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要精微论》3、续4、色脉互参及尺肤诊、《平人气象论》(64)王洪图

 休闲美味居 2017-02-14
       请看教材222页[理论阐释],也就是对原文“脉应四时”那一段的[理论阐释]。[理论阐释]只提出一个问题,关于“脉应四时”的问题。脉应四时同样是“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也就是“天人合一”的理论,作为它的基础。因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吗?所以人的气血变化当然是和四时阴阳相一致的。在这个前提下,才有脉应四时,气血和自然阴阳相应,脉象也就和自然阴阳相应。关于脉与四时的问题,我们教材上,在[理论阐释]这个问题上,认为提出来,是《内经》一贯的学术思想,有关论述很多,主要提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从四时五脏而论。关于脉应四时的论述,讨论这个问题,《内经》里头,从四时五脏这个角度来讨论。比如本段上所说“春应中规......冬应中权”等等,以及《宣明五气篇》所说,“五脉应象,肝脉弦(肝脉有弦象),心脉钩(心脉有钩象)”。“弦”和我们刚才所学过的“规”是讲的一回事。“钩”又和刚才讲的“矩”又是一回事,它们都是相应的。“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肾脉石”也就是我们上面讲的“冬应中权”,沉。“石”也是沉,“权”也是沉,这是一个,从四时五脏角度。二、从阴阳消长浮沉而论。自然界阴阳消长、阴阳浮沉,那脉象也跟着这样变化。所以本段有“春日浮,夏日在肤,秋日下肤,冬日在骨”之论,这是根据自然界的阴阳升降浮沉,脉象也有阴阳升降浮沉,它也叫“脉应四时”。第三个方面,说是论这个问题,还有从三阴三阳六气来讨论脉象的相应变化。比如说《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其脉浮,阳明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是和三阴三阳六气这个角度,论脉象也应该随之相应的改变。同时我们在教材的[理论阐释]当中,最后总结说,其论虽多,其理则一,因阴阳的消长,而有四时的寒暑往来,天地之间才有生长收藏之气而化育万物,人“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是我们在《四气调神大论》的话,“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所以脉象也要随之有这样的变化。关于[理论阐释]问题,就是归纳了一下,关于“脉应四时”的从几个角度,《内经》上有所论述。有从三阴三阳六气的角度,有从阴阳消长沉浮的角度,有从四时五脏相关的角度,来论述过“脉应四时”的问题。
   [临证指要]第一点,是关于梦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特别是在临证方面的应用问题,也就是说应该从唯物的角度来理解。过去也有人说是圆梦,圆梦圆梦,他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有的时候是从唯心的角度,那就不见得那么可靠。我们《内经》所讨论这个问题,确实是在临床上还是相对来说,从它基本精神上来说是很可靠的东西。关于梦境的问题,《素问.方盛衰论》也谈过,由于五脏的气虚可以产生的梦境。《灵枢.淫邪发梦》篇,有个“十二盛”、“十五不足”,那就是盛衰虚实,都可以产生不同的梦。所以我们在[临证指要]上,对梦的问题归纳了三类。一类是气盛的发梦,实证。象本篇所说“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这都是盛,不管阴盛或是阳盛,实证。二、是气虚发梦。比如《方盛衰论》所说的,“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三阳绝,三阴微,是为少气,是以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肺之色白,肺属秋金,其色白),见人斩血籍籍,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肺主秋金,所以有兵,兵器,这是虚发梦。