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身气功易筋经

 李涣 2017-02-25

中国中医科学院门诊部

为您的健康生活服务







健身气功易筋经动作说明

预备势

两脚并拢站立,两手自然垂于体侧;下颏微收,百会虚领,唇齿合拢,舌自然平贴于上腭;目视前方。 

第一式·韦驮献杵第一势

立身期正直       环拱平当胸

气定神皆敛       心澄貌亦恭

动作一:左脚向左侧半步,约与肩同宽,两膝微曲,成开立姿势;两手自然垂落于体侧。

动作二:两臂自体侧向前抬至前平举,掌心相对,指尖向前。

动作三、四:两臂屈肘,自然回收,指尖向斜前上方约30°,两掌合于胸前,掌根与膻中穴同高,虚腋;目视前下方。动作稍停。

第二式·韦驮献杵第二势

足趾拄地       两手平开

心平气静       目瞪口呆

动作一:接上式。两肘抬起,两掌申平,手指相对,掌心向下,掌臂约与肩呈水平。

动作二:两张向前伸展,掌心向下,指尖向前。

动作三:两臂向左右分开至侧平举,掌心向下,指尖向外。

动作四:五指自然并拢,坐腕立掌;目视前下方。

第三式·韦驮献杵第三势

掌托天门目上观       

足尖著地立身端

力周髋胁浑如植       

咬紧牙关不放宽

舌可生津将腭抵       

鼻能调息觉心安

两拳缓缓收回处       

用力还将挟重看

动作一:接上式。松腕,同时两臂向前平举内收至胸前平屈,掌心向下,掌与胸相距约一拳;目视前下方。

动作二:两掌同时内旋,翻掌至耳垂下,掌心向上,虎口相对,两肘外展,约与肩平。

动作三:身体重心前移至脚掌支撑,提踵;同时,两掌上托至头顶,掌心向上,展肩伸肘;微收下颚,舌抵上腭,咬紧牙关。

动作四:静立片刻。

第四式·摘星换斗势

只手擎天掌覆头      

 更从掌内注双眸

鼻端吸气频调息       

用力收回左右眸


左摘星换斗势

动作一:接上式。两脚跟缓缓落地,同时两手缓缓握拳;拳心向外,两臂下落至侧上举。随后两拳缓缓伸开变掌,掌心斜向下,全身放松;目视前下方。身体左转;屈膝;同时,右臂上举经

体前下摆至左髋关节外侧“摘星”,右掌自然张开;左臂经体侧下摆至体后,左手背轻贴命门;目视右掌。

动作二:直膝,身体转正;同时,右手经体前向额上摆至头顶右上方,松腕,肘微屈,掌心向下,手指向左,中指尖垂直于肩髃穴;左手背轻贴命门,注意命门;右臂上摆时眼随手走,定势

后目视掌心。静立片刻,然后两臂向体侧自然伸展。

右摘星换斗势

右摘星换斗势与左摘星换斗式动作相同,惟方向相反。


第五式·倒拽九牛尾势

两髋后伸前屈       

小腹运气空松

用力在于两膀       

观拳须注双瞳


倒拽九牛尾势


动作一:接上式。双膝微曲,身体重心右移,左脚向左侧后方约45°撤步;右脚跟内转,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同时,左手内旋,向前、向下划弧后伸,小拇指到拇指逐个相握成拳,拳心向上;右手向前上方划弧,伸至与肩平时小指导拇指逐个相握成拳,拳心向上,稍高于肩;目视右拳。

动作二:身体重心后移,左膝微曲;腰稍右转,以腰带肩,以肩带臂;右臂外旋,左臂内旋,屈肘内收;目视右拳。

动作三:身体重心前移,屈膝成弓步;腰稍左转,以腰带肩,以肩带臂,两臂放松前后伸展;目视右拳。(重复二至三动3遍)

