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利来啦!故宫特展“梵天东土,并蒂莲华”全景虚拟展览随时看

 无为zy7ny7trqk 2017-05-11

“梵天东土  并蒂莲华-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展”于2017年1月3日在故宫博物院正式结束。共展出来自于印度笈多与后笈多时期、中国的北魏至初唐时期代表性的175件石质雕塑作品和少数铜质、陶泥质造像。展览将巡展至福建、浙江和四川,这将是近年来罕见的中印艺术的盛宴。

 

本次展览从印度各地9个博物馆中遴选出笈多与后笈多时期的雕塑56件,从中国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四川、甘肃、新疆等地博物馆挑选出同时期雕塑精品119件,是我国首次将中印古代同时期雕塑艺术对比展示,也是中印两国文化交流项目的重要一部分。

 

这么牛B的展览或许由于忙碌你一直没机会也没时间去现场瞻仰、欣赏,或许你看了但觉得还不过瘾,那么现在就来一起穿越吧。在文章尾部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进入“梵天东土  并蒂莲华”网上全景虚拟展厅。



佛坐像

4世纪   浅黄色砂岩
高30厘米 宽20厘米 厚7厘米
出自北方邦舍卫城
现藏北方邦勒克瑙国立博物馆


这件佛像以浅黄色的砂岩雕刻而成,具有笈多马图拉样式的艺术风格。  佛像面部长圆,长长的眉毛下垂,双眼圆睁,下嘴唇略厚,头发为规整的螺发,有肉髻,右手施无畏印,手掌部分残毁,掌心有一圆轮,左臂已残。  佛像身穿通肩袈裟,袈裟样式可见犍陀罗遗风,但是变得轻薄贴体。双腿结跏趺坐于台座上,台座两端各有一只站立狮子,面向正前方。台座中央有一尊结禅定印的坐佛,两侧各有两位侍立人物。台座底部有一排题记。



佛立像

4世纪   浅黄色砂岩
高71厘米 宽35.5厘米 厚19.5厘米
出自北方邦马图拉
现藏北方邦马图拉政府博物馆


这尊佛立像以浅黄色砂岩雕成,具有笈多萨尔纳特艺术样式的特点。像面部长圆,眉弓高挑,眉间有白毫,眼睛半闭,鼻梁挺直,嘴唇肥厚,头发为规整的螺发,有肉髻。头后原有华丽硕大的头光,已残。身穿通肩袈裟,单薄透明,躯体轮廓清晰可见,腰间系带在左侧打结;右手施无畏印,掌心有法轮,左手执袈裟衣角,双脚跣足立在一块带矮靠背的朴素石板上。

少女头像

6世纪  陶
高18.4厘米 宽12.6厘米 厚11厘米
出自查谟-克什米尔邦阿克努尔
现藏新德里国家博物馆


阿克努尔常常发现有大量有趣的孤立的头像,种类也多得令人吃惊,这些头像目前主要保存在孟买、新德里、拉合尔和卡拉奇等地,还有少数的保存在其它各地的博物馆和艺术爱好者手中。印度国家博物馆收藏有几件阿克努尔的头像。

这尊头像表现的是一位贵族女性,有着优雅的发式。她的眼睛半闭,似在出神,嘴唇轮廓分明,略为外翻,唇线曲折,口鼻距离较近,下巴圆润,具有笈多时期的艺术特点。头发为呈规则排列的涡卷儿,中分线处有一圆孔,原来应该装饰有宝石;耳垂有穿孔。头部装饰的尾端呈现摩羯鱼状,这种装饰系受到了公元1-2世纪印度西北部犍陀罗地区的影响。

这件作品融合了来自印度东部的笈多艺术和西北地区希腊--罗马影响的犍陀罗艺术的特征,尽管笈多泥塑造像强调外表简洁、尽可能减少装饰,但是这尊阿克努尔头像仍然表现出了对装饰的偏好。


