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后坐月子没那么多禁忌, 做好这几点就可以了

 悟禅书桌 2017-01-18

关于坐月子,传统的习俗就不胜枚举了,什么不能洗头洗澡,不能下床运动,不能用吹风机,不能吃辣等等,基本上是众所周知的错误了。还有一些打着现代科学旗帜的禁忌,什么不能吃太咸,不能喝生水,不能吃太多鸡蛋等等。其实想一想,这些已经是基本常识,谁还会犯呢?至少孕知妈身边的朋友们都不会傻傻的犯这些低级问题。就好像你明明知道1+1=2,偏偏有人告诉你,1+1≠3。这样的禁忌有意思吗?没有人会傻到坐月子接水龙头的水喝吧?

小美总结了一下,除了老一辈人还坚持的一些错误的禁忌和不用说也不会去做的常识外,坐月子只要做好这4点就可以了。

一,要注意产后抑郁症。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新妈妈分娩后,有30%的女性会在产后1年内患上不同程度的抑郁症。而患有产后抑郁症的妈妈的孩子,智力也会较正常妈妈的孩子低。所以预防产后抑郁症就很有必要。

产后抑郁症主要发生在月子期间,主要表现为心情不快、紧张、焦躁、甚至暴躁、哭泣,妈妈容易感到疲倦,胃口差而且入睡难。预防的方法,首先要有产后抑郁症的知识,做到心里有准备。其次要让自己多接触兴趣和开心的事情,平时注意转移注意力,不要把所有精力和情感都倾注到孩子身上,家庭也很重要。另外,对于家庭事务和育儿这件事上,不要追求完美,过度追求完美只会把自己逼入绝境。

二,东西都是可以吃的,注意饮食均衡就好。

根本上来说,只要是能吃的东西就可以吃。除了不能生吃肉类和鸡蛋外(估计也不会有人这么做),不沾酒精也是正确的。平时瓜果蔬菜肉蛋奶鱼虾海鲜都可以吃,只要妈妈合胃口就好,不用刻意补什么忌什么。但要保证饮食均衡,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和宝宝所需的营养都能摄入。

三,上厕所、洗澡时,让家人搭把手。

刚分娩出院的妈妈,顺产的还好,可能会因膀胱麻木没有尿意需要家人每个两个小时提醒一下。剖腹产的话下地行走都有一些费力,而且身上有伤,在上厕所或洗澡时,可以让家里人搭把手。

四,睡眠要保障好。

刚出生的宝宝每隔两三个小时就要吃一次奶,本来需要好好休息的妈妈此时还要应付宝宝的需求,难以得到长睡眠时间,不断被打断精神也会更加疲惫。所以给宝宝洗脸、换尿布、哄睡这些工作可以让家人来做,让妈妈多一些休息。

以上四点做好,其实月子就能顺利渡过了。还有一些陈规旧俗的禁忌,小美想挑出来破除一下。

1、坐月子浑身发热也要捂着?

其实这样对产妇来说并不好,如果感觉热了,就通通风(不要对着头吹就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也很重要,室内温度保持在25、6度就可以了。温度太高反而容易滋生病菌,别悟出一身病来。

2、坐月子只能躺着坐着?

坐月子确实需要注意休息,但一天到晚躺着也不是回事。适当的运动是有必要的,不运动的妈妈更容易导致血管堵塞,患上肺栓塞等疾病。只要身体允许,就多走动走动,还能减少抑郁症的发生。

3、饮食禁忌很重要?

坐月子不能吃味精?不能多喝水?其实比起这些禁忌来说,食物卫生更重要。没有证据表明哺乳妇女不能吃味精,吃味精会健忘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进入人体后可转化为氨基酸,对人体健康有益。哺乳妈妈可以吃味精,但不宜多吃是真的。因为谷氨酸钠过量会造成婴儿体内锌流失影响发育,所以少量食用是可以的,但妈妈每天要摄入的锌含来补充。

4、奶水少是因为吃了回奶食物?

其实目前还没有科学说明什么食物一定导致哺乳期妈妈回奶,孕知妈甚至看到有的说吃乳鸽会回奶,而有的人又说吃乳鸽能下奶,到底谁是正确的?关于回奶的问题,科学的解释也许只是你的乳房刺激不够。比如喂奶姿势不对,宝宝吸奶时间短,母乳兼配方奶导致宝宝吸乳房时间少等等,一般来讲,宝宝吸奶不足会导致乳汁在乳腺里凝结堵塞,渐渐地乳汁分泌就会减少。所以,多让宝宝吸奶,平时可以自己或让老公多按摩乳房增加刺激,从而分泌乳汁。另外,妈妈们得都休息,休息好乳汁分泌会更充足。

5、坐月子要大补?

其实按平时正常饮食规律就好,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就可以了。各种高蛋白高营养品的刻意大补真的没有必要。我记得妈妈给我讲过,她生我的时候家里比较困难,平时就大米饭配豆腐,甚至更多的是一些素菜,大鱼大肉很少,能每天吃个鸡蛋都很不错了,但妈妈的奶水却充沛得很。所以多运动比大补对身体恢复更好。

延伸知识

月子也叫产褥期,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一段时间,需6~8周,也就是42~56天。在这段坐月子的6~8周时间内,产妇应该以休息为主,尤其是产后15天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调养好身体,促进全身器官各系统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尽快恢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