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才能和自己待一会丨梁冬私房笔记

 过零丁洋a 2017-02-20

付淳

前段时间有篇文章似乎比较火爆,是为晚睡和熬夜正名的,标题是《有时候熬夜只是因为想跟自己待会儿》,我勒个去,熬夜和晚睡都没问题,把板子打在跟自己待一会上,就得说一说了。发呆就是和自己待一会,这是什么神逻辑。和自己待在一起,请问真的做得到吗?

 

我问了很多朋友和同事,他们的睡眠时间,一般都是在晚上12点后。根据子午流注,子时是胆经当令,为排毒造血养阴时间,如果为身体着想,最好顺应生理规律,在11点钟之前睡觉。当然,爱自己有很多层次。你说你不爱自己的身体而是爱自己的心理和灵魂,那也没什么好说的。但我发现,大多数人晚睡熬夜并非是为了和自己待一会,他们会刷微博、朋友圈刷到没有更新为止,会追剧追到通宵达旦、晨昏颠倒,会放纵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到没有力气睡着。这是为了和自己待一会?

 

和自己待在一起,是需要能量的,大而化之,它是可以和“自由”和“自在”这两个高大上又遥不可及的词儿联系在一起的。

 

我曾问过一个问题——自由和自在有什么区别。

 

有许多回答,有人说自由是外界给的,自在是自己给的。有人说,自由是身体的,自在是心灵的。有人说,自由和自在没区别。

 

至今没有一个让我心悦诚服的答案,好像怎么说都对,又好像怎么说,都差那么一点儿。脑海里时常回放《肖申克的救赎》里的情节,从这部电影开始,我第一次思考关于自由的话题。电影里有一段台词是“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那就是体制化。”老布自杀那段,想起来就觉得很心痛。在扭曲、变态的监狱中待了几十年,他已然失去了享受自由的能力,自由比丑恶更让人无法忍受。他被夜夜的噩梦折磨,对陌生世界的恐惧,让他在墙上写下“老布到此一游”后自杀。

 

于是,我想到了,也许不自在,是无法拥有自由的。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自在?根据字面意思,自在是和自己待在一块,也就是知道自己在,这种存在感是不需要刷和被证明的,是一种自自然然的状态,没必要昭告天下。

 

你有没有试过一整天不做任何事情,不看手机、不玩电脑、不看书、不听音乐、不跟人说话、不看风景,就是静静地一个人待着?童年期过后,我好像没有过这样的记忆了。老师说,老和尚打坐,一坐几天,那是功夫啊,内心没有定力,坐不住的。

 

读研期间,胡因梦老师来我们学校做演讲,她讲的一件事,我印象特别深刻。她说,年轻时,她在纽约最繁华的街道租了个房子,把自己关起来,要闭关一个月还是多久,总之是断绝和外界的联系。最开始一个星期,她每天都想着出关后要到哪里去玩,后来渐渐安定下来。

 

即使是一天的与世隔绝,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脱离了我们熟悉的环境,脱离了我们熟识的人群,我们无法自处。我们每个人都是装在套子里的人,被身体的局限束缚着,渴望着自由,却不知到哪去追寻。我常回忆姑姑临终前昏迷的那段日子。我知道她的意识是清醒的,因为她还会流泪,但她无法表达,和现实隔着铜墙铁壁般的身体。我常想,如果我被这样隔绝开来,会承受多大的恐慌。就好像一个人要去面对一座孤岛。后来,我理清楚了,害怕,只是因为没有和自己待在一起的能力。

 

记得有一期聚有礼节目,梁同学说到,有一位导演,有一次在等人,看到对面座位上一个女孩,也没有玩手机、也没有听音乐、也没有发呆、也没有抖脚,就是静静地坐在那,这导演就产生了一种深深的爱意,然后追到女孩跟她结婚。杨硕诚老师评价这种状态是,轻松又清醒的状态。

 

生命有种不可承受之轻。我们必须不停地做着什么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来确认自己还活着。一停下来,就会有种万事皆蹉跎的失落感。我们忙着去活,或赶着去死。

 

我们呐喊着想要自由,等真正自由来临的时候却不知所措。自由实现在自在的基础上,而自在实现在自律的基础上。所以所谓的戒律,并不是束缚人的绳索,而是通往自由的桥梁。纤毫之差在于,是主动约束自己,控制欲望和惰性,还是被动待体制来管束。

 

前面有一期节目提到一个终南山的老太太,修止语法门,每天都不用睡觉的。在停止说话的时候,很多我们平常不注意的念头会清晰起来。《中庸》里说“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就有这个味道。我们的心念越细越精微,能得到的力量就越大。就像夜深人静的时候,一根针掉落都能震人心魄。

 

生命终究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话,我们能做的,不自己骗自己而已。能不能强大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而不加沮”,不活在别人的目光里,我们就自在了。虽然,我自己还差得远。但我知道,寻找自由,是需要穿越黑暗去触碰光明,要穿越恐惧去拥抱勇敢,要穿越傲慢去抵达真诚。

 

自由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能按自己意志来,不是可以无法无天、胡作非为。自在也非逃避责任、散漫慵懒。自由和自在,是任何情境下都有和自己待在一起的能力,是不拒绝、不逃避任何情绪,允许所有好的坏的穿越自己,是无论闹静都安宁的定力。真正可以和自己待在一块的人,即使面对很多的工作和任务,也不会感觉到压力,因为和自己待在一起,就有了移花接木的本事,可以把压力转化为生命成长的动力。

 

和自己待在一起,绝不会依靠晚睡和熬夜来实现的。和自己待在一起,是无时无刻的状态,无论睡着还是清醒,无论忙碌还是清闲。

 

这里提供两个小方法,如果还有一些好奇心,就可以试试。

 

睡不着,觉得不知所措,想要刷朋友圈的时候,不妨提醒自己一句,你要刷了,让自己和这种要刷的欲望待一会。定力再好一点,就看看,这股欲望背后是不是有更深层的原因。等到把我们最害怕、最恐惧的那个元凶抓出来,那么恭喜,也许这就是一把通往自在的钥匙。

 

或者,坚持一个好习惯,一周,一月,一年。比如每天听梁同学讲庄子,比如每天一小时阅读,比如每天睡前十分钟静坐一会儿。静静坐着,和自己待在一起,让身体慢慢关机。看着自己睡着。要知道睡觉是充电的过程,睡好是良性循环,能量足了,你才能和自己待在一块,也才能睡得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