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技击抱朴太极拳

 md7005的图书馆 2017-04-28
    传统技击抱朴太极拳是由前辈大师传承下来的原滋原味的太极拳,是能与任何武术门派、格斗技击术抗衡的太极拳。抱朴太极拳经现任掌门卜金玉大师的发展,让世人再次看到了陈长兴、杨露禅、武禹襄、吴鉴泉、孙禄堂等前辈大师的绝世功夫!
    抱朴太极拳协会为了将太极拳这个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下去,改变世人对太极拳是花架子的看法,特向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传授以心行气、以气运身、阴阳转换、上下相随、上下贯通、练精化气、练气化神、三关领起、虚灵顶劲、对拉拔长、凝神聚气、引进落空、借力打力、蓬捋挤按踩冽肘靠等太极功夫。
    以上功夫的词语,相信自从大家开始习练太极拳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困扰着大家,百思不得其解,并且无论是从教拳老师的口中,还是从对太极拳的各种论述中,都找不到明确的答案。现在,我们就要给大家揭开太极功夫的奥秘!
    太极拳的精气神周身运行,在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中传簇,其健身养生效果也不是花架子太极拳所能相提并论的。
    欲学习太极拳者,可先与本协会教练切磋交流,切磋交流没有任何规矩,认可了再学。我们尤其欢迎有一定技击功夫的年轻人加入,我们将传授给你纯正的太极功夫,参加各种格斗比赛,以弘扬并传承太极拳。
    教学费用:每月600元,一次性交半年学费3000元,一次性交一年学费5000元。
    教学地点:皇姑区北行长江街与岐山路口国美楼上19楼
    教学时间:每周六、周日上午9点半到12点半。视学员需要,可开晚班或周一到周五的白班,晚班时间为晚18点到19点半,白班时间为上午9点半到11点半。
    联系电话:15541535900 于先生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用重心转换打套路不会产生大于体重的能量传簇,重心转换的目的是要习练出以心行气心神抽合,学会心神抽合后,我们就要开始用心神抽合将先天一气的能量全部转换成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以获得人体能够获得的极致的上下贯通之力,能发出人体的极致力量。

获得上下贯通之力的大小取决于压缩旋转的程度,重心转换是利用自身体重产生的压缩旋转,所以不能获得很大的上下贯通之力。学会心神抽合后,就要用心神抽合先天一气的全部能量作用于身体产生压缩旋转,就是把肌肉紧张发力时“吃奶的劲”都用在压缩旋转上。

具体方法如下:

出现心神抽合后,即停止重心转换产生的压缩旋转,而是用心神抽合出压缩旋转,这时用心神抽合出来的压缩旋转已经不是重心转换时外形的压缩旋转,而是转换成内里的压缩旋转能量流。

心神起意抽合先天一气由前胸贴向后命门,经命门、尾闾、会阴向丹田翻转,这时尾闾产生压缩,会阴产生旋转,尾闾会阴间的能量传簇就生成精气神中的精。这个精完全是由先天一气所生,为阴,太极拳的一切能量传簇均由精生成。尾闾会阴的能量传簇就是杨露禅先生所说的河车运行。

人体在尾闾会阴部位的能量传簇是断的,有两条“河”阻断了能量在上下左右的传簇。一是支撑腿的压缩旋转能量传簇只存在于身体一侧,无法传簇到身体的另一侧(大家记住,太极拳不用肌肉紧张发力,所以不要用肌肉紧张的能量传簇方式看待太极拳),不解决这个问题,太极拳就不能实现能量在两腿之间的阴阳转换而生成连绵不断的劲力;二是人体尾闾以下的腰胯腿脚是活的,可以随便传簇能量;尾闾以上的脊柱却是“死”的,不经打通三关,脊柱只能自然传簇上下贯通之力,但是这个自然传簇的上下贯通之力也是“死”的,相当于能量从一根木头的一头传簇到另一头,是不能用于技击的。只有打通三关后,脊柱才能主动将上下贯通之力完全传簇上来,这种能量传簇相当于一条鞭子,把上下贯通之力从根节甩到夹脊、玉枕、百会爆裂发出,上下贯通之力在夹脊前透心胸,上透玉枕,前透心胸的能量传簇形成腰腹折叠心胸开合,上透玉枕的能量传簇形成虚灵顶劲,将身体对拉拔长,使能量在周身骨骼实现传簇,身体才能发出骨涨劲这个巨大的力量。

就是在尾闾会阴部位的这两条“河”阻断了周身的能量传簇,而先天一气在尾闾会阴的能量翻转,尾闾的压缩如车轴,会阴的旋转如车轮,即尾闾会阴的能量翻转如一辆车一般将周身上下左右的能量“运过河”,实现能量在周身的传簇。这就叫河车运行。

好,现在阐明河车运行的作用:1,河车运行的能量传簇实现身体两侧压缩旋转能量的阴阳转换,生成太极拳连绵不断的劲力;2,河车运行的能量传簇驱动两腿运动(此时彻底放弃了肌肉紧张);3,河车运行的能量传簇下吸涌泉以获得上下贯通之力,上拉脊柱使脊柱生成压缩旋转,此为打通三关的机关;4,河车运行的能量传簇在丹田翻转后向两仪扩张,在天枢、肾俞、带脉形成两仪能量翻转,这个能量翻转将来与夹脊传簇上来的前透心胸的能量共同生成腰腹折叠心胸开合,腰腹折叠心胸开合就像涡轮发动机一样向涌泉增压,以获得极致的上下贯通之力。

河车运行是太极拳的总机关,太极拳的一切就蕴含其内。河车运行的能量传簇就是太极拳精气神中的精。以上河车运行的四个作用就是精的作用,就是先天一气的作用。

河车运行这个宝贝没人告诉大家,即便是前辈大师也只将河车运行故意谬传为提肛、缩谷道。有的人提肛缩谷道可能几十年了吧,有用吗!

