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864期:慢练出真功

 tjboyue 2017-02-12


作者/陶一中 ⊙ 编辑/张宏婉


导读拳可快练矣可慢练,各有其要,都需要专攻!



慢练出真功


“慢练出真功”,是太极拳的一大特征,也是太极拳与其它拳种的一个重要区别。因此,太极拳的演练宜慢不宜快。每个动作都应以缓慢的速度进行。不急不躁,没有对快速、猛烈的追求,不以“速度取胜”。

  

速度缓慢是由太极拳的性质和独特的运动方式决定的。太极拳运劲时,起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脊背,达于肩臂,形于手指,总须周身协调,完整一气。如果速度太快,动作一滑而过,就很难做到这些。因此,行拳时必须采取比较缓慢的速度。慢是手段,“出真功”是目的。其具体好处大体有六:(1)容易使人镇静安神,专心致志,保持良好的心态。既有利于养生,强身健体;又有利于以静制动,技击对方。(2)容易使人身心放松,不用僵力、拙劲,不存紧张。特别是大脑,能消除疲劳,消除精神压力,得到充分休息。能使四肢百骸受到轻柔和放松的良性功能刺激,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3)有利于用意念支配动作,使形体听从意念的指挥,而达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求得意、气、劲的完美结合。(4)有利于疏通经络,调节内脏,保持机体气血平衡,无心慌、气喘、血脉偾胀之感。(5)有利于增长内劲。速度缓慢,活动量就较大,肌肉和各个关节都可得到极大限度和不同角度的伸缩、旋转锻炼,既增强大力、弹力、耐力,使劲力人肌人筋,又增强柔韧性,使其轻松柔和,逐步做到柔中寓刚,刚柔相济。(6)有利于提高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把动作做规范。无论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或进退顾盼定等,各个动作都能层次分明,招招到位。

  

还应指出的是,太极拳虽然要求动作缓慢,但并不是越慢越好。因为动作过慢,就会懒懒散散.无神无力。就破坏了环环相扣,连绵不断,气势完整的原则。

  

究竟慢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缓慢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缓慢的标准应是慢而不滞,慢而不呆,慢而不松不散,呼吸自然,气势连贯。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太极拳的演练也采用了一些现代化的科学方法。例如,根据不同风格、不同架式,以及不同的动作数量,规定了演练时间,配置了音乐等。这些都是对演练者运动速度的要求和标准。

  

怎样才能做到慢练呢?今提出以下六个方面,诚请同行指正。

  

首先,要心静体松。能静就能慢,不能静就不能慢。静与慢之间有着相互相需之妙,两者互为其根,不能截然分开。试想,一个人在演练时,如果心猿意马,东张西望,情绪不定,能一板一眼、一招一势的练好拳吗?肯定不会。正如拳谚所说:“心慌则拳乱”。因此,练拳前一定要做好各项准备,从预备式开始,就要摒弃一切杂念,将思想全部集中到所练的套路上。精神镇定,心平气和,静心慢练,把拳理拳法充分体现在拳架上。

  

其次,一切动作都要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拳谚说:“太极本自然,人意莫强求。”演练中,一切动作都要掌握好分寸,适可而止,使其循环有度地变化,并成为自身一种本能的作用能力。做到动静互用、开合有致、虚实相兼、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蓄发互为、曲直适中,使矛盾的双方两者相宜,变换得当,始终保持不偏不倚的中和状态。不可过,也不可不及,更不能反序乱序。

  

其三,以意行拳,动作到家。讲究每个拳式名称词意和太极韵味的表达。时时刻刻都要用心想着每个动作的基本要领,然后把它规范地做出来。先想后做,边想边做。一招一式都应有感而发。手、眼、身、步,特别是起、承、转、合之处,都应合乎标准。不能一滑而过,更不能有丝毫省略。将拳理拳法和套路的“意识”,通过拳架一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

 

其四,势与势之间,要有一个很短暂的似停非停、似顿非顿的过程。这样,既有利于身体重心的平稳过渡,下盘牢固;又有利于上势动作的清晰、规范,意气通达四肢末梢。同时,也给下一势的起动奠定良好的开端。但绝不能停顿的时间过长,否则即为停滞,就破坏了连贯圆活的原则。

  

其五,步法要轻灵、均匀、沉稳。这是太极拳之特性。点起点落,轻起轻落。甚至轻到空无所有柔若无骨的境界。拳谚说:“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仔细观察,猫儿不仅步法稳固,而且极其轻灵、敏捷,富于变化。不论从多么高的地方跳下,落地时都是“软着陆”。不仅没有震动,甚至连任何细小的声音都没有。“运动如抽丝”,主要指用劲时要像抽丝一样自然、柔顺、和缓、均匀,绵绵不断,不僵不拘,不忽轻忽重,忽快忽慢。因此,前辈要求我们学习“猫步”,学习“抽丝”,是很有道理的。

  

其六,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配乐演练。如国家规定竞赛套路为5―6分钟,太极剑和集体项目为3―4分钟等。这些时间规定和配乐,都是经过许多专家和高手多年实践,反复研究制订的。既符合拳理拳法要求,又符合人体生理运动规律;既提供了悠扬悦耳的音乐,又给演练者提出了时间要求;既增加了表演效果,也为慢练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可靠保证。只要长期坚持,久而久之,即会逐渐养成静心慢练的习惯和规范的动作。


[本文来自《武当》2002年12期,由太极禅话慧馆(微信号taijihuahui)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表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太极禅话慧馆   丁酉鸡年正月十五864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