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929期:正确理解太极拳的涵胸拔背

 tjboyue 2017-04-17


作者/魏博 ⊙ 编辑/张宏婉


导读行拳时,丹田开合与拳势开展密切呼应。这也正是太极拳理论所讲的以心行气、气遍周身


正确理解太极拳的涵胸拔背 


习练太极拳必强调技术要领“涵胸拔背”,它不仅被杨式太极拳列为“十要”之一,也是其他太极拳流派和内家拳遵循的练功要旨之一。《十六关要论》中:“活泼于腰,灵机于顶,神通于背,流行于气”的神通于背讲的就是涵胸拔背,这是练太极拳对躯体身型要求的一种状态。

 

涵胸的意思指胸廓自然放松,两侧肩锁关节略微向里扣,这是在沉肩的前提下完成的。拔背是指在胸廓放松的状态下,肩向两侧松开,背部肌肉群稍微张展,脊柱有上下抻蓬的意思。在涵胸拔背意识引导下,胸廓既不会向前挺,使上身变得僵硬,也不至驼背,使身型变得压抑,而是形成松蓬自然的圆弧状

 

杨澄甫大师在《太极拳术十要》中云:“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其大致意思是说要想所向无敌,则先要力由脊发,力由脊发就先要拔背,拔背的基础是涵胸。由此观之,大师的拳理名言不仅指出了“涵胸”与“拔背”的 重要性及相互关系,还道出了太极功夫达到上乘的一个秘诀。从内气运行来讲,涵胸拔背是气沉丹田、保障内气运畅的基础要求。太极拳是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的运动,故有“心为令,气为旗”“意气君来骨肉臣”之说。太极拳内气是看不见的,但这却是太极拳家用时间和汗水换来的,是人体内在潜能和蓄气力于体内的内容。孙禄堂《论拳术内家外家之别》中讲到:“予练拳术亦蒙世俗之见,每日积气于丹田,小腹坚硬如石,鼓动腹内之气,能仆人于寻丈外,行止坐卧,无时不然。自谓积气下沉,庶儿得拳中之内劲矣。”丹田乃气机发起之源,只有充分启动丹田,才能实现身如气囊、力贯周身。而涵胸是气沉丹田的保障,拔背则是肩脊松蓬、内气畅行不滞的基础。气沉丹田,内气畅行,在意念引导下,行拳时,使丹田呼吸来带动拳势动作的开合。

 

笔者从最初习练太极时,先经过漫长单调的定式练习,之后进行连式练习。后来循序接受了太极功松功和桩劲功的训练,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单平手、双平手、左右开弓等桩功及搓打、弹抖、粘黏、斩钢截铁等劲功的练习,最终功夫上身体悟,渐渐地在行拳走架中,切身感受涵胸拔背和气归丹田的相互配合。而丹田开合与外部动作的开展更是相互依存,融为一体。行拳时,丹田开合与拳势开展密切呼应。这也正是太极拳理论所讲的以心行气、气遍周身,由最初的按照太极拳的动作、招势应用打击对手的招打,到中期的应用太极劲发拿打化的劲打,最终到最高阶段的应用太极气功的气打、乃至凌空劲神打的最易理解的诠释。没有涵胸拔背,其气不能沉于丹田,则鼓荡开合何来?太极劲从何来?

 

从拳术特点上来件,涵胸拔背是神形合一,达到应物自然的境界状态。众所周知,练太极拳者,其气场宜圆。然其气场从何而来,太极桩功的练习就是以蓬松为基础,逐渐用意向外扩展出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这六个面随人意气的开合扩大缩小而自然形成的一个浑圆的球体,随着人体功夫的增长而蓬松出来的气场也在不断地增大,以致功夫深厚者有将其“放之则弥于六合,藏之则密于内”的功力。这个时候涵胸拔背就由最初的技术要求转变成行功者一种神形合一的自然状态了。正如太极泰斗吴图南《松功论》所言“松者,蓬松也;宽而不紧也;轻松也;放开也;轻松畅快也;不坚凝也;含有小孔以容其他物质之特性也。”这句话的描述道出了蓬松状态的精髓,而涵胸拔背正是肢体这种蓬松状态的一个部分体现,也是人的精神保持蓬松境界的自然表现。

 

习拳者皆知拳术中的六面劲,一般是指人体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面的力量,即人体三维空间的立体劲。而浑元劲是在人体首先具备六面劲的基础后以不同空间,多角度,不同方向的建立起矛盾统一的浑圆整体,进而达到周身鼓荡,点面蓄弹,具备应物自然、一触即发的浑元劲状态。练功者松蓬的肢体就如弹放出去的球体,放得出收得回,当有外力进入时,虚实发生交替,阴阳开始转换,正如《太极拳论》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有一虚实。”继而达到神意和肢体的内外协调统一,真实圆融、收放自如的结果。因此,可以说涵胸拔背是太极拳行功者形神合一、达到应物自然境界的一种状态。

 

从对抗搏击上讲,涵胸拔背是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技击的关键条件。涵胸拔背可以使整个人体充满了弹性,在松沉的状态下,以脊椎为核心的背部保持一种有轻微张力的状态,这种状态下整个脊椎包括整个背部肌肉都均匀地拉长受力,整个背部都充满张力,如同一张拉开的弓,蓄而后发,这种状态下可以使人轻松自然地带动肢体拳腿展开各种攻防动作。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法》:“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前辈大师关于太极拳势实战应用上看,涵胸拔背也是强调的重点。如杨澄甫大师的《杨氏太极拳体用全书》中提手上势的用法:“由前势。设敌人自右侧来击。我即将身由左向右侧回转。左足随向右侧移转。右足提起向前进步。脚跟点地。脚尖虚悬。全身坐在左腿上。胸含背拔。松腰眼前视。同时将两手互相往里提合。是为一合劲。右手在前。左手在后。两手心左右相向。两腕提至与敌人之肘腕相衔接时。须含蓄其势。以待敌人之变,或即时将右芋心反向上。用左手掌合于我右腕上挤出亦可。身法步法。与挤亦有相通处。”诠释中可以看到提手上势中,涵胸拔背是防守之后攻击,形成合劲后用挤按劲迅速发放的这一气呵成连贯动作的关键要素。由于太极拳的涵胸拔背,这样就使后背和脊骨有了劲气的依托,如手向前发劲时,背部后棚。蓄劲就如张弓一样,张之越开,劲之越足,发放之劲就好像放箭一样,飞速准确。只有涵胸拔背,才能以蓄其劲。发劲之时,力由腰脊而出,借地之力,身动步随,发放干净利落。

 

总之,太极拳最初接受涵胸拔背的标准是基本的要求,并不是太极拳先辈大师们所说的“涵胸拔背”的全部内容。太极拳功夫练到一定阶段,随屈就伸、沾连粘随、应物自然的涵胸拔背,这种蕴含动态变化的涵胸拔背才是太极拳涵胸拔背的重要内容。这种涵胸拔背不是一经指点就能使人一蹴而就掌握的,也没有秘诀,这是必须通过长期勤学苦练和实践才能逐渐培养而成的一种功夫境界的形体体现。

 

[本文来自《少林与太极》2017年3期,由太极禅话慧馆(微信号taijihuahui)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表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太极禅话慧馆   丁酉鸡年三月二十一929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