生成精后,外形的压缩旋转彻底转换成竖向的源泉百会能量传簇和横向的带脉能量传簇,使得身体形成球状能量体,这就是太极。从此以后,太极拳就没有外形动作了,只有内里的能量传簇,外形套路动作都是由内里能量传簇驱动出来的。

精的下行能量传簇到脚,在脚跟形成压缩,脚踝脚面形成旋转,脚的压缩旋转就是弹簧劲的根源。这时脚好像踩在一个气垫子上一样,脚随着压缩旋转能量传簇好像被充满了气,随时会爆裂发出------这就是精气神中的气,气是太极拳技击能量的来源,是太极拳根节的能量源。气的实质是上下贯通之力在脚的能量传簇,气的出现就意味着属阴的先天一气------精-----被阴阳转换成了属阳的上下贯通之力,这个过程就叫炼精化气,其本质就是用先天一气获得了用于技击的上下贯通之力。炼精化气是太极拳最重要的阴阳转换,阴生阳,精生气。

气生成的上下贯通之力上返尾闾命门,经三关到百会,形成虚灵顶劲,这时身体被下行的先天一气与上行的上下贯通之力两夺对拉,头顶悬足入地,身体骨骼被能量传簇对拉拔长,太极功夫才会显现出来。这时与对手推手,对手的感觉就是碰到了一座山,不可撼动。先天一气被脚面的旋转从腿侧面向上传簇到心神、百会,在百会与上下贯通之力阴阳转换合一,生成太极拳的神,这时,太极拳才形成了完整的心神,这时才会有完整的心神抽合,神主力,力由神起;心主拳,拳由心发(包括踢腿)。心神合一就生成太极拳的意,用意不用力的意。这个意的实质就是身体已经将心神抽合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完全替代了肌肉紧张发力方式,心神抽合形成了条件反射,在这种情况下技击时,身体已经被习练成一架会听劲懂劲能量传簇的机器,不需要大脑参与,身体本身就会与对手能量阴阳转换合一,就会处理任何打来的劲力,此时自身小宇宙已经与四周宇宙阴阳合一。这个过程就是炼气化神,其本质就是将心神抽合习练成条件反射,生成神,神是阴阳合一的产物。

太极功夫是身体本身习练出来的,不去习练身体本身的功夫而去追求大脑里的“意”,坑害了无数人!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太极功夫至始至终是分层次的。从习练的方面来说,由外形动作产生的压缩旋转能量传簇向内里的心神抽合能量传簇习练;从技击方面来说,由通向满、由蓄向发习练。

初级习练的重心转换是为了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产生压缩旋转的能量传簇,重心转换本身就是一个能量的阴阳转换。太极拳阴阳转换的是能量,内里没有能量传簇,阴阳转换就是空话。阴阳转换的本质就是能量源源不断地传簇。形意拳同样压缩旋转发力,但是一蓄一一抽合,劲力是断的,就是因为没有阴阳转换,所以阴阳转换就是太极拳特有的能量传簇方式。

初级的走桩和打套路都要用重心转换打,以实现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的阴阳转换,这个层次的阴阳转换是利用自身的体重产生的压缩旋转能量传簇,目的是为了习练出心神抽合以心行气;从技击方面来说,压缩旋转就是为了习练“通”,让周身学会压缩旋转,将压缩旋转习练成为一个能量传簇的通道。通是太极拳技击的机关,太极拳就是以通打人,通就是压缩旋转发力的双向能量传簇,即太极拳的压缩旋转发力不但能够传簇自身能量向体外发出打击对手,并且还能将对手打来的能量吞入自身,以自身的压缩旋转传簇到脚下,这就是自身能量与对手能量的阴阳转换,自身与对手能量均被压缩旋转传簇到脚下,身体获得的上下贯通之力就包括了自身与对手能量,这就是借力打力。但借力打力依然是太极拳巨大技击力的冰山一角,是太极拳的初级功夫,或者说是“通”的功夫,而太极拳高级的技击功夫是“满”。

以走桩和打套路的重心转换习练出心神抽合,就是内外合一,即将外形的压缩旋转习练到内里的心神抽合。这个层次的内外合一是初级的内外,初级的合一,外既是外形动作的压缩旋转,内既是心神抽合。这个层次心神学会抽合先天一气阴阳转换,生成压缩旋转的能量流,即将重心转换时外形的压缩旋转产生的下行能量传簇转换成由心神抽合出下行能量,下行能量传簇到地面使得身体获得上下贯通之力的上行能量传簇。这个层次完成了以心行气,内外合一。这个层次的内外合一之中,心神抽合先天一气阴阳转换成上下贯通之力,即上下贯通之力是先天一气阴阳转换出来的,还没有合一。

到了高级层次,内里的心神抽合的能量传簇再次被分为内外,内即心神抽合的先天一气,外即上下贯通之力。所以这个层次的内外合一的实质就是将先天一气与上下贯通之力合一。

为什么需要先天一气与上下贯通之力合一呢?因为初级的内外合一中,需要先用心神抽合出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作用于地面,再提引起地面对身体的上下贯通之力,即此时从心神抽合开始到上下贯通之力传簇出去打击对手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这个时间间隔在推手中的表现就是引进落空,但这在实战中是不能允许的,对手打来的拳脚速度不允许有引进落空的时间间隔。另外,这样的初级内外合一对对手能量的传簇也是不连续的,即此时的借力打力得先将对手打来的能量传簇到脚下,然后上下贯通之力才能返上来,还不能做到接手就借力打力。一句话,就是这个层次的内外合一还需要两个步骤,即心神先抽合先天一气产生下行能量,再获得上下贯通的上行能量。所以高层次的内外合一就是要把先天一气与上下贯通之力合一,此时的内外合一,要习练到心神一抽合先天一气,上下贯通之力就到了心神,先天一气的下行与上下贯通的上行间隔都免了,心神一动上下贯通之力就来了,所以先天一气与上下贯通之力的合一就会产生心力,内里能量传簇和外形力量的蓄发完全由心神抽合控制,就是蓄发合一的心力。这就是陈长兴先生说的拳由心发。达到满的程度,心神抽合的就不止是先天一气了,而是抽合先天一气与上下贯通之力合一的能量,这就是太极拳所说的整劲。

初级的内外合一练的是通,通本身不会产生大于体重的能量传簇,这时的通是初级的通,高层次的通要向满过度,满的实质就是先天一气与上下贯通之力的合一。达到满的层次,周身完全通了,不管心神是否抽合,不管坐卧行走,上下贯通之力永存于心。我说的大家可能怀疑,要想验证只能是您亲自来一趟了,在这里就给您举个例子吧,当达到满的程度,即便您躺在床上,您背部获得的床的反作用力依然积存在你的心神。达到满的程度,UFC中的寝技完全无用,你心神一抽合,周身成球状能量体,你身体接触到哪就能从哪里获得上下贯通之力,谁也压不住你。

在具体习练时,先习练通,只有周身学会压缩旋转了,才能上下贯通。上下贯通后,通过打通三关,上下贯通之力才能在骨骼中周身传簇。上下贯通之前,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只能由先天一气生成,上下贯通后,上下贯通的能量在命门向腰腹翻转,生成腰腹折叠;在夹脊前透心胸,生成心胸开合,腰腹折叠心胸开合的实质就是利用上下贯通之力再次生成下行能量,以获得极致的上下贯通之力。这时身体获得并积存的能量是肌肉紧张发力方式无法望其项背的。这时太极拳的技击就不止是借力打力了,借力打力只是太极拳附庸风雅的表述,尚若抛弃了风雅,太极拳就是个横行霸道的技击术,因为其发出的力量是肌肉紧张发力无法抗衡的,愿意怎么打就怎么打。

