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 【别名】桑椹子、桑蔗、桑枣、桑果、乌椹、葚、桑实等。 【食性】性寒味甘,归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滋阴养血、乌发明目、润肠通便。 【食用价值】 1、 防止血管硬化 桑椹中含有脂肪酸,主要由亚油酸、硬脂酸及油酸组成,具有分解脂肪,降低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 2、 健胃助消化 桑椹中含有鞣酸、脂肪酸、苹果酸等营养物质,能帮助脂肪、蛋白质及淀粉的消化,故有健脾胃助消化之功,可用于治疗因消化不良而导致的腹泻。 3、 美颜抗衰老 桑椹有改善皮肤(包括头皮)血液供应,营养肌肤,使皮肤白嫩及乌发等作用。 4、 明目作用 常食桑椹可以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并能延缓衰老,是中老年人健体的佳果与良药。 5、防癌抗癌 桑葚中含有大量芦丁,芦丁可阻止结肠癌的形成,可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具抗炎、抗病毒作用。故常吃桑葚还有助于防治脑出血、高血压、视网膜出血、慢性支气管炎等。 6、其他作用 此外,桑椹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对脾脏有增重作用,对溶血性反应有增强作用。 【食用宜忌】 [宜] 适宜肝肾阴血不足之人,诸如腰酸、头晕、耳鸣、耳聋、神经衰弱失眠,以及少年白发者食用产后血虚便秘,病后体虚便秘,老人肠燥便秘,体弱之人习惯性便秘者食用。 [忌] 糖尿病人以及平素大便溏薄,脾虚腹泻者忌食。 【饮食注意】 1、 不可过量食用。因桑葚中含有溶血性过敏物质及透明质酸,过量食用后容易发生溶血性肠炎。 2、 少年儿童不宜多吃桑葚。因为桑葚内含有较多的鞣酸,会影响人体对铁、钙、锌等物质的吸收。 3、 桑葚有通便作用。脾虚便溏者亦不宜吃桑葚。 4、 桑葚含糖量高,糖尿病人应忌食。 5、 未成熟的桑葚不能吃。 《本草新编》中说:“桑葚采紫者为第一,红者次之,青者则不可用。” 6、 桑葚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两点:一是不可接触铁器,如熬桑葚膏时忌用铁器;二是若欲曝干收储,须先蒸熟,既易干,又便久存。 【编者按语】 欢迎大家关注《美伶营养》,我们每天将为大家深度解读一种食材的营养知识,因为只有了解众多的食材本性,您才能根据各个方面的优缺点去互补,有助于更好地养生。明天将为大家介绍水果——猕猴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