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命门足太阳经图解

 zlj1968 2017-03-28

五味学苑 公众号内回复“课程”领取内经、伤寒课程教材

五味学苑 公众号内回复“伤寒”领取伤寒论讲座全集(视频)

五味学苑 公众号内回复“内经”领取内经讲座全集(视频)

五味学苑 公众号内回复“唯象即可得到唯象中医学讲座全集(视频)


摘要根据脑髓的形态解剖学和生理学来图解和探析《内经》的目睛命门说和张景岳的脑心命门说,认为位于脑髓中心形似泥丸的间脑就是张景岳所说的脑心,脑心就是《内经》的命门目所藏的先天之精,亦即元精。人类胚胎早期,脑心(间脑)的侧壁外突形成视目系,即命门目与脑心在发生学上有着渊源关系,这就决定了足太阳经起于命门目就必起源于脑心,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就必上属于脑心。足太阳经是起源于目睛命门脑心的经脉,它运行脑心元精化生的元气元神随目系出生命之门目,然后上额循巅下项挟脊入十二脏之俞从而调控着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足太阳经自上而下运行最后植入足少阴肾经的至阴穴并唯肾而络,即命门为“五脏六腑之本”、命门“其气与肾通”是有经络学证据的。而足太阳经能够“总领诸经”、灌注十二脏则是以命门脑心元精为本源而源泉不竭的,它是有物质基础的。   



关键词:命门/目;脑心/间脑/泥丸;

             生命之室/泥丸宫/边缘系统;

             足太阳经;形态解剖学

       命门是中医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是五脏六腑之本,是人体生命的根本,但却存在着部位之争。兹根据脑髓的形态解剖学和生理学来探索命门的本质。

       1、  脑心就是间脑,是命门目蕴藏的人体最重要的生命物质

       最早提出命门这一概念的是《内经》,《内经》有两处明确指出“命门者,目也。”但后世医家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识得命门目的真实内涵。实际上人体之“门”是能够表露一定内蕴的,命门即生命之门,它是一个能够反映生命之关键信息的门户,它内蕴着人体最重要的生命物质。明·张景岳在阐释《内经》“命门者,目也”时指出:“睛明所夹之处是为脑心,乃至命之处,故曰命门”(《类经附翼.卷三.求正录》)。明确指出命门目蕴藏着人体至关重要的生命物质——脑心。两睛明目系交叉所夹之处正是脑髓的中心,脑髓的中心是间脑,间脑调控着内脏的生理活动,其形似泥丸堪称是整个脑髓的脑心,所以张景岳所指的脑心应是间脑。命门目通过目系与脑心(间脑·泥丸)相连通,脑心(间脑·泥丸)位于生命之室(泥丸宫)的中间,后者位于脑髓的中间(见图1~5)。人类胚胎早期,间脑的侧壁外突形成视目系,即命门目与脑心在发生学上就存在着渊源关系,二者是一体的。目是脑心的门户,脑心是生命之门目内蕴的人体至关重要的生命物质,命门目与脑心通过目系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并以命门概而言之,所以言命门即包含了脑心的内容,二者的紧密关系有着发生学上的证据。

图1 两睛明目系所夹之处正是间脑脑心的位置

图2 间脑是整个脑髓的中心,称之为“脑心”

图3 睛明所夹之处是为脑心,两睛明目系交叉像把钳子夹着脑心

图4  间脑由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后丘脑、底丘脑组成,间脑脑心位于泥丸宫的中心,下丘脑是脑心泥丸宫最重要的内脏输出通路

图5  间脑形似泥丸是整个脑髓的脑心。命门目通过目系与脑心相联通,其有着发生学上的渊源关系。足太阳起于目就必起源于脑心,这是由其发生学上的渊源关系所决定的。足太阳起源于脑心泥丸宫生命之室随目系出生命之门目,然后上额、循顶、一分支从百会穴入颅络大脑、然后再下项、挟脊入十二脏之俞,以脑心元神之气调控着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  

   

图6  边缘系统的解剖,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边缘系统构筑的泥丸宫,脑心居于泥丸宫的中心,是元神所住之宫

图7  泥丸宫的组成。丘脑、上丘脑、下丘脑是泥丸宫的中心成分。下丘脑是泥丸宫最重要的内脏输出通道。


      2、脑心是生命的最高中枢和主宰者

     《颅囟经》:“元神在头曰泥丸,总众神者也”。泥丸就是位于脑髓中央的脑心(见图5),所以形似泥丸的脑心就是元神所在,是生命的最高中枢和主宰者。从现代生理解剖学来看,大脑调控着视听言行之心理活动,这是识神的作用;泥丸脑心调控着五脏六腑之内脏的生理活动,是生命的最高中枢和主宰者,这是元神的作用[1,2]。

