?

来来来,大家搬个小板凳过来,一起说说桂林文化历史的那些事…… 

文章、图片、视频均可。


作者:张苑 秦紫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