三、是邪客发梦。这是《灵枢淫邪发梦》篇有,“客于心,则梦见丘山烟火;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器物;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等等。这是说从引起梦的有气虚、气实和邪客。综观这些释梦诊病的规律有二条,同时对于梦的解释在诊病方面,通过我们刚才这一段来看到,它有两个方面来分析和认识疾病。第一、是类比的方法。比如阴盛就梦大水,阳盛则梦大火,这不相类比吗?梦见大水,说明这人阴盛,水为阴寒之气;梦见大火,说明这人阳盛,火为阳热之气,这是第一点,类比来分析疾病的情况,和生理病理的情况。第二点,是以脏腑的生理特点来论梦。比如说怒为肝之志,所以“肝气盛则梦怒”;悲为肺之志,其声为哭,所以“肺气盛则梦哭”,是按脏腑生理特点来分析的。我们在[临证指要]还提到了现代关于梦的研究,说现代研究发现,经常做奇特而惊险的恶梦,可提示,人体内存在着某些隐慝性的疾病,在白天清醒的时候感觉不到,睡梦的时候倒可能发生了,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其实这都提示对于梦的分析,是从人体生理病理出发,它还是有它的物质基础,《内经》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认识的,不含有迷信这类的东西。
   第二点,[临证指要]说“持脉有道,虚静为保”的问题。这个问题临床很重要,但是道理我想也是比较好理解的。第一点,因为只有在“虚静”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真正的从脉象上,了解人体的气血盛衰的情况。如果不是“虚静”,那就达不到这个目的,同时在切脉的时候,还要切脉到相当多的至数,你摸一脉,跳三下、五下就完了,这个根本起不到诊脉的作用。所以人家张仲景也提过,诊脉至少要诊五十动,这脉搏至少要五十动,说要有一定的时间性。也就是说需要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去体会脉象的变化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所以说“虚静为保”。再有一点,“虚静”问题,就是要在安静的状态下,环境也要安静。这个环境像闹市似的,切脉切不好,当然医生如果本领很强,你不管多闹,我的心也能静下来,但是一般的话容易受外境外界干扰,所以“虚静为保”还有一个外在的环境,也是要保持安静。其实不论哪个诊法,望闻问切四诊,诊病过程当中都需要安静。只有安安静静的环境,医生才能静下心来,仔细分析病情,正确的采取治疗措施。病人一般的说,也才能够如实的仔细的向医生介绍病情、反映情况,不管是望闻问切都应该是这样。同时教材上又提到了,“虚静”与否,不单是技术的需要,也是反映了医德医风的问题。作为医生,看病的时候,应该持有谨慎、细心、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是必须的,这也是一种“虚”和“静”。“虚”是强调的心理问题;“静”既有心理问题,又有环境问题。所以《千金要方》的开头,第一章就讲的是《大医精诚》,其中就谈到了这个问题。说“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这才能“虚静”,才能“虚”。“有欲有求”,那心就不“虚”了,就杂念丛生了。“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那也是一种“虚静”所必须的,也是医德医风的需要。所以不要小看《内经》的这样一些简单的语言,在我们临床实践当中是很重要的。我们是当医生的,也可能得过病,得过病时,你也可能遇到过医生,有的医生很不负责,吊儿郎当的给你看了看,叭啦叭啦就走了,开点药吃,不负责任,也可能治错了。所以看似是很简单的语言,《内经》提出来了,但是真正在我们实践当中,要很好的贯彻,其实也是一个修养问题,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就能够做得到的,这一段我们就讲完了。