习练满时,就是习练蓄发合一,当先天一气与上下贯通之力合一后,周身通透,在与对手的接触点上,心神抽合吞入对手的劲力与自身能量阴阳转换合一,瞬间就打出去。对手的感觉就是打到了一座山、一堵墙上,就是说这时的引进落空也合一了,引进落空已经合一到一个过程了,对手打来的能量被我吞入后立即被上下贯通之力打出。

从借力打力的过程中也能看出太极功夫的层次。初级的“通”的借力打力先要将对手能量引带传簇到脚下,再获得上下贯通之力发出;中级的借力打力在两仪阴阳转换对手劲力,即此时身体还没有全“满”,只满到两仪带脉命门,所以通过小周天能量传簇实现借力打力。当身体完全满了,满到心神,发出心力,则在与对手劲力的任意接触点上实现借力打力。

(文章中先天一气、上下贯通、以心行气、心神抽合、借力打力、通、满等内容请参见我的其他文章,这些话都是前辈大师说的,我用通俗语言翻译了,大家都能看懂)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能量的产生与传簇是实战技击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我们简称为能量传簇。(能量:体内运行为能量,从体内发出打击对手为力量,即能量与力量为同一个概念。传簇:能量在体内的传导为传簇。)

中华武术的发展是按照能量传簇为导向的,而不是相反。即太极拳的出现是在改进外家拳以肌肉紧张产生并传簇能量的弊端的基础上被发明出来的,而不是先发明出个借力打力的概念,然后按照这个概念而设计出来的太极拳。

我们来看看太极拳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

外家拳靠肌肉紧张发力并传簇力量,肌肉紧张发力的实质是将人体吃饭获得的能量作用于肌肉,使得肌肉产生收缩紧张的变形而蓄积能量,再通过肌肉的回复原状而释放能量。另外,单凭肌肉紧张不能发出太大力量,比如说将人脱离地面就不能发出能够技击的力量,所以技击时需要用肌肉紧张先产生脚蹬地的能量,然后再用肌肉紧张把脚蹬地产生的反作用力传簇到拳脚打出。脚蹬地产生的能量才是技击的主要能量。

这样的能量传簇有许多弊端,比如说肌肉排列顺序不同,不能在同一方向上发出人体的极致力量;肌肉紧张的副作用就是僵硬,僵硬就阻碍最大力量的产生;肌肉紧张只能单向传簇能量,即只能将自身肌肉紧张产生的能量向外发出,而不能传簇对手打来的力量,所以实战的本质就是自身能量与对手能量的硬顶;肌肉紧张需要空间距离,劲力不连续,需要多次肌肉紧张,严重消耗体力。

基于以上弊端,前辈大师为了追求更大的能量传簇,依然抛弃了肌肉紧张发力,代之以心意抽合压缩旋转发力,这就是形意拳-----内家拳的始祖。

我们分析一下形意拳的发力。肌肉紧张发力的弊端均来源于肌肉的收缩紧张,于是前辈大师就放弃了周身每块肌肉的紧张,而是将整个身体视为“一块大肌肉”,让整个身体这块“大肌肉”产生压缩旋转,这个周身的压缩旋转产生的能量像拧螺丝一样拧进地下(即产生脚蹬地的能量),然后身体就会获得地面的反作用力,即上下贯通之力,这个上下贯通之力是周身压缩旋转产生的,没有僵硬,不受肌肉排列顺序不同的影响,所以就将人体所能发出的能量达到了极致!

形意拳就是靠这种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周身压缩旋转发出的力量,所以形意拳天生就比肌肉紧张发力更强大------但是这里出现一个问题,即形意拳为什么叫心意六合拳,心意是什么?

我们知道,人体在正常的肌肉紧张发力情况下是受大脑支配的,即人体在大脑控制下的发力只能通过肌肉紧张来实现,但是形意拳要求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产生周身的压缩旋转,所以在发力方面就不能让大脑参与,而是用心意控制周身的压缩旋转,这就是前辈大师所说的以心行气、拳由心发。至于怎么习练成以心行气、拳由心发,我将在以后的文章中逐渐介绍,心急的朋友可以参见我以前发表的文章,或关注我的微信订阅号yhjls8,里面有对太极拳原理及习练方法的完整介绍。

所以,内家拳的标志就是发出的是心力,而不是肌肉紧张之力。形意拳的心意就是其能量传簇的控制方式。形意拳的发力方式完整地说应该是:心意抽合压缩旋转发力。

有了心意抽合发力,就将人体的能量传簇提高了一个级别。但这不是终点!

大家知道,形意拳的最高阶段是打出化劲,化劲是什么?从字面上就能理解,即能将对手劲力化解了!这就是说形意拳除了能发出巨大能量以外,前辈大师还发现了这种发力方式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周身的压缩旋转不但能产生并传簇自身的能量,甚至还能传簇对手的能量,这就是压缩旋转发力的能量双向传簇性!即压缩旋转不但能把自身能量传簇出来打击对手,还能吞入对手打来的能量,把对手打来的能量吞入自身,用自身的压缩旋转将对手能量反向传簇到脚下,让对手的能量落空!

可惜的是形意拳到化劲止,没有更深入地挖掘压缩旋转的双向能量传簇性。

除了形意拳没有充分利用压缩旋转的双向能量传簇以外,形意拳的发力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形意拳的劲力不连续,一蓄一发一抽合,发出的劲力是断的。

好!在形意拳的基础上,前辈大师对形意拳的发力弊端作出了改进,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充分利用了压缩旋转的双向能量传簇性能,以吞吐对手能量为主要技击方式,即用与对手打来的劲力的接触点部位的压缩旋转吞入对手能量,然后用压缩旋转将对手能量传簇到脚下,这样作用到地面的下行能量就包括了自身与对手两个人的能量,获得的上下贯通之力也包括了自身与对手两个人的能量,即通过阴阳转换将自身与对手能量合一,这时再把这个巨大的能量传簇发出打击对手,就是借力打力!第二,增加了自身的阴阳转换,即使压缩旋转在两条腿上循环转换,永远保持下行压缩旋转的能量,以获得永远的上下贯通之力,这样就会发出连绵不断的劲力-------这就是太极拳,太极拳就是这样被发明出来的!

