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机与临床·下篇·第二章·泄泻

 970974642 2017-03-13
    泄泻俗称腹泻,种类繁多,属谷道病变,外感、内伤皆可发生,涉及水谷精微的气化活动的方方面面,与外邪入侵有关,与饮食失节有关,与情志失常有关,与水道清浊不分有关。轻重各有不同,轻者可以自愈,重者可传变亡阴、亡阳。

    临床症状确认

    泄泻大便稀溏、甚至似水,次数增多,古人分类繁多。有人根据泻下之势,认为泄与泻不同。《明医指掌》:“泄者大便溏清,泻者大便直下,略有轻重。”《医旨绪余》:“愚谓粪出少而势缓者为泄,若漏泄之谓也。粪大出而势直下不阻者为泻,倾泻之谓也。”泄者来势缓,多为慢性;泻者来势急,多为急性

    《难经》就将泄分为五类,有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脾泄者,腹胀满注泄,食即呕吐逆。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

    《难经》所谓的小肠泄、大瘕泄等,类似于肠澼、滞下,属于痢疾范畴。《中医大辞典》痢疾词条:病名,《内经》作“肠澼”,《伤寒论》称“下利”、“热利”,《诸病源候论》称为痢病,《备急千金要方》称作“滞下”,后世多称痢疾。滞下、肠澼在大便难一节论述

    临床病机求证

    泄泻新病,有寒、火热、暑、食等的不同。寒者是脾胃中寒,雷鸣腹痛,大便清水,来势急迫,严重者暴注下迫,频数无度,或恶心呕吐,或腹胀胃满,或畏寒肢冷,多舌苔白滑,脉来沉弱,多发于夏天暑热之际,与贪凉饮冷有关,轻者藿香正气散,重者当用大辛大热之品,驱散寒邪,扶助中阳,用加味附子理中汤。火热者,腹痛一阵,腹泻一阵,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唇红面赤,病属外感热邪内犯胃肠,影响脾气升清,宜清热泻火、升发津液与清阳,予芍药葛根芩连汤,若热邪较重,加银花、连翘,兼湿浊用木通、车前仁、滑石。因暑而泻者,内有腹泻,大便稀黄,或黄褐水样,心烦不安,面似油垢,发于盛夏酷暑,多见于冒暑劳作之人,无表症者,可用青六散加味,兼表症者,黄连香薷饮加味。

    食泻者,饮食积滞而泻也,多食后即泻,有新久缓急之分。如饮食初伤,大肠因应过多的饮食,加强反应性调节,提高传导功能,排除内积之饮食,会出现腹泻,所泻之便,多为不消化食物,或似豆腐渣样,酸腐臭,如果没有其它伴随症状,一般注意节制饮食,糜粥自养,内积饮食排净,腹泻自止。饮食太过,超过了胃肠传导排泄的能力,饮食就会停积在里,胃胀腹痛,嗳腐酸臭,舌苔厚腻。轻者,消导之,保和丸用焦神曲、焦山楂加焦麦芽、槟榔,多见于小儿;重者,泻而不畅,攻下之,宜小承气汤加莱菔子、木香、槟榔等。化热者加黄芩、黄连,气虚攻之不下者,加党参或人参,以助药力。

    积久不消,成为慢性的食泻,反反复复、时作时止,多兼脾虚。脾虚且积之证,如不补脾,运化不能强健,腹泻好不了;如不消积,宿食停积,腹泻也好不了,用六君子汤加槟榔、熟大黄,攻补兼施。

    久病腹泻的病机比较复杂,多责之脾。脾虚者健脾,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随证选用;清阳不升者,补中益气汤加砂仁、木香。脾虚之外,久病腹泻与肝肾关系最大。因肝者,或由于春伤于风而发飧泄,饮食不化而泻出,又称为水谷痢,用升阳益胃汤倍芍药减黄连;或与情志变化相关,肠鸣腹痛,腹痛泻作,泻后痛缓,可伴有嗳气、矢气,胸胁闷胀不舒,多属肝强脾弱,木克土太过,治疗在柔肝疏肝的同时,要补脾升清,一般以痛泻要方为基础方,根据脾虚肝郁的多少而加减,如脾虚甚者,加山药、党参、茯苓;肝郁太过者,加木瓜、乌药、青皮。

    因肾而泻者,有肾阳虚不足,泻在黎明,谓之曰五更泻,脐腹隐痛,多不消化食物,腹部喜暖,脉多沉弱,可用四神丸合理中汤,年老体衰者,可加益气升阳固慑之品,如黄芪、柯子、罂粟壳,病久阳气亏虚较甚者加附子。倘若泻久,阳虚影响到阴虚,阴不能涵阳,肾阳难以恢复,可与《景岳全书》新方八阵的胃关煎。

    临床论治宜忌

    辨清内伤外感,分析有邪无邪,切勿见泻就止,谨防闭邪于内。

    虚者补之,补脾贵在益气升清,补肾贵在分清阴阳。虚寒者补之以温,虚热者补之以清,除了滑泻不能收持,一般不用乌梅、罂粟壳、柯子等收敛之品。古人有谓“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故治泄泻多用分利之法,如五苓散、胃苓汤之类。不过,像这样利小便以实大便的治法,适宜于新病湿胜之泻,或因为小肠分清别浊异常,属于土不制水、清浊不分,临床多有小便减少之症。但需注意,久泄不可利,虚寒不可利,阴虚不可利,清阳不升不可利,结肠炎、结肠息肉等导致的泄,也不可利。湿盛之泻,现在临床较为少见,分利方法用得较少。

    总的说来,伤食者消导即可以止泻,中焦虚寒者温中即可以止泻,肝脾不和者调和肝脾即可以止泻,脾虚者补脾即可以止泻,肾虚者补肾即可以止泻。湿胜或小肠分清别浊异常之泻多属新病,一般病程较短,现在大多数的腹泻都是久病,和脾肾等关系较大。

    生活调护

    泄泻病人,脾胃的运化都较差,饮食要养胃而不能伤胃,故不宜多,不宜硬,不宜过于油腻。久泄之人,很容易陷入营养的误区,以为要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才好,不顾脾胃腐熟和运化功能,不考虑水谷精微气化活动机制,孤立地强调营养,很容易增加脾胃负担,泄泻经久不愈,营养流失就会更多。

    泄泻的营养好坏,取决于脾胃的运化腐熟机制,脾胃运化腐熟的气化活动正常,水谷精微就能化生、转化气血,形体就能获得营养,脾主肌肉的道理就在于此。为了营养加重脾胃负担,往往得不丧失。故饮食贵在清淡易消化,不增加脾胃的运化负担。养胃气,粥为佳,是天下养胃第一佳品,大米粥、小米粥即可。

    用方(略)

    验案举例(略)

    ——病机与临床·6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