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志一:治肝十二法(下)

 笑瞧流水 2017-04-28

导读:今天继续介绍杨志一先生的治肝十二法,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同时,深刻学习杨先生等前辈们谦虚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混迹在现代浮躁的中医圈中的自己,敲一次警钟!



7

敛 肝



用具有酸味的药物进行收敛,不使肝气横逆的治法称为敛肝。


因肝主疏泄,性喜辛散,而酸味药却具有相反的作用,故亦称为泻肝或泄肝。


肝气横逆,叶天士称为肝厥或肝逆。


多见烦躁易怒、头晕、胸胁胃腹胀痛、泛酸呕吐、脉弦有力等症,甚则从气分影响到血分,使肝主藏血的功能发生异常,产生吐血、崩漏等症。


此时可以乌梅、白芍、木瓜、五味子等酸味药为主以敛之;兼热者常配以黄连、苦楝子等苦寒药,兼阴虚者常配以沙参、麦冬等甘寒药。


代表方有连梅饮等。此法常用于眩晕、呕吐、胃痛、消渴,以及血证等病症中。


肝气横逆和肝气郁结有所不同,前者是作用太强,疏泄太过;后者为作用不及,疏泄无能。


故前者症状偏于亢旺,治用酸泄以敛肝;后者症状偏于消沉,治用辛散以疏肝。



8

镇 肝



用介类重镇药,使亢盛的肝阳得以潜降的方法,称为镇肝,亦称为潜肝。


肝为刚脏而主升发。阴液不足,阴不潜阳,每致肝阳上亢,故叶天士指出“阳动莫制,皆脏阴少藏”,这称为阴虚阳亢。


另外,亦有因肝火内盛,而引动肝阳上亢的情况出现,这称为热盛阳亢。


此时,可出现头痛头胀,头晕耳鸣,面红等等阳气浮动于上部的症状,同时多伴有血压升高。


治疗便当用龟板、鳖甲、龙骨、牡蛎、代赭石等药物,代表方有三甲复脉汤、镇肝熄风汤等。


属于阴虚阳亢的,常配以柔肝药,以达到滋阴潜阳的作用;属于热盛阳亢的,又当配以清肝药,以达到清热镇肝的作用。


本法已广泛地应用于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的治疗中。



9

平 肝



平熄肝风称为平肝。肝风产生的原因有三。


一为肝阳化风,叶天士所谓“阳化内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都是指的肝阳化风;


二为热极生风,如王旭高指出“内风多从火生”;


三为阴血不足而生风,叶天士所谓“血液伤极,内风欲沸”,均属此类,是由于阴血极虚不能涵养空窍和肢体,因而出现震动不定等现象。


肝风的症状主要有头目眩晕,抽掣作痛,抽搐震颤,头摇弄舌,口眼歪斜,甚至痉厥昏仆,以及皮肤瘙痒等症。


治疗宜用天麻、菊花、钩藤、僵蚕、地龙、石决明、羚羊角等平肝熄风。


其属于肝阳化风者,当兼以镇肝潜阳;属于热盛生风者,当兼以清肝泻火;属于阴血虚而生风者,当兼以滋阴养血。


常用方有羚羊钩藤汤、天麻钩藤饮、大定风珠等。脑血管意外、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小儿高热痉厥等,常用平肝的方法。


肝风和肝阳的不同点在于,肝风不仅能上犯头部清窍,亦能犯及肢体,故王旭高指“肝风一证,虽多上冒巅顶,亦能旁走四肢,上冒者阳亢居多,旁走者血虚(指血虚生风)为多”,而肝阳的症状则多限于上部。


再者,风主动摇,肝风多见抽搐、眩仆、痉厥等动作形态发生异常的症状,而肝阳在未发展到肝风阶段,则不出现这些症状。


但是,肝阳和肝风毕竟是紧密相联的两个病理阶段,故镇肝和平肝常同时合用。


此外,平肝一法又常和搜风祛风的虫类药配合应用。


上述柔阴潜阳、平肝熄风等法,可使肝阳安和而不亢旺,故又统称为和阳。



10

温 肝



肝脏虽多热证、实证,但也不乏寒证、虚证。


肝寒之证便当用温肝之法,肝寒的原因可因寒邪外中,亦可因肝阳内虚,两者又互相影响。


其主要症状有面色青白、手足发冷发麻、畏寒、胃腹疼痛等。


常用吴茱萸、桂枝、茴香、川椒、生姜等温肝散寒,常用方有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暖肝煎等。