   下面看224页那段,这段原文,论色脉互参(望色与切脉互参),及尺肤诊。“帝曰:有故病,五藏发动,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歧伯曰:悉乎哉问也!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湿若中水也”。“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两部分内容,第一个自然段是讲色脉相参,互参的问题。“有故病”,故病就是旧病,旧有疾病,又“五藏发动”,是指的新邪而触动旧邪,导致五脏之病发,有旧病,又有新邪的触动,所以五脏之病发生。“因伤脉色”,这时候脉也受伤,面色也改变,出现脉和面色的异常。“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色脉变化我们怎么才区别?什么样的是久病?什么样的是新病呢?歧伯对曰:“悉乎哉问也!征其脉小色不夺者”。“征”,就是征象、观察,也就是其脉小而其颜色不改变,“夺”就是夺失,就是改变。“脉”,是经脉,脉象变化反映在经脉上,色泽的改变反映在内脏上。“脉小”,脉改变了而颜色没变,说明经脉有变化了,但是人内脏还没有发生病变。“色不夺”,色没变,所以说是“新病”,也就是内脏病在里,经脉的病偏表,经脉的病比较轻,内脏的病比较重。所以经脉变化而内脏没变化,那是属于新病,病不是很深,病不是很久。“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在脉象上看来,似乎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是面色有明显的改变了。同样的道理,脉主经脉、色主内脏,内脏发生了病变了,所以说病是久病,内脏之病,病比较久,病位比较深。“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我们检验它,“征”也可以看作是检验,象征、征验。检验到它的脉与五色,都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夺”就是夺失,明显的不好的现象。“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这个似乎没有更多的讨论了。肝与肾脉并至”,肝脉是说脉弦,肾脉说的是脉沉,或者脉沉紧,脉弦或者脉沉紧,肝脉弦、肾脉实,肾脉沉。脉弦,脉沉紧,“并至”,一起出现了。或者脉沉而弦紧,出现这样的脉。“其色苍赤”,面色出现黑,这个“苍”是指黑之色,黑色,“赤”就是红色,“面色苍赤”,面色又黑又红,这是瘀血的现象。所以“当病毁伤”,这个是受到外伤了,有内出血或者外出血。“不见血,已见血”,或者外边有出血了,或者外边没出血,外边没出血可能有内出血,不然面色怎么会“苍赤”?脉象怎么会沉弦而紧?说明内有内伤,而且血有瘀滞。病既内又有瘀滞,而且疼痛,脉弦、脉紧,往往是痛证的表现。有外伤、有内出血或者外出血,有疼痛,所以出现这样的脉和这样的面色。“湿若中水也”,不管是见血还是没见血,一般的话出现浮肿,这个浮肿就好象中水了那水肿一样,所以“湿若中水也”。因为受了外伤了,那在不同的受伤的部位会有浮肿,肿得亮亮的,好象有水一样,“湿若中水也”。这是把色脉合参,来了解病情的旧新以及其他的病情。外伤这个问题就不是久新,单纯久,和病久、病新的问题。
   下边这个自然段,是尺肤诊。“尺肤”,就是前臂内侧,从腕横纹到肘横纹这样一段皮肤,因为这一段是以尺记,所以这段皮肤就叫“尺肤”。“尺内两旁”,那你就要看图了,“则季胁也”,“季胁”是在靠近肘这个部分内侧,“尺内两旁”,都是诊断季胁的,其实这一段同样是这样,“上以应上,下以应下”,这个(寸口处)是应头面胸腹这部分,到下边(肘部)这也诊断下焦肝肾的部位,乃至于小腿、大腿。从寸口处再往上(腕上),诊断头、脚这些部位,反正是“上以应上,下以应下”是个基本道理。就如同我们在讲一上篇,“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它同样是这样一个道理。从这个道理来看,尺肤诊,尺肤的部位和它所应的内脏,乃至于肢体的部位,在诊断上是这么看的。“尺内两旁,则季胁”,你看那个图。“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外侧是候肾,中间是候腹部或者小腹部,这是尺。