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货辞典--崔岱远(电脑藏书)

 老北京的记忆 2017-03-16
吃货辞典

吃货辞典 特色及评论

饮食,是一切文明的基础。它*牢固,也*顽强。当你回味着那些酸甜苦辣,往往更为留恋吃东西时的某种意境和心绪。萦绕于心头的滋味,隐匿着属于自己的甘香或苦涩,人世间是无法买到的。于是有了这本活色生香的“辞典”,为那些销魂于碗筷之间的“吃货”。 《吃货辞典》以八十多篇精致散文介绍了中国天南地北的几百道大菜小吃,无论是在家吃个舒坦,街边吃着随意,还是上饭店吃个名气,都饱含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情。更有近百幅绝美手绘插画为“辞典”增色,七种趣味书签为“吃货”添香。

吃货辞典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为极品吃货准备的随身宝典。 
  爱吃不如会吃,会吃不如懂吃,真正的吃货不必猎奇,是要懂得家常中的真味。这本书讲的就是如何做一个真正“讲究”的吃货—— 
  ★本书为著名美食家崔岱远继《京味儿》之后的又一部关于中华美食的力作。 
  ★这是一本戏仿“辞典”的美食书:有词头,略有解释,聊了吃法,还说了掌故,甚至为“吃货”们便于寻味而在书后配上了索引。 
  ★这是一本讲究“场合”的美食书:吃食的况味与场合密不可分,本书打破常规,分为“家里吃着舒坦”、“街边吃得随意”、“饭店吃个名气”三部分。 
  ★这是一本顺应“脾胃”的美食书:词条的排序别有用心,“家里吃”部分考虑了荤素搭配,顺应了四时节令;“街边吃”一部分则大致依照了晨昏次序;而“饭店吃”一部分则仿效了宴席的上菜顺序,大致讲究个冷菜热汤。 
  ★这是一本可饱“眼福”的美食书:全书配有近百幅手绘插画,着眼于美食的各种细节,连筷子都各不相同,深藏着关于美味的幽默表达,与读者一起去寻味。 
  ★“我把那些浸润于美食之中却又洋溢于食材之外的感受点染于纸上,写成了这本《吃货辞典》,想与您分享普通饭菜里的温情和爱,分享人间之真味。尽管美味千姿百态、众口难调,然而缠绕其间的亲情与乡情却是相通”——作者崔岱远 

吃货辞典 本书目录

一、家里吃着舒坦
红烧肉(藏)
青团(藏)
春饼(藏)
糊饼(藏)
水晶肘子(藏)
打卤面(藏)
炸酱面(藏)
猫耳朵(藏)
香椿鱼儿(藏)
窝头(藏)
鲅鱼饺子(藏)
包子(藏)
手把肉(藏)
白煮肉(藏)
麻豆腐(藏)
松花蛋(藏)
八宝饭(藏)
腊八儿粥(藏)
酱瓜炒肉丁(藏)
豆儿酱
涮羊肉
沔阳三蒸
粽子
元宵
列巴
萨其马
自来红 
二、街边吃得随意
头脑
嘎巴菜
炒肝儿
豆腐脑
生煎
牛大碗
桂林卤粉

过桥米线
卤煮小肠
煎饼
羊肉泡馍
豆汁儿
面茶
蛤蟆吐蜜
桂花莲藕
土笋冻凉茶
酸奶
冰棍儿
米豆腐
臭豆腐
驴打滚儿
爆肚儿
炸灌肠
茴香豆
鸭血粉丝汤
云吞面
川味牛肉面
艇仔粥
三、饭店吃个名气
烫干丝
夫妻肺片
龙井虾仁
白切鸡
万三蹄
椒蕊黄鱼
松鼠鳜鱼
西湖醋鱼
银鱼莼菜羹
九转大肠
宫保鸡丁
西瓜鸡
狮子头
葱烧海参
古老肉
牡丹燕菜
毛肚火锅
拔丝冰溜子
烤鸭
茄鲞
鲃肺汤
马介休
开水白菜
三不粘
桃花泛
诗礼银杏 

吃货辞典 作者介绍

崔岱远,饮食文学作家,应邀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美食节目学者嘉宾。近年来出版的《看罢西游不成精》、《京味儿》、《京味儿食足》、《京范儿》等作品,无不蕴含着浓郁的人间烟火情。

吃语录

1.    在北京人,吃已经不仅仅是充饥,而是一种精神需求,是一种生活享受。

2.    人的一种性格总是与一类吃食相关的。

3.    吃是一种载体,所承载的是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4.    品味一种吃食,就是体验和感受一种人生。有的奢华,有的朴素,有的虚伪,有的真诚。