      《东医宝鉴》:“头有九宫,脑有九瓣”。《道藏谷神不死论》:“头有九宫,上应九天,中间一宫,谓之泥丸宫……乃元神所住之宫”。 现代解剖学将脑分为两个额叶、顶叶、颞叶、枕叶以及中央部位间脑共九个部分,泥丸宫位于脑髓的中间,泥丸脑心(间脑)则位于泥丸宫的中间(见图4图5),这与“头有九宫……中间一宫……乃元神所住之宫”完全吻合。泥丸宫既为泥丸元神所住之宫,就必为元精所藏之地,因为元神为元精所化生,所以泥丸脑心应是先天之精的精髓所在,是元精的本原,即先天之精(元精)应是位于脑髓中央形似泥丸的脑心(间脑),它是有物质基础的。任何功能都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没有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功能,所以居住在泥丸宫的元神的物质基础应是脑心元精。

       元神所住的泥丸宫是生命活动的最高中枢和主宰者。泥丸宫也可认为是由边缘系统所构筑。边缘系统是由位于大脑与间脑交接处形成穹窿形脑回的边缘叶和附近的皮质及有关的皮质下中枢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间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从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称之为边缘系统( 见图6图7) 。边缘系统通过丘脑下部与脑干和脊髓联系,从而调控着内脏的生理活动, 所以边缘系统也有“内脏脑”之称,这与元神所住的泥丸宫主宰内脏活动的观点是一致的。脑心中的下丘脑、上丘脑、丘脑前核是边缘系统的中心成分,而下丘脑又为边缘系统提供了最重要的内脏输出通路,借此通路,边缘系统调控着内脏的生理活动,这应是元神所住的泥丸宫主宰五脏六腑内脏活动的解剖学证据。所以元神(间脑)或泥丸宫(边缘系统)是内脏活动的最高中枢和主宰者的意义是等同的,如同美国白宫或其总统是国家最高主宰的表述一样。

       3、脑心是命门目所藏纳的先天之精

     《内经》:“命门者,目也”。目为命门,“凡出入之处皆谓门”,即目为生命之门,内通于生命之源泉。张喜奎等指出:“有门必有室,无室何能言门?! 有命门必有命室,目与脑有目系相通,目在颅前,恰似门之于室,生命之门目通过目系内通于生命之室”[3]。所以目为命门的根本意义在于生命之门目通过目系与集先天之元精元气元神于一体的脑心所居的生命之室(泥丸宫)相联通[1、2],更何况命门目与脑心在发生学上有着天然的渊源关系。无论从现代形态解剖学及现代生理学来看,还是从古人的论述来看,脑心(间脑·泥丸)乃是人体至关重要的最高生命中枢,是先天之精的精髓所在,为生命之门目所藏纳,所以《内经》两呼“命门者,目也”!目为命门,意在命室,睛明所指,意在脑心。目做为生命之门,它只是说明在这个生命之门内蕴藏着人体最重要的生命物质——居于生命之室(泥丸宫)的脑心(间脑·泥丸)。

     《内经》指出“人始生,先成精”。人生先成之精,乃是先天之精,元始之精。精成后首先应藏于命门,一是因为“人生先生命门”(《石室密录》),“人之初生受胎……惟命门先具”(《医贯》),二是因为命门藏精,肯定是藏先天之精。人生先生命门,命门是人始初生的第一个器官,所以人生先成之精必藏于命门。“精成而脑髓生”,脑髓有大脑和脑心之分,大脑只是丘脑脑心的一个自然延伸,是脑的低级部位,脑心(间脑)控制着大脑的整个活动水平,是脑的高级部位(见图8),[4] 所以“精成而脑髓生”应修正为“精成而脑心生”。脑心应是藏于命门的先天之精凝聚而成,而从发生学上来看,脑心就是生命之门目所藏纳的先天之精,这里应是“精成而脑心生”的发生地。[2,5]

图8 大脑皮层是丘脑脑心的自然延伸,是低级脑部位,切断与丘脑联系时,相应的大脑皮层区域的功能也就完全丧失,说明丘脑脑心(元神)控制着大脑皮层(识神)的整个活动水平。   

  

      先天之精是生命最根本的物质,能藏有先天之精的这个门便是“至命之门”,简称为命门。命门的重要意义不在于生命之门目,而在于通过目系相联通的生命之室(泥丸宫)所藏有的先天之精 ---- 脑心(泥丸)。《内经》有“目系”、“眼系”、“随眼系以入于脑”之说,即目通过目系与脑心相联通。目系位于目后,它是生命之门目与生命之室的通道。目与脑心相联通是必然的,因为从发生学上来看,视目系是由脑心的侧壁外突形成的,所以《内经》的“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上属于脑”是必然的,但“上属于脑”应修正为“上属于脑心”,才确切符合目与脑心在发生学上的关系。入目必入于脑心,出目必源自脑心,这是目与脑心在发生学上的渊源关系所决定的,命门目与脑心在发生学上本身就是不可分开的,是一体的。