其实,以上太极拳对形意拳的改进的本质就是加上了阴阳转换,即自身压缩旋转的阴阳转换保持了连绵不断的能量传簇,与对手能量的阴阳转换形成了借力打力!另外太极拳改进了心意抽合为心神抽合,心意与心神的区别依然是阴阳转换,即心意抽合没有阴阳转换,心神抽合有阴阳转换。

大家看到了吗,太极拳就是靠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由心神抽合控制的压缩旋转能量传簇发力,这就是太极拳的“松”。

大家切记,太极拳的“松”是指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的能量传簇,绝不是无谓的松、松、松,绝不是没有能量传簇的松、松、松,没有能量传簇的松就是松懈,就是一堆废肉,就是花架子!这点不用我多说,因为正在被无数人时刻验证着。

大家还能看出来,太极拳绝不是花架子,而是中华武术发展的极致,太极拳的技击力是横行霸道的,所以才有了杨露禅、陈长兴等前辈大师威震四方的功夫,这功夫不是传说,而是事实!

万法归宗,就是外家拳的代表少林拳,其极致的功夫“易筋经”也是如此发力,只是没有太极拳细腻深远罢了。

怎么能够习练成横行霸道的太极功夫,请看我以后慢慢道来。

我所写出来的,就是我习练出来的,是我习练太极拳的亲身体会。我越是得到太极拳功夫,就越感觉到太极拳是个珍宝,越对太极拳被谬传成花架子感到可惜,现在功夫不能当饭吃,所以把太极拳的真正东西拿出来给大家,目的是怕太极拳失传而彻底沦落成花架子太极体操。大家有兴趣的,就来沈阳,我们将倾囊传授。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任何技击术都需要能量的产生和传簇这二个要件,否则不能技击。

技击需要的力量,在体内称之为能量,体内的能量发出去就是力量。

比如外家拳的弓步冲拳,由腿脚肌肉紧张产生脚蹬地的能量,然后脚蹬地的能量被腿腰胯胸肩胳膊传簇到拳头打出。所以外家拳的肌肉紧张发力之中,肌肉紧张既是能量的产生方式,也是能量的传簇方式。

但是肌肉紧张发力有很多弊端,比如说肌肉的排列方向不同,所以不能将所有能量集中在同一方向打出;肌肉紧张的副作用就是僵硬,僵硬本身就阻碍最大能量的产生;肌肉紧张发力只能单向传簇能量,即只能将自身能量传簇到体外发出,而不能传簇对手打来的能量,所以其技击方式只能是与对手能量硬碰硬,能量的硬顶就是肌肉紧张发力的杀伤力,这样很容易导致自身受伤并且严重消耗体力。

肌肉紧张发力的这些弊端中,前二个弊端为不能发出人体最大能量,后一个弊端为能量的单向传簇导致只能硬顶而不能保证自身不受伤,这二个弊端就是肌肉紧张发力的能量产生与传簇的弊端。

武术前辈大师基于肌肉紧张发力的弊端而发明了太极拳-----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太极拳是武术发展的极致。

太极拳以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周身整体的压缩旋转替代了肌肉紧张而产生下行能量,即脚蹬地的能量,以获取上下贯通的上行能量(即脚蹬地获得的地面的反作用力),并且以周身的压缩旋转传簇上下行能量。这样太极拳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就彻底克服了肌肉紧张发力的弊端。

从能量的产生来说,周身整体的压缩旋转是在上下二个方向进行的,这就保证了周身能量能够向同一个方向产生最大能量,并且不会僵硬,极少消耗体力。从能量的传簇方面来说,压缩旋转具有双向传簇能量的特点,即周身的压缩旋转不但能够传簇自身能量,还能传簇对手打来的能量。

太极拳压缩旋转发力的这个双向传簇能量的方式就是太极拳将自身能量与对手能量阴阳转换合一以实现借力打力及八劲吞吐的根基。所以说太极功夫的本质就是能量传簇,太极拳技击的方式就是传簇自身与对手能量,而不是与对手能量硬顶。

太极功夫可以用一句话形容,即下通上满。下通指二个方面,一是自身压缩旋转产生的下行能量的通,这个下行能量可以让身体获得上下贯通之力的上行能量,上下贯通之力就是太极拳的技击能量,上下贯通之力远大于肌肉紧张发力;二是当对手力量向我打来时,我以与对手力量接触点部位的压缩旋转吞入对手能量-----记住,是吞入对手能量,不是向外拨------然后用周身整体的压缩旋转将对手能量下行传簇到脚下,这时我体内的下行能量就包括我自身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和对手打来的下行能量的总和,我获取的上下贯通之力就是二个人的能量,这时我再将上下贯通之力发出,就是借力打力。八劲的本质均是这种能量的上下传簇和自身与对手能量的阴阳转换。所以下通是吞入对手能量与自身能量阴阳转换合一的关键。上满则是指周身习练会压缩旋转,周身贯通,让上下贯通的能量传簇遍周身,举手投足发出的就是周身的整劲,用这个整劲吞吐对手能量,打击对手。当然上满的实质也是通,太极的通就是指自身与对手的能量可以在体内上下传簇运行。

太极拳功夫就是吞吐对手能量,而不是与对手能量硬顶。太极这种以压缩旋转传簇能量的方式导致了其发力的独树一帜,即其打出的力量也能贯通到对手体内,杀伤力极大。以压缩旋转打出的力量就是缠丝、拧裹螺旋、混元劲。所以太极功夫是体内能量传簇的缠丝、拧裹螺旋、混元,绝不是外形动作的缠丝、拧裹螺旋。吞吐对手能量只需四两劲,就可拨动对手千斤劲,这叫四两拨千斤。四两拨千斤绝不是将对手劲力向外拨,向外拨是小孩子都会的本能方法,不是太极拳。没有能量传簇而妄图以无谓的松去外拨对手劲力的太极就是花架子,这正在被无数人验证着!

另外再说明一下,虽然各派外家拳也讲究顺力而为的技击方式,即顺对手力量技击,但是其肌肉紧张发力的弊端无法保证杀伤力与自身安全与体力兼顾,与太极相比就很原始。太极是专门研究能量传簇的。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许多人都说打通任督二脉就有功夫了,这是对的,但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打通任督二脉,任督二脉里运行的是什么,怎么运行!

