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者风流| 朱振庚艺术辑评

 伯乐书香小屋 2017-04-28

朱振庚 山海经扇面 纸本设色 2007年


      他的最大特点是,不随波逐流,而是不断发挥创造性。他尤其注意发现和汲取民间艺术的丰富营养,做多种形式的尝试,在水墨画上开拓新的领域,并做出出色的成绩。他的作品在同行之中颇有影响,并启发和带动了一批人。

      他来自民间,来自底层。性情耿直,拙于事故。世间不平之事常使他目瞪口呆,他的坦白直陈也常令人目瞪口呆。

      他没有权势,只有一双画家的眼睛是属于自己的。

     他其实是幸运儿,因为他拥有令人钦慕的艺术天赋,但他又不依附于此,他不断舍弃、不断开拓,走着一条寂寞的路。??他的画不过是心迹的自然流露,是很久以来就孕育在心中的情,用不间断的、不同的语言吐露出来。

      正由于此,他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一张破旧的照片,经他一勾勒,便成了真正的艺术品。

——周思聪


朱振庚 谷神图 纸本设色 69cm×46cm 2007年


     在朱振庚手里,速写就是创作活动,画速写是感情的需要。在他眼里,无所不可入画:一个很不起眼的对象,室内一角、一个院落,甚至一个带罩台灯,经他一画,就显得非常有味,充满了造型的乐趣。其审美功能不在某些精心制作却毫无创意的“作品”之下。

      朱振庚的水墨画,有突出的创造。通过长期专研,吸收民间艺术的营养,逐步形成了造型朴拙有趣、色彩斑斓、丰富耐看、即兴随意不同流俗的艺术风格,丰富了水墨画的表现力,在水墨画现代化,开拓水墨画新的审美领域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卢沉

朱振庚 戏曲人物图 纸本设色 138cm×34cm 2008年


      朱振庚为自己创作确定的宗旨是:从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和外国美术中吸取、借鉴一切有益的成分,但在创作中,又要与传统绘画、新文人画和新潮美术拉开距离。这也就是说,他将自己的艺术根底植入人类的深厚的土壤中(他认为这是创新的基础和依据),但培植起来的艺术之花又要不同于古人、今人和洋人。这种自我设计,可谓立足也稳,立志也高,这也就决定了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急功近利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朱振庚对这一点也很清楚,所以长年以来,他一直在做着沉着的努力,以甘于寂寞的精神默默地耕耘。他贡献给社会的是沉甸甸的甘果,而不是宣言和口号。

——杜哲森

朱振庚 都市系列 纸本设色 168cm×97cm 2000年


     朱兄不愧为炎黄子孙,在他的艺术中呈现着华夏民族的文化命脉,并为这传统充添了新的血液,因此前人的艺术无论它多么完善也无法替代当今时代的追求。朱兄的实践与创造是如此扎实又跨度大,因此不得理解,与老年人和青年人难以为伍,即便中年同道也瞠目结舌。而朱兄矢志不移,一意孤行。我认为振庚的艺术是20世纪90年代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流中的一种思考,在他的艺术中线和色无不浸融着科学表现生命力的东西,也就是说他在把凝结着人世间七情六欲的线和无限抽象神秘情韵的色,赋予科学、时代精神,因此他的艺术无不打上我们这个“思考时代”的思想负荷的烙印。因此朱兄艺术的内涵,孕育倔强的生命力度,在这里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都有他独到的历史艺术价值。何为时代性?朱振庚的艺术便是,它标明真正的艺术既是现实的又是跨时代超时空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吴小昌


朱振庚 菩萨造像 纸本设色 34cm×34cm 2008年


     朱振庚作品代表了当代中国画的一种典型风格:突出笔墨趣味。笔墨在中国写意绘画中是基本单位,其组织结构具有独立性。笔墨自身的结构转换,就具有实在的审美意义。中国历来就有欣赏纯粹笔墨的审美习惯。不同的是,朱振庚作品接受了西方现代美术的影响,从观念上已经与中国传统笔墨欣赏习惯(如书法)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因此,朱振庚作品具有中西融合的特点,同时也是目前被业内人士普遍认可的特点。朱振庚作品丰富的笔墨变化,与西方形式感和审美观的巧妙融合,显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可持续发展性以及发展的多样性。

——郭晓川

朱振庚 男士们 纸本设色 58cm×58cm 2007年


     朱振庚艺术的独特之处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形式感强,那种充满张力与韧劲的造型似来自民间艺术,但更具有汉唐壁画的雄沉气魄与原始艺术的凸起魄力。这些特点与画家有意消减形体周边空间的面积有关。其次是色彩极佳。他的色彩感觉远远超出了绝大多数中国画家认知的范限,而具有古代壁画沉着强烈、丰富斑驳的视觉效果,尤其是那些灰色下透出暖色、深色与亮色的交响融合在令人悦目激赏的同时,透射出一种纯正与博大的趣味。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他不断舍弃旧的自我而开拓新的自我,走着一条寂寞然而前途远大的路。??而朱振庚敏锐的艺术感和通透的历史感,必会使他在这一方面有所成就。

——廖文

朱振庚 山水图 纸本设色 46cm×34cm 2008年


     朱振庚以现代人已掌握的素描观,着重描述画面中虚实浓淡的丰富效果来揭示画面语言的隐喻成分,体现了他的艺术追求所在。他想方设法将传统的笔墨体系与各种现代风格融合,表现了强烈的超越意识,并且成功地借鉴了民间壁画中的许多东西,创造了独具个性特征的新型风格。他以白粉调和水墨,反复皴擦,反复渲染,使得画面产生了斑驳、厚重、隐约、耐看的艺术效果。其笔下的白粉,是对传统写意的笔画规范和类型的极大偏离,打破了由水墨、宣纸、毛笔三者形成的操稳定结构,带来了技术上及视觉上的重大转换。多层次的色彩覆盖,相互错落的笔触,达到了视觉上的层次感、厚重感与力量感,开创了意笔画创作的新面目。

——高伟川

朱振庚 红色仕女 纸本设色 48cm×40cm 1997年


     朱振庚一直是我认为画得很好的画家,是难得的优秀画家。他的作品质量要比那些名重一时的名家好得多。第一,他很早便意识到变革的必要,几乎是出于某种本能,他的变革以释放他对艺术的热情和理想为依托,而从不胡来;第二,他在每个阶段的作品都有可取之处,积累已臻成熟,证明其对待画画的严谨态度;第三,他以充足的力量和才华贯注于创作,因此他的画总是耐人咀嚼的。朱振庚的实践还在延续,这是我对他抱有更高期待的基础。一句诗用在画家身上恰到好处: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可还活着。艺术家的生命与艺术是互为一体的,在我们周围,多数画家的自然生命要比他们的艺术生命长得多,在艺术上刚一露头就夭折了。所以,朱振庚是特别令人尊敬的,他决不停步,走得坚定并且踏实,正因为如此,他的某些不足都在行进当中自然地弥补了。

——李小山

【详见《中国书画》2017年4期】



本文编辑:宋建华   新媒体编辑:崔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