张元造释迦多宝像

梁大同十一年(545年)   
高43厘米 座宽32厘米 厚10厘米 
1995年四川省成都市西安路出土
现藏成都博物院


此像主尊为释迦、多宝二佛,  结跏趺并坐于莲台,莲台下的莲茎和枝蔓从底端罐中长出。二佛皆着褒衣博带式袈裟,磨光肉髻,左侧一尊,左手施禅定印,右手举于胸前,手指自然握起。右侧一尊,左手于腰际,掌心向外,手指自然上握,右手于胸前施无畏印。二佛之间与外侧共有五尊菩萨,均戴宝冠,二佛之间的菩萨戴项圈,身着袈裟,  其余四尊均着披帛、璎珞、飘带等饰物,手中持物,装饰华丽。佛与外侧菩萨之间,可见两身弟子像,只露出上半身。在佛座前侧,两边是着菩萨装的二力士,一手于胸前握拳,一手下垂握持兵器。二力士内侧是两只蹲狮。在众多人物的排列上,这铺像显然是经过精心构思的,近处是力士和狮子,向后依次是二佛、诸菩萨、二弟子,形成前后明确的四层构图,有条不紊地将诸多形象排列于有限的空间内,  使得平面的雕刻有了纵深感。佛像背屏上,表现了佛于天上说法的场景,以及空中飘舞的飞天和佛塔。

碑阴雕刻内容分为两部分, 上方浮雕一铺说法图,佛陀坐于正中菩提树下,后面有两组跪坐弟子,上方两身飞天,正中为山峦,佛的前方,左右两侧各有四位供养人,面朝佛陀,拱手而立。下方长方形碑面阴刻发愿文:“大同十一年十月八日,佛弟子张元为亡父母敬造释迦、多宝石像,并藉兹功德,愿过去者早登瑶土,奉睹诸佛,现在夫妻男女、一切眷属,无诸鄣碍,愿三宝□(应)诸,夫自□(身)。”


阿育王像

梁太清五年(551年)  石  
残高48厘米 宽18厘米 厚8厘米
1995年四川省成都市西安路出土
现藏成都博物院


此像为圆雕作品,保存较为完好,原有的贴金尚有部分残存。此像发愿文称“太清五年九月卅日,佛弟子柱僧逸为亡儿李佛施敬造育王像供养,愿存亡眷属在所生处□(值)佛闻法,早悟无生,七□因缘及六道合令,普同斯誓,谨□。”

由发愿文可知,此为阿育王像。阿育王像是阿育王造释迦牟尼像的略称,在我国东晋、南北朝至隋代有着特别的信仰和尊崇。现存作品以四川的南朝造像当中尤为集中。此像涡卷纹高肉髻,螺发表现为大的磨光凸起,眉眼俯视,颧骨突出,有八字胡须,特征较为明显。身着通肩式袈裟,薄衣贴体,胸腹和腿前的衣纹呈U字形排列。残存头光上有环形纹饰带,现存坐佛五尊。阿育王像所立莲台装饰华丽,由仰覆莲瓣组成,仰莲为肉质感较强的双层莲瓣,花瓣上原有圆形和菱形嵌物,现已不存。像的背后,可见残存的头光上刻有供养人像,双足后面有一条石,  刻有铭文,如前文所述。




佛坐像

唐调露年间(679-680年)  石
高101.5厘米 宽58厘米 厚49厘米
1958年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奉先寺遗址出土 
现藏龙门石窟研究院


佛像高肉髻,螺发,面相方圆丰盈,鼻梁残蚀,双目下视,眼线呈波浪形,颈纹三道,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偏衫,胸前束带打结,左手下垂抚于右足上,右手施无畏印,手指残缺。结跏趺坐于圆形束腰仰覆莲座上。由于该像为奉先寺遗物,并兼具初唐造像艺术之典型风貌,其具体年代可以参考奉先寺的《大卢舍那佛像龛记》中所记载的:“调露元年乙卯八月十五日,奉敕于大像南,置大奉先寺”,与龙门石窟同时期相同造型的佛像相比较,此像雕造年代应当为奉先寺初创时期,即唐高宗李治调露年间(679-680年)。