再往上移,那叫“中附上”中间那段那叫“中附上”,再往上移到那一段。“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左侧的手,外侧就候肝,内侧就候横膈。而右手,“右外就候胃,内以候脾”,中焦是脾胃肝膈,还有左右之不同。后来我们在从《难经》上学脉诊上,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左右跟这个是相一致的,只不过那是候寸口脉,这个是候尺肤。“上附上”,那就要到最上段,接近于鱼际腕横纹那儿。“右外以候肺”,你说《难经》之后,右手不是“右手肺脾命”吗?寸脉不是候肺吗?那这个也是,“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左手最高处外侧那是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前面就候人体的前部,后面就候人体的后部。“上竟上者”,那就是说从横纹往上还要往上,简直快到鱼际了,所以“上竟而上”,不是“上附上”,而是“上竟上”,超过上了,“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在肘横纹这儿又往下了,候哪呢?“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那是得从少腹往下那些部位,这就是“尺肤诊”。
   关于“尺肤诊”的讨论,就是教材的225页,也是[理论阐释],尺肤诊的讨论,前人在注释这一段的时候,有的医家就是按照寸口脉的寸关尺来分析的,好象也可以联上,因为我刚才说了和我们现在临床用的,特别是《难经》以后提出来,现在临床上还使用的,“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那个寸关尺相一致,所以有的注家就是按那个注。但是我们看到,当然也有的注家,就是按我刚才讲的那样注。因为我们看到《内经》里面,“寸口脉,独为五脏主”,虽然反复强调,但是在《内经》时候,并没有“寸关尺”三部脉的说法,这是其一。其二,明明说的是这个诊法,在其他的篇章里头还有。比如《灵枢经》的叫《论疾诊尺》篇,有这么一篇文章。“诊尺”,就是诊断尺肤,它上头讲的很清楚,切按皮肤,尺部的内侧的皮肤,前臂内侧的皮肤,这是一点。还有一点,在《内经》里头经常出现尺脉的尺。比如说“尺热脉沉”这一类的语言,假如说这一类的话,在《内经》里还是可以出现的。“尺热”,显然是指尺肤,脉沉,这才是脉象,它经常把尺和脉对应起来说,那说明不是一回事。所以,在《内经》里头,第一,没有寸关尺的问题。第二,在《内经》里头其它篇章中,还谈到了诊断尺肤,具体说明尺肤,尺部前臂的尺肤问题,以至于还有把尺肤和脉象,一块结合起来认识疾病这样的记载。所以我们说这一段不是讨论的寸关尺,而是讨论的尺肤部的切诊问题。所以我们教材,就是按这样一种观点解释的,这是关于[理论阐释]的“尺”诊的讨论问题。“尺”诊的问题,现在中医临床上用得不是太多,但是我也见一些老医生看脉的时候,他在切脉同时,他也捎带着往里伸,摸一摸他的皮肤是润泽的,是枯燥的,是凉的,是热的,是光滑的,还是涩滞的,他也作为分析病情的一种参考。在切脉的同时,他要摸一摸,相关的这个位置上,有的老大夫这样做,我亲自问过,老先生他就是考虑这样几个方面。所以《内经》关于尺肤的诊法问题,我们现在用得固然不多,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也有人在使用,作为一种参考,在切寸口脉的同时,触按一下尺肤,了解一些有关的情况。
   [临证指要],226页。第一个,是脉色互参的临证意义问题。脉色互参当然非常重要的,四诊合参,脉证当然也应该参。脉,是讲的经脉气血变化;色,本段所讲的,是指内脏的盛衰、脏气的盛衰,所以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分析病情。我们[临证指要]的第二个自然段,《内经》对于难以把握的真脏脉,也是以色脉互参之法来判断的。《玉机真脏论》我们教材没有选,“真脏”,就是讲的真脏脉。真脏脉是什么呢?真脏脉就是我们前面在讲的,“其色精微象见矣”,就是毫无胃气,毫不隐含,而是五脏之气暴露于外。那要是弦脉,就特别弦,没有一点柔和之气了,没有一点隐含的现象,那就是真脏脉,或者说毫无胃气之脉,那叫真脏脉。