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大黄

 安歌_ 2017-04-16

祝按

《神农本草经》载“荡涤肠胃,通利水谷,调中化食”是对大黄泻下攻积的详细描述,是胃肠积滞证候的常用药。“推陈致新”是指大黄具有很强的泻下和活血祛瘀作用,其功效迅猛,与柴胡之“推陈致新”有异曲同工之妙。“安和五脏”则是对大黄“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之临床疗效的高度总结,表明大黄的神奇效果,能使人五脏六腑安顺通和。


※ 药物解读 ※


大黄——蓼科Polygonaceae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


大黄,性寒,味苦。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泻火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等。


药材、饮片鉴别要点


药材: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8cm,直径3~10(15)cm。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


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呈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黏牙,有砂粒感。


饮片:饮片呈不规则的厚片或块,切面红棕色至黄棕色,可见网状纹理,锦纹明显,微显朱砂点。气清香,味苦,微涩。

药材、饮片鉴别专用术语


锦纹:指大黄横切面特有的类白色薄壁组织与红棕色射线及星点互排列所形成的织锦状纹理。


星点:特指大黄根茎横断(切)面可见的暗红色放射状小点,环列或散在,如星星点缀,为大黄根茎髓部的异常维管束,放射状纹理是异常维管束的射线。


南大黄:药用大黄习称南大黄,主产四川甘孜、阿坝等地。


西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主产西北地区,又称西北大黄


马蹄大黄:主产四川甘孜、理塘、九龙等地。习称雅黄,产于四川雅安汉源等地。药材中间凹陷,状如马蹄者,习称马蹄大黄,为大黄之上等品。



临床药师、临床医师注意事项


1.大黄常见伪劣品种 


蓼科植物土大黄Rumex japonicus Houtt.的根:药材呈圆锥形,较粗壮,表面暗棕色,具有横长皮孔瘢痕,断面黄棕色,偶见腐朽样空洞,具特色香气味,味苦涩。


蓼科植物牛耳大黄Rumex crispus L.的根:药材呈圆锥形或圆柱形,粗壮,断面黄色,具特殊香气,老根可见腐朽空洞。味微苦涩,略带酸味。


2.大黄炮制功用


生大黄:生用攻积导滞之势猛,泻火解毒之力亦强,处方入煎剂时须备注后下,若另包开水冲泡兑服或研末吞服,疗效更佳。


熟大黄:以黄酒拌透蒸熟、露晒干名“熟大黄”,亦名“制大黄”“制川军”,泻下清热之力较生品力缓,具有清热化湿、止血之功,体虚邪实而不耐攻者尤宜。


酒大黄:酒洗大黄介于生大黄和熟大黄之间,可驱上焦之火下行。


醋大黄:醋制大黄入肝,破血而泻血分之实热,并可调经。


大黄炭:大黄炒炭,泻火逐瘀之力大减,而止血作用增强,可用于肠胃中积热、大便下血等。


经典汤方


大承气汤(《伤寒论》方)大黄四两,芒硝三两,枳实五枚,厚朴半斤。治阳明病,胃热便难。为治疗阳明腑实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痞、满、燥、实四症具备,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等。汤剂需注意,大黄须后下,芒硝不能入汤剂同煎,须另包冲服。


小承气汤(《伤寒论》方)大黄四两,厚朴二两,枳实(枳壳)三枚。功能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热轻证。症见大便燥结,脘腹痞满,谵语潮热或热积胃肠之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等。大黄须酒洗,而不用酒蒸,厚朴须蒸制。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方)大黄四两,牡丹皮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冬瓜子)半升,芒硝三合。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之证。临床上常用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急性胰腺炎、急性盆腔炎等属湿热瘀滞的患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