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择中医微博集之118

 水木年华138 2017-03-03

 

肾为水脏,以肺金为母,养肾之法,当先养肺。《内经》遗篇中提到养肾的方法:“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无数。”明代大医李中梓甚是推崇此法,在其所著述的《内经知要》一书中重点推荐,认为咽归下极,即是水火既济。

 

我有体会,运动之后若吹到凉风,容易皮肤发痒,特别是疤痕处痒的非常明显。从中医来看,汗出时毛孔打开,排汗的同时,亦易感受外邪。寒风自毛孔侵入,滞于皮下,与正气相搏,则为痒;若久有疤痕,其处血虚,血虚而逢于风,风邪炽张,其痒更甚。当避风寒,急饮热粥,或姜糖水,或洗个热水澡,其邪即散。

 

古人有这样的经验:早行或山行,含生姜一块,可以让机体阳气宣发,不至于触犯雾露清湿之邪气以及山岚的不正之邪。从中医来分析,生姜能宣通神明,祛邪避秽。由此推之,若晨起锻炼时,每人都可口含一片生姜再出门,能保护人体阳气。再者,若雾霾迷漫,或湿气偏重,或久居山林,都有必要经常含片生姜。

 

有人对外界环境极为敏感。喝城市里的水就会咽喉不适,但喝乡下的井水则周身舒服;住在城市里则咳嗽、胸闷,回到乡下则无此不适;在外面吃饭就易腹泻,回家吃饭就一切正常;在北方空气干燥则无不适,来南宁则易长红疹而皮肤痒。凡此种种,多属正气不足,易受邪扰。亦有修行人,经络敏感,易于感知万物。

 

正气存内,可以维持生长化收藏的平衡,可以御邪防病,即使生病也容易快速康复。若正气内虚,则易受邪扰。比如,有人对天气温度变化敏感,天稍凉就易感冒;有人则对湿度敏感,湿重则胸闷;有人对节气敏感,每逢节气则生病;有人对月亮敏感,每逢十五前后则失眠;有人对时间敏感,不到半夜一点无法入眠。

 

有人对气味敏感,闻到油漆味甚至哮喘发作;有人对声音敏感,滴答的钟表走动声都会导致失眠;有人对寒凉敏感,稍吹风则感冒,甚至盖被子的微风也会打喷嚏;还有对粉尘、某种食物、青霉素等药物过敏,凡此种种,皆属正虚,需分辨脏腑而扶正。还有人受到责骂或怪罪会伤心很久,这也是过敏,是属心气不足。

 

 

我有体会:年轻时精力非常旺盛,从来不喜欢睡午觉,从早至晚都充满活力;中年后精力渐有下降,中午需要午休一下才能恢复精神。精神的健旺与否体现在阳气的盛衰上,睡眠是让阳气休息,阳气休息地好,自然精神健旺;眠差的人往往精神差,是因为阳气得不到休息。因此说,睡好觉,即是养阳,阳旺则精神旺。

 

有的家长不肯让孩子多做户外运动,怕汗出易感冒。却不知汗出是自然反应。按中医取类比象思维,出汗有如下雨,下雨是天地阴阳和谐的反应,出汗也是机体阴阳和谐的反应。能出汗,说明孩子的身体满足了两个条件,一则阴阳充盛;二则阴阳升降出入的道路通畅。这样才能高下相召,阴阳相因,阳加于阴而为汗。

 

我记得小时候整天在村子里玩耍,随时一身汗,湿透后背,也不理会,继续把衣服穿干,但也不容易生病。现时的小孩子个个贴背背着一条毛巾,大人随时更换,孩子却容易感冒。难道现在的孩子的体质变差了?我分析其原因,是大人过度地干预了孩子,孩子穿的太多,吃的太多,导致营卫失调,太阳卫外功能下降。

 

