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到伤寒论有两句话 有些问题不明白,求前辈指教

 老玉米棒 2017-05-03
楼主genlu 2013-10-30 16:22:43 原文
63条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162条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问题
1. 汗出而喘----有“汗出”的情况,为什么还要用善发汗的麻黄?
2. 无大热-----为什么还要用大寒药石膏?
3.究竟发汗后,又导致“汗出而喘,无大热”的病机是什么?

想了好久 还是想不通,求各位前辈指点一二

#2回复韧逸 2013-10-30 17:00:23 宣肺平喘化痰。给邪找出路。麻黄走表汗解,石膏走下便解。
1避免闭门留寇。
2石膏通腑泄热,上病下治。
3热从表解,痰饮阻肺。
#3回复宇宙旋风 2013-10-30 17:23:09 这种情况,汗后或下后,汗出而喘,一般是余邪未尽;无大热并不等于没有热,且热在阳分、气分,其迫汗外出并逆肺滋扰而作喘;故不拒麻黄之开发,有石膏清热监制亦无妨;杏仁是清肺降逆平喘的。
#4回复yiduolanghua 2013-10-30 18:19:24 本帖最后由 yiduolanghua 于 2013-10-30 18:32 编辑

回复 1# genlu 发汗后表虽解但热从里出或者发汗后邪未解而入里化热,麻杏石甘汤主以宣肺平喘,麻黄不在发汗因石膏量大而功主宣肺。所以不矛盾!邪郁于肺,肺气不宣故喘;无大热,邪不在卫只是郁于肺;汗出热邪迫津外泄。由于邪自外来郁于肺肺气不得宣,热自里出郁于肺肺气不降,治当顺势而导之,宣其肺使邪从外解,降其气使邪从里泄。从而肺气得以宣降。
#5回复chenyongchang 2013-10-30 19:15:45 这个麻杏石甘汤已经是太阳坏病了,太阳病初起,如果人身体强壮,里气不亏,发汗解表,即可汗出而解,但现在是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说明是小热,微热。那就要分析清楚,这个有热而汗出,是太阳病表证未解的汗出,还是阳明病的里热逼迫津液外泄而导致的汗出。
因为条文过于简略,无法推断其具体是什么太阳病还是阳明病,但我们可根据方子以方测证。麻黄解表,以解肺气之郁,杏仁降肺气之逆,则喘自平,石膏清里之郁热,这是表里双解,内清郁热,外解表寒,与大青龙是一回事,但症状比大青龙证轻。
这种病人平素是属于阳气旺盛,阴津稍有亏虚,所以一旦外感风寒,就引动里热。
#6回复chenyongchang 2013-10-30 19:26:36 石膏这个药不是大寒的药,它只能说是微寒,说它大寒是后世医家说的,它专清气分之热,《伤寒论》中的石膏用量都非常之大,麻杏石甘汤这个方子用石膏半斤,就是现在的八两,古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15.625克,八两就是125克,这是两次的量,也就是说一次的量就是62.5克,试想一下,汗出而喘无大热,只有小热,仲景一次的量就用了62.5克,足以说明这个药根本就不是大寒的药,否则仲景用那么多?

所以后世医家很多人都没有搞懂《伤寒论》,现代人被误导了,怎么也学不到仲景的医术了。
我眼本明,因师故瞎!
#7回复chenyongchang 2013-10-30 19:39:21 这个麻杏石甘汤证主要是肺经郁热,汗出是腑热外发,逼迫津液外泄,用麻黄的目的只是打开毛孔,解肺卫之郁,实际上麻黄在这里并不是单纯的解表,这里是破郁的意思,没有用桂枝,所以不会造成助热。
#8回复genlu 2013-10-30 21:58:57 回复 2# 韧逸

既然病人已经汗出,为什么还要用汗出药麻黄?不怕发汗太过?
#9回复genlu 2013-10-30 22:01:03 回复 3# 宇宙旋风

石膏清热监制亦无妨 有道理
#10回复genlu 2013-10-30 22:08:30 多谢各位的指导 个中疑问明白了。。。再次多谢各位
#11回复chenyongchang 2013-10-30 22:11:07 回复 8# genlu

麻黄的功能就只发汗解表吗?它还能宣肺平喘呢,还能治头痛,破症坚积聚,功能多了。

《神农本草经 麻黄》:气味苦、温,无毒。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去节根。)

#12回复宇宙旋风 2013-10-31 06:55:12 现代研究认为,麻黄有打开细胞的功能,所以能发汗,破淤积,多用于实证,还能用于外伤有瘀止疼。
#13回复韧逸 2013-10-31 08:11:04 回复 8# genlu

有故无殒亦无殒
#14回复浅94264 2013-10-31 22:19:26 这个病的主症是无汗而喘。伤寒论中出现喘的方证,有麻黄汤的无汗而喘,有小青龙汤的水寒射肺的喘,和中风兼喘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汗出而喘”排除了麻黄汤证和小青龙汤证。原文说“不可再行桂枝汤”,排除了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阳明里热所致的喘,也有汗出,但它说无大热者,就是说这里没有阳明里大热,这样将伤寒论中的主要喘证全进行了鉴别,现在就剩下邪热壅肺的喘。原文中的无大热,指的是没有阳明里大热,那么至此,用方已经明确。

麻杏甘石汤,是肺热作喘的名方。原文中汉代剂量换算到现在,一次治疗量是麻黄30克,杏仁10克,甘草15克,石膏60克。这样看,麻黄用量虽然不少,但在配伍大量石膏的前提下,它的解表发汗作用就弱,而主要发挥它的宣肺平喘作用。麻黄有三个作用,一是发汗散寒,一是宣肺平喘,一是利水消肿。主要是看和什么药配伍发挥它什么样的作用。

————见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15回复芪世书生 2013-11-01 00:03:13 求学的态度,看各位老师探讨
#16回复芪世书生 2013-11-01 00:04:37 今天才看到方剂里的麻杏石甘汤,今天又看到各位老师在此讨论,受益匪浅
#17回复jinsir 2013-11-01 11:33:20 见到各位言说,我也想表达上观点。有现成的,陈潮祖所论,我赞成:
#18回复闲人说梦 2013-11-04 10:19:43 据《经方实验录》,认为本为麻黄汤证,解表未妥,表未解,而里热郁。我觉得很可能在实际治疗中,首先是麻黄汤解表,汗出。有可能又用了桂枝汤加减,仍不解。有汗出,不烦躁,不能用大青龙。麻黄汤加减也不行。所以首先想到的是要表里双解,既宣肺气,又要清里热。(个人觉得用麻黄桂枝,表解不彻或无汗,或汗出不彻,多有致里热郁结,伤阴动血)。我觉得这个思路:肺气不宣,就用麻黄。里热内郁,用石膏。寒热并用。发汗并不厉害。
#19回复闲人说梦 2013-11-04 10:28:58 我觉得后世很忌讳麻黄的发汗作用。我觉得在实际治疗中不可避免。用药难以恰到好处。关键是发汗过多,所致变证,能够处理。麻黄解表的作用不是其他药物能随便替代的。我觉得张仲景没想那么多。伤寒解表,用麻黄这是正法。这里肺气不宣,喘,也是因为寒气闭肺,导致肺气不宣。喘说明肺气欲宣而不得宣,故用麻黄,他药不能替代。有里热,当然要清热。所以用石膏。要是咽喉痛,还可以用橘梗之类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