       4、脑心是《内经》“气出于脑”及“ 阳气出于目”的本源

《内经》:“正气内存, 邪不可干……气出于脑, 即不邪干”。“阳气出于目, 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这里的正气亦即元气,阳气亦即元阳之气。二者合参,气出于脑应是从生命之门目而出,其实质也就是阳气出于目,然后随足太阳上额循顶下项挟脊入十二脏之俞以内存一身之正气而温内御外,这是正能量,这是气出于脑即阳气出于目的真正涵义。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但只有气出于脑,才“即不邪干”,说明只有气出于脑,元阳之气出于目上额循顶下项随足太阳入五脏六腑之俞才能使正气内存于机体,机体才能起到抵御病邪的作用阳气出于目”本身就说明《内经》的命门目是元阳之气的发源地。《内经》的“气出于脑,阳气出于目,即不邪干”与《难经》认为命门是“守邪之神”的观点是一致的。“守邪之神”是指命门具有抗御外邪的功能,而气出于脑,阳气出于目,循项下足太阳则是具体了命门抗御外邪的路径图。可见《内经》和《难经》对命门抗御外邪的功能认识是一致的,只不过是《内经》的认识更趋于具体。“气出于脑”与“阳气出于目”是相关联的,二者合参,应该是元阳之气出于脑心,然后通过目系再阳气出于目,出于目必源自脑心,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气出于脑”,这是目与脑心在发生学上的关系所决定的。元阳之气出于目是因为元气产生于生命之门目所藏纳的脑心元精,元精化生元气,元阳之气必将随目系从生命之门目而出于脑5)然后循足太阳经的运行上额循顶下项挟脊入五脏六腑之俞以正一身之气邪气才不可干扰这应是气出于脑即不邪干”及“阳气出于目”的本质所在如若汗出当风额头部或背部着凉受寒足太阳经则首当其冲足太阳运行元气的通道就会受到影响机体的正气内存就会下降五脏六腑就会受到风寒之邪的袭扰而引发太阳病的表证,这应是《伤寒论》太阳病表证的发病缘由。如若随着年龄的增长元精的消耗元气的产生也会随之减少元气不足就会使气出于脑的阳气出于目减少从而使机体正气的内存下降正不抵邪邪气就会乘虚而起以致太阳病的疾病。如若元精耗尽,元气断绝,则气不出目,目闭则是生命之门关闭的自然终结。

        5、足太阳膀胱经应更名为足太阳命门经

      《内经》“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类经.经络类》解释:“起,言外脉之所起,非发源之谓也”。探本求源,足太阳起于命门目,就必是起源于脑心的经脉,这是由命门目与脑心在发生学上的渊源关系所决定的。所以足太阳起于目只是言其外脉之所起,而其内脉是源自于脑心的,脑心是其发源地。《内经》“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这是明确了足太阳的全程起止线路和命门的定位以及足太阳与命门的关系,至阴仅仅是一个穴位,没什么背景,命门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而命门目通过目系与脑心相联通,脑心是命门目非常重要的内涵,所以“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应理解为足太阳起于命门,是属于命门的经脉,最后跟脚于至阴穴。足太阳与命门是密切关联的,从走行来看,足太阳内源于脑心外起于命门目,然后上额循顶下项挟脊入五脏六腑之俞,最后植入至阴穴,与足少阴肾经相通相接,是自上而下运行,所以足太阳应是起源于目睛命门脑心的经脉。足太阳起于生命之门目,是有通过目系与之相通的集先天之元精元气元神于一体的脑心所居的生命之室(泥丸宫)为其重要背景。所以,以命室脑心为本源的足太阳经运行脑心元精化生的元气元神通过目系出生命之门目(“气出于脑”“阳气出于目”),然后上额、循巅、一分支从百会入颅络大脑、然后再下项、挟脊入五脏六腑之俞以推动(元气)五脏六腑的生长发育和主宰(元神)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所以这个命门为“五脏六腑之本”是有经络学证据的[6][7],这也反证了这个目应该就是命门。《难经》:“命门者……其气与肾通”,发源于目睛命门脑心的足太阳经自上而下运行最后植入足少阴肾经的至阴穴,并唯肾而络,这难道不是命门“其气与肾通”的经络学证据吗?这个“目”难道不就是命门吗?踏破铁鞋无觅处,为何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找不到命门呢?只不过是前哲们没有探究到足太阳内脉的发源地是脑心,没有探究到脑心就是生命之门目所藏纳的真精,仅仅把命门目做为一个足太阳外脉的起点而忽略了《内经》两次明确定义了的“命门”!