现在似乎通行的做法就是用大脑意思感觉出来的气感去在任督二脉转一圈就算是打通了,但现实是这些都不是功夫,太极拳还是被人看作花架子。

大家一定要明确,太极-----以及任何技击术-----无不是以能量传簇为根基的。没有能量传簇,把太极神秘化,以为太极是大脑意思习练出来的,都是花架子。太极功夫是身体本身习练出来的,与大脑意思没有一点关系。用练单杠打个比方,单杠的单臂大回环就是功夫,这个功夫是身体习练出来的,你就是用大脑意思一百年也还是不会单臂大回环。练太极也一样,身体本身习练不出太极功夫而只是强调大脑意思里的松,一百年也不会练出功夫。太极松的实质是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以身体的压缩旋转传簇能量,而不是在不产生能量传簇的情况下无谓地松、松、松!这正在被无数人不断地验证着!没有能量产生和传簇的技击术是空穴来风、竹篮打水、缘木求鱼。

明确了这点,就知道了能量及其传簇是太极的根基,所以,打通任督二脉的是能量,绝不是大脑意思或气感什么的!在任督二脉中运行的也是能量!没有能量,所谓的打通了任督二脉就是扯蛋。用能量打通任督二脉就是功夫。

所以,习练太极拳的第一步就是要生成能量,第二步就是要周身传簇这个能量,只有打通任督二脉才能达到能量周身传簇的目的。

太极要在肌肉不紧张的状态下生成能量,就需要二个本事,第一是用身体整体的压缩旋转替代肌肉紧张产生下行能量作用于地面,获取上下贯通的上行能量,这就是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生成能量。能量在体内运行为能量,向体外发出既是力量。第二个本事就是心神抽合,心神抽合就是前辈大师说的以心行气。为什么要以心行气呢,以为人体在大脑控制下的发力就是肌肉紧张,所以太极拳的发力要抛弃大脑对身体的控制,以心神抽合控制身体的压缩旋转从而实现能量传簇。

太极不以自身能量(即力量)与对手能量硬顶,而是传簇对手能量,让对手打来的能量进入自身体内,与自身能量阴阳转换合一,即借力打力。所以太极的能量传簇不单是传簇自身能量,还要传簇对手能量。肌肉紧张发力则只能传簇自身能量,不能传簇对手能量。所以能量传簇就是太极技击的精髓。

习练太极首先要学会自身传簇能量。压缩旋转产生下行能量,这样就能获得上下贯通的能量,初步的上下贯通能实现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将上下贯通之力积存在尾闾命门,所以要想打通督脉,就要从尾闾命门开始将能量向上传簇,打通命门夹脊玉枕三关,能量才能传簇到百会形成虚灵顶劲,实现力由神起。打通三关是一个长期习练的过程,那种认为挺挺腰就是领起三关的认识是极其错误的。三关通了,督脉才是打通了。

督脉打通了就意味着实现了能量在周身骨骼中的传簇,下一步,就是将骨骼中传簇的能量向人体其他组织器官传簇,以实现周身能量传簇,这个过程叫凝神聚气。凝神聚气的实质就是打通任脉,将督脉能量传簇到任脉,形成心神三角区,归聚能量,将来太极的能量就是由归聚在心神三角区的能量发出的,是为拳由心发。

力由神起拳由心发才是太极的绝技。

大家看到没,只有这样的打通任督二脉才是功夫!

打通任督二脉的机关就是能量在尾闾会阴的能量翻转,有人将能量翻转理解成提肛缩谷道是错误的,提肛缩谷道要是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就人人都会功夫了。

当上下贯通的能量积存于命门后,心神抽合命门的能量由命门经尾闾会阴向丹田翻转,这个能量翻转能上拉脊柱,让脊柱形成压缩旋转以传簇能量,就是打通督脉;向下能下吸涌泉,提引上下贯通之力;横向形成带脉能量传簇,使得身体形成球状能量体;向前能形成任脉逆行,在百会与督脉能量合一。

尾闾会阴的能量翻转是任督二脉能量在身体下部的合一,叫河车运行;任督二脉能量在百会形成身体上部的合一,叫鹊桥运行。这就是杨露禅先生说的上有鹊桥,下有河车。太极练的就是这个能量传簇。

所以,打通任督二脉的前提是上下贯通,即将能量提引到命门,命门有了能量才能开始打通督脉,督脉通了则实现能量的骨骼传簇,实现力由神起;再通过凝神聚气打通任脉,形成心神的能量归聚,实现拳由心发。

尚不如此,何谈打通任督!何谈功夫!

本篇文章只介绍任督二脉,其他压缩旋转、心神抽合、上下贯通、能量翻转、领起三关、凝神聚气等内容请参考我以前发表的文章。

有想学真正太极功夫的------我指的功夫是能与任何技击术抗衡的功夫,不是公园里的画圈游戏------可以来与我们交流,如果我们输了就给你报销路费和食宿费。我们的地址和电话在以前的文章里也有。总发地址电话是要被删帖的。

我已经发表文章一年多,有看到我文章就来的,有的还入师门了,所以我说的不是假的。您要是能来肯定会不虚此行,肯定会对太极有个翻天覆地的认识------太极就是武术等技击术发展的极致!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许多人问我这二句话的意思,说在别地方看到的一些解释很深奥,很神,看不明白。我就在这里介绍一下。

首先要说的是,太极拳一点也不神秘,其本质就是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能量的产生和传簇。能量的产生和传簇是所有技击术的根基,任何技击术研究的都是能量的产生和传簇,比如说外家拳的肌肉紧张就是能量的产生和传簇方式,而太极拳能量的产生和传簇方式是周身的压缩旋转。故抛弃了能量的产生和传簇去妄议太极,将太极说得天花乱坠高深莫测的,就是不懂太极的,这些人肯定也不会有太极功夫-------我所说的太极功夫是能与任何技击术抗衡的功夫,是陈长兴、杨露禅等前辈大师的功夫,而不是公园里自娱自乐的画圈游戏。

习练太极首先要习练出心神抽合,就是前辈大师所说的以心行气。为什么要以心行气?因为人体的基本能量从吃饭获得,在正常状态下,由大脑控制的人体发力就是将吃饭获得的能量作用于肌肉紧张,从而发力。但是太极拳要将吃饭获得的能量作用于周身整体的压缩旋转,而不是肌肉紧张,所以,太极拳的发力就不能让大脑控制,否则就会肌肉紧张。要想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周身产生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就只能由身体自己来控制能量,身体控制能量产生压缩旋转的方式就是心神抽合,就是以心行气。心神抽合的具体习练方法请看我以前的文章,或关注我的订阅号yhjls8。

明白了为什么要以心行气心神抽合,我们再讲讲太极拳中人体内的两个上下运行的能量流。

人体本身是不能发出很大力量的,并且不能将所发出的力量归聚到一个方向打出,所以任何技击术都需要借助脚蹬地的能量,将脚蹬地的能量传簇到手脚打出。如果让人体脱离地面,单凭其自身的发力去技击几乎是不可能的。

先看外家拳的肌肉紧张发力,先是肌肉紧张产生下行能量作用于地面,即脚蹬地,获取地面的反作用力,然后再用肌肉紧张将地面反作用力的上行能量传簇到手脚发出打击对手。这时体内存在上下行的二个能量流,下行脚蹬地的能量流纯粹是由肌肉紧张产生的,获得地面的反作用力后,再用肌肉紧张将这个上行能量流传簇到手脚,所以肌肉紧张发力中,肌肉紧张既是能量产生的方式,也是能量传簇的方式。肌肉紧张发力的下行能量必须要由肌肉紧张才能产生,否则脚蹬地就失去作用,上行能量则可以不必周身肌肉全部紧张就能传簇,比如说外家拳或拳击等强调腰腹力量,就是只用腰胯以下的肌肉紧张传簇能量到腰胯,用腰胯之力催促拳头打出,这就是外家拳所说的“也强调肌肉放松”,但其本质还是以肌肉紧张发力并传簇。