5.    甜品是一种伸手可及的享受,它带给人的已经不仅是口腹之美,更是人们心里对生活的那份满足和快意。

6.    对美食的那些丰富细腻的感受,是穷尽一生也体验不完的。

7.    主导餐饮潮流的,从来都是既有钱又有闲的人。具体到北京来说,就是贵族、官宦和文化人。所谓政治和文化的中心,那是一点都不错的。而仅仅有钱的人只能跟在这两类人屁股转。因为从传统上说,北京人很大一部分是来京做官的大家族和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的人。所以北京人无论贵贱,即使是个送菜的,也或多或少和王府或衙门有一些瓜葛,王府里的一个小差役,尽管拿钱不多,但社会影响力也远远在一个暴发户或土财主之上。至于文化人,所谓附庸风雅嘛,有钱有闲的贵族玩儿的就是文化。而且,中国的文人,对吃从来都是有研究的,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嘛,从屈原,到苏东坡,乃至鲁迅,不都和吃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瓜葛吗?

8.    因为北京的传统,会吃才是社会名流。贵族即使破落了,他的底气乃至气质,仍然远在一个暴发户之上的。反应在吃上就是对美味的孜孜以求。

9.    一个会吃的人,是可以把大厨叫上来,说得他心悦诚服,哑口无言的。

10.             点出一套席是个系统工程,比做好一两道菜复杂而有内涵。

11.             北京人讲究吃,但绝不奢侈浪费。吃的东西可以贵,但贵要有贵的道理。如果是自己做菜,料要地道,不能不好,可也不能太好,这才是讲究。

12.             什么才是最好吃的菜?时令鲜蔬。就为吃上这一口,得眼吧吧地等上一整年,能不好吃吗?

13.             谁都知道吃饺子要蘸醋。但很多人不知道吃不同馅儿的饺子讲究蘸不同的醋。比如,吃韭菜馅饺子讲究是蘸姜末儿米醋,吃鲅鱼馅儿饺子要蘸姜末儿熏醋,如吃菠菜馅饺子讲究蘸芥茉香醋,吃羊肉西葫芦馅饺子得蘸蒜泥陈醋,猪肉大白菜馅儿饺子最好是熏醋点上几滴香油,过年时候吃的饺子必须蘸腊八儿醋就腊八蒜,而吃茴香馅儿饺子只蘸芥末不放醋……这,才是吃饺子的道。

14.             葱有时令,春夏秋冬的葱是不一样,爆羊肉用的是霜降之后挖出来的大葱,霜降之后的大葱最嫩,又没霜冻,而且最好是山东大葱,白长,而且甜。

15.             酱油是大豆经过发酵加盐后酝酿出的新味儿,放酱油要比放盐讲究得多,用什么酱油,有多少,什么时候放,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用酱油本身就是门艺术。

16.             做编辑跟做菜差不多,都是把各种东西按一定的工艺拼在一起,让别人品味罢了。

 

17.             品尝一道好菜,不在于贵贱,而在于味道,就像看一篇好文章,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感受。好菜和好文章都会给人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过了多少年,还能让人回味起来。

18.             越简洁质朴,可能味道越纯,越真,越地道。

19.             即使是一块肉,在不同的季节也有着不同吃法。春天讲究吃红润光亮的酱汁肉,同时它还是清明祭祖的必备品。夏天自然是清爽透亮的白煮肉,秋天要吃甜酸可口,软糯味醇,色彩艳红的樱桃肉,它是贴补秋膘儿的佳肴。而冬天吃的是大碗热气腾腾的米粉肉,酥烂浓厚,让人垂涎欲滴。

20.             火势大小、油温高低、蒸气缓急与投料次序,常常间不容发,这是“精”。(用在爆羊肉里)

21.             以前的苏州菜里有一个炒绿豆芽。它的制作,是一根一根的,把鸡丝嵌在绿豆芽里,精细程度可以与苏州刺绣媲美。

22.             吃就是找到地道的原料和小料、用讲究的工艺、在恰当的时节,和懂得食之真味的人一起享用。

23.             真正的厨师讲究小料不全不做,真正的吃主儿讲究小聊不全不吃。

24.             大凡人忽然间有了钱了,总是首先用吃来炫耀自己的成就,吃什么呢?什么贵吃什么,什么生猛吃什么。至于自己的舌头是否舒服,肠胃是否适应,那是次要的。

25.             最爱吃的东西,是能勾起人的内心温暖回忆的东西。

26.             吃要有诚意。所有的“诚意”都化成吃菜时那不可言喻的感受中。这感受不仅来自于舌头,还来自鼻子,眼睛,乃至耳朵,当然,最重要的是心。

27.             “醋熘大白菜”是北京最为大众化的菜,然而,它也是最为纯正的一道菜。把它炒出来很容易,但把味儿做醇正了,却并不简单。

28.             做鱼非常讲究原料,只有刚宰的鱼,烹调出来才自然舒服,有光泽,肉才会裂开一定的纹理,有弹性而不收敛。鱼宰了之后最好在一钟头之内做得,不然肉就死气沉沉,没个活氛劲儿。