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而爱闹觉的孩子容易发育不良。婴儿阳神不足,需要有充足的睡眠,这是阳气归根,归根才能生长发育;成年人不需要象婴儿那样多的睡眠,但也需每天睡足七八个小时,才能保证精神旺盛,体力充沛。养生的方法千种万种,睡眠即是最重要的养生方法。凡大病要康复,先需调好睡眠。

 

小儿养生,其实非常简单。把握一个原则:顺其自然。两个基本点:少用或不用西药、勿过食寒凉。不要把小儿当成皇帝来养;小儿只要有饭吃有衣穿即可,不需大人过度干扰。小儿生病,多是大人干预出来的,比如穿衣太多而汗出,反易感冒;稍有小病就乱用药物,伤损阳气;乱吃补品及喝饮料,影响生长发育。

 

如何养孩子?养孩子要顺应自然规律。《内经》里早就谈到:春三月,此谓发陈,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孩子得木性,阳气升发,天性好动。养孩子,就是要让阳气升发起来,多支持,多鼓励,多让孩子开心,而不能过于打压抑制。或许,棍棒之下能出孝子,但毕竟逆反了自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常有女性病人要求美容。美容的关键在于气血旺盛,而按时睡觉又是保证气血旺盛的关键。晚上9点至11点为亥时,三焦经旺,三焦通百脉,亥时入眠,百脉皆得濡养。再者,百岁老人的共同养生特点即是亥时入眠。因此说,女性若要保持容颜娇好,并少长黄褐斑,除了饮食调理,辅以必要治疗外,应做到亥时入眠。

 

人睡觉时,阳气深藏于阴中,这叫阳气归根。此时气血流通缓慢,体温下降,阳气的卫外功能减弱,若有风寒外袭,风入筋,寒入骨,就容易出现晨起的各种不适,颈部酸痛,骨节僵硬,甚至发烧等。因此说,睡觉时一定要关闭窗户,且不能开风扇,这是预防大病的关键。否则,风寒外袭而深入,大病重病由此而生。

 

养生治病,不仅在服药,也在饮食及生活习惯。《朱子家训》明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在太阳即将升起,自然界和人体阳气开始活动的时候,人也要起床活动,这是顺应天时;早餐的饮食当清淡,大米粥最好,能安胃养胃,易于消化吸收,且在早晨7-9点的辰时喝大米粥,此时胃经当令,是消化食物的最好时间。

 

不少人受失眠困扰,导致精神、体力及健康水平下降。如何才能睡好觉?有睡眠专家主张“在疲劳的时候睡觉”,只要疲劳,即可随时睡觉,无论是早上还是晚上,并认为这是一个获得高质量睡眠的好方法。我认为,失眠的人应该按时上床,即使睡不着也要闭着眼睛,放松身心。符合天地规律的睡眠才是最好的。

 

 

当工作疲倦时,不妨闭上眼睛打个盹,即使数分钟,也有助于恢复精力;中午阳气升浮,此时午休一下,可以保证下午的高效率工作。有研究发现,工作时打瞌睡对提高记忆力、缓解疲劳有着极大的帮助;睡午觉可以降低心脏病的发病风险,且可消除压力。从中医来分析,睡眠是阳气大归根,闭目养神是阳气小归根。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引体向上的及格标准是6个,但2013年教育部对全国20多万青少年进行了测试,结果有一半以上的人一个都拉不上去,有很多连双手握杠都坚持不住。从中医来看,脾主运化,主四肢、肌肉。久思伤脾。沉重的学业导致学生普遍脾虚,而锻炼四肢有助于促进脾的运化功能健旺。

 

吸烟是公认为引起肺癌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吸烟并非肺癌的唯一发病因素。为什么不吸烟也会患肺癌呢?除与大气污染(煤的燃烧,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及工业废气等)、室内污染、接触放射性物质及其衍化物等因素之外,还与饮食、生活、情绪等相关,特别是长期处于怨恨恼怒烦忧愁悲恐等负面情绪之中。

 

