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有阴晴月缺,人有旦夕祸福”,我们在平日生活中,难免碰到这样的情况:某某尿毒症需要做肾移植了,某某父亲要捐肝救儿子……很多人肯定有这样的疑惑,捐赠自身的器官之后,对自身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1、心 这个真的捐不了。除非真的活不下去了,而心脏还在跳动,想捐就捐了吧。 2、肝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化工厂”,具有合成、解毒、分泌的作用,因此一旦有病,其后果可想而知。其实,肝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再生!肝脏是体内有自我修复功能的器官,切除一般的肝脏也能够自我张回原来的大小。 通常情况下,捐赠肝脏一般需要供肝50-60%,剩下的肝脏可在半年内再生与原来差不多大,对供者以后身体没有明显的影响,恢复顺利可在10天出院,1月恢复一般工作,2-3个月可恢复体力劳动。 PS:已经发生了肝硬化的异常肝脏是不能再生的。 3、脾 脾脏的作用是把胃里的精华物质加以吸收利用,是人体的过滤器! 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嗜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一般说来,脾切除后,对日常生活及寿命影响不大,但近年来,有人从免疫学角度出发,认为脾切除后会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新陈代谢减弱,相对容易继发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等。 不过,脾脏不是唯一的免疫器官,术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机体免疫能得到一定恢复,它的部分免疫功能会被其它免疫器官替代,当然,完全恢复如常人不太可能。 4、肺 每个人有左右两个肺,但是肺是不可以捐赠的,捐了一个肺之后,剩下的肺不能维持人体的呼吸功能。 5、肾 正常人如果两个肾,肾功能完全正常的情况下,摘除一个肾脏对人身体并没有太大的损害,由于剩下一个肾完全可以再代偿,一个人从生理上来说有一个肾脏,肾功能是正常的就可以达到日常需要。这是因为人体每个肾脏约有100万个肾单位。据研究,每个肾脏实际上只有1/10的肾单位进行工作,9/10的肾单位处于“轮流休息”状态。如果另一侧肾完全正常的话,那么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影响,不过不能做太多的运动。 ps:单肾没关系,前提是肾功能没问题!如果一侧肾功能很差,平日需特别小心保护剩余的一个肾,一旦剩余的肾保护不好,出现了损害,就无法发挥过滤作用,不能将有毒物质排出体外,久而久之代谢紊乱,最终形成尿毒症。 其实,相信友们看了这么多就知道,正常情况下,当然我们不捐赠,保证原装的的器官是最好。但是迫不得已的情况出现了,也要了解了解以上器官捐赠之后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