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讲稿 课程: 专业: 层次: 颈椎病 一、定义 颈椎称颈椎综合症,系颈椎退行性改变,增生,压迫或刺激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而引起的颈,肩,上肢,头以及胸部乃至下肢的以疼痛,麻木,无力,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慢性退行性,复发性中老年病。 二、临床表现 本病轻者头,颈,肩臂麻木疼痛,重者可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病变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时则可出现头晕,心慌等相应的临床表现。 三、治疗方法 方法一 【取穴及部位】 合谷 曲池 小海 中府 肩井 天宗 缺盆 极泉 大椎 风池 臂 颈部 胸锁乳突肌 【操作方法】 ①点按合谷、曲池、小海、中府、肩井、天宗穴,每穴约半分钟。 ②按压缺盆,逐渐向下按压1分钟,患者感觉拇、食、中指有麻木感,当手指放松后,患者觉上肢有热流感为佳。 ③用食指按压极泉穴约2分钟,患者感觉拇、食、中三指完全麻木。 ④用两手全掌自上而下内外快速搓揉患侧前臂,反复数次。 ⑤拿捏两侧胸锁乳突肌,颈后部肌肉。 ⑥揉压大椎穴约1分钟。 ⑦手法牵引,并用力按压风池穴。 本法具有舒筋活血通络的作用。 方法二 【取穴及部位】 风池 缺盆 肩井 肩髎 曲池 合谷 颈部 肩部 背部 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 冈上肌 肩胛间肌 【操作方法】 (1) 坐位 ①点按风池、缺盆、肩井、肩髎、曲池、合谷穴,每穴约半分钟。 ②用两手掌指着力交替进行,在颈项两侧自上而下,又由上而下往返揉捏2分钟。继则在双肩,背部及患侧上肢揉捏3分钟。 ③用拇指着力在颈肩部及背部的痛点作上下左右拨动3~5次,并嘱咐患者作头部自动左右转动。 ④术者站在病人背后或患侧,一手扶定头顶,一手捏拿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部,两手交替进行,反复3~5次。然后捏拿患侧肩关节,冈上肌,肩胛间肌,反复施术3~5次。 ⑤嘱病人颈部肌肉放松,术者两前臂尺侧压住病人双肩,两手拇指顶于病人枕骨下后侧凹陷处,余指托住下颌。前臂及掌逐渐向想法方向适当用力,将头部徐徐向上端提。
(2) 仰卧位 ①嘱患者患肢肌肉放松,用两手握住患肢末端,徐徐像波浪样起伏颤动,反复5~7次。 ②病人颈部置于床尽头。一助手两手握住病人双小腿远端,适当用力向下拉,术者左手托住病人枕部,右手托住下颌部作持续牵引1~2分钟。 方法三 【取穴及部位】 风池 肩井 肩中俞 肩外俞 天宗 肩髎 极泉 曲池 合谷 外关 颈 肩 上背部 上肢 【操作方法】 ①点按风池、肩井、肩中俞、肩外俞、天宗、肩髎、极泉、曲池、合谷、外关等穴,每穴1分钟。 ②用手掌小鱼际于颈,肩部,上背部,上肢用衮法共5~10分钟。 ③拿揉颈,项部,肩井,风池,极泉穴,以有酸胀感为宜。 ④再做颈,项部拔伸法,用力要柔和,勿用暴力,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宜。 上述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矫正畸形的作用。 四、注意事项 ①手法要轻柔,均匀,切忌暴力。 ②治疗过程中,嘱病人配合,坚持颈部功能锻炼,以提高疗效。 周尔晋先生治颈椎病 的手穴秘方 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一套由周尔晋先生独创的治疗颈椎病的手穴保健操吧,它随时随地都可以做,不仅方便,而且比很多药都见效,可以让百忙之中的现代人放心使用。 过去,颈椎病是40岁之后人的专利,但现在20~30岁的颈椎病患者到处都是,甚至还有得颈椎病的小学生!