读《百年谎言》,其书的背面有这样一段话,振聋发聩,“一百年前,“化学可以赋予你更好的生活”的承诺把成千上万的人造化合物引入了我们的生活,包括食品、饮料、药品及家居环境中。之后的一百年,我们一步步地成为这场大规模化学实验的试验品。”当我们越来越远离自然,我们也必然要付出健康的代价。

 

美国人写了一本书,《接地气,不生病》,谈接触大地对于健康的积极意义。现代生活中,绝缘橡胶底鞋和塑料底鞋的广泛使用,以及城市建筑带来的起居、出行方式,断绝了我们和大地的连接。从中医来看,大地是土所化,土是生命的根本。土居中而运转四旁;脾胃得土气而为气血生化之源。养生,离不开接地气。

 

前几天我试着在公园的柏油路上赤脚走路,感觉非常舒服。古语说得好:树大全凭根深,人壮全凭脚健。中医认为,足三阴三阳经都直接联系到足部,足底有人体各个器官脏腑的全息反射区。赤着脚走路,相当于按摩足底,能平衡五脏六腑。久病患者坚持赤脚行走,有助于气血健旺,阴阳和调,从而早日康复。

 

因为我们习惯穿鞋行走,脚底不能直接与地面接触,脚底的皮肤养得很嫩。一旦开始赤脚走路,走一会儿就会脚底疼痛。所以要经常赤脚行走才好。人的脚底本来是用来接触大地的,若总是隔着鞋袜,人就会少得土气。土为生命之母,气血生化之本,土气一虚,百病易生。补土,除了吃饭、服药,赤脚行走最是方便。

 

立夏之后,地面温度渐渐升高了,当抓紧时间赤脚走路。我记得小时候要干农活,总是光着双脚在土地里行走,脚底温温的,很舒服。后来,离开家乡,双脚就一年四季包裹在鞋袜里,把脚底皮肤养得嫩嫩的。若有机会,趁夏天炎热,还是要经常赤脚在草地上踩一踩,不但让人神清气爽,还能养生,让身体更健康。

 

赤脚走路的几个条件,一则,一定要等天气炎热,地面已经不凉了,再赤脚行走,不能在家里的地砖上赤脚,若地面太寒,寒气容易顺足三阴经而上袭,导致腹泻、白带、痛经等不适;二则,赤脚走在土地上为好,或者是草地,或是土路,不建议走沥青或水泥路面;三则,循序渐进,刚开始时间要短,让脚慢慢适应。

 

不少人本没有明显的不适,知道做X光、抽血会伤损正气,做胃镜又不舒服,因此纠结于要不要做这样那样的体检。其实,全面的体检并不能让我们更健康,若胆子小,忧虑心重,体检发现的一个个小问题可能会加重忧虑,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会加重病情。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快乐在于不纠结——这话在理。

 

 

不少人都认为,只要能吃能睡,差不多就很健康了。我再补充一点,光能吃不行,还要能拉。大便一定要通畅,这是维持健康的重要环节。临床上我观察到,不管是中风还是不孕,是高血压还是积食,是痘痘还是肿瘤,不少病症都存在着排便不畅的问题。大便不能及时排出,热浊痰饮留滞,则会上逆攻冲,为患最多。

 

总是低头玩手机,颈椎最容易出问题。颈椎就如弹簧,老是低头,时间久了,弹性就会越来越弱,颈椎病由此而生。预防颈椎病,除了经常活动颈部之外,亦可自己保养。手掌握住项后肌肉,四指并拢并与掌根用力,一握一松,连续数下。左右手交替做。我体会,当低头太久脖子不舒服时,这样做几下即可豁然舒服。

 

夏日炎热而汗多,有时被空调冷风稍吹几秒钟,我即感觉头重身紧,很不舒服。我常用仲景的麻黄甘草汤,改为散剂,用温水送服三克。麻黄打开毛孔,从内往外排寒;甘草补充中气,制约麻黄的辛燥之性。二药合用,不但能治喘,且可祛寒,解表,最适合于风寒感冒的早期,往往一两服之后,诸不适即豁然消失。

 