29.             特别要注意有些菜是非常讲究时令的。

30.             菜要做得口味地道,是不能用味精的,全得靠汤。这个汤不是现在粤菜馆儿的“煲汤”,而是专门调味儿的汤,不会调汤的厨子,就不算好厨子,只能算是个大师傅。

31.             川菜里有一道“开水白菜”,清澈见底的汤里躺着一颗白菜芯儿,就像清水煮的白菜。吃起来及其鲜美,秘密全在那汤上,那才是川菜的经典。

32.             人的味觉很重要一条是“先入为主”。

33.             会吃的人,必须是有钱、有闲、有想法、有情趣的人。

34.             做波菠菜最好不用刀切,而要用手掰,这样菠菜的清香味儿才体现得淋漓尽致。

35.             一个会吃的人首先要热爱生活,再有就是对吃有百折不挠的恒心。

36.             吃,就是一种生活态度。

37.             最好吃的饭,是爱人给你做的饭。

38.             饮食从来都是和感情瓜葛在一起的。

39.             人对口味的记忆非常顽强而深刻。让一个人念念不忘的美味,一定是小时候吃过的吃食。很多小时候儿常吃的东西,即使是一种普通的小吃,也令人记忆终生。

40.             保留过去的做法,味道不一定就是最佳。因为原料变了,环境变了,人们的口味和饮食习惯也变了。

41.             一个真正会吃的人首先要热爱生活,再有就是对吃有百折不挠的恒心。

42.             吃,就是一种生活态度。

43.             主导餐饮潮流的,从来都是既有钱又有闲的人,具体在北京来说,就是官场,和文化人。

44.             因为按照北京的传统,名流的风范做派之一就是会吃。

45.             吃一席菜,真正印象深刻的也就一两道菜而已。

46.             很多菜是永远吃不到原来的味道了,虽然菜式和做法是完全按规矩来,可现在能买到完全天然的原料了。?

47.             吃的方法,恐怕更多的是来源于民间习俗。

48.             皇帝和文化人往往成为美食的招牌。

49.             文化人更在意吃,也更讲究品味。

50.             在古代,腊八是非常重要的大节,周代这一天要祭祀百神,腊日本来是冬至之后的第三个戊日,这个月才叫作腊月,后来才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在古代的十二个月里,合祭众神叫作“腊”。

51.             吃往往体现一个民族的性格,同样一个面团儿,欧洲人直接用火烤成面包,而中国人用水蒸成馒头。

52.             皇帝特意在坤宁宫里添置了两口大锅,专门做白煮肉,现在去故宫透过坤宁宫东面的玻璃窗还能看见。

53.             祖宗家法,任何人不能违背。

54.             杜甫形容冷面经齿冷于雪。

55.             面条要吃锅挑儿,只能是人等面,不能面等人。

56.             北京人在吃上善于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57.             烧饼一定是加了少许小茴香碾成的粉。涮羊肉的烧饼要在涮锅子上用碳火慢慢烘热,这样小茴香的香气才能窜出来。

58.             鳜鱼是纯中国特产,肉厚,刺少,味鲜,有个别名叫中华鱼。中国的各大菜系中几乎都有鳜鱼,比如淮阳菜的松鼠鳜鱼、叉烧鳜鱼,鲁菜的干蒸鳜鱼,徽菜的臭鳜鱼,粤菜的碧绿鳜鱼卷等等。

59.             什么菜最好吃?春初的韭菜,秋末的白菜。

60.             苏东坡曾把大白菜比作羊羔,猪肉乃至熊掌。“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

61.             北京人冬储大白菜的历史起码有五六百年了。元代文人欧阳玄就记载过大都人冬储大白菜。

62.             山东福山的大包头,北京的青白口。

63.             慈禧牙根儿不吃黄瓜。?

64.             大白菜的主流做法。

65.             北京人研究怎么吃。

66.             中国人不太乐意研究发明创造,但对吃却是个例外。或许中国人把发明创造的热情全放在吃上了,才是中国菜独步天下。

67.             真正的功夫,是在油盐不继的情况下玩儿出来的。

68.             使醋顺锅内沿儿流到肉上,香雾过后,滋味爽然,有个名字叫“响醋。”如果直接倒在肉上,就成了闷头醋,只剩下酸了。

69.             堂菜的风格在于可调众口。温文尔雅,中正平和。

70.             北京人在于吃的高明之处在于把不可能的事儿变成可能,还让您觉得很自然,很舒服。

71.             北京人从不吃稀奇古怪的东西,而是把平常的东西做出不平常的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