菩萨坐像

唐调露年间(679-680年)  石
高83厘米 底径45厘米
2000年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奉先寺遗址出土 
现藏龙门石窟研究院


菩萨头束高髻,髻前饰宝瓶,面相方圆,丰腴饱满,弯眉细长,双目下视,小嘴厚唇。垂发披肩,佩戴项饰,上身袒露,宽胸细腰,斜披络腋,璎珞绕肩在身前交叉下垂,然后从座上绕于身后,交叉处饰圆环,左臂残缺,右手抚于右膝上,下着长裙,裙腰外翻,半跏坐于圆形束腰须弥座上,裙裾覆搭座前沿,右足残。从菩萨发髻中的宝瓶,可判断其身份为阿弥陀佛的胁侍——大势至菩萨。




周亮智造释迦像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  石
通高46.5厘米
1957年山西省稷山县大郝村采集 


周亮智造释迦立像通体为一整块黑石雕造。佛螺发,肉髻扁平,面相丰颐,双目微睁,神态慈祥,脖颈粗短,身躯略胖,着通肩袈裟,  衣纹多以阴刻线“U”形纹表示,右手残,左手捏袈裟下摆,跣足立于仰莲座上。莲台下为长方形石座,座正面刻题记:“周天和四年岁次乙丑…… ”及供养人姓名。



张世兴造观音像

开皇元年(581年)  石
通高37厘米 座宽10厘米
山西省平陆县出土 


菩萨面相方圆,头微低,戴花冠,宝缯下垂,饰项圈臂钏。璎珞垂于膝下,下着裙,腹微突,左臂下垂持净瓶,右手胸前持莲蕾,跣足立于仰莲座上,护法狮分立菩萨两侧。台座上有铭文:“开皇元年九月九日佛弟子张世兴为亡妇造观世音石像一区……”。该像涂金彩绘,惜今大部已脱落,唯头光及菩萨所着裙上尚存痕迹。



佛立像

北周—隋(557—618年)  石
通高155厘米 座直径55厘米


佛面相大而方,螺发,低肉髻。  眉毛与眼睛修长,鼻翼宽大,有损伤。嘴角上翘,表情慈悲平静。颈部比例稍短,刻有三道纹。  通肩式袈裟厚而有质感,披垂而下,衣褶简洁,袈裟随着身体起伏被刻画地自然而流畅,内着僧祇支,胸前打扇形结,佛的左手握衣角,右手抬起,已残,原应施无畏印。脚下踩圆柱形台,下面承接扁平的覆莲和八角形台座。这尊宽大厚重的立像,脸型和五官都保持着西安地区北周造像的特征,只是佛的袈裟更为厚重宽大,右手下的衣服边缘呈波浪状下垂,  衣纹的转折与躯体起伏相应,处理手法成熟,显示这尊像的制作年代有可能稍晚于北周。





佛头

唐(618-907年)  石
高30厘米 宽16厘米 厚12厘米 
现藏西安博物院


此像为白石雕凿而成,莹润精致。  佛面部卵圆形,眉毛如月牙般弯起,眼睛细长俯视,鼻子大小适中,鼻翼饱满,嘴角微微上扬,  唇边缘刻画简洁清晰,线条起伏自然,似乎微微张开,正欲说法。佛像高肉髻,佛发上布满小而密的螺髻,排列整齐,上刻涡卷状的发丝。在肉髻前部,有一大的圆珠从发髻中显现,为髻珠,即佛发中所现宝珠。