但是在判断真脏脉,一般说真脏脉见到的时候病情很危险,可是在具体分析的时候,还是把望色联系起来的。所以《玉机真脏论》我们只举一条,“真肝脉至(肝的真脏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本来肝脉如弦,像琴弦,但是这个琴弦,它是有弹性的、有润泽之气的。当肝脉的真脏脉出现的时候,它也像琴弦,但是摸上去很可怕的,“如循刀刃,责责然”,一摸上去很可怕的一种现象,没有一点柔和之象了,应该是很危险的。但是在判断的时候,你看“色青白不泽”,他的面色又青又白。肝色青倒是对了,但又见白色呢?是金克木了,白是肺金之色。所以见到肝的真脏脉,看到他的面色白,又不泽,不润泽,枯槁的,就是白如盐则死。那前面我们讲了,“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就象枯骨那样,毫无润泽的白色。肝见青色,又兼见那种白色,金克木的现象,所以“毛折乃死”,又加上望诊望到了皮毛,皮毛都已枯槁了,就叫“毛折”,说明脏真之气已经很衰败。举这么一句话,因为我们没有讲《玉机真脏论》了,就说明望色和切脉,色脉是互参,在临床上使用来认识疾病的,这是第一点,关于色脉互参的问题。当然《难经》对于色脉互参,也有重要的论述。
   第二点,尺肤的临床意义。这里具体提出来了《论疾诊尺》篇,专题讨论了这个问题,而且我们教材归纳,从那个原文《内经》里面有关论述归纳起来,诊尺肤可以有以下的意义。第一,是判定病位。“尺内两旁,则季胁也”等等的,刚才我们讲那一段,主要是判定病位。当然也有的《内经》的地方,还判断疾病的病性问题。比如《论疾诊尺》说,“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尺柔弱者,解亦、安卧;肉脱者,寒热不治。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等等等等。二、可以判断病性。第三点,把尺肤和脉象相结合,来全面认识疾病。比如《灵枢.论疾诊尺》说“尺肤热甚,脉盛躁者”,你看,把尺肤和脉相对起来看。“尺肤”一摸得很热,而脉躁盛,这个热,热甚肯定是触摸皮肤摸出来的,而不是切脉切出的热盛,所以看起来尺肤而不是寸关尺。诊尺脉,尺肤与脉象相结合,“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等等。这都说明在《内经》时候,把尺肤诊看得还是比较重要,还是比较常用的诊法,不止一篇有,很多篇谈到这个问题。《脉要精微论》这一篇,我们就讲完了。
   下边看看《平人气象论》教材的第二节,227页,同样是节选,这篇文章也比较长,但是我们把它节选下来,重点的是选了切脉的问题,也有一些其它的,主要是切诊。“平人”,就是说健康无病的人,气血阴阳和平,气血阴阳平调之人,就叫“平人”,健康无病,阴阳气血平调。“气象”,是说的脉气与脉象。正常的人、健康的人,脉气脉象是什么样?论这个。题目叫论这个,其实呢?还是在诊病,谈诊法。也就是说,特别是切脉,诊法当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要用健康正常人的脉象作为标准,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病人的脉气与脉象,就是从正常来推及反常,叫做“知常达变”。“变”就是变化,就是病理,就是病变,知道正常的,知道常规,正常的是什么样子,那样的话,你才容易了解什么样是病,什么样是不正常,只有对比才能够知道。因此,虽然是讨论诊法问题,但是首先应该明确正常的脉象是什么,那你才知道什么样才是病了。进而才应该了解,什么样的病有什么样的变化。首先知道它是不正常,然后才能知道它怎么不正常,所以这个篇名叫做《平人气象论》。从表面上看,那就是讨论平人,健康无病人的脉气与脉象,用这个来作为标准,分析有病的脉气与脉象。先看第一段,227页那一段,这一段是调息诊脉法,强调的是调息诊脉法,高速呼吸来诊脉,作为诊脉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这是指的医生要调整自己的呼吸,也就是说把医生作为健康的人,要调整自己的呼吸,再去诊脉,这个方法。“黄帝问曰:平人何如?歧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首先黄帝问“平人何如”,试问平人的脉象何如?正常人、健康人的脉象是什么样子的呢?