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达(Janda)疗法—经典腰痛案例物理治疗思路解析

 炅炎焱燚 2017-04-19

阅读提示

1. 杨达(Janda)是谁?

2. 杨达(Janda)理论体系简介

3. 腰痛案例分析

4. 治疗启示及总结

 

杨达(Janda)是谁?

Janda(1923-2002)是一位闻名世界的临床医师、物理治疗师,他所创的肌肉失衡理论在欧洲作为评估和治疗慢性肌肉疼痛的基础理论。Janda的理论为康复从业者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与传统康复相比,Janda更加强调运动感知觉系统在动作控制和慢性肌肉疼痛中的重要性,比较经典的上、下交叉综合症即为Janda。在1979年首先提出,后续的SFMA、DNS等疗法都与Janda理论有着紧密联系,Janda还是布拉格查尔斯大学(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物理治疗学院院长,同时也是火爆中国的布拉格学派创始人,并在那里从事物理治疗研究工作直到2002年10月去世。

 

杨达(Janda)理论体系简介

杨达理论融合了姿势技术、神经学理论与功能性训练等方法,用来消除慢性肌骨骼疼痛与改善身体功能,扬达疗法与传统疗法的治疗哲学完全相反,传统 疗法的重点在於改变结构,而扬达疗法则是一种功能性疗法,主要利用感知觉运动系统对动作控制与慢性肌骨骼疼痛的影响来解决身体病痛。其强调系统性的肌肉系统评估流程的重要性,治疗包括周边结构正常化、矫正肌肉失衡和活化传入性系统与训练感知觉运动系统。

 

经典腰痛案例解析

患者现病史及主诉:

男,46岁,程序员工作,近日在搬东西时感觉下背部明显刺痛,同时左侧臀部出现牵涉痛,之后卧床休息3天并服用止痛药后缓解,后回到工作岗位继续工作,久坐后腰部持续疼痛。


过去史:

十年间有间断腰痛病史,无法参加足球、篮球等体育活动。


加重因素:

久坐超过30分钟,弯腰捡东西、穿裤子和袜子、进出汽车、参加体育活动。


减轻因素:

服用药物和屈腿仰卧位


患者期望:

防止腰痛再次发作,回归体育运动


物理治疗检查与评估:

1. 姿势评估

重心前移、胸椎代偿性后移;T7—L2脊柱胖肌肉不对称性肥大,右侧比左侧肥厚;左侧腘绳肌肥大伴双侧臀部肌肉萎缩;右侧跟腱增厚,患者自述年轻时踝关节曾反复扭伤。


2. 躯干活动

肌肉收到抑制,躯干活动受限


3. 单腿站立

骨盆侧移增加,左侧较右侧严重


4. 神经系统检查

阴性


5. 肌力测试

臀中肌:右侧4/5,左侧低于4/5

臀大肌:双侧4/5


6. 呼吸模式

吸气时胸廓侧向扩张幅度减小,呼气时胸廓下降幅度减小


7. 动作模式测试

  • 7.1 俯卧伸髋测试

    右侧:臀大肌募集延迟引起腰骶部过度伸展

    左侧:腘绳肌主导的腰骶部过度伸展和骨盆旋转,臀大肌募集延迟


  • 7.2 髋外展测试

    髋关节代偿性屈曲提示阔筋膜张肌主导运动臀中肌起协同作用,骨盆伴随出现旋后提示躯干稳定肌群收缩不足


  • 7.3 俯卧屈膝测试

    腰椎旋转和伸展增加提示双关节屈髋肌短缩


  • 7.4 肌肉长度测试

    单关节屈髋肌:无受限

    双关节屈髋肌:双侧僵硬

    腘绳肌:被动直腿上抬右侧55°,左侧50°


  • 7.5 关节被动灵活性

    L5-S1右侧活动度降低伴疼痛

    L4-L5左侧压痛

    T8-T9和T9-T10中部活动度降低


8. 扳机点触诊

左侧腰方肌、左侧腰大肌、双侧长收肌和耻骨肌、左侧腘绳肌存在扳机点

 

治疗记录

第一阶段

1. 软组织牵伸紧张的腘绳肌、屈髋肌群,缓解肌肉紧张短缩

2. 利用等长收缩放松技术治疗扳机点疼痛

3. 指导动作收缩模式,改善臀肌募集顺序

第一阶段治疗过程中患者明显感觉从持续性转为随身体活动而出现的间歇性疼痛,并可以持续坐1小时以上,但从事体育活动时扔存在问题。


第二阶段

1. 对腰方肌和内收肌群实施等长收缩放松技术,随后激活臀中肌

2. 臀大肌、臀中肌肌力训练以维持正常动作模式

3. 仰卧位下躯干收缩同时训练上肢及下肢动作,模拟体育训练动作,提高上下肢运动时脊柱稳定性

4. 动作模式及收缩发力纠正训练

5. 运动感知觉训练

经过第二阶段治疗,患者症状得到很大程度控制,只有持续久坐才出现下背痛,并可以快走或慢跑30分钟不出现疼痛症状,下一目标是回归足球及篮球等体育活动。


第三阶段

1. 使用弹力带、自由重量、本体感觉训练工具等方式增加运动感知觉训练

2. 对体育动作涉及到的动作模式进行针对性纠正训练

3. 人体工效学及动作姿势训练


总结

初期治疗重点为疼痛管理及患者的再教育,接下来是恢复肌肉长度及募集能力,最后需要设计一些有针对性训练使患者恢复运动能力,康复的重点是通过训练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以巩固正确的运动模式。

与传统物理治疗相比,杨达治疗更注重呼吸模式及动作模式和运动感知觉训练,强调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肌感觉系统对机体造成的影响。

因此在此类物理治疗中,单一的针对肌肉骨骼的治疗只能起到治标不治本的作用,改变患者的动作模式及运动感知觉能力是巩固训练疗效、解除疼痛根源的有效方法之一。


请在公众号后台消息中,

回复需要咨询的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