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看懂中国家庭医生发展进程

 hghhphf 2017-03-31

移动医疗的众多分支中,其中一支就是基于社区医生的创业。


主要商业模式是为社区医生提供签约免费签约工具,从帮助医生管理患者的需求、慢病随诊的需求点切入,获取社区医生和签约家庭资源,为平台医生提供向上转诊的通道,为签约家庭提供全方位的VIP服务,具体包括如名医随访、体检、保险等,想要搞明白这种模式是否靠谱,坑在哪里,那就要弄清楚中国的家庭医生政策演变是什么样子的。


政策很大程度影响了社区医生类APP的发展现状。


首先要打破一个误区,家庭医生不是这一两年的产物,在我们听到这个概念之前,其实国家已经在北上广深做了很多的试点。


我查到最早的政策资料是,2011年国家卫计委网站上发布的一篇医改政策文章《上海市推进家庭医生制服务试点  构建居民健康“守门人”制度》。而关于家庭医生这个说法,2006年的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交流材料中就有提到(来自国家卫计委网站信息)。



首先看下政府对家庭医生的规划和目标






目前国内家庭医生做的比较好的地方:


北京--方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上海--长宁区、闵行区


单个医生签约人数一般在800~1000,最多是1500,而文件中写的是鼓励每个医生签约2000名患者。现在国内大多数地区的签约家庭医生服务还只是一纸协议,因为缺乏强大的信息化做支撑,签约病人跟非签约病人并没有差异化体验。


下面我重点讲一下几种模式特点:


闵行模式


它其实是通过与微医集团合作,拿到了一些三甲医院的号源,病人生病后在社区做初诊可以直接转诊到上海的三甲医院,上海闵行外部支撑机制非常健全,实现信息从“市、区、社区”三级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信息实时共享。信息跑在业务前面,这就是所谓的需求驱动。除了可以享受到提前预约专家号的权利外,还可以享受慢病长处方、绿色转诊通道、延续上级医疗机构用药等优惠服务。


ps:据了解微医集团内部有一个千县项目,就是专门做家庭医生和慢病管理的。欢迎微医的小伙伴看到后做补充哈。


方庄模式


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在全国也是推广的典型,他们倡导让居民和家庭医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稳定的朋友关系,引导更多的居民有健康问题首先想到自己的家庭医生,从而逐步实现社区首诊。他们从过去的一个签约团队有15个人发展到如今的“1+1”医护组合模式,开展了“就诊预约”、“定向分诊”、“诊前服务”、“诊疗服务”、“预约复诊”五步走模式。方庄常驻人口10.59万人,目前签约患者3.26万人,在职员工142人,2015年门诊量43万人次,2015年全年收入1.3亿元。他们认为家庭医生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签约来建立相对固定的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服务关系,这种方式是三级专科医院无法提供的。对医生而言,签约数量决定了其接诊的数量。诊区实现了电子门禁系统(全科封闭诊区),每次患者来就医时,系统会直接把这个患者派位到自己的家庭医生处进行轮候,就诊结束后医生会为患者打印下次就诊的预约单,患者再来就诊时直接凭预约单即可,而这种服务只对签约患者开放。


长宁模式


上海长宁的激励机制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行,他们的做法是争取了医保资金作为签约服务费,签约一个人每年支付120元,考核主要围绕疾病患者的诊疗路径管理。一是社区定点就诊率,即患者初发症状到社区就诊的比率。二是家庭医生定点就诊率,即患者到社区就诊选择自己家庭医生的就诊率。三是预约门诊率,即签约患者按照约定就诊时间履约比例。四是转诊到位率,即患者需要转诊时,家庭医生帮助转诊的到位率。国家卫计委文件中讲到:“自愿选择一所二级医院、一所三级医院,建立“1+1+1”的组合签约服务模式,在组合之内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就医机构,并逐步过渡到基层首诊;在组合之外就诊应当通过家庭医生转诊。”这个就是现如今的上海模式。


下面是几个基层家庭医生签约案例:


安徽涡县重点签约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老年人这些患者,政府要求签约人数占当地总人口的10%,签约人需要有当地新农合医保和居民健康档案,签约分两种,初级包和中级包。现在执行情况是付费也签,不付费也签,先把人头圈进来,之后当地财政再对医生进行补贴,个人感觉这种签约模式现在还是一张纸。


(签约文书具体内容)


青岛家庭医生模式


团队组建:家庭医生团队由3人组成,包括社区(全科)医生、护士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原则上每个团队负责600户家庭,最多不超过800户。


提供服务类型:一是提供“零距离服务”。将坐诊改为巡诊,对孕产妇、新生儿、65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由家庭医生负责定期随访,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些人群的健康状况,为患者提供上门访视、家庭保健、家庭护理、健康咨询指导、康复治疗等服务和指导。二是提供“预约服务”。患者可与家庭医生电话预约,也可以直接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预约,需要复诊的患者,可在服务台提前预约下一次复诊的时间及要求;逐步与电信部门建立合作关系,设置电话、语音预约服务。三是提供“电话诊疗”。针对居民头痛、感冒、发烧等常见病,可电话咨询家庭医生,由其给出用药及检查指导意见。


政策支持:

1.搭建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2.在转诊报销和转诊流程给出支持和政策限制


深圳龙华新区中心医院签约模式





宁波家庭医生签约模式


与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由其开发了掌上云医院APP,详情如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