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

 duckylramzq4hp 2017-03-07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

江苏高邮第一中学 潘梅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代数法和几何法解决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差异,明确几何法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中的地位,并能应用几何法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计算、总结归纳等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善于思考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重点: 几何法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中的应用。

难点: 通过对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变化的分析诠释数形结合的魅力。

[教学方法] 启发式、自主探究相结合。

[教具资料]三角板、圆规、多媒体课件

问题情境:

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O为中心的5米范围内(不包括边界)被设为危险区域,某人在O点的南偏西(其中)的方向上,且距O13米的A,若他向东北方向直行,会进入危险区域吗?8分钟)

一分钟后,提问学生:你谈谈思路?(生说时教师写出点坐标,圆方程,直线方程)

追问:你能用数学化的语言刻化一下,如何判定此人是否会进入危险区域?

问题数学化:

直线与圆C: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直线上是否存在点P在圆C: ?

(即OP5有解?也就是OPmin5?其本质就是OPmin=d

两种思路都可以解释为 d r 的大小比较问题

两类方法:几何法(利用平几直接求解或用dr 的关系)、代数法(判别式法、定义法)

引出课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

提问学生:回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判定方法

你能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下面问题吗?

问题一:8分钟)

已知圆C:(x-1)2+(y+1)2=1,直线l 过点P(-2,-2) l 与圆C有公共点时斜率k的范围

提问学生:如何求斜率k的范围?

答:写出圆心和半径、设出直线方程、利用点与直线的距离公式将dk表示、利用dr关系列出关于k的不等式、求斜率k的范围

注意事项:“有公共点”的含义,“与斜率k有关的问题求解”,不必考虑斜率不存在之情.

法一:平几性质加三角公式求解。(广义几何法)

法二:利用dr关系列出关于k的不等式。(狭义几何法)

法三:投影,比较各方法的优劣。(代数法)

解题回顾:

处理解析几何问题时,若能结合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可使解答简捷明快,本题用圆心到直线距离与半径比较来探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便是典型体现.

方法总结: (提问学生)

一、解题步骤:

1)设直线方程并化为一般式

2)求圆心到直线距离

3)比较弦心距与半径的大小

二、解题体会:

1、  几何法比代数法运算量少,简便。

代数法比几何法通用,主要用于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具有运用的广泛性。

2、在解决有关圆的问题时,一般不用代数法而用几何法

8分钟)

变式1过点P(-2,-2)作圆C:(x-1)2+(y+1)2=1的切线,则切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是问题一的临界状态,斜率已求,切线易得。

(提问学生)

变式2已知x,y满足条件 (x-1)2+(y+1)2=1,则代数式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

分析:本题是问题一的不同形式的表示,既可以理解为斜率,直接数形结合又可以转化为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少一点),从而化归为问题一,当然也可以化为三角函数求解。

(提问学生)

解题回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一般有下列几种题型

1)给定两者方程判定位置关系(如问题情境)

2)给定两者位置关系,求解参数范围或切线方程(如问题一及变式一)

3)给定圆的方程,求圆上点表示的目标函数范围(如问题一及变式二)

方法总结:完整直线与圆位置关系方面的题目常用dr关系求解

        直线与圆局部图形位置关系方面的题目常用数形结合求解

问题二:5分钟)

求证:直线与圆C: 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

(提问学生)

分析:法一  过定点P(1,-1),且定点P在圆内

法二 C(1,-2), r=2 , 2比较大小

解题回顾:如果直线过定点,只要先确定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就能得知直线与圆相应的位置关系.就不必用利用dr关系来判定了.

方法总结:观察直线是否过定点,优先考虑直线与圆的可能关系,优化解题过程.

(提问学生)5分钟)

变式1已知,,

中的元素个数是________1

学生思考时,教师画图,并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说明

(提问学生)

变式2已知,,

中的元素个数是________2

:你能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吗?

 

课堂练习:8分钟)

1.过点作圆的切线,求圆的切线方程.

板演(学生) 3x4y40x4

对策:首先考虑斜率不存在之情或先定解的个数,解不足时补上斜率不存在之情

变式: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

(提问学生)

解题回顾:求过定点的圆的切线方程,一定要判定点的位置,若在圆上,可简化过程。若在圆外,一般有两条切线,容易遗漏斜率不存在的那一条.

 

2.(教材P106 e2)如果直线axby4与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P(a,b)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____________(填上以下正确结论的序号)

(1)P在圆外 (2)P在圆上 (3)P在圆内 (4)不确定

(提问学生)师同时板演过程

改变2两个不同的交点的条件,同学们能提出类似的结论吗?(提问学生)

下面这个问题结论是什么?

若点P(a,b) 在圆 x2+y2=1外,则直线axby1 x2+y2=1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相交)

 

本节课回顾总结: 3分钟)

1)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能用流程图表示出来吗? (提问学生)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有哪些?它们各自有什么优点?(提问学生)

答:两类方法:几何法(广义——利用平几直接求解或狭义——用dr 的关系)、代数法直接——判别式法或间接的定义法

几何法比代数法简洁,代数法比几何法通用

3)今天我们所遇到的情形各自用哪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各自又有什么注意事项?

(提问学生)

4)本节课主要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用得最多的是哪个?最少的是哪个?

5)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与过此点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何联系?

思考:已知圆M:,直线,下面四个命题

(1)对任意实数,直线和圆M相切

(2)对任意实数,直线和圆M有公共点

(3)对任意实数,必存在实数,使得直线和圆M相切

(4) 对任意实数,必存在实数,使得直线和圆M相切

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课题

问题二

问题一

问题情境

法一(观察)广义几何法

图形

分析过程

法二狭义几何法

(繁)

广义几何法

狭义几何法

A点坐标、圆方程(圆心、半径)、直线方程(一般式)

变式(1)(2)(观察)

广义几何法

代数法(方程、函数)

转化化归思想

几何法

适用含参直线

变式(1)(2)图

代数法

注:从右向左书写

 

教师板演本课总结

学生板演

教师板演

1.判定方法(两类)

练习一

练习二

2.注意事项(斜率、定点)

 

 

3.方法选择

 

 

4.题型归类

 

 

注:先中间再右边最后左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