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明医|第01期:仁心永盛,妙手如仙(下)

 369蓝田书院 2017-04-13

  • 胡老30余年的任教经历不仅播散了无数中医的火种,自己的理论水平也在稳步提高着,但胡老从未离开临床实践,他认为基础理论是原则性的东西,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强化提高。他十分重视职业道德,常说:“学医容易,为医难,要先有人品,后有医品。”胡老极力反对追名逐利,不学无术,草菅人命的不良作风。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决定了他严肃认真的治学作风。日常临证,总是谨慎细微,虚心听取病人主诉,不因絮叨琐事的微不足道而忽略,分析病情总是切实研讨,不因熟视无睹而放过任何一个症候,尤其注重脉诊合参,辩证力求准确无误。


  • 胡老治外感病,宗张从正所谓“邪气加诸身,速攻不可也”,认为邪气初来,正气尚实,可当机施治,或汗、或吐、或下。药主专宏,俾一举而引邪外出,不留后患。如果临证犹豫不决,不能及时决断用方,或用之亦处处设防,减轻药力,故少有一剂知,二剂愈的效果。治六淫为病,关键在于识病准确,治法果断。胡老善于调整脾胃,重视气机升降。“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人体脏腑气血处于不断的升降出入之中,脾升胃降,肝升肺降,肾水宣升而心火宣降。其中脾胃生降,又为脏腑气血升降之枢纽,脾升精气才能上升,胃降糟粕才能下行,由于对脾胃功能的认识既中肯又精深,临证用药多有巧思,在用甘温之性的药物生发阳气的同时,时时注意以滋化源,把甘温刚燥之党参、黄芪、白术与甘凉柔润之生地、麦冬、白芍等巧妙配合在一起,达到刚柔并济而相得益彰。


  • 慢性的疾病非一朝一夕所得,因此绝非一汤一药所能治愈,故只能缓缓调之。一般培补方中,亦要参以疏通,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常引用程钟龄的话“天地之理,有开方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如补中益气汤用黄芪,必用陈皮以开之,六味地黄丸用熟地即用泽泻以导之。胡老认为人体在受邪未深或某些机能失调时,不能用过重过猛之药,主张用轻灵清淡之品,因势利导。如肺气之郁,肝火之升达,胃气之欠和,脾气之不运,以及气滞等等,调其气,开其郁;理其紊,顺其逆,则诸病可迎刃而解。病有标本主从,治有先后缓急。认为只有辨清标本先后,掌握轻重缓急,才能辨证论治,步步为营,理法方药,丝丝入扣。医生临证时,必须胆要大,心要细,轻重不怠慢,重症不惊慌。胡老从医以来治愈很多危重病患,即使对于癌症亦从不灰心,且耐心调治,使其精神舒畅,主动配合,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胡老现在年纪已经近百,但仍手不释卷,勤奋学习,每日坚持出诊,做笔记,将各项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能排除不必要的干扰,静下心来读书,踏踏实实做学问,他常用这样两句话来勉励自己“但愿苍天宽时限,夕阳未必逊晨曦。”活到老,学到老,胡老用自己近百年的传奇经历践行着这句古话,践行着自己心中大医的誓言。如今,中医传承的火炬正在逐渐交接,身为中医人的我们,是否能从胡老的身上得到一些东西呢?(本期完结)责任编辑:夏泽鲁活动策划:魏建南指导老师:曹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