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岩松老师:当代人的身心状态与“原地经行”

 生命的当下 2017-02-24

岩松老师:当代人的身心状态与“原地经行”

点击上方“隆波田内观”,关注微信公众号


在春节假期,大多数中国人把这样一个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吃、喝、玩、乐上,对生命的品质没有任何的改善,或者改变。大家放弃假期与亲人团聚的机会来到这里参加课程,是非常可贵的,是值得赞叹的!

今天晚上讲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来参加禅修?第二个,什么是禅修?第三个,应该如何来禅修?  

(一)为什么要禅修?

2500多年以前,印度的悉达多太子被老、病、死这三种烦恼所逼迫而出家修行,寻找真理。我们当代人不但有老、病、死这三种烦恼,还有工作压力大、身心疲惫,不如意、不顺心、求不得等等各种各样的烦恼:住着小房子,想换大房子;工作岗位不太理想,想换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小孩的学**成绩不好,想让他们学**成绩好一点儿。所有这些不顺心,不如意,求不得就是烦恼。所以我们这一期课程唯一的一个目的和目标,就是解决烦恼的问题。

(二)什么是禅修?

所谓禅修就是观察自已、了解自已、认识自已。在观察、了解、认识自已的过程中,烦恼**气会源源不断地从心的底层浮到心的表层上来,然后将它们连根拔掉。这就是说观察、了解、认识自已的过程,也是将所有痛苦和烦恼的种子连根拔除的过程。

什么叫烦恼**气?烦恼**气就像种子一样,它是一种**惯性的反应。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们朝狗扔一条棍子的话,狗立即就会追过去,狗追棍子是一种**惯性的反应。如果我们的手接触到一件非常烫手的东西的话,我们的手会**惯性地往回收等等,这些都是**惯性的反应。

我们的烦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才能够达成。比如说,每个人几乎都有“爱生气”这种**惯性的反应,这就像烦恼的种子。光有种子还不够,必须还要有外界条件。如果只有种子,没有水分,没有阳光的话,那这个种子是无法生根、开花、结果的。比如说,如果我们有生气的**惯,但是别人不做让我们感到不如意的事,不说让我们感到不如意的话,那么我们也不会生气。这就是说,生气这件事,要内因和外因同时具备了以后才能够达成。我们这个课程所解决的问题就是内因的问题,也就是种子的问题。将种子解连根拔除以后,即使有了水分、阳光以及养料,这个种子也无法生根、开花、结果了。


我们大部分人这一生一直在向外看,看别人。看别人住的房子是不是比自已大,他的职位是不是比我高,别人穿的衣服,别人家的车,包括别人家的小孩是不是都比我的好,等等。特别是我们中国人,非常爱面子,爱面子就是攀比,攀比就是看别人,没有向内看,对自已不认识、不了解。这一期课程我们要一改过去的做法,我们向内看,看自已,观察自已,了解自已,认识自已。在观察、了解、认识的过程中,会有烦恼**气源源不断地从心的底层浮到心的表层上来,然后将它们连根拔掉——这就是禅修。

禅修不是为了得到什么东西,也不是为了失去什么东西,只是观察,并且是客观地观察。这是讲的第二个问题。

(三)如何禅修?

有一部经典,叫《大念住经》,这部经典的开篇有这样一段话:唯一一条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愁叹,灭除苦忧,实践真理,体证涅槃,这条道路就叫“四念住”,也可以叫“四念处”。

是哪四念处呢?就是身、受、心、法。也就是“就身体观察身体,就感受观察感受,就心观察心,就法观察法”。这是唯一的一条能将所有的痛苦和烦恼连根拔除掉,导致解脱的道路。唯一的一条,没有第二条。

当今世界上有很多的宗派,有很多的禅修方法。有观呼吸的,有观感受的,有观腹部升降的,还有隆波田教导的观肢体的动作。我们在课程上练**的就是觉知脚和地面的“碰”,也是属于观肢体的动作。无论观呼吸也好,观感受也好,观腹部升降也好,隆波田的手部动作也好,原地经行也好,这些具体的禅修方法就像一条一条通向“四念住”这条大道的小道,没有这些小道就无法走向“四念住”这条大道。这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禅修方法的原因。

在这一期课程上,要给大家介绍的,大家要走的这一条小道就是“原地经行”。虽然隆波田没有发现原地经行这个具体的方法,但是它仍然属于隆波田教导的范畴。因为“原地经行”这个方法所练**的动作,以及和这个动作配合的一套完整的“心法”,百分之百地,没有任何折扣地遵循了隆波田的教导,所以这样的课程我们称之为“隆波田内观”