太极拳也不例外,太极拳也要让身体产生下行能量流作用于地面,以获取地面的上行反作用力打击对手。太极拳把地面的反作用力叫做上下贯通之力。太极拳的发力与肌肉紧张发力唯一的区别就是用身体的压缩旋转替代肌肉紧张而产生下行能量流,以获取上下贯通之力。换句话说,太极拳的能量产生并传簇的方式是身体的压缩旋转。关于压缩旋转发力也请看我的其他文章,这里不详细介绍。

在肌肉紧张发力的情况下,人体的骨骼是自然能够传导能量的,比如说人站在地上就能支起百斤重物。但骨骼的这种传导能量的方式是“死”的,是自然的,无法应用到技击,所以技击时的能量主要是靠肌肉紧张传簇的。即外家拳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无法利用骨骼传簇能量。

但是在太极拳的发力方式下,在肌肉不紧张的状态下,就要用压缩旋转把骨骼练“活”,让骨骼根据我们的技击要求去传簇能量-----所以大家记住了,这就是太极拳的本质,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用骨骼传簇能量。

现在我们就开始说太极拳的上下行两个能量流。

太极拳把吃饭获得的能量叫先天一气。先天一气是前辈大师的时代发明的,目的是区别于肌肉紧张发力,这个名字起得不科学,糊弄了许多人。我们不去管先天一气这个叫法是否科学了,大家记住,人不吃饭几十天就得死,不喝水几天就死,不呼吸几分钟就死!所以根本就没有“先天”的一气,记住,先天一气就是吃饭获得的能量,肌肉紧张发力也要用这个先天一气的能量才能使得肌肉紧张,否则肌肉不会凭空就紧张,肌肉紧张也需要能量。

以心行气心神抽合的本质就是把先天一气用于身体产生压缩旋转。只有周身均能产生压缩旋转,才能把上下贯通的能量传簇周身,这就需要将周身的压缩旋转统一起来,这个统一周身压缩旋转的中枢就是心神抽合先天一气的能量在命门、尾闾、会阴向丹田的翻转,前辈大师把这个能量翻转叫河车运行。

先天一气在尾闾会阴的翻转才是真正做到了将先天一气这个“无形”的能量转换为真正的下行能量作用于地面。

尾闾会阴的能量翻转河车运行有这么几个效果:1,驱动两腿运动;2,驱动腰胯腿脚产生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流;3,下吸涌泉提引上下贯通之力的上行能量;4,上拉脊柱,让脊柱产生压缩旋转,让上下贯通之力通过命门、夹脊、玉枕三关,实现能量竖向周天运行;5,拉动两仪带脉能量横向运行;6,尾闾会阴之间的能量传簇产生太极拳精气神中的精。

看到了吗,河车运行是太极阴阳转换中阴的形成,先天一气属阴,河车运行将先天一气转换成了阴的下行能量,目的是提引上下贯通这个阳的上行能量,即阴生阳。河车运行还生成了精气神中的精,精是阴之极。河车运行是太极能量运行的总机关。

河车运行的下行能量贯通到脚,能使脚跟产生压缩,脚踝脚面产生旋转-------当然这需要长期的习练才能形成。而脚的压缩旋转与地面之间的能量传簇就形成了弹簧劲,人体好像踩在气垫子上,所以被前辈大师称之为气,即太极精气神中的气。这个弹簧劲就是人体根节的总能量,是上下贯通之力的总能量,其为先天一气所生,为阳。这个过程就叫炼精化气。

炼精化气的本质就是将先天一气转换为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精)-----即脚蹬地,生成上下贯通之力------即地面的反作用力(气)。炼精化气是太极中最重要的阴阳转换之一。炼精化气习练的是下行能量。

下一步,就是要让上下贯通的能量贯通到周身,到百会,以实现上下贯通之力在周身骨骼中的传簇。尾闾会阴的能量翻转会下吸涌泉,把上下贯通之力提引到命门。同样,能量翻转上拉脊柱,打通三关,让上下贯通之力传簇到百会,形成虚灵顶劲。这个虚灵顶劲就是神,太极精气神中的神。至此,太极才会形成完整的精气神。这个过程就叫炼气化神。

虚灵顶劲是上下贯通的能量上行到百会的结果,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与虚灵顶劲的上行能量将人体骨骼两夺对拉,形成头顶悬足入地的两夺对拉之势,使得身体产生对拉拔长,这时身体才能发出上下贯通的巨大力量。这时与人交手时,对手会感觉你是座山一样不可撼动。

炼气化神的关键是打通三关,也需要长期习练。

炼气化神的本质是将上下贯通之力(气)传簇到百会形成虚灵顶劲(神),神为阳之极。炼气化神习练的是上行能量。

将来练神还虚,虚即是意,即用意不用力的意,就是拳意。

再将来练虚合道,就是空灵园活。

压缩旋转是太极拳能量的产生和传簇方式,周身学会压缩旋转了,就是“通”。通就是太极技击的奥秘,即传簇能量。太极的压缩旋转不但可以传簇自身能量,还可以传簇对手打来的能量。所以太极技击不是用自身能量与对手能量硬顶,而是传簇对手能量,对手打来的能量被我吞入并顺着压缩旋转传簇到脚下,与自身能量阴阳转换合一,形成下行能量,而提引上来的上行能量就包括了自身与对手能量的总和,这就叫借力打力。

大家明白了太极拳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即太极拳体内的两个能量流,就会明白了为什么没有以心行气压缩旋转而只强调无谓的松----其实就是松懈----的太极拳就是花架子了。

我写的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过于高深,大家需要结合我以前的文章一起看才能明白。许多看到我文章的人出于对太极的喜爱,亲自前来体会,从而对太极的认识发生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掌握了太极真谛,有些人甚至都入师门了。大家如果对我写的有疑问,也可以来验证,看看真正的太极功夫是什么样的,是不是花架子。我以前的文章或订阅号里有我的电话和我们的地址。

我的每篇文章中只能就一个主题进行介绍,不可能把整个太极拳讲明白。要了解太极的全部,还是请大家看我以前的所有文章。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太极技击------八劲与粘连黏随

太极拳的本质是一种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的以压缩旋转为产生并传簇能量的发力方式,这种发力方式导致了太极的技击本质就是自身能量与对手打来的力量(即对手能量)之间的阴阳转换,吞入对手能量并将对手能量在周身传簇,与自身能量合一,再用自身与对手二个人的能量总和打击对手。

