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肺阿胶汤——经方解读(之八)
【组 成】阿胶一两五钱,麸炒,微捣碎,用糯米粉拌炒为胶珠(45克),鼠粘子(即牛蒡子)炒香,二钱五分(7.5克),甘草(炙)二钱五分(7.5克),马兜铃五钱,焙(15克),杏仁七个去皮尖,炒(6克),糯米一两,炒(30克)。 【服 法】上为末,每服一、二钱(3-6克),水一盏,煎至六分,食后温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阿胶加开水炖化,分次调入药汁)。 【讲 解】本方原名为阿胶散,一名补肺散。主治肺虚火旺的咳嗽气喘证或因久咳伤肺,肺络受损而成的咳血证。本病由于阴虚而感受外邪,久而久之,邪郁化热,灼伤肺阴,乃致肺阴更虚,所以,本病以肺阴虚为主要矛盾。故治宜养阴补肺为主,兼以镇咳止血。方中重用阿胶滋阴补肺,养血止血为君药,补液则津生,液充则火降,火降则嗽止。用牛蒡子以疏散风热,宣肺滑痰,清利咽膈,马兜铃清热化痰止咳共为臣药。佐以杏仁温润降气定喘,使其热清气降而肺自安宁。土为金之毋,更加粳米、甘草以益脾胃,培土生金,增加阿胶补肺之功,为佐使药。诸药合用,使脾肺得养,母子兼顾,嗽宁血止。 本方对大人小儿,俱可通用。如肺虚无火或外有表寒,内有痰浊者,不宜使用本方。 【临证应用】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肺阴虚而有燥热的咳喘,或咳血之证。临床表现可见咳嗽气喘,咽喉干燥,痰少或痰中带血,脉浮细数,舌红少苔等症。 现代常用于肺结核病中、晚期出现潮热时作,五心烦热,形体羸瘦,干咳无痰,或咯痰而带血,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胸闷食减,少气懒言,大便难,小便短少等证。 【文献摘录】程郊倩:“痰带红线,嗽有红点,日渐成痿。缘处脏之最高,叶间布有细窍,气从此出入,呼吸成液,灌溉肺周身,所谓水出高源也。一受火炎,吸时徒引火升,呼时并无液出。久则肺窍俱闭,喉间或痒或呛,六叶遂日焦枯矣。今用阿胶为君者,清窍淤也;用杏仁、大力子者,宣窍道也;用马兜铃者,清窍热也;糯米以补脾,母气到则肺自轻清无碍矣。”(《名医方论》) 包潘良——在线辅导 浙江省东方中医信息化技术研究院 |
|
来自: AB向往神鹰 > 《6.中医名方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