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包、纵膈引流管的护理,需要注意这些!

 JulyL123 2017-03-29


体外循环下心脏术后患者带有心包及纵隔引流管。为保证引流管通畅,应按时挤压引流管。血液黏稠的患者,易在引流管管壁形成血丝、血块,导致引流不畅,引起心包填塞等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防止血丝、血块阻塞引流管。

心外科术后出血原因


  1. 手术中肝素的应用

  2. 手术创面大,渗血多

  3. 体外循环后继发凝血功能紊乱

  4. 术中局部止血不彻底

  5. 患者凝血功能差

目的


故手术后需放置心包、纵膈引流管,排出纵膈腔、心包内渗血、渗液,预防纵隔移位,防止造成心包填塞引起心跳骤停等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很重要。

注意事项


  1. 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首先应仔细检查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引流瓶有无破损,各衔接处是否密封,以免漏气。

  2. 水封瓶平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水平60cm,避免引流液倒流而造成逆行感染。

  3. 瓶内倒入生理盐水500ml,使长管浸没水中4cm。

护理


手术后经常挤压引流管,特别是术后12h内,每30~60min挤压1次,应用止血药物后特别注意挤压引流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造成心包填塞。

若引流量偏多且有凝血块,突然减少或引流不畅,挤压引流管无效并且伴有生命体征变化,首先考虑急性心包填塞的早期征兆。

急性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


  1. 心包腔内血液积存称为血心包或心包填塞

  2. 急性心包积血达150ml即可限制血液回心和心脏跳动,引起急性循环衰竭,进而导致心跳骤停。

  3. 进行性血压下降、脉压缩小、面色苍面、心率增快,心音遥远、颈静脉怒张、CVP进行性升高、神志烦躁不安

体位


麻醉清醒,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引流和呼吸。引流瓶要低于身体出口60cm,并且不能倾斜歪倒,要妥善固定于床旁,搬动时用双钳夹管,以免气体进入胸腔引起气胸。

观察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正常情况下,心脏手术后2~3h内引流量较多,3h后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由鲜红色变淡红色,呈浆液性。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性质粘稠,易凝血,>3ml/(kg·h),无减少趋势,则为胸腔内活动出血,需再次开胸止血。出血较多时护士应持续挤压引流管,以免发生堵管现象

挤压方法


用两把无齿止血钳,距插管处5cm挤压,太近易牵拉引流管引起疼痛,太远则影响挤压效果,挤压时并排相接,交替松开,顺延向下挤压,造成负压吸引的效果。

更换引流瓶


  1. 首先挤压引流管,使引流液尽量排出。

  2. 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注意无菌操作,

  3. 倒出液体减去500ml,为实际引流量

  4. 引流瓶倒500ml生理盐水,拧紧瓶口

拔管


  1. 手术后48~72h,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引流液逐渐转为淡红色或黄色液体,引流量在50ml/24h以下,即可拔除引流管。

  2. 拔管后要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漏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保持引流口清洁干燥,注意观察引流口有无分泌物或红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菜单—护理杂志”分类阅读历史消息。
2.“菜单—微服务—微书屋”浏览推荐书籍。
3.“菜单—微服务—微会员”加入我们圈子。
4.投稿请寄icuhulizhijia@163.com邮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