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枚大大教你: 在清代做自媒体|老友记

 Purefact 2017-01-26

袁枚_自媒体大号


自媒体大号袁枚,字子才(估计不好意思直白地说自己是才子),小字瑞官,号简斋、存斋。因辞官后归隐于随园,又自号随园老人。写诗主张性灵,为乾隆三大家之首。乾隆时期的一名“自媒体人士”。资深文艺博主、美食达人、神童才子。

  办自媒体的各位,来学学这位大号的养成之路。


自媒体平台:随园


  在袁枚生活的时代,人们主要的传播和交流信息的方式大约有三种:口口相传、书籍传播、宴游雅集。口口相传即时但传播范围不给力;出版书籍经营起来费时费力费神。只有宴游雅集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快速高效地宣传表达自己。袁枚就看中了这个方式。


  袁枚很早辞了官,居住在自己精心打造的小仓山居所——随园。他把自己打理居室园林的“一造三改”经验以及点点滴滴的回忆都记录下来,写成文章;把平时打理园中草木的心得及时记下来,写成诗歌;宴请四方好友并精心编选自己以及与友人唱和的诗文,雕版印刷。这种宴游雅集模式,结合了口口相传与出版书籍的优点,袁枚借此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开始了无止境的圈粉活动。


  随着袁枚作为“园林博主”的身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随园也成为了江南旅游胜地,读书人更是以能在随园的“诗墙”上留名为幸事,如果你没在随园里聊过、写过诗,都不好意思出门。


  有了平台,袁枚都做了哪些事呢?


资深文艺博主


  袁枚崇尚雅俗共赏,在指导粉丝创作诗歌的时候,只要求一件事:写出你自己的真情实感。


  那时候,诗坛各派火药味很浓,围绕诗的体制、音律、格调打打杀杀,宗唐派跟宗宋派斗,格调派跟肌理派斗……而袁枚的性灵派,主张跟所有人斗,人斗,斗……



  袁枚反对一味的模仿,反对一味追求形式上(声调格律词藻)的东西,反对诗歌必须宣扬道德伦理,觉得诗歌应该抒发个人的真实情感。于是,很多本来望诗词格律而却步的小文青纷纷被他圈粉。一时间,袁枚的性灵派旗下,人才济济,而他也顺势成为了诗坛盟主。


  人多好办事,袁枚便搜集整理自己、友人、门下弟子的各种诗文、书信,结集出版,书籍所到之处,人人争相购买,一时洛阳纸贵。“著《随园集》,凡三十余种。上自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其名。”


  什么,你就没听说过袁枚的诗文?拜托,小学课本上的都还给老师了?《所见》一诗,你大约还能背吧: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还有中学课本上《黄生借书说》,书非借不能读,你应该也是心有戚戚吧。


“美食达人”


  袁枚又邀了一大波好友来园中赏花、吟诗、抚琴、游园、办灯会啦!玩过以后,大家伙儿得吃饭吧?袁枚的《随园食单》来招呼你!


  袁枚深谙“民以食为天,要想圈住粉丝的心,首先要圈住粉丝的胃”的道理。他秉承吃货的专业精神,顶着“君子远庖厨”的压力,亲设饭局,邀请四方宾客;身尝百味,探访烹饪名家。研究各种食材的特点,搜罗各种美食的做法,编成了一部烹饪界的扛鼎之作《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分门别类讲了各种食材的性质,细致入微地告诉你如何采买、洗刷、辨识、搭配食材,如何把握火候、色味、食器。如何讲究上菜、传菜……假如你要在江南开饭馆,请袁枚吃顿饭,让他说一句:好吃。那么,你的饭馆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财源滚滚的!不愿千黄金,愿中袁枚心!


“神童才子”


  袁枚,字“子才”(实在是不好意思直接叫自己才子),号“存斋”。斋是书斋,读书的屋子,“存”字是“才子”二字的合写。袁枚对于自己是才子这种事就是这么自信。


  12岁时,袁枚第一次参加科举资格考试,就跟自己已经四十不惑的老师一起考上了秀才,一时传为美谈(四十好几的老师: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嘤嘤嘤……);21岁被举荐参加“博学鸿词科”的选拔,跟一帮平均年龄60左右的老才子们等待考察……24岁,他搞了两年的考前突击,乾隆四年考中二甲第5名进士,全国第8名,而跟他同年中进士的沈德潜已是67岁高龄的老爷子了(沈德潜:喂喂什么仇什么怨干嘛拿我来作对比?)。



  但是,光刷“神童”设定是不长久的,你需要再制造一些话题,拉近与粉丝的距离。27岁的袁枚也做了一回学渣。乾隆七年,翰林院散馆(也就是博士后出站)时,作为翰林院庶吉士(博士后)的袁枚很不幸在考试中挂了一科,于是很委屈地被外放到江南任县令。对此,他默默擦干学渣泪,挥一挥手,告别京城的学霸好友。走前嚎一嗓子:是金子到哪儿都亮光光。


  看完这些,你觉得袁枚的营销怎么样?嚯嚯,普天之下,莫非袁粉:“许署随园诗弟子,此生端不羡封侯”!(苗二胖)

老友记是什么

  从这个春天开始,我们一起去“拜访”一些老朋友,陪他们聊聊天,听他们自己的故事。

  这些“老友”或是曾经如雷贯耳,至今仍被人们所熟知;或是流芳于各自专业领域,滋养启迪着一代代后学……他们的事迹和人生,凝聚着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气质,并且永远地成为民族精气神的一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