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五研读《道德经》(001)

 走路的乌鸦馆藏 2017-02-06

【正五研读《道德经》】(001)

第一章道,可道也

(第一部分)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

恒有,欲也,以观其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正五研读《道德经》(001)


一、老子第一章的逻辑契入口

(一)老子第一句话就把整个《道德经》的核心讲出来了:“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二)另外一部道家名著《阴符经》,一开始就把整个《阴符经》的

核心讲出来了:“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正五研读《道德经》(001)

这里的尽矣,就是用“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八个字把《阴符经》高度概括讲完了,尽了。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这八个字把整个《道德经》高度概括讲出来了!

古人的这个写作方法,我们要了解,更要学习。

(三)著书立说第一章的第一句话,就把核心讲出来了,这个就是古人的风范,也是一种惜墨如金的价值观的体现,毕竟那个时候没有电脑,只有竹简,写东西很贵的哟。

(四)由此我们也应该有个明确的认识,老子的《道德经》是极为惜墨如金的,不会滥用一个字,更不会用错了一个字,这一点,我充满敬畏!

正五研读《道德经》(001)

二、第一章的逻辑上分为两个部分

1.第一句话是第一个部分,指出了老子的世界观;

2.第一句后面的全部,是第二个部分,指出了老子的认识论,并指出了老子认识论的根本思维模式——阴阳(即有无)。

三、字词句章

学习汉语,顺序是:字、词、句、章;不认真解读汉字、词义,不参考古人的句式,怎么可能解读好古人的文章呢?

(一)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1.道,这个字的上面是一个首,下面是一个辵,字义为“从头到脚”;这里的“从头到脚”只是一个比喻、会意,其中的意思非常地丰富,大家各自去理解;我觉得各有其道,各在其道,各行其道,各得其道。

正五研读《道德经》(001)

2.可,这个字是由口和丂(供神之架)组成的,表示在神前歌唱;这里是“相称;适合”的意思,而不是“可以”、“认可”的意思;

正五研读《道德经》(001)

“其味相反,百皆可于口”。——《庄子·天运》

3.非,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

4.恒,这个字有三个部分:心,月,二。

“二”,表示天地。

正五研读《道德经》(001)

恒,常也。——《说文》

5.第一句句式的逻辑结构要搞清楚:“道,(是)......也,不是......也”。

6.连起来的大白话就是:浑然一体的东西,是(使之)相适的浑然一体,而不是(使之)常久的浑然一体。

7.意思很简明:任何东西(道),是(有条件的)相适(可)的这个东西,而不是(无条件的)常久(恒)的这个东西。

8.宇宙只是变化中的一个平衡状态而已。

9.老子很直白地告诉大家:

相适()与常久(恒),就是变化;

可与恒,也是平衡;

变化+平衡就是道,是宇宙以及宇宙里面一切元素及其运动的本性和特征。

10.道,即浑然,即变化,即平衡;这个就是老子的宇宙观、世界观。

11.老子只用了八个字,就阐明了他的世界观;以下的五千多的文字,是对于这个世界观的具体展开的阐述。

12.很多专家一厢情愿地把第二个“道”字解释成“说话”,这个是近、现代人的意思,老子那个年代,“说话”一般都是用“曰”字。

正五研读《道德经》(001)

(二)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1.名,自命也。——《说文》

2.这里是“给事情取名字(这件事情)”的意思。

3.这个句式跟上面第一句一样,即:“名,(是)......也,不是......也”。

4.连起来的大白话就是:给事情取这个名字,是(现在)这个事情适合取这个名字,而不是(这个事情)常久的要取这个名字。

5.意思很简明:任何名字都是现在的条件适合取这个名字,而不是常久的取这个名字。

6.人的认识只是变化中的一个平衡状态而已。

7.老子很直白地告诉大家:变化、平衡,是人类认识以及认识里面的一切元素的本性和特征。

8.“”就是老子的认识论总纲

9.第一章这个典型句式的逻辑结构要学会:“X,X也,非恒X也”

很多专家不理睬这样的句式,把“非”字说成了对前面部分的否定,解读成了条件句式,其实这个句式是并列句式:是......,不是......。例如:

1)圈,可圈也,非恒圈也。

——圈子,相适合的(人在一起的)圈子,而不是(这些人)常久的(待在一起的)圈子。

2)涨,可涨也,非恒涨也。(跌,可跌也,非恒跌也。)

3)官,可官也,非恒官也。

4)财,可财也,非恒财也。

5)健康,可健康也,非恒健康也。

6)地球,可地球也,非恒地球也。

7)色,可色也,非恒色也。

8)空,可空也,非恒空也。

......

正五研读《道德经》(001)

三字智慧,字就是生的智慧。

数字是生机智慧,

名字是生存智慧,

汉字是生活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