那么隆波田内观的原理是什么呢?就是利用肢体动作来培养出强大觉性。妄念、烦恼像老鼠,觉性像猫。练**这个方法,不在烦恼上下功夫,只是单纯地、简单地利用肢体的动作来培养觉性,也称之为“养猫”。把猫养大了以后,由于猫捉老鼠是猫的天性,觉性这只猫就会自然地去处理妄念、烦恼这些大老鼠。

过去我们一直在和烦恼做斗争。比如过去穷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坐公交车上下班。挤公交车对多数人来讲是一种烦恼,为了解决这个烦恼,我们努力地工作,攒了足够的钱,然后买了私家车,开私家车去上下班,那么挤公交车的烦恼就没有了。又比如过去穷的时候,很多家庭是老少三代挤在一间房子里边,感到不方便,这种不方便就是一种烦恼。我们努力工作,有了钱给老人买一套房子,自已住一套房子,那么老少三代住在一起不方便的烦恼就没有了。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很多人有了私家车,烦恼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比如半路上突然堵车了,心里急不急?心急就是一种烦恼;如果堵车时间长了还会骂娘,骂娘是更大的烦恼;汽油涨价了,是烦恼;车刮蹭了,也是烦恼;每隔几个月要去保养,车坏了要去维修——这些都是烦恼。原来只有一个烦恼,就是挤公交车比较辛苦,比较累,当有了私家车以后,我们发现烦恼比原来更多了。

住房也是如此啊。换了大房子以后,清理卫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原来的小房子几个小时就清理完了,现在一套200平米的房子可能一两天都清理不干净。每个月还要交不菲的物业费,北方冬季还要交采暖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虽然住上大房子宽敞了,但是烦恼也增加了。

上述这些做法都是针对烦恼下功夫。针对烦恼下功夫的结果是一个烦恼不见了,又引伸出更多的烦恼来。那我们有智慧地想一想,这种解决烦恼的方式还是不究竟,不彻底。就像割韭菜一样,我们把它割掉以后,它还会重新长出来,这种解决烦恼的方式,我用一个成语来比喻,那就是“扬汤止沸”。

2500多年以前,佛陀教导的解决烦恼的方法和我们先前所使用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这种方法就是不针对烦恼下功夫,而是利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来培养觉性,也称之为“养猫”。把猫养大了以后,觉性这只猫会自然地去处理大老鼠。这种解决烦恼的方式是究竟的、彻底的,是连根拔除的。这种解决烦恼的方式,我也用一个成语把它概括了一下,叫“釜底抽薪”。

(四)当代人的身心状态与原地经行

可能有学员要问:老师,既然我们刚才放的是《隆波田的一生》,隆波田教导的是规律的手部动作和两点之间往返经行,为什么我们这一期课程上要用原地经行这个方法?这是有原因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当代人的身心状态和佛陀那个时代以及隆波田那个时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

第一,当代人妄念多,烦恼重,专注力比较强。我们这个时代和过去不一样了,佛陀时代甚至说隆波田那个时代叫农业社会,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这种生活是有规律的,它是靠天吃饭的,人们不敢,也没有太多太奢侈的目标和追求。能有衣穿、有饭吃,能吃饱,对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已经足够了。蒸汽机出现以后,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现在有一种说法叫做工业4.0,就是说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给当代人的身心带来了哪些改变呢?主要就是使我们的工作节奏加快了,使我们有了更高的追求、更多的欲望,因为我们可以用机器来代替手工制作了,机器的潜力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当代人和佛陀时代以及隆波田时代的人相比,身心普遍紧张、紧绷,就是因为节奏加快了,有了更多的追求。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计算机的出现,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可以非常容易地从互联网、各种媒体、各种渠道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无论是有用的,还是无用的,无论是有害的,还是无害的。这些大量的知识会对我们的身心状态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会使我们的头脑像现代的高速列车一样飞快地运转,一刻也停不下来。不光我们**如此,连小朋友也是如此。人们的妄念是一个连着一个,几乎没有停断过。这就是信息爆炸时代给人的身心结构带来的变化。

现代人在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的十六年里边,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做作业,还是思考问题,都是用专注力去做,再加上我们学**书法、绘画、练**钢琴也是在培养专注力。当代人的专注力和佛陀时代、隆波田时代的人相比要强大很多。这些专注力也好,头脑像高速列车一样飞快地运转也好,身心紧张、紧绷也好,都是我们禅修的障碍。

第二,正因为当代人的禅修障碍和佛陀时代、隆波田时代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禅修的方法也应该不同。佛陀那个时代,用观呼吸来修行是非常普遍的。但如果让我们当代人盘腿而坐,然后闭上眼睛,把窗帘拉上,屋子里也搞得不那么亮,可以说我们在里边观呼吸的话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的妄念纷飞,头脑像高速列车一样飞快地运转,坐上一个小时,可以说绝大多数时间,甚至59分钟都在打妄想,一刻也停不下来。人坐在这里,心不知飞到哪儿去了,所以观呼吸这个方法不适合当代人。