       况且,从“太阳”这个本义来讲,乃是阳气大盛的意思,即足太阳经是运行大盛之阳气的经脉,它通巅降背入十二脏所有的背俞穴,以内存元阳之气而温煦推动五脏六腑的生长发育,足太阳如此重大功能非其起始睛明穴所能胜任,也非其属膀胱之府所能栽培。足太阳起于命门目,就必内源于脑心,脑心元精化生元气,所以这个命门便是元阳元气之根本,亦惟有此,才能使足太阳大盛之阳气气贯周身而源泉不竭,所以足太阳膀胱经应更名为足太阳命门经!另一方面,脑心元精化生的元气元神则须通过能够“总领诸经”的足太阳经的运行,才能注入于十二脏以发布于全身各处,以实现其温煦推动(元气)人体生长发育和主宰(元神)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足太阳运行大盛之阳气(命门为阳气之源),统帅总领诸经(命门为十二经之根),内连五脏六腑之俞而温之统之(命门为“五脏六腑之本”)等如此重大功能非目睛命门脑心莫属!这是其它任何脏腑所不能替代的,更不是膀胱之腑所能支撑的。

       明·张景岳说:“经脉者,脏腑之枝叶,脏腑者,经脉之根本”。(《经络类》) 经脉是内源于脏腑的,它的运行必须有相关脏腑气血的灌溉,方可源远流长,命门脑心作为一个实质性的独立脏器,而起源于目睛命门脑心的足太阳经为其经脉,其脏其经,脏经相符,源远流长又功能合一,这是《内经》:足太阳之脉起于目,目为命门所明确和既定的,只不过是后人未能理解命门目的真正内涵而未被重视。若足太阳隶属于膀胱之腑则是喧宾夺主了,有失脏腑经脉相关学说之理,而且膀胱之府是根本无力支撑足太阳强大功能的。张载信指出:“经络的物质源自脏腑,经络的生理反映了脏腑的生理,经络的病理反映了脏腑的病理”。[8]足太阳运行的大盛之阳气只能源自命门,因为命门为元气之所系,为阳气之源,而且足太阳入五脏六腑之俞反映的是命门为五脏六腑之本的生理和病理,更何况足太阳是出自于命门目。

       6、命门目是十二经脉之根

     《内经》“诸脉者,皆属于目”,“目者,宗脉之所聚”,“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上属于脑”。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诸脉、宗脉应是以十二经脉为主体,这就非常清楚地说明十二经脉属于目!目是十二经脉之根!所以这个目就是命门,因为命门为“十二经脉之根”。这也应是命门为“十二经脉之根”的证据[9]!再如《内经》:“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精”。“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为之精??裹撷筋、骨、血、气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目是十二经脉血气之精华和五脏六腑之精气及营卫魂魄所常营奉养的地方,说明命门目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十二经脉中足太阳经起源于目睛命门脑心,下项挾脊入五脏六腑之俞,统帅总领十一经,而这十一经应该正好是五脏六腑之经脉,五脏六腑之经脉应该是皆上注于目,一是因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上属于脑”,应该是通过其经脉的运行“上注于目……上属于脑心”的,二是“诸脉者,皆属于目”“目者,宗脉之所聚”,“诸脉”“宗脉”应该是指除足太阳经之外的十一脉皆汇聚于目,虽然十一经脉如何“上注”“汇聚”于目,《内经》没有详细的描述,但结论是肯定和明确的。起源于目睛命门脑心的足太阳经运行脑心元精化生的元气元神入五脏六腑之俞,推动(元气)五脏六腑的生长发育,主宰(元神)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10],统帅总领五脏六腑之十一经脉,而五脏六腑运动产生的五脏六腑之精(后天之精)再通过其经脉渠道“皆上注于目……上属于脑心”,如此循环往复,生命不息。

命门“为十二经脉之根”与足太阳“总领诸经”的内涵是一致的,说明足太阳是命门的经脉,二者一脉相承,足太阳代命门去统帅总领十二经,如若命门足太阳经元阳之气不足,十二经脉得不到元阳之气的灌溉,经脉失去元气的温通和总领作用,便难以运行而使道不通,是为根枯则脉竭,岂不十二官危矣!这是命门“为十二经脉之根”和足太阳“总领诸经”的具体见证!若以虚证言之,元精元气不足为百病之根源,以实证言之,则邪客于体,首袭阴阳升降之道路,或以命门足太阳经为首当其冲,或则直中足少阴肾经,以期循其经入其脏,因为足太阳与足少阴是内脏运动/感觉信息系统的经脉,是人体生命活动最重要的两条生命线,[6] 所以病发太阳,还是病发少阴,实为《伤寒论》发病学上的两个关键环节,而在治则上,或调补元精元气,以治病必求其本,或“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得和者也”(《灵枢.邪客》),以疏通升降之道路,求得阴阳自和,也首当必法。[11]