    基于这种不是与对手能量硬顶而是传簇对手能量的技击方式,自身与对手能量之间的能量传簇就需要粘连黏随,粘连黏随是能量之间的粘连黏随,目的是保持与对手的外形接触以与对手能量实现传簇,直至将对手能量引进落空并实现借力打力。

   自身能量与对手能量之间不同的阴阳转换方式可分为八种,即蓬捋挤按踩冽肘靠八劲,八劲就是实现粘连黏随及吞吐对手能量的方式。此八劲接手就使出,蕴含在举手投足之中,所以八劲是无形无势的,将八劲理解为一个固定的套路动作是错误的,身体处于任何一种形势均可使出八劲。太极套路练的就是八劲,而不是套路动作本身。

    八劲均蕴含吞吐,任何一种劲力都会在阴阳转换中吞吐对手劲力,即任何一种劲力都可能实现借力打力而结束战斗。

太极能量来源于上下贯通的能量,技击时接手就要使出这个上下贯通之力,此为蓬。此向上之力可将任何对手打来的劲力向上蓬起,如水浮舟,将对手能量浮起,让对手没有根基。

蓬劲是贯穿八劲的,即任何一个劲力之中均蕴含向上的蓬。其作用就是拔对手的根,即对手劲源。

对手被蓬起后,功夫好的,会松下来以压缩旋转吞入蓬劲。不会压缩旋转吞入并传簇蓬劲,只会无谓地松沉,就会继续被蓬掀翻。如果对手被蓬后硬顶,则自身由蓬转换为捋,捋即顺其势吞入对手硬顶进来的能量;如果对手撤劲,则自身由蓬转换为挤,跟进对手,挤住对手劲源,接触到对手劲源就转换为按,按为与对手劲源的最大接触,形成与对手最直接的劲源接触,然后转换为踩,踩为纯粹的吞,将按接住的对手所有能量一并吞入并传簇到脚下,提引上下贯通之力;经过踩,对手已经落空,会与自身贴脸,自身由踩转换为冽,就能把对手掀翻;如果冽不成功,又与对手贴脸,此时可肘靠。

如果对手功夫好,双方就要经过多次吞吐的阴阳转换,比的就是双方谁的功夫好了。一般来说,双方都会八劲吞吐的,谁也赢不了谁,这时就要打了,即不用借力打力,直接传簇能量到拳头脚打击对手。

蓬为万劲之母,引进落空之始,捋挤为粘连黏随的主要手段,按为堵住对手劲源,实现与对手劲力的最大接触,以为踩做准备,踩为吞,冽肘靠为吐。

实战中双方能量交着,任何一劲不可能一次性成功,就需要多次的阴阳转换。比如说捋挤,在捋挤过程中,对手发力就要吞入,对手卸力自身就要吐出,紧跟对手劲力,抢占先机先势,一步一步接近对手劲源。

八劲也不是按顺序使出的,可以随时转换。蓬只要使对手落空了,就可以直接冽肘靠。对付多人时,不用什么八劲吞吐了,用上下贯通之力直接打击对手,来拳就打对手的拳,来脚就打对手的脚,对手劲力越大,上下贯通之力的贯穿力越大,因为对手的肌肉紧张本身就是一个能量的导体,所以肌肉紧张发力的人对太极的拳头的感觉就是“震”。

了解了太极的技击方式,就明白了太极无形无势的道理。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标签:

杂谈

    群里有人讨论太极套路动作的作用,于是就这个问题与大家交流一番。本来这个问题是个高层次的东西,初学者接触不到,但既然说了,就全面地展开说一下。      

      首先说一下太极套路动作的作用。太极套路动作是习练以心行气心神抽合和八劲吞吐的,除此之外,套路动作没有任何技击意义。除非对手做好挨打的架子等着你打(这种情况存在于有些太极拳的一些教学活动中),你才能用套路动作打人,但这种情况实战中是不存在的。再者,太极拳的高明不在于动作而在于功夫,太极拳的任何一个动作和技巧,外家拳都有,所以太极套路动作与外家拳等技击术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将太极拳某个动作看得比其他动作高明而具有特殊的技击意义是一个扭曲的认识。         从初级的重心转换到用心神抽合打套路,这个阶段套路动作习练的是心神抽合,让上下贯通之力周身传簇,而到了高层次,太极的套路动作练的就是技击八劲吞吐。       

       从最简单的走桩这个动作说起。高层次的走桩,起手就得有上下贯通上来的向上顶的蓬劲,蓬劲是万劲之母,是由脚下经过三关传簇上来的,异常巨大,无论对手打来的劲力有多大,都能轻松地把对手劲力浮起,吞入对手劲力,让对手失去根基,是为引进落空的开始。      

        由于蓬劲是三关打通才能发出,所以不会能量传簇而只以为领起三关就是挺一下腰的太极拳无法发出蓬劲(当然他们自以为能蓬),只会无谓地松懈而不会松着发力,当其遇到蓬劲时,由于失去根基会突然感到心惊肉跳,浑身马上紧张起来硬顶,不敢松懈了,因为其心里知道此时一旦松下来的后果,就是被蓬拔起。此时由于对手硬顶,蓬就要转换为前手挤后手捋或按,前挤后捋按形成冽劲,对手就出去了。不会太极功夫的,外力很大的,被蓬起后就手足无措了,整个身体立即失去重心,连硬顶的劲都使不出来,也许就用不着后续手段了。        

       所以在高层次的走桩中,蓬捋挤按等八劲是必须要打出来的。太极有句话叫练时无人若有人,说的就是在练时虽然没有对手,但是一定要把打击对手的劲力都使出来,所以高层次的走桩要打出蓬捋挤按。这四个劲不是按照顺序打出,而是在每一刻都要有这四劲的阴阳转换,走一步桩,至少要经过四次蓬捋挤按的阴阳转换。再进一步,还可以打出踩冽肘靠,八劲皆出。        

     再说说云手,云手的动作非常明显,起手就是蓬,上为捋,中为挤,下为按,实战中使了这四劲,就与对手贴上脸了,所以云手中前手蓬捋挤按,后手就要踩冽肘靠了。所以在打云手时,八劲都要打出来。        

       再说说一个不明显的动作,比如说搬拦锤中的锤。有些太极就直接向前打出一拳,没有任何阴阳转换。但师父打这一锤至少需要五秒钟,经过至少三个阴阳转换,这一锤能缩能伸能变,能蓬能挤能按,一锤之中就能随对手劲力转换多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粘连黏随的程度,对手想躲躲不开,想顶顶不住,想跑都跑不掉。       