第三,原地经行这个方法,非常适合当代人,特别是中国人。中国人和泰国人也有很大的不同,泰国是一个微笑的国家,因为身心放松才能做到微笑。泰国还有一个绰号,叫“懒人度国家”,而我们中国则号称“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所谓“最勤劳”就是从早上起来睁开眼睛一直到晚上睡觉,都不断地忙忙碌碌,这叫“勤劳”。忙忙碌碌意味着身心始终处在紧张紧绷的状态。泰国人和中国人恰好相反,他们不那么忙碌,很多时间都在侃大山,都在吊床上晃来晃去,在那里享受。

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同点,所以练**的方法要有所不同。以前还做过这样的比喻,佛陀时代人的烦恼就像一棵小苗;隆波田时代人的烦恼呢,就像一棵小树;当代人的烦恼,就像一棵参天大树。佛陀那个时代,人们的禅修方法就像刮胡刀一样,因为对待这样一棵小苗,一个刮胡刀就能够把它砍掉;隆波田那个时代的烦恼,因为像一棵小树,用一把菜刀就足够解决问题了。对付一棵参天大树,刮胡刀行不行?不行。菜刀行不行?也不行。必须用大斧头,并且大力地砍,才能把这棵参天大树砍倒。原地经行这个方法就是一把大砍刀,它专门用来对付我们当代人像参天大树一样的烦恼。

这就是给大家讲的这七天为什么要用原地经行这个方法。

(五)练**原地经行的要领

对这个方法有所了解的人可能会简单地认为,原地经行只是肢体的动作,其实不然。肢体动作只是这个方法很小的一个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在练**过程中我们的心态,这是最重要的。隆波田说过:使悉达多太子成佛的法,在他出世之前就一直存在着,使悉达多太子成佛的法,就是当下我们这颗平常心。所以在练**过程中,拥有一颗平常心,拥有一颗无求的心,不追求目标、不追求结果是最重要的。平常心加上肢体动作,才称之为“原地经行”。

所以要求大家在练**过程中,不要有任何的所求,不要有任何的目标。有的人为了解决身体的问题而来,有的人为了解决心理的问题而来,有的人是为了求法而来,都是有求而来。带着各种“求”来参加课程,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在练**过程中,不要有任何的所求:不能求解决身体的问题,也不能求解决心理的问题,也不能求法。用一颗平常心来练**是至关重要的。这是讲的“心法”

下面讲一下具体的动作要领,动作的要领是这样的:站直,腰要挺直,头要端正,睁开眼睛,看前方,手不可以摆动。在练**过程中,重心放在不动的这条腿上,然后用另一条腿做原地踏步。

如果感到有点累了,就换腿,把重心换到另一条腿上,再做原地经行。我们在理论上,是觉知脚和地面的“碰”。很多人就把“觉知”理解为去用注意力去注意脚和地面的碰,去感觉脚和地面的碰,这就不对了。

要用“觉性”去知道。怎样才能够做到用“觉性”去知道?当我们带着一颗无求的心,一颗玩游戏的心来做的时候,自然就能带着觉性去知道。虽然我们强调的是“觉知”脚和地面的“碰”,但是既不能用注意力去注意脚和地面的碰,也不能用感觉去感知脚和地面的碰。脚和地面的“碰”,能知道很好,不知道也无所谓。只要我们拥有正确的心态,也就是一颗平常心,一颗无求的心,像玩游戏一样悠哉悠哉地来做动作,我们就能够做到带着觉性去练**。

在练**过程中,明显的停顿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一个明显的停顿,就容易产生节奏、产生韵律。所以这个停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有节奏、有韵律,是非常重要的。

在做动作的过程中,脚掌基本上是保持水平的,后脚跟微微地抬高一点儿。落地的时候,前脚掌先落地。脚掌在练**过程中是直上直下的,弯小腿抬膝盖,一气呵成。

可能有人要问,停的时间有多长?我们只是给一个答案叫“明显的停顿”。如果告诉你停一秒,或者停两秒,你就会开始关注时间了,这时候就没有觉性了。只要觉得有明显的停顿就够了,不要计算停多长时间。不要模仿他人,也不要模仿老师,不要跟着老师动作一起做。自已做自已的,这一点也很重要。

                  (完)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益,请分享到您的朋友圈,以利益更多的人。

隆波田内观禅修

您想来体验隆波田内观课程吗?请搜索微信公众号“Lbtdzc”,加入微信平台;发送“课程”或“报名”,即可看到近期禅修课程讯息。


隆波田内观微信平台

微信号:Lbtdzc (←长按复制)

长按、识别以上二维码可快速关注


隆波田内观网站:

http://www.

隆波田内观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ahasat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