有人问,夏天本该出汗,可如果生活在四季如春的地方,夏天不热基本不出汗,对健康有影响吗?——肯定有影响的。夏天阳气要能升浮起来,适当汗出才能让阳气升浮。否则,夏天不出汗,冬天更不出汗,身体失去了内外环境的交流,必然导致营卫失调。助汗,需温饮温食,并适当运动,必要时可配合艾灸或汤药。

 

中医治病八法,第一个即是汗法。出汗,从中医来看,并不仅仅是水液渗出于皮肤,而需要机体的阳气充盛,且阴阳升降出入的道理通畅,也就是说,要阴阳调和。出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全身多个脏腑器官、经络血脉以及肌肤毫毛的协同作用。发汗,需要调动五脏六腑、经络气血,这个过程正好达到治疗效果。

 

出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天热、运动或吃热辣的食物时会出汗;紧张时,手心会汗出;被吓了一跳,会出一身汗;疼痛剧烈时,也会出汗。所有这些出汗,其实都是机体的自我调节过程。通过出汗,来平衡阴阳,和调脏腑,使机体内外环境保持平衡。想象一下,遇到这此情况时若机体不能出汗,则必然失去平衡。

 

正逢夏天,不管是在寒带还是热带,都要让身体出出汗。出汗的过程,既是汗孔开阖以调节体温的过程,也有助于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而且,还能借出汗以祛除内伏的邪气。由此说,出汗是维持生命延续的基本保证。夏天是阳气升浮的时节,人气亦升浮,出汗即是阳气升浮的反应。借夏天出汗,是顺时以养生。

 

若长期不出汗,身体会出问题。或会出现各种皮肤病,比如,牛皮癣、荨麻疹等等,因为汗出不畅,阳气郁于皮下,郁则为火,火扰则痒,烧灼则为白屑;或见麻痹不仁诸证,汗既不能出,则阳气不能宣透,郁则不通,不通则气血失养;或见脏腑诸病,汗出即能排邪,若不汗出,邪气内陷脏腑,可以表现出多种病状。

 

女子以血为本,血属阴,阴当藏而不能耗。阴血充足,女子就会健康,就会有正常生育能力。近些年来为什么不孕多发,与阴血不藏且血寒有很大的关系。胞宫属于下焦,下焦要保持温暖,若穿露脐装,或露大腿,下焦与风寒直接接触,导致阳气过度散失,阳耗亦会导致血耗。阴血不足,胞宫虚寒,怎能自然怀孕呢?

 

西方的一些审美标准其实不适合于中国人。白人女性以皮肤黝黑为美,但过度晒太阳会导致皮肤癌;白人女性以夏季着装裸露肚脐眼和后背为美,或以裸露大腿越多越好看,却不知这样做的后果是违反了女性天生的阴藏之美。风寒外袭,阴血暗耗,成为女性各类疾病的原因。试看传统女性服装,哪有裸露这些部位的!

 

 

什么样的女人最美丽?绝不是生病的,也不是靠化妆的,健康的女人最美丽,充满阳气的女人最美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可惜受错误价值观的影响,不少女人以露脐、露背、露大腿为美丽;有人以刀割整形为美丽;有人以浓抹脂粉为美丽。却不知若失去健康,阳气不足,如此美丽都是假的,或是昙花一现的。

 

年轻的女子非常美丽,因为阳气旺,气血足,这是由内而外的美丽,是健康,是自然。中年之后,颜色渐衰,因为阳气弱,气血虚了。要想保持美丽,不能完全依赖涂脂抹粉,而要调养气血,健旺阳气。养颜,其实养的是气血,是阳气。养颜,建议选择中医,配合调节情绪、饮食、起居、运动,多可让人气血充足。

 

精神为形而上,属阳;肉体为形而下,属阴。我们常可观察到:精神健旺的人往往形体不是特别胖,而胖人多精神不振。这是为什么呢?形与气平衡的人,阴阳和调,多是健康状态;而形胜气的人,阴盛阳衰,容易生病。常吃冷饮、深夜不眠、过度饮食或恣食油腻肥甘,这些都会消耗人体阳气,阳气越虚,形体越胖。