原因很简单:伏案久了,压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么调理,所以颈椎病提前光临了。阳气不足,人就会未老先衰,这是当今生活中多数人面临的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当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颈椎紧张了,首先压抑了督脉,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于是,久而久之,整个脊柱就容易变弯,人的精神也差了。人的精神,不是被脑力劳动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错误的姿势消耗掉的。这一系列问题,都出于同一原因。现在,通过一个穴,也就可以全部解决,这个穴就是后溪穴。后溪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把手握成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这个穴是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临床上,颈椎出问题了,腰椎出问题了,眼睛出问题了,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明显。它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只要坚持,百用百灵。用这个穴位非常简单,而且容易坚持。我们坐在桌子旁,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的效果。当我们坐在电脑旁阅读文件的时候,手是怎么放的?肯定是一手不离鼠标,一手仍在键盘上吧,保持这个姿势不动,人都变僵了。这时,不妨灵活一点,把手解放出来,让双手的后溪穴抵在桌沿或键盘上,来回滚动,揉一揉,每次刺激3~5分钟,每个小时刺激一次就足够了。这是毫不耽误时间的,因为这时候,眼睛该看什么还可以看什么。大家可以试一下,坚持一天这样做下来,肯定到了下班的时候腰不会酸、脖子不会累,眼睛在很大程度上能得到缓解。每天坚持这么做下去,首先是腰椎、颈椎轻松挺直,同时,你会发现眼睛也比以前好使了。如果因为忙,总是忘记怎么办呢?我建议,甚至可以定个闹钟,每隔一个小时提醒我们揉动一下后溪穴。不管忙到什么程度,我想这么一点时间还是能抽出来的。因为,这是能真正拯救我们健康的好方法。要养成揉后溪的习惯,随时随地,有空就揉一揉。比如,开车的时候,如果碰见路上堵车,或是红灯亮了,把后溪放在方向盘上来回滚揉几次,特别舒服。这时候,别人在着急上火,而你却在通督脉、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正脊柱、利眼目,受用无穷;一不起急,二不发火,精神振奋,这么一来,有时候居然觉得堵车也堵得很值!注:后溪穴在手侧面小拇指下两三厘米处,见上、下附图本文转载自和谐三界《颈椎腰椎有病揉后溪穴百用百灵 》 何因导致颈椎痛?骨骼肌肉不平衡; 刺激风府手三里,一朝疼痛无踪影。 肩周炎治疗穴位图肩周炎的指压,按摩治疗,先从颈部到肩膀,以蒸热手巾温敷为重点。并且要注意预防肩膀虚冷。肩周炎治疗穴位以仔细指压集中于肩膀前后的肩井,肩髃,臑会,臂臑,云门,天宗等各穴位有效。对肩周炎疼痛进行温灸治疗同样有效。 治疗肩周炎的穴位 (1)肩井:对肩膀酸痛有效的穴位,按摩针灸都可以。肩井在肩上。穴位找法:从乳头往正上方的线上,正好在后颈根部和肩膀的中央。加以压迫会疼痛。 操作:医者抓住病人肩膀,以拇指稍用力揉压。假如病人自己指压时,则用右手食指指压左肩,而以左手食指指压右肩,对肩膀酸痛有效。 (2)肩髃:属手阳明大肠经。指压和按摩并用,消除肩膀三角肌疼痛。位于肩部。穴位找法:垂肩,当锁骨肩峰端前缘直下约2寸,当骨缝之间,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线上处取穴。 