      7、命门目与五脏是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的关系

      明.赵献可在《医贯》指出:“人之初生受胎……惟命门先具。有命门然后生心, 心生血; 有心然后生肺,肺生皮毛; 有肺然后生肾, 肾生髓; 有肾则与命门合。”人之初生受胎惟有命门先具, 有命门然后才有心肺肾等五脏的产生, 这不仅非常明确地指出命门是先生者, 心肺肾等五脏是后生者, 而且还非常明确地强调先有命门然后才有了心肺肾的产生, 充分说明了命门先生为主的主宰作用。而且赵献可还提示“肾生髓,有肾则与命门合”,肾生髓则是通于脑,脑心是命门所藏的先天之精,这一则提示了后天养先天的道理,二则提示了肾精主骨生髓通于脑则是与命门相合,说明命门是肾生髓通于脑的地方。再如清.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指出:“命门者,先天之火……人生先生命门,而后生心……心得命门而神明有主( 此神显然为心识神而非脑心元神[1] ),肝得命门而谋虑;胆得命门而决断;胃得命门而能受纳……肺得命门而治节……肾得命门而作强……膀胱得命门而收藏”。他首先强调命门为先天,所以人生先生命门,然后再由命门先天之火( 遗传基因的调控机制) 启动生命程序,所以才有了心肝脾肺肾五脏六腑的产生,并由命门主宰其生理功能的活动,这实质上也是元神的主宰调控作用。先天生后天,命门以先天之精(元精) 培育五脏,以先天之火(元气元神)主宰五脏,所以五脏得命门而各居其位,各谋其职,这就是命门先生为主的实质。明.张景岳对命门的地位和作用做了如下说明, 他在《求正录》中说:“所谓命门者,先天之生我者,由此而受,后天之我生者,由此而栽也”。是说先天之生我者,由我命门而开始,后天之我生者,也由我命门而开始。后天五脏由命门而生,并由此为命门所栽培所主宰,所以张景岳强调先生者命门是后生者五脏六腑产生的“十二脏之化源”。命门是由先天产生的,命门产生后又具有化生后天十二脏的作用,所以命门就是“先后天立命之门户”(《类经》) 的分水岭。

《内经》曰:“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先天之精所成之神是先天之神,谓之元神。《内经》又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两精相搏相成脑髓生神亦生,所以人始生,先生脑和神,后生骨(肾主骨)、脉(心主脉)、筋(肝主筋)、肉(脾主肉)、皮毛(肺主皮毛)以构胚胎五脏之形。脑髓是先生者,五脏是后生者,正是精成而脑髓生才带动了骨、脉、筋、肉、皮毛五脏的生成。再如《内经》:“血气已和, 营卫已通, 五脏已成”。两段经文合参,显然是在讲,必待胎儿降生后,“谷入于胃”才“脉道以通,血气乃行”,或曰“血气已和, 营卫已通”,这时才“五脏已成”。这就非常明确地指出脑髓是先生者,五脏是后生者。先生为主,先生者必将首先获得先天遗传信息及调控机制而具有先天遗传物质的特性和使命,因而能主宰后生者。脑髓先生为主,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则各居其位,所以脑髓应是五脏之主。人始生,先生脑髓之精,后成五脏之形,显然是在告知读者,脑髓远比骨、脉、筋、肉、皮毛( 五脏) 重要。脑髓与生俱来,为先天之精所成就,因而具有先天遗传物质的特性和使命而能主宰骨、脉、筋、肉、皮毛五脏的生成及其功能活动。骨、脉、筋、肉、皮毛五脏则需“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后方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五脏,这也是“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的注解。可见脑髓具有先天的本能,五脏则需后天而为,二者有着明确的先天后天之区分。胎儿降生,谷入于胃,五脏已成,方可产生后天之精。五脏六腑之精( 后天之精) 皆上注于命门目,又必上注于脑心, 如此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方可生命不息[5、10]。人始生先成精,乃是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就是人体最根本的遗传物质。精成而脑髓生,显然是先天之精,亦即是人体的遗传物质聚集成脑并舍藏于脑,所以脑髓就应具有先天遗传物质调控人体生长发育的特性而能主宰五脏的生成及其功能活动。严石林教授指出:“在人的生殖细胞中存在着数万种基因,人的生长、发育和不同器官系统的功能是由受精时获得的基因样本所决定”。[12] 即在“两精相搏”而“精成脑髓生”时,决定人体生长、发育和不同器官系统功能的遗传基因样本就蕴藏在脑髓中,所以脑髓就应具有主宰人体生长、发育和不同器官系统功能活动的作用,这就是脑髓先生为主的本质。先天将遗传本质、调控机制肯定是首先授于先生者,先生者脑髓则以此为生命的起点,禀先天遗传之特性朝着一定的功能方向发展,去主宰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功能活动。现代医学证实,中枢神经系统( 脑髓) 的分子遗传基因决定了人体的一切生理生化过程,使人的生长发育尤如一个既定固有的生物程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3]  所以“两精相搏”而“精成”时授予先生者脑髓( 中枢神经系统) 的遗传基因样本必然决定着骨、脉、筋、肉、皮毛五脏的生成和功能活动,这就是脑髓先生为主的实质。“精成而脑髓生”,“脑髓”应精确为脑心(间脑),因为从解剖学上来看大脑是丘脑脑心的一个大的延伸部分,是后生者,是脑的低级部位,受脑心高级中枢的的控制,所以从胚胎发生学来看,先生者脑心(间脑)元神应是后生者五脏的主宰者。