 

青少年应该保证每天至少九至十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这样才有利于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充沛的体力。为了考试,孩子每天处于困倦思睡状态,或许有益于提高成绩,但必然损害孩子的健康。长期睡眠不足,让人容易生病。睡眠是让阳气潜藏而休息,若睡眠不足,阳气得不到休息,必然导致阳虚。

 

一个人每天应该睡多少小时?衡量睡眠是否充足的一个标准就是看第二天是否感觉很清醒,精力充沛。睡眠的几个不好的习惯:自然醒来后不再强迫自己继续睡;听音乐或看电视入睡;晚上不睡,白天补觉。睡眠是阳气归根,阳气只有归根才能健旺。因此说,只有睡眠好才可能健康,睡眠时间还要符合太阳运动规律。

 

现代研究发现,高质量的睡眠能让机体的免疫系统正常运转。当我们睡觉时,体内的免疫系统会进行夜间巡视,查看体内是否存在病原体。睡觉时,我们的身体会清理细菌和病毒。如果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则患感冒的可能性也会是其他人的3倍。从中医来看,睡眠充足的人往往阳气旺盛,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标准。多年来我观察到,不少高考考生的家长在高考前数月要忍受孩子的烦躁、易发脾气。之所以如此,与高考学生的睡眠不足有着必然的联系。睡眠不足,第二天精神、体力、情绪都会受到影响;若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导致人的警觉性、注意力、言语、记忆力等下降,也难以一心多用。

 

睡觉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若晚上没有休息好,第二天就会精神不振,迷迷糊糊,甚至体力、注意力、思维力、判断力、记忆力等等都有所下降。想象一下,大病重病患者本来气血已虚,正气不足,若没有睡好,就会极大地影响治病的疗效。由此说,为了健康,一定要睡好。我治疗大病,往往先调节好病人的睡眠。

 

如何减肥?不少人都认为,只要一段时间管住自己的嘴和腿,少吃,多运动,就可以了。其实,短时的控制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只有长期饮食节制,坚持锻炼,才可能拥有好的身材和健康的体魄。任何一种减肥手段,都应该满足三条标准:不节食、不腹泻、不反弹。从临床来看,我发现:针灸完全符合这三个条件。

 

 

有人平时不易出汗,即使运动也不出汗,从中医来看,这是营卫失调了。或者是营阴不足,产生不了汗液;或者是阳气不宣通,卫气收敛太过,无法促进水液向外排出。现在是夏天,最是应该出汗的时节,每个人都要努力借这个时机出出汗。多饮温水,多做运动,多晒太阳,尽量少用空调,少喝冷饮,都有利于汗出。

 

有人问,每天汗出到什么程度才有利于健康?按医圣张仲景的说法,出汗,要趁春夏之时,此时天地阳气升浮,人气亦升浮于皮肤,最可借天时以发汗。发汗时,要求周身每个毛孔都能汗出为好,持续两个小时许即可,不必过久,亦不能汗多到如水流淌。汗出过度,既伤阴,又伤阳。夏天若汗出过度,需适当避暑。

 

欧洲杯又开始了!由于与法国的时差,球迷朋友们不得不熬夜看球。但长期熬夜使阳气不能潜藏,阴阳平衡失调,导致头晕、反应迟钝、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心情忧郁、焦虑、免疫力下降,易感冒和胃肠不适。若一定要看球,建议多养肝血,吃些黑色的食物;和肠胃,香砂六君子丸可用;常晒太阳;保持心情舒畅。

 

人有毛孔,毛孔是用来出汗的,出汗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反应,不管是天热、紧张还是恐惧,出汗可以宣通阳气,和畅血脉,平衡脏腑,让人更健康。但有人喜欢整个夏天呆在空调屋,虽然享受了清凉,却是逆反了自然规律。夏天不出汗,易致营卫失调,反易感冒。一定要趁着天热出出汗,这是人体在跟上自然的步伐。