动作四:身体重心前移至后脚,左脚收回,右脚尖转正,成开立姿势;同时,两臂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下方。

左倒拽九牛尾势

左倒拽九牛尾势与右倒拽九牛尾势动作、次数相同,惟方向相反。第六式·出爪亮翅势

挺身兼怒目       

推手向当前

用力收回处       

功须七次全


动作一:接上式。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左脚收回,成开立姿势;同时,右臂外旋,左臂内旋,摆至侧平举,两掌心向前,环抱至体前,随之两臂内收,两手变柳叶掌立于云门穴前,掌心相对,指尖向上;目视前下方。

动作二:展肩扩胸,然后松肩,两臂缓缓前伸,并逐渐转掌心向前,成荷叶掌,指尖向上;瞪目。

动作三:松腕,屈肘,收臂,立柳叶掌于云门穴;目视前下方。(重复二至三动3~7遍)

第七式·九鬼拔马刀势

侧手弯肱      

抱顶及颈

自头收回      

弗嫌力猛

左右向轮      

身直气静


右九鬼拔马刀势

动作一:接上式。躯干右转。同时,右手外旋,掌心向上,左手内旋,掌心向下。随后左手由胸前内收经右腋下后伸,掌心向外;同时,左手由胸前伸至前上方,掌心向外。躯干稍左转,同时,右手经体侧向前上摆至头前上方后屈肘,右后向左绕头半周,掌心掩耳;左手经体左侧下摆至左后,屈肘,手背贴于脊柱,掌心向后,指尖向上;头右转,右手中指按压耳廓,手掌抚按玉枕;目随右手动,定势后视左后方。 

 动作二:身体右转,展臂扩胸;目视右上方,动作稍停。
动作三:屈膝;同时,上体左转,右臂内收,含胸;左手沿脊柱尽量上推;目视右脚跟,动作稍停。
重复二至三动三遍。
动作四:直膝,身体转正,右手向上经头顶上方向下至侧平举,同时,左手经体侧向上平举,两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 

 左九鬼拔马刀势
左九鬼拔马刀势与右九鬼拔马刀势动作、次数相同,惟方向相反。 

第八式-三盘落地势

上腭坚撑舌  

张眸意注牙

足开蹲似踞  

手按猛如拿

两掌翻齐起  

千斤重有加

瞪睛兼闭口  

起立足无斜


左脚向左侧步,两脚距离约宽于肩,脚尖向前;目视前下方。
动作一:屈膝蹲;同时,沉肩、坠肘,两掌逐渐用力下按至约与环跳穴同高,两肘微屈,掌心向下,指尖向外;目视前下方。同时,口吐“嗨”音,音吐尽时,舌尖向前轻抵上下牙之间,经止吐音。
动作二:翻掌心向上,肘微屈,上托至侧平举,同时,缓缓起身直立;目视前方。
重复一至二动三遍。第一遍微蹲;第二遍半蹲;第三遍全蹲。 

 第九式-青龙探爪势

青龙探爪  

左从右出

修士效之  

掌平气实

力周肩背  

围收过膝

两目注平  

息调心谧


左青龙探爪势
        动作一:接上式。左脚收回半步,约与肩同宽;两手握固,两臂屈肘内收至腰间,拳轮贴于章门穴,拳心的;目视前下方。然后,右拳变掌,右臂伸直,经下向右侧外展,略低于肩,掌心向上;目随手动。

动作二:右臂屈肘、屈腕,右掌变“龙爪”,指尖向左,经下颏向身体左侧水平伸出,目随手动;躯干随之向左转约90度;目视右掌指所指方向。
动作三:“右爪”变掌,随之身体左前屈,掌心向下按至左脚外侧;目视下方。躯干由左前屈转至右前屈,并带动右手经左膝或左脚前划弧至右膝或右脚外侧,手臂外旋,掌心向前,握固;目随手动视下方。
动作四:上体抬起,直立;右拳随上体抬起收于章门穴,拳心向上;目视前下方。
右青龙探爪势
右青龙探爪势与左青龙探爪势动作相同,惟方向相反。 