       师父打一个套路动作能打出30到100种阴阳转换的劲力,即举手投足都蕴含着八劲,粘连黏随,吞吐自如。        

       八劲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上下贯通的能量,这个能量在与对手打来的能量阴阳转换时的不同转换方式可分为八劲,但是当一个人打套路时,没有对手能量只有自身能量,这时怎么打出八劲呢?这就需要心神的自我感觉和调整,这就是太极拳的意。这个意常被理解成大脑里的意识,是不对的,太极的意也是身体本身的意,身体的意决定了八劲的畜发,决定了吞吐,完全与大脑意识无关。太极起意就是蓬,意一缩就是捋,一探就是挤,一钻就是按,一分为踩,一合为冽,一进为肘靠。太极的意是心神抽合习练到高层次的一个条件反射。形意拳甚至直接叫心意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太极八劲不是严格割裂的,是随着对手劲力不断转换的,所以打套路时一意含八劲,意在每时每刻是时刻准备并能够转换到任意一个劲力的。这就是太极拳在高层次习练的功夫,这个功夫是无穷无尽的,练20年太极的绝对不会知道练50年的功夫是什么样的。从这个意义来说,大概杨路禅先生也没有练到太极的极致功夫,当然我们谁也不知道这太极的极致功夫是什么样的。这个是我的妄论,但却是事实。我本人才刚形成意不久。        

        大家从我以上对套路动作的打法中是否明白了一些东西!太极拳练的就是无形无式但存在于举手投足之间的八劲和吞吐。太极的套路动作不过是八劲吞吐的分解,套路动作要练出来的是八劲吞吐,而不是套路本身的动作。套路动作打不出八劲吞吐,就是白打,打几十年如行云流水般的漂亮也不会有功夫,这正在被无数人不断地验证着。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如何发力和如何传簇力量是任何功夫的基础。外家拳的肌肉紧张发力,就是用肌肉的收缩紧张变形产生并传簇能量,比如说弓步冲拳,用腰腿的肌肉紧张产生能量作用于地面,获得地面的反作用力,就是脚蹬地的能量,然后再通过脚腿、腰胯、胸肩、胳膊等部位的肌肉紧张将脚蹬地的能量传簇到拳头发出。所以说外家拳的发力实质就是以肌肉紧张产生并传簇能量。

太极拳的发力则是在肌肉不紧张的状态下,利用整个身体压缩旋转的变形取代每块肌肉紧张收缩的变形以达到畜发能量的目的,所以可以发出人体的整劲,就是人体所能发出的最大技击能量。

所以说,前辈大师探索并发明出太极拳的目的是为了发出人体的极致能量和力量,并不是先想出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的技击目标后,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发明了太极拳。

但是太极拳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被发明出来后,前辈大师很快发现了这种发力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不但可以传簇自身的能量,并且还能传簇对手的能量!换句话说,身体压缩旋转作用于地面,获得地面的反作用力后,地面的反作用力再被身体的压缩旋转传簇到手脚发出,这是压缩旋转对自身能量的传簇;在技击时,对手打在我自身身体上的能量,也可以被我自身的压缩旋转所吸收吞入并顺着自身压缩旋转传簇到脚下,获得地面的反作用力后再被压缩旋转传簇发出,实现借力打力!

太极拳的这种可以传簇自身与外力的双重传簇能量的发力方式对于技击的作用是外家拳肌肉紧张发力所不具备的,肌肉紧张发力只能传簇自身能量,对于打向自身的外力,只能硬接硬顶,并且肌肉紧张使得整个身体形成一个僵硬的杠杆,承受外力打击能力有限。而太极拳的发力方式则对任何打向自身的外力都可以吞入自身体内并传簇到脚下,这种发力方式就好像是弹簧或气球,不与外力硬顶,而是吞入并传簇外力,使得打向自身的外力失去作用,唯一的效果就是被我所用借力打力。

前辈大师出于隐晦或保守的思维,将太极拳特有的发力方式而形成的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的效果故意夸大,给人以太极拳很文雅的印象,却将太极拳巨大的攻击力隐晦不说,并且将真正的太极功夫只传承给子孙,传承给徒弟的都是外形动作。结果就是传承到现在,世人均认为太极拳是花架子。

其实太极拳发出的周身整体力量是肌肉紧张发力无法抗衡的,这也是太极拳被发明出来的原因。

肌肉紧张发力时,由于周身肌肉排列方向不同,不可能每块肌肉都能同时向同一方向发力,每块肌肉的紧张还会相互牵制,并且肌肉紧张的副作用就是僵硬,发力时需要空间距离,劲力不连续,肌肉需要频繁紧张等,以上这些就是肌肉紧张发力的弊病。

太极拳的发力则克服了肌肉紧张发力的缺陷。太极拳的压缩旋转克服了每块肌肉紧张的相互牵制和僵硬,能使周身同时在同一方向发出人体的极致力量,太极拳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让能量在体内传簇,所以发力不需要空间距离,粘哪都能发力,并且太极拳的阴阳转换使得劲力连绵不断。

太极拳的特有发力方式决定了太极拳特有的技击方式。太极拳中有句话叫上下相随,指的是“通”和“满”。下是指压缩旋转产生并传簇下行能量,所以太极拳的发力起始于向内向下,这个下行压缩旋转的能量有二个目的,第一是产生下行能量作用于地面以获取上下贯通之力,第二是下行的压缩旋转可以吞入对手劲力并引带到脚下,以获取更多的上下贯通之力(自身加对手的下行能量)。上则是指压缩旋转产生的下行能量(加上吞入的对手能量)传簇到地面后,获得地面的反作用力,就是上下贯通之力,这时的上下贯通之力包括自身下行能量和吞入的对手能量。这时如果只将对手能量发出,自身能量继续周身运行,则是借力打力;如果将自身与对手能量全部发出,则就是太极拳原本的技击方式,即发出自身与对手的能量总和。

下为通,目的为了引带对手能量,上为满,目的为了发力打击对手。上下相随(还有许多这样的词语),听似简单的话,里面包含的内容无限。但就是这些常人看不懂的话,使得前辈大师的子孙们得到了真东西,却使得太极拳沦落为花架子。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目的:让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了解太极拳理论,亲身感受太极功夫,展示我们的教学方法。

地点:皇姑区北行长江街岐山路交叉口国美电器楼上19楼

时间:上午9点30分

课程安排:

9点30分-----10点:讲解太极拳原理及习练方法

10点-----10点30分:太极拳爱好者与教练功夫交流,亲身感受太极功夫,功夫交流没有任何限制,大家可以用所学的任何功夫与教练交流。

10点30分----11点:教学演示:走桩及套路

11点----11点30分:解答太极拳爱好者疑问

欢迎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参加。联系电话:15541535900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