回答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这不就四动了吗?呼气的时候两动,吸气的时候两动,呼吸定息,呼吸之间还有一个停顿,停止,定息,脉五动,这样的话脉五动,同时要“闰以太息”,再加上深长气的,有时候呼吸,呼吸一段时间有一个长气,呼吸长气,叫“闰”,增加一次,增加了一点时间,太息的时间。这样看来一般的时候,正常的脉象应该一呼一吸脉五至,有的时候迟一点,四至多一些,将近五至。有的再稍微快一点,五至稍微多一些的。但是一般的说是四到五至,以呼吸来判断,这就是正常的脉象,从时间上、脉率上就是这样的。“命曰平人”平人是什么?平人就是不病之人。就是阴阳平调之人。“常以不病调病人”,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分析病人是不是有病的脉象,那是“常以不病”作为标准,“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医生是没病的,所以“故为病人平息以调”。所以医生自己调解自己的呼吸,来了解病人的脉象如何,这就是诊脉的最基本的方法,不是看手表,一是古时候没手表,二是看手表跟手指的感觉也不能完全一致。我不是说看手表不对,你要真的要数数,还是手表比较准。但是有时候看病的时候,医生要心情定下来以后,再去切这个脉,那个感觉是另外的一种感觉,来观察脉搏的至数是快是慢。当然古时候也没有手表,就拿这个正常人、健康人,平静下来气息之后,来了解病人的脉搏跳动,是数是迟,也就是快是慢。既然定下这个标准了,所以下边就具体说,假设说,医生一呼,这病人脉跳一次;一吸,脉也跳一次,那等于一呼一吸才两次。正常应该是四次,在呼吸定息之间的那应该是脉五动,这个那是一呼一吸一共两次,脉太迟了,“曰少气”,气不足,不能鼓动于脉,气血虚,脉不充盈,所以“少气”,正气衰竭,所以脉迟。“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三动”,呼吸之间一共六动,假设再加上“太息”,还得一动,那就要“七动”,甚至以上。同时还不单是数,快就是数了,不单是数,而且还躁,躁动不平静、不安静。脉应该静,那么这时候说明是有热,躁动起来了,跳得很快,有热来鼓动气血,所以脉数。如果是这样的脉再加上尺肤热,脉数而躁再加上尺肤热,那么这是个温病,所以叫“病温”,有热嘛。如果尺肤不热,而且脉还滑,也就是除了六动以上,再躁而且还滑,这个是“病风”。因为风是阳邪,也容易使得脉象数,也鼓动气血,风,涌动气血,所以出现。但是风是阳邪,所以还出现滑的现象,尺肤不热,还脉象又滑,这是风邪引起的疾病。如果是脉涩,虽然脉跳动得很快,但是他脉还涩,涩是气血不通,所以说“曰痹”,这是痹证,气血不通之病。如果是“人一呼脉四动以上”,那“一呼脉四动以上”,“一吸脉四动以上”,再加上呼吸定息,那一共十次左右了,那是太数了,那是邪气太盛,正气太虚了,所以“曰死”。再有“脉绝不至曰死”,跳跳,脉停了,不再跳动了,跳动跳动当中突然不跳了,脉绝了,当然是死,气血断决了,阴阳离决,气血夺失,没有脉象了,所以也是死证。再有“乍疏乍数”,也是危险的病证。“乍疏乍数”,这时候脉一阵跳得快,一阵跳得慢。跳得快的时候,超过一息六至以上;跳得慢的时候,一息不足四至,这样的病人的脉象,这是反映气血错乱,气血极度的紊乱了,当然也是一种危候,所以说“曰死”。当然这个“曰死”不见得是真的死,但是毕竟是反映病情已经危重。当然那“脉绝不至”,那确实死,在脉搏跳动跳动过程当中,突然没有脉了,再也不跳了,那可真是死了。这个第一段就是讲的调息诊脉的方法,以正常来了解不正常,所谓的“知常达变”的方法。那么平息,既要医生调节自己的气息,当然也调节自己的心神。你心神不调,不静下来,息也调整不了。其实“平息”的时候,也要平心静气,这在诊脉当中是很重要的,不是为了单纯去数数,当然是数数,但并不是单纯为了去数数,还有平息自己的心情的问题。所以我们[临证指要]上说,“平息以调之为法”的临床意义,意义就在于既要数病人的脉至数,又要平息自己的心志、心情,所谓虚静为保,这就是意义,第一段就讲到这里。下面第二段,就是228页,是论“脉以胃气为本”,以及五脏平、病、死脉,五脏的平脉,五脏的病脉,五脏的死脉,论“脉以四时为本”,以及五脏平、病、死脉,这个就是讲到了死脉当然是真脏脉,就是刚才我们提到过的,我们下节课再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