操作:医者用一只手支撑病人的手臂,另一只手拇指指压穴位。如此可缓和肩膀三角肌疼痛,假如从胸部中心沿着锁骨下面朝本穴位部位反复进行按摩效果更好。 (3)臑会:位于和身体各类机能有关的几条能量路线在身体内交叉,交会之处的表面部位,穴位名因此而来。能有效缓和肩膀三角肌和上臂部的疼痛,所以,在手臂疼痛而没有办法举高的症状产生时加以揉压,可降低症状。 部位:肩端后侧凹处朝肘最突出之处方向约三个指幅下面。 操作:医者用一手支撑病人手臂,用另一手拇指指压穴位。 (4)臂臑:穴位名称,表示对前臂,上臂疼痛有效的穴位。能够有效缓和手臂疼痛。 部位:位于手臂外侧。穴位找法:将手臂朝正侧方举起,从肩膀到肘部分的三角肌会隆起之处。该三角肌,到手臂中央为好。压迫其附近,可摸到皮肤下面的肱骨。臂孺在其凹陷中,加以压迫,从上臂到肘方向会感觉疼痛。 操作:医者用一手支撑病人手臂,另一手拇指指压穴位。除指压外,抓住前臂部由上往下进行按摩更有效。 (5)云门:位于锁骨下面的云门穴位,表示此位置耸立取人天之气的“云”之门之意。揉压本穴位能够促进肩膀灵活性,使手臂举高放下轻松。 部位:位于锁骨下面。穴位找法:肩膀大关节根部略微朝向胸侧的锁骨下面的凹陷处。 操作:医者用一手支撑病人的背部,另一手指压穴位。同时指压其下面的中府穴效果更好。 (6)天宗:揉压本穴位能够有效缓和使手臂不能举高的肩膀酸痛。 部位:位于背侧。穴位找法:大约在肩胛骨的中央,加以压迫可以使上臂小指侧疼痛的位置,就是天宗穴。 操作:病人俯卧,医者双手臂压在其肩胛骨,用拇指同时指压左右穴位。同时对位于肩胛骨上的曲垣穴进行指压效果更好。 转载保留链接,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好人好运,谢谢! 刺血疗法治颈椎病 颈椎病的推拿治疗 一、治疗原则 活血祛瘀,剥离粘连,整复错位,解除神经、血管的受压,恢复颈椎的平衡。 二、施术部位:颈肩部及受累肢体。 三、时间与刺激量:每次15~20分钟,1~2日1次,刺激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四、体位: 颈型颈椎病:可取坐位或俯卧位。 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取俯卧位和仰卧位。 五、操作流程 1、拿捏颈项:用拇指指腹与食、中指对称用力拿捏颈项两旁的软组织,由上而下操作2~3分钟。 2、滚颈肩部:用滚法放松颈根、双侧肩部及上背部,以全面放松斜方肌为重点,力量要深入,不可在皮肤上搓动,以防搓伤皮肤,一般做2分钟即可。 3、拨揉项韧带:用拇指拨揉项韧带,由轻而重,重点施术于阳性反应点,反复施术,时间2分钟。 4、点揉颈项膀胱经:用拇指点揉1~7颈椎棘突旁开1.5~2寸处的膀胱经路线,重点施术于阳性反应点。 5、点穴:用拇指点按颈肩部重点穴位,包括风池、安眠、完骨、风府、哑门、肩中俞、肩外俞、颈根穴(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5厘米)、肩井穴,时间各30秒。 6、若颈椎侧弯、棘突偏歪,则采用颈椎定位扳动法(坐位)。以右侧为例,医师用右手拇指顶住向右偏歪的棘突,左手扶于头部左侧,嘱患者颈部前屈300左右,左手向右侧推扳,此时可听到响声。颈椎侧弯手法同前。 若颈椎间隙狭窄,采用颈部拔伸法,可听到响声(仰卧、坐势均可)。 六、分型施治 1、颈型:着重点按肩中俞、肩外俞、颈根穴、肩井穴。 2、神经根型:拿揉患侧上肢,用多指横拨腋下臂丛神经分支(或极泉下),点按缺盆穴(臂丛神经阻滞)、使患者手指有串麻感为宜,最后牵抖患侧上肢2~3次。 3、交感型:着重点按内关、风池、安眠、完骨等腧穴。 4、椎动脉型:推桥弓3~5遍,加点按百会、四神聪、头维、率谷、风池、太阳、合谷、听宫等穴位。 本文转载自追梦《颈椎病的推拿治疗》 来自:子孙满堂Z > 《颈椎病按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