其中尤其是当归四逆汤,临床应用颇广,可用于治疗头痛、胃痛、腹痛、积聚、痛经,以及风湿性关节炎、小儿麻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可见肝经虚寒之证并不少见,所谓“肝无温法”的见解,并不符合临床实际。



11

搜 肝



搜肝,亦称为搜风,适用于风邪流窜经络,经久不愈,出现疼痛麻木抽搐,口眼歪斜,肢体不遂等症状。


治疗当以虫类药为主,入经络搜剔风邪,常用药物有蜈蚣、全蝎、地龙、僵蚕、蝉退、蕲蛇、白附子、胆南星等。


其中尤其是蜈蚣,搜风之力最强,故张锡纯指出本品“内治肝风萌动,癫痫眩晕,抽掣瘛疭,小儿脐风;外治经络中风,口眼歪斜,手足麻木”。


常用方剂有止痉散(蜈蚣、全蝎)、牵正散等。


临床所见,顽固日久的头痛、偏头痛、颜面神经麻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乙脑及其后遗症、破伤风等,应用虫类药搜风止痛,有时可收到较好疗效。



12

理 肝



肝属厥阴,少阳与厥阴相为表里。


邪在少阳,出与阳争则热,入与阴争则寒,故多往来寒热之证。


邪在厥阴,则邪从阴化而多寒,邪从阳化而多热,邪正相争,阴阳胜复。


故厥阴多厥热往来,寒热错杂之证,其症状多参差出现四肢厥冷与发热交替发作,头晕呕吐恶心,心烦泛酸,饥不欲食,渴不欲饮,胁痛呕出蛔虫,尿赤苔白脉弦等。


其治疗,当温凉并用以调理寒热,故称为理肝。


代表方为乌梅丸,此方除用黄连、黄柏清热,附子、干姜等祛寒外,还具有《内经》酸收、辛散、甘缓的治肝三法,看似复杂,但组织严密,针对性强,是治疗厥阴病寒热错杂的一张好方子。


理肝一法,前人似未曾提及,实际上理肝是几种治肝方法的联合应用,在临床上运用的机会不少,且非其他治法所能包括,故单独列为一法。


胆道蛔虫,呕吐、胃痛腹痛、久利、崩漏等病症,具有寒热错杂表现者,均可考虑用理肝一法,用乌梅丸加减治疗。


此外,还有和肝一法,因肝主藏血,和肝即是和血,亦即活血化瘀,适用于瘀血停滞的病证。


瘀血一证包括范围极广,活血化瘀一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非治肝的方法所能包括,故不在此讨论。



写在后面



以上是治疗肝病十二法的简单归纳和讨论,还不能说包括了治疗肝病的全部方法。


例如,这十二法只是治疗肝脏本身的方法,但脏腑相关。


他脏有病可影响到肝,肝脏有病可影响到他脏,故从整体观念出发,又有滋水涵木、清金制木、扶土抑木、泄肝和胃、泻子、补母等治法,因涉及到的范围甚广,不在本文叙述。


再者,治疗肝病各法均互有联系,紧密相关,常二法三法联合使用,这在各法的讨论中已简单叙及,不再赘述。


在治疗肝病的药物方剂方面,也往往不是只具有单一的某方面的作用,以上各法中只是就它们的主要作用进行归类,并不能概括这些方药的全部作用。


关于肝病的治法,前人进行了不断的探讨,如《内经》指出了甘缓、辛散、酸收等治肝方法,张仲景提出了乌梅丸、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等治肝方剂。


以后历代医家虽对肝病治法有一定补充,但是一直到清代对肝病治法才有了比较丰富的内容。


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对肝风、眩晕、肝火、郁证和木乘土等病症的治疗,均有比较独到的见解,有较多的发挥。


王旭高在《西溪书屋夜话录》中,将肝病分为肝气、肝风、肝火三个大的病证,列举出治疗方三十来种,且每法中都列有代表药物。


但个人认为,历代有关肝病治法的论述,或失之过简,或失之过繁,或某些概尚不够清楚妥当,因而觉得有必要加以进一步的整理归纳。


用意如此,但也可能达不到目的,反而把概念搞错了,搞混了,故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注:本文节选自《杨志一医论医案集》,本书由杨扶国整理,1981年12月出版。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