     《内经 》讲脑髓是先生者, 而其他医学先哲讲命门是先生者, 先生为主, 但人不应有二主, 即“人的生命调控系统不会有两套生理反应系统”[12] 。所以都是先生者的脑心和命门应合二为一,何况脑心是命门目所藏纳是先天之精,命门目与脑心在发生学上是密不可分的。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卷》中说:“命门……贯属于脑, 为生命之源, 为相火之主, 精气之府, 人物皆有之, 生人生物, 皆由此出”。指出命门与脑本为一体, 做为生命之源, 生人生物生心肝肺脾肾皆由命门脑而源出。刘保和据此认为:讲命门就是讲脑, 脑与命门本为一体,命门脑先于五脏而生,并决定了五脏的生成及功能活动[14] 。张永忠、黄澍都认为:脑髓是由先天之精凝聚而成, 是先天之精的根本所在, 所以脑髓就是先天之精[15] [16] , 邓中炎也明确指出:先天之精是脑髓最根本的物质基础[17],郑耀庭从组织胚胎学和现代生理学的角度论证:脑髓就是先天之精[18] 。但“脑髓”应修正为脑心,因为脑髓有大脑与脑心先后天之分,脑心才是先天之精的精髓所在。由于命门藏精, 是藏先天之精, 所以脑心应是《内经》的命门目所藏纳的先天之精,这是由于目与脑心在发生学上的关系所决定的, 命门目则因藏有脑心这个先天之精而具有化生五脏和主宰五脏一切生理活动的功能[1、2] 。

       先生为主的实质是元神。赵献可在《医贯》中指出:“人得以生者, 是立命之门, 谓之元神”。人生是先从命门而开始,命门立, 元神俱, 命门与元神与生俱来, 同属先天, 本为一体,所以命门先生为主的实质自然是其元神的主宰调控作用而已。再如“精成而脑髓生”“两精相搏谓之神( 元神)”, 脑髓( 元精)是元神的物质基础,二者与生俱来,是物质与功能的关系, 同属先天, 本为一体, 所以脑髓先生为主的实质自然是其元神的主宰功能而已。神就是调控机制,元神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调控机制, 其实质就是先天遗传基因的调控机制[19] 。由于“两精相搏”而“精成”时获得的先天遗传基因样本( 元神.调控机制) 就蕴藏在先生者命门脑心中, 所以“立命之门, 谓之元神”“脑为元神之府”应是指命门脑心先生时首获先天遗传基因样本的调控机制( 元神) 而具有主宰五脏的的功能活动,这就是命门脑心先生为主的实质。

      从现代胚胎发生学来看, 脑是最先生成的,胚胎在发生的第三周中期首先形成神经板,实质上这就是首先产生了中枢神经系统( 脑心.命门) 。这就是“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神经板)”及“人生先生命门( 神经板)”的胚胎学证据。这也就首先确定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子遗传基因( 先天之精) 应是蕴藏在神经板( 脑心.命门),从而也决定了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的发生发展过程,因为蕴藏在神经板( 脑心.命门) 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子遗传基因便会按照其既定固有的生物程序开始主宰胚胎的发育及五脏的构形[5、10],这就是命门脑心(神经板) 先生为主的实质所在。胚胎在第三周末开始形成原始的心血管系统(“有命门然后生心”或曰有神经板然后生心),在第四周初心脏开始搏动并开始有血液循环(“心生血”), 在第四周早期开始形成原始的消化系统( 肝、胆、胃) 及稍后的呼吸系统( 肺,“有心然后生肺”) ,在第五周开始形成泌尿生殖系统( 肾、膀胱、生殖腺,“有肺然后生肾”) 。由上可见,胚胎的这一衍化过程充分证实了“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神经板)”及“人生先生命门( 神经板) ”的观点,充分证明了“人生先生命门,有命门然后生心,有心然后生肺,有肺然后生肾”的这一脏腑生成顺序,充分证实了人生先生命门脑心以及命门脑心首先调控心( 循环系统),然后调控肝、胆、胃( 消化系统) 及稍后的肺( 呼吸系统),然后调控肾( 泌尿生殖系统) 的观点,即命门脑心调控脏腑的顺序基本上是胚胎器官先后发生的顺序,这也就充分证实了命门脑心先生为主是有现代科学依据的。[5、10]

