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律师永远在研究“下一步该怎么做”

 张远康律师 2017-04-16


与大多数律师同仁一样,我接待过许许多多的咨询者。这些咨询者有些成了合作的客户,也有很多是擦肩而过,仅有一面之缘。


其实,咨询者在挑选律师,律师也在挑选客户。不少咨询者肯出高价,提出某些本人认为“不能承诺”或者“不应当承诺”的要求,本人都很坦率地“说不”。余下的咨询者成为客户,签约、收费、启动工作,绝大多数都合作得比较愉快。因为,这部分客户看重的是律师的法律知识、操作经验,看重的是律师在他所需要的领域是否足够专业。这部分客户一般只关心案件是否在正常运作,律师是否为此付出了努力,而很少再提出非分的要求,比如“勾兑”,或者“配合勾兑”。这部分客户对裁判结果有着正确的认识:结果好,固然好;结果不好,至少问题不是出在我聘请的律师身上。这样一来,律师的工作会集中于法律研究,维系客户也会占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绝对算不上“烦恼”。这样的客户,可以称之为“优质客户”。


如上所说,有一类我要“说不”的咨询者,就是要求律师必须承诺结果。


律师最基本的谈案模式是:通过倾听、询问、阅读而了解基本案情,进而展开法律分析。法律分析包括实体法分析、程序法分析,以及初步的诉讼策略。对于上述分析,这类咨询者往往会表现出不耐烦,急于跳过该阶段,要求律师直接预测裁判结果:李律师,这个案子最终能判多少年;李律师,这个案子你能不能办取保,能办的话我们不差钱;李律师,这个案子只要能在检察院截住(不起诉),你用什么办法都可以,我们全力配合……诸如此类。曾经有一位咨询者,直接打断我的叙述,对我说:李律师,你不用讲那么多,我不认为这案子跟什么自动投案、主犯从犯有关系,如果能把人捞出来,十万二十万我们都不嫌多;如果人捞不出来,我给您十块二十块也是浪费,您说是不是?遇到这样的咨询者,我的做法是站起身含笑送客。为了避免过于尴尬,有时候我也寒暄几句,表示自己能力有限,不要在我这儿浪费太多的时间。


其实,流失客户事小。咨询者的这种心态,极容易被某些“法律掮客”或者骗子利用,从而遭受经济损失。我曾经遇到一个客户,中途要把我辞退。我问为什么。他反问我:李律师,从公安局到检察院,你跟进这么久了,你能保我儿子缓刑么?我说:我不能,这个是入户盗窃,数额三万多元,不算小。他说:有人能保,人家跟T区法官很熟,律师也是法官指定的律师,我认掏十万块钱。我苦劝不听。到开庭前夕,他打来电话说:李律师,我被骗了,钱我给了十万,但是判不了缓刑,现在让对方退,对方不理我,您还得给我儿子开庭去。我还是去了。后来判决结果是:其中一起“入户盗窃”不成立,仅按照普通盗窃案件处理;综合考虑坦白、认罪、悔罪等量刑情节,法官最终判了十个月(已经实际羁押了数月)。这让他很感意外。为了表示感谢和歉意,他送了我们一面锦旗。但是,那十万元钱,他至今也没能要回来。


那么,律师为什么不能承诺结果?


首先,在咨询者见到律师时,一般只能提供最基本的信息,比如涉嫌的罪名,羁押于哪个看守所,有的咨询者能够提供基本案情,这已经算难能可贵了。在面对极为有限的信息时,律师提供的法律分析必然是初步的、概括的,是具备多种可能性的。定罪、量刑的证据尚在形成阶段,不可能精准预测结果。


其次,案件的产生、发展、裁判是一个变动不居的过程,影响最终结果的因素非常多,也非常复杂,律师不可能像算命先生那样未卜先知。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律师在诉讼面前无所作为;也不等于说,咨询者无法找到“好律师”。


什么是“好律师”?见仁见智。但是有一点应该是共通的:“好律师”的特点不是“包打赢”,而是“永远在研究下一步该怎么做”。


人们常说,律师是实务专家,律师是解决问题的,这话不错。但是这个“解决问题”,不是向你承诺“解决问题”的结果,而是向你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好的律师会非常全面地了解、挖掘、掌握、考量可能影响诉讼的诸多因素,然后再告诉你,“下一步怎么做”才是对当事人最有利的、最明智的选择。咨询者要注意倾听律师的分析。如果他的法律功底扎实、办案经验丰富,他会问到你许多你不曾注意到的细节问题,然后他会证明“这一点很重要”;你一直耿耿于怀的一些因素,他也会直言不讳地指出“那个不重要”。因为他的视野比你宽阔,思考比你深入。好的律师不会一味顺从你的判断,你跟他交流的过程,很多时候是一个“拨乱反正”的过程。当他拿出下一步的方案时,总会习惯性地说出理由一二三。因为律师是靠“说服”吃饭的。下一步为什么这么做?他首先要说服自己,然后说服客户和当事人,然后他去说服法官。所谓“谋定而后动”,大抵如此。同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他会跟随案件的进程因地制宜,随时调整诉讼方案,而不是在签约时就一劳永逸。只要诉讼还没有完结,还有事情可做,他的思考就不会停止。如果在诉讼的每一个节点上,律师都做出了恰当的决策,结果自然而然不会太差。


反过来,如果你遇到的律师不谈法律、不谈证据、不谈案例,而只是一味地许诺结果、计较收费,那么,这位律师多半不靠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