 

有人动不动就大汗淋漓,吃顿饭、走两步路、上几层楼梯都要出汗,这多属气虚。气虚的表现为身体虚弱,说话声低,食欲差,容易感冒等等。怎么办?玉屏风散正是补气敛汗的良方,若能配合桂枝汤,效果更好;亦可服用补中益气丸、生脉饮;平时常吃山药,可以补脾益肺;或用党参、生黄芪炖老母鸡,最能补气。

 

出汗,是阳气宣通的反应。人活着,不但要阳气充足,更要让阳气宣通。通阳的方法很多,大小便通畅,这是通阳;运动或天热而出汗,这也是通阳。现适逢炎夏,千万别整天闷在空调屋里,让身体感受一下夏天的温度,出出汗,最有利于健康。一些大病久病慢性病,要趁夏天通畅阳气,通阳不在温,而在出出汗。

 

很多人害怕夏季流汗,却不知汗出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反应,是阳气宣畅的表现。汗多不可怕,多喝温水即是。若汗太多,可喝三豆饮或乌梅白糖汤,最能敛汗,不要熬夜,熬夜伤正,易致汗多;汗少的人不妨在清晨及傍晚做些户外运动,自然会汗出;有人紧张则汗多,可做些放松身心的活动,情绪一放松,自然汗减。

 

高考对于人生是一个大机遇,但并不利于健康。脾其志在思,高考让学生思虑过度,即会伤脾。脾主运化,主四肢、肌肉,则饮食不香,四肢瘦弱无力;脾主升清,则清阳不升而面色青白;脾虚则湿滞,易致胃脘胀闷,纳差。况且,学生睡眠不足,阳气不能潜藏,肝血不能温升,导致五脏六腑皆损,精神体力皆下降。

 

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考试一过,马上就会把刚学过的知识忘的干干净净。从中医来分析,心藏神,脾主思,准备考试需要心与脾努力工作,才能学的进去,并且记的住。考试结束,学生往往喜欢放纵一下,此时心神松懈,脾无所思,心无所忆,刚学的东西即成过眼烟云。松懈固然有益于身心,但过度放纵却易遗忘。

 

为了高考,学生已经全身心地投入了一两年,早已是身心疲惫了,表现为体质严重下降,纳差,乏力,四肢萎弱,精神不振,面色青白,易怒,烦躁等等。此时一方面当健运脾气,使脾阳升清,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加葛根;另一方面放松身心,可以适当运动,并尽量多地参与一些社会活动,而绝不能沉迷于网络或游戏。

 

 

人为什么长头发?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脑袋的肾精最为旺盛。肾为发之本,头发得肾的余气而生。毛发可以保护头皮,缓冲对头部的伤害,兼可散热。夏日来临,我喜欢剪个短发,自觉非常清爽。有人却剪成光头,这就有些过度了。没有了头发,头部散热功能减弱,很容易中暑,尤其是孩子,需配戴一顶帽子。

 

久坐有损健康。中医认为:久坐伤肉,脾主肌肉,久坐必然伤脾,影响脾的运化升清功能,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身体逐渐陷入亚健康状态。现代研究发现:久坐导致血液循环减慢,心脏工作量减少,久之会使心脏机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缩、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为了健康,屁股要动起来。

 

生活中许多时候会久坐,比如,上课、考试、读书、玩游戏、做实验、写作等等。有研究显示,久坐1小时使人减少的生命长度相当于吸两支烟,也就是会缩短22分钟的寿命。建议每坐1小时就站起来活动2分钟,能减少死亡风险33%——从中医来看,适当运动有益于健康,动能升阳,阳气宣通,则百脉和畅,气血通调。

 

四、情绪

 

 

有人提出,人除了智商与情商之外,还有一个健商,即健康指数,指一个人已具备和应具备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若没有了健商,则情商与智商都将归为零。健商强调:不但要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即一个没有压力的比较平和安详的心态,本身就意味着健康。中医亦强调,真正的健康是身心合一。