《难经》强调:命门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明.张景岳指出:命门为“人生之初,性命之本”,为“十二脏之化源”,所以“五脏之本,本在命门”。已明白无误地说明了命门作为五脏之本和先天之本的地位。潘文奎指出:“肾虽然有先天之本之称,但其与其他脏腑的功能关系乃是彼此之间的协调与五行生克关系,并不存在凌驾于其他脏腑之上。”[20] 所以先天之本当属命门。况且,“肾得命门而作强”(陈士铎),“肾无此(命门)则无以作强,而技巧不出矣”(赵献可),足以说明命门与肾是有本质的区别。从生理上看,命门“乃造化之枢纽,阴阳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极,五行由此而生,脏腑以继而成”(《太极图说》),与命门是“十二脏之化源”的观点一致,是先天生后天,五行五脏皆由先天之本的命门所造化,命门为先天,五脏为后天,毋容置疑。从病理上看,“若命门亏损,则五脏六腑皆失所持,而阴阳病变无所不至”(张景岳)。说明命门在五脏之上,是人体的先天之本。烟建华指出:“命门为先天之本,主先天之精构成脏腑组织而司人体发育生长,又主藏精系胞而司生殖”,“命门与肾有先后天之别,肾为五脏之一,命门则是凌驾于五脏之上的先天物质与本能的概括”。[21] 命门主藏先天之精,就必是元气之所系,就必是元神之所舍,因为元精化生元气,元气化生元神,三者是物质与功能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命门就必具有构成(元精)脏腑组织的作用而为“十二脏之化源”,就必具有推动(元气)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而为“元气之根”,就必具有调控(元神)五脏六腑生理活动的作用而为“五脏六腑之本”,所以“命门则是凌驾于五脏之上的先天物质(元精)与本能(元气、元神)的概括”。储全根指出:“应从理论上将肾和命门加以区分,确认命门为先天之本不仅可以深化中医理论,也是完善理论的必然需要,并且可以拓展现代研究的领域和空间,应该引起中医界足够的重视”。[22] 萧佐桃指出:“命门不同于肾,也高于五脏,具有完整的系统性和独立性,具有独特生理功能的高层次系统。命门学说具有极为强大的生命力”[23]。不廓清肾与命门孰为先天之本的理论问题,不把命门独立于五脏之上,将命门附属于肾,那么中医脏腑理论上一些自相矛盾的问题就难以解决,而基于“肾为先天之本”的理论研究也不会有大的突破。

      命门因主先天之精而为先天之本,而为五脏六腑之本。先生为主,命门是先生者,五脏是后生者,命门与五脏是“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的主从关系[10],所以“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上属于脑心”“目者,宗脉之所聚”应是“后天养先天”的必然结果,也说明《内经》的这个命门目应是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本”。于此可见,目为生命之门,乃是五脏六腑之精气和脑心元精化生的元气元神出入之门,是人体最重要的门户要道,是至命之门,故称之为“命门”。出命门目必源自脑心,入命门目必抵达脑心,这是由于脑心与目在发生学上的渊源关系所既定的。再有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和诸脉者皆属于目,就更加说明了命门目在机体中的重要地位,而足太阳经出生命之门目,运行脑心元精化生的元气元神上额循顶下项挟脊入五脏六腑之俞以统领主宰五脏六腑,则更是明确了目睛命门脑心作为一个脏所应具有的经及其调控五脏六腑生理活动的路径图。而脑心做为元精元气元神的发源地及足太阳经的起源地和五脏六腑之精气及诸脉、宗脉的目的地,也说明脑心是人体经络信息系统的最高中枢[24]。

