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晚期癌症病人不痛 癌症病人不怕死而怕痛,这是公认的事实。在过去的医疗实践里,由于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加之医疗工作者相当普遍存在着“吗啡恐惧症”,导致对麻醉药品的管理过于严格,每年都有大量癌症病人在极度痛苦中告别人世。剧烈的痛苦不仅让病人丧失了生命的尊严,也影响了病人家属的安宁。 一位从事肿瘤临床医疗多年的医生,在晚年时得了癌症,无法承受的疼痛让他几度轻生,他说,在得了癌症之后,才理解了自己的病人为什么能够坦然面对死亡,而无法承受疼痛。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患胰腺癌,晚期选择了姑息止痛疗法。临终前,他专门叮嘱协和医院一定要开展疼痛门诊。 癌痛是中晚期癌症病人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发生的癌症病人约有700多万,其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我国癌症病人中,伴有疼痛者占51.1%。 癌痛治疗现状的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癌症病人的疼痛不能从肿瘤治疗中得到足够缓解;有70%的在家和60%的住院病人在临终的日子里还忍受着癌痛的折磨;有25%的癌症病人甚至是在剧烈疼痛的折磨下离世。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就提出过“让癌症病人不痛”,并且制订了规范化处理癌痛的“三阶梯用药规范”。规范化治疗癌痛的关键是遵循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即口服给药、按时给药、按阶梯给药和药物剂量个体化。在按阶梯给药中,第一阶梯用药以非甾体消炎镇痛药为主,主要用于轻度疼痛。第二阶梯用药以弱阿片类药物为主,用于轻中度疼痛。第三阶梯用药以强效阿片类药为主,主要用于中重度疼痛。 但时至今日,多数癌症病人仍然处于癌痛的折磨之中。癌性疼痛是一个全球范围的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由于普遍存在的错误传统观念,使许多病人的疼痛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 在癌痛这个医疗领域中,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无非是:医生和病人对疼痛的认识不足;认为疼痛是疾病的正常表现,无需积极治疗;忍痛是英雄的观念仍然非常普遍;疼痛是个跨学科的边缘学科,不是我的主攻方向,懂点就行。 由此就导致了癌痛治疗的结果:疼痛治疗不充分;疼痛评估不及时,导致病人的疼痛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对疼痛治疗药物相关知识掌握欠缺,导致使用方法和药物剂量都存在问题;对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不及时,导致病人停药。 只有规范化治疗疼痛,才可能达到止痛的最佳效果。而让晚期癌症病人不痛的高招就是:按规范化止痛原则,用好吗啡类止痛药! 作为一个肿瘤科医生,对应用止痛药的病人的建议就是:要按时服药,不要疼时服,不疼时不服,只有定时足量服药才能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一旦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要与医生联系,调整用量,只要医患配合,癌症病人无痛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一个小而又小的要求 如果不能要求不得肿瘤 就要求能够根治肿瘤 如果不能要求根治肿瘤 就要求能够控制肿瘤 如果不能要求控制肿瘤 就要求能够活得长久 如果不能要求活得长久 就要求能够不要疼痛 …… 也许 这小而又小的要求 我们也不能做到 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做到一点 减轻病人的疼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