第十式·卧虎扑食势

两足分蹲身似倾       

屈伸左右髋相更

昂头胸做探前势       

偃背腰还似砥平

鼻息调元均出入       

指尖著地赖支撑

降龙伏虎神仙事       

学得真形也卫生

左卧虎扑食势

动作一:接上式。右脚尖内扣约45°,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字步;同时,身体左转约90°;两手握固与腰间章门穴不变;目随转体视左前方。
动作二:左脚向前面一大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拳提至肩部云门穴,并内旋变“虎爪”,如虎扑食,肘稍屈;向前扑按;目视前方。
动作三:躯干由腰到胸逐节屈伸,重心随之前后适度移动;同时,两手随躯干屈伸向下、向后、向上、向前环绕一周。随后上体下俯,两“爪”下按,十指着地;后退屈膝,脚趾着地;前脚跟稍抬起;随后塌腰、挺胸、抬头、瞪目;动作稍停,目视前上方。
年老体弱者可俯身,两“爪”向前下按至左膝前两侧,顺势逐步塌腰、挺胸、抬头、瞪目。动作稍停。
动作四:起身,双手握固收于腰间章门穴;身体重心后移,左脚尖内扣约135°;身体重心左移;同时,身体右旋180°,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
右卧虎扑食势
右卧虎扑食势与左卧虎扑食势动作相同,惟方向相反。

第十一式·打躬势

两手齐持脑       

垂腰至膝间

头惟探胯下       

抠更啮牙冠

舌尖还抵腭       

力在肘双弯

掩耳聪教塞       

调元气自闲


动作一:接上式。起身,身体重心后移,随之身体转正;右脚尖内扣,脚尖向前,左脚收回,成开立姿势;同时,两手岁身体左转放松,外旋,掌心向前,外展至侧平举后,两臂屈肘,两掌掩耳,十指扶按枕部,指尖相对,以两手食指弹拨中指击打枕部7次;目视向下方。
动作二:身体前俯由头经颈椎、胸椎、腰椎、骶椎,由上向下逐节缓缓牵引前屈,两腿伸直;目视脚尖,停留片刻。
动作三:由骶椎至腰椎、胸椎、颈椎、头,由下向上依次缓缓逐节伸直后成直立;同时两掌掩耳,十指扶按枕部,指尖相对;目视前下方。
重复二至三动3遍,逐渐加大身体前屈幅度,并稍停。第一遍前屈小于90°,第二遍前屈约90°,第三遍前屈大约90°。年老体弱者可分别前屈约30°,约45°,约90°。

第十二式·掉尾势

膝直膀伸   

推手至地

瞪目昂头   

凝神一志


接上式。起身直立后,两手猛按拨离开双耳。手臂自然前伸,十指交叉相握,掌心向内。屈肘,翻掌前伸,掌心向外。然后屈肘,转掌心向下内收于胸前;身体前屈塌腰、抬头,两手交叉缓缓下按;目视前方。年老和体弱者身体前屈,抬头;两掌缓缓下按可至膝前。
动作一:头向左后转,同时,臀向左前扭动;目视尾闾。
动作二:两手交叉不动,放松还原至体前屈。
动作三:头向右后转,同时,臀向右前扭动;目视尾闾。
动作四:两手交叉不动,放松还原至体前屈。
重复一至四动3遍。

收势

作一:接上式。两手松开,两臂外旋;上体缓缓直立;同时,两臂伸直外展成侧平举,掌心向上,随后两臂上举,肘微屈,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

动作二:松肩,屈肘,两臂内收,两掌经头、面、胸前下引至腹部,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
重复一至二动三遍。
两臂放松还原,自然垂于体侧;左脚收回并拢站立;舌抵上腭;目视前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