 

癌症是大病,不但要医生努力,还需要病人积极配合。病人除在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等方面积极养生之外,还需要有战胜癌症的信心,有与癌症作殊死搏斗的决心,有与癌症打持久战的恒心。只要有这“三心”,则正气必旺。人身只要正气健旺,病邪必能退去。推之,治疗任何疾病都离不开此三心,心到则正气必到。

 

一女病人患肺癌,反复问我,能不能治愈。我跟病人说:“大病的康复,需要我们双方共同努力。在我要为您认真疏方并针灸,以提高疗效;在您也要努力改变长期以来导致肿瘤的因素,包括错误的生活起居、饮食运动以及心理情绪等。”病人回答说:“与我没有关系呀!肿瘤是自己生的,我什么也没有干。”

 

有的肿瘤患者存在这样一种心理:我是无辜的,是病找到了我,不是我的错。因此而怨天尤人。我常想,为什么有的患者能迅速康复,有的则反复调治仍陷入不治。除与其体质、病情、治疗方法等有关之外,应该还与其是否有正信正念有联系。一个人若长期处于怨恨恼怒烦之中,不肯在生活起居方面养生,病必难愈。

 

王凤仪老善人发明了“性理疗病”,这种方法可以治愈许多大病重病,既不需要医药,而且速效。其关键点即在于,认识到病之所以生,是因为自己的心性德行有亏,因此说,病是自己的错!所谓治病即是彻底认错,痛心忏悔。相反,若自己不认不是,啥也不做,却把生命丢给医生,即使偶尔治愈,也必然容易复发。

 

生了大病,会想到什么呢?有的人会立即找医生,只要钱花到了,相信病也就好了;有的人则深刻反思自己,是否在生活饮食、起居、运动及心理等方面存在不健康的因素。依赖医生的,可以缓解症状,但不可能治本,疾病还是容易复发;依赖自己的,从此开始重视养生保健,不但病痛消失,而且身体越来越健康了。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近55万,平均每天有上千人猝死,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普遍认为年轻人猝死多因生活方式不节,包括嗜烟酗酒、暴饮暴食、熬夜、压力大、工作紧张等。从中医来分析,这些行为“耗散其真”,导致阴精不固而阳气暴脱。由此说,平时重视养生保健,完全可以预防猝死。

 

我们都知道,笑比哭好,哈哈大笑能畅和心气,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大笑的。今日新闻:大妈麻将桌上奋战三天和牌后,大笑致一度失明。大笑会导致心气上冲,若素体阴虚阳亢,木火偏浮,大笑后火气上攻,干扰心神脑窍,时会出现意外。大笑后有人突然癫痫发作,有人心脏病猝发,有人则出现头晕或眼黑等不适。

 

生命是活着的,不但有机体,还有精神。精神力可以影响健康,既能致病,也以治病。有研究发现,冥想有助于健康,当与平衡脏腑有关。静坐、参禅也属于此类,因为心静,所以五脏六腑皆得安和。推之,服汤药前可以先自我暗示,比如默想汤药入体,疾病当愈;再如,针灸时心平气和,这都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心藏神,心神为一个人智敏聪慧的根本。心神不能伤,伤则心神灵动大减,表现为思维迟钝、记忆下降、反应迟缓、灵动不足。临床上我观察到,有以下几类人容易出现记忆、认知、思维等方面能力下降:一则做过全麻,特别是反复手术全麻;二则,大耗气血,以孕妇为明显;三则经历大悲;四则服过抗精神病西药。

 

 

王凤仪老善人说:有病是苦的,你若是故意地乐,时间久了,真乐就能生出来,阴气象一股烟似的飞了出去,百病全消——从中医来看,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乐由心生,心气一和,五脏六腑自然归于平衡,当然百病自消。由此说,病越是苦,越是要乐。因病而寻找快乐,结果不但治了病,还能让人从此快乐地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