       8、《内经》的命门目可以阐释《难经》命门的全部机能

       生命之门目因藏有脑心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因为脑心就是命门所藏的先天之精。先天之精藏于命门脑心,是人体生成发育最根本的物质,称之为真精或真阴。命门藏脑心真精而不泻,故应为真阴之脏。张景岳在《真阴论》中反复强调命门是“真阴之脏”,就是因为真精藏于此,是其根本所在。真精即元精,元精化生元气,元气化生元神,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所以《难经》认为命门是一个“诸神( 元神) 、精( 元精) 之所舍, 元气之所系”的器官。“神、精之所舍”应当分开来理解,神应是指元神,精应是指元精,因为在中医古籍中并无“神精”这一词组,况且,“诸”的字义是“众、许多”的意思,三者以上方可为“众”、为“许多”,所以“诸”是指其后的元精元气元神三者之众。[25]如果当“精神”这一词义而解,一则不符合“诸”的字义,二则命门显然不是一个具有“精神、意识、思维”之功能的器官。反过来讲,命门既是“元气之所系”,就必是元精之所在,因为元气为元精所化生。命门既是元气之所系,就必是元神之所舍,因为元神为元气所化生。张景岳在《传忠录》中指出:“元精元气者,即化生精气之元神也。”即元精元气元神三位一体不可分割,所以命门既是元气之所系,就必是元精元神之所在。命门藏精是藏先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生命最根本的遗传物质,命门因此而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如果去掉这一藏精功能,犹如釜底抽薪,命门也就失去了先天之本的意义。正是基于命门藏有先天之精这一功能,也正是基于先天之精( 元精) 化生元气,元气化生元神这一基本功能,所以命门就必是一个“ 诸神( 元神) 精( 元精) 之所舍,元气之所系”的器官,这也正说明人生三宝元精元气元神是个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整体。正是基于先天之精是生命的遗传物质,是生殖的物质基础,所以命门既藏先天之精,就必然主持着“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的生殖机能。隶属于脑心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着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与成熟,从而使命门具有生殖机能。下丘脑控制着垂体,垂体控制着性腺,即下丘脑在这个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控网络中起着主宰作用。而下丘脑是命门脑心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人体生殖机能的最高调控机制在命门脑心,命门脑心是人体生殖机能的根本所在。脑心中的下丘脑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天癸) 的盛衰决定着人体生殖机能的盛衰,如《内经》的女子“二七而天癸至……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以及男子的“二八天癸至,精气溢泻……故能有子……七八天癸竭,精少”无子。天癸是先天之精充盛的产物,天癸的盛衰正是描述了脑心中下丘脑促性腺素释放激素随人体年龄增长而盛衰时对人体生殖机能的决定性影响,所以生命之门目因藏有脑心(下丘脑) 而具有调控“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的生殖机能。[10] 脑心元精化生元气,元气化生元神,元气元神通过目系出生命之门目随足太阳经的运行入十二脏之俞而调控着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所以命门目为“五脏六腑之本”是有经络学证据的。命门目是宗脉之所聚,诸脉皆属于命门目,起源于命门目的足太阳又下项入十二脏之俞,说明命门目为“十二经脉之根”是有据可查的。元气出于脑心,通过目系再阳气出于目,上额循顶循项下足太阳的元阳之气首先担当着抗御外邪的作用,所以命门目为“守邪之神”也是有理有据的。自此,命门为“诸神( 元神) 、精( 元精) 之所舍, 元气之所系,男子以藏精, 女子以系胞”、命门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命门为“守邪之神”的《难经》原旨完全可以用《内经》的命门目来阐释。[25]

参考文献 

[1] 贾耿. 命门脑元神与心识神[J]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 ,9(4) :8~12.

[2] 贾耿. 脑是命门先天物质与本能的实质所在[J]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 ,6(5) :15~19.

[3] 张喜奎,王旭丽. 试从《内经》谈脑为生命之本[J] . 天津中医,1989,(3) :19页.

[4] [美] A. C. 盖顿著, 周佳音主译. 人体生理学基础[M] .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0,382

[5] 贾耿. 论人始生先成精[J]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 ,7(9) :19~21.

[6] 贾耿. 督脉、足太阳、任脉、肾精实质试探[J]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 ,20(4) :47~49.

[7] 贾耿. 督脉足太阳任脉肾精实质再探[J] . 中医药学刊,2003 ,12(11) :1807~1809

[8] 张载信. 浅议脏腑之气与经气的关系[J]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3) :9.

[9] 贾耿. 论《内经》“命门者,目也”的理论蕴义[J]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 ,10(7) :19~21.

[10] 贾耿. 从人体发生学审视脑和命门先生为主的实质[J] . 中医药学刊,2003 ,12(7) :1139~1140.

[11]贾耿.命门管见[J].中医药研究,1990,(1):7~10页

[12]严石林,等. 肾虚与补肾的基因研究态势分析[J].中医药学刊, 2002, 20( 5):627~ 628

[13] 孙广仁主编.中医藏象生理学[M]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第一版,54页

[14]刘保和.“元神”乃“元始之神”[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2,8( 7):9~ 10

[15] 张永忠. 论中医学人体之气的实质是新陈代谢[J]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5) :8~11

[16] 黄澍.命门理论新探[J]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0,10(3) :180页

[17] 邓中炎,等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M] .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120

[18] 郑耀庭,王伟凡,对中医学精气学说本质初步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5) :19~22.

[19] 贾耿. 论神的性质与实质[ J] . 中医药学刊,2005, 23( 4) : 609~610.

[20] 潘文奎.命门识 [J]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4 ,14(3) :1~3页

[21] 烟建华.命门与命门学说述评[J]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 ,17(1) :4~8页

[22] 储全根.论命门为先天之本 [J]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4) :6~9.

 [23] 萧佐桃,唐众瑞.论“命门”学说[J]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 ,9(2) :62~64页

[24] 贾耿. 脑是经络信息系统的中枢[J].中国针灸,2001,21(10):637

[25]贾耿.命门解难[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2,12(1):7~8页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五味学苑微信平台”会员投稿,作者:贾耿。欢迎转发,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