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文经纬》译后记——甲柏连孜其人其学(五)

 pxiang818 2017-03-15


词类观:使用两套术语

区分范畴和功能


没有哪一部西洋语法书会放过词类;即使不专门讨论词类问题,或者只谈句法不谈词法,也会理所当然地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类概念,等于默认这些是人类语言的普遍范畴。早期西士研究汉语语法,习惯搬用欧语的词类体系,除开冠词明显无用之外,其它词类范畴似乎都适合,甚至连分词也被用上。只不过在这样做的时候,研究者往往会补充道:


汉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并无外显的标记,一个字往往可以兼跨几个词类,实即近代中国语法家所谓“词无定类”。

另一方面,西洋汉语语法家很早便注意到,中国人不但有自己的词类观,而且自创有相应的术语。马若瑟曾举出中国本土的两对术语——“虚字”和“实字”“活字”和“死字”,并用拉丁语分别译解;再经过裨雅各的英译,以及其它欧语的近似译法,便传入了西方语言学,其中第一对至今仍在使用,常见于现代语言学术语词典[1]:


虚字:litterae vacuae,“虚空的字”,即不具实义的单音词;英译vacant or empty characters,今作empty words

实字:litterae plenae seu solidae,“充实或稳固的字”,即具有实义的单音词;英译solid characters,今作full words

活字:litterae vivae,“活的字”,即单音动词;英译living characters

死字:litterae mortuae,“死的字”,即单音名词;英译dead characters


有马若瑟引介在先,《汉文经纬》上再度出现这四个中国术语(§251,§398),乍一看来已无新意。甲柏连孜当然不会满足于述介。仅用两对术语,毕竟有失粗疏,需要有更多的术语,借以做更细的区分。西士为汉语划分词类,历来有两种办法:一是不问中国人如何区分,直接采用西式词类框架;二是借鉴中国人的词类框架,尤其保留实字、虚字之分,再辅以西式概念,以辨别、建立更多的词类。卫匡国(约1650)、万济国(1703)用的是前一种办法,马若瑟、甲柏连孜则是采取后一种办法。但甲柏连孜又很不同于马若瑟,处理汉语词类的手法非常别致,让读者耳目一新。


首先,他区分词的范畴(Kategorie)和功能(Function)。


一个词的范畴取决于基本词义,为该词所固有而不变;一个词的功能则可变,随句法环境而有异。


然后,为严格贯彻范畴与功能的层面之别,他使用了两套术语:针对范畴,使用德语自有的词类名称;针对功能,使用借自拉丁语的词类名称。于是有:

            

范畴层面(德文术语)

功能层面(拉丁术语)

Hauptwort(名词)

——表示事物

Substantivum(名词)

Eigenschaftswort(形容词)

——表示事物的性质

Adjectivum(形容词)

Zeitwort(动词)

——表示活动

Verbum(动词)

Umstandswort(副词)

——表示活动的状况

Adverb(副词)


不仅在划分词类时如此操作,在分析句法的过程中,甲柏连孜也处处刻意区分:每谈及一个词的固有范畴,便使用德语名称;转而解释一个词临时具有的句法功能,则切换为拉丁名称。他这样使用两套术语,对于我们理解原文并不构成障碍,但在汉译时却让我们感到棘手。以上列出的四个德语词,都以复合法构成,得名的理据清晰可见:


Hauptwort(名词),直义为“基本词”或“首要的词”;

Eigenschaftswort(形容词),直义为“性质词”;

Zeitwort(动词),直义为“时间词”,因动词有时态变化,故得其称;

Umstandswort(副词),直义为“状况词”。


但作为语法学的术语,四者与四个拉丁词完全对应,所指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已经陈旧(原语词典上多标为〈旧〉),如今学界通用的是一整套借自拉丁语的术语。汉译中,德语和拉丁语两套词类名称的须有分别,才能体现甲柏连孜的著述意图。上列四个德语词,在此姑且译为:名物词,属性词,动作词,情状词。不妨从正文中挑出四段话,来观察他如何借术语之别,将范畴与功能区分开来:

“名物词一般就作为名词发挥功用。但在句法上,名物词(1)在用为属格时与形容词相近;(2)在用于状格时与副词相近;(3)在担任谓语时与中性动词相近。”(§851)

“动作词,即本质上具有动词性意义的词,常常通过‘者?è’而转变为抽象名词或不定式,尤其是担任句子的主语。”(§461)

“‘大tá’,就词的范畴而言始终是属性词,但有时用为名词,相当于德语名词Gr?sse(大小、范围、尺寸、伟大);有时用作副词,相当于德语副词sehr(很、十分),或法语副词grandement(极、非常);有时又充任动词,相当于德语动词vergr?ssern(使之变大、扩大),或者还有其它用法。”(§253)

“用作定语的‘之?ī’,把一个情状词转化为形容词。例如:‘當今之憂’。”(§445)

汉语究竟有多少词类呢?甲柏连孜建议划分九类(§850,虚词另论):一、感叹词;二、摹声词;三、指代词;四、名物词;五、部位-关系词;六、数词;七、属性词;八、动作词(=“活字”);九、否定词。这里说的是汉语固有的词类范畴,所以也都使用德语名称。其中不见“情状词”,因为他觉得副词没有必要独立为一类。前面他交代过,汉语的单音副词本来都是属性词,即由形容词转化而来。第五类很特别,叫部位-关系词(Theil- und Verh?ltnisswort,尝译“部分-关系词”),今天说的方位词都归在里面,如“上、下、中、内、外、间、前、先、后”,此外也包括表示因果关系的“本、故”。否定词(Verneinungswort)也是特立的一类,本可以归入副词,但因为副词不独立,干脆自成一类。


在二十世纪以前的数十种西洋汉语语法书当中,以《汉文经纬》对词类的处理最具特色,去欧洲语言的词类体系最远。或许,就像甲柏连孜希望的那样,他的词类体系比前人更能体现汉语的特性。他使用两套术语,以区别范畴和功能,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一例。把词汇按照各自所属的逻辑或意义范畴划分类型,等于说词有定类;根据句法条件判定一个词可以具备的各种功能,等于说词能活用。现代多数语法家大概会同意这样做,只是不会就范畴和功能分别采用术语。



[1]  谨举三部:

(1) R. R. K. 哈特曼、F. C. 斯托克,黄长著等译,1981,《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  戴维·克里斯特尔,沈家煊译,2000年,《现代语言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3) P. H. Matthews. 1997.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语英坊,中国语言学共识的育婴房

(logo虚位以待,征集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