田延和造一佛二菩萨像

北魏(386年—534年)  石
高96厘米 宽44厘米 厚10厘米
河南省淇县城关出土 


此作品为莲瓣型背屏式一佛二菩萨造像,背屏底部有榫,当插于某个台座上,现已无法知晓。主尊立佛头饰高肉髻,额上正中饰右旋涡轮纹,细眉修目,面带微笑。头后有圆形头光,内层为莲瓣,外层刻忍冬花蔓,  这种头光装饰在北魏晚期的造像中较为多见。主尊立佛颈长胸平,两肩削窄,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祗支,胸部束带打结,结带下垂,袈裟下摆呈尖角外撇。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跣足而立。主尊足下两侧各出一屈颈龙首,  口吐长梗莲台,菩萨就立于莲台之上,颈戴桃形项饰,披帛绕肩在腹部穿璧交叉,下着长裙。束腰之裙带打结后垂于两腿间。右菩萨左手持宝奁,右手提善锁。左菩萨右手残损,左手持净瓶。莲瓣形背光减地阳刻火焰纹,繁缛细密,在主尊头光上部刻吉祥草,主尊与二菩萨之间刻莲花荷叶图案。背光背面上部正中减地线刻交脚弥勒,左右各刻一供养比丘,分别各有榜题“比丘僧道妙侍佛”和“比丘僧惠持供养佛”,下部线刻供养人5排,每排6-8人不等。且每人旁都有说明其身份之榜题,内容均为“邑子某某某侍佛”,其中第一行有“菩萨主田延和侍佛”题记。该造像虽无纪年,但从艺术风格看,与龙门宾阳中洞北壁之佛、菩萨相类。宾阳洞开凿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  完工于孝明帝正光四年,由于民间造像的范本往往来源于石窟造像,因此此件作品的雕凿年代应晚于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年)。



张伏惠造像碑

北齐天统四年(568年)石
高131厘米 宽65厘米 厚9厘米
河南省襄城县汝河西岸孙庄村出土 


张伏惠造像碑为竖长型扁体造像碑,无碑首,座已失,保存较为完好。碑阳上端平面浅浮雕帷幔,上饰莲瓣纹、三角悬珠和璎珞。帷幔上的五条悬幡均刻有题名,主要为助造造像碑的比丘、比丘尼及居士姓名。其下雕二列三层共六龛,上两龛为尖楣圆拱龛,龛内均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辟支佛七身组合,龛左边框及两龛之间的隔梁上均有榜题,内容为供养人姓名。中间两龛为帐型龛,左龛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辟支佛二婆薮仙人,  右龛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下层两龛为尖楣圆拱龛,龛柱下饰圆形柱础,上饰莲瓣,龛粱两端向上卷起。龛楣左右雕听法弟子六人,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供养人。左龛主尊无量寿佛结跏趺坐于束腰莲花座上,右龛造像与左龛基本相同,只是座两侧各雕一护法狮子。碑阴上部刻造像记16行,满行7字,录文节选如下:“  大齐天统四年……邑主张伏惠……同登彼岸”。 下部  刻邑子姓名五排。左侧面刻题名:“南荆州安昌县令张伏恭侍佛……邑子宣威将军赵文景”右侧面刻题名:“邑子张小兴祖张元庆……清信张寂奴”。


物立像

北魏神龟至永熙年间(519-534年)
残高22.7厘米 宽12.1厘米 厚7.8厘米  泥
20世纪80年代于河南省洛阳市永宁寺塔遗址发掘


这是永宁寺塔基中清理出来的一件残像,永宁寺塔基中出土了大量的泥塑残件,在制造技艺上大部分采用身首分别制作,而后将颈部末端插入躯干的办法组合,因永宁寺塔曾遭大火焚烧,  泥塑已坚硬如陶制,原连接处亦残断,故在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批造像均身首分离。除少部分佛、菩萨外,绝大多数为世俗供养人及侍从像。这件立像身着广袖褒衣,下着曳地长裙,腰束宽带,衣裙似随风摆动,体态优美,动作协调,似正徐徐前行,在服饰上具象化地展现了孝文帝迁洛后鲜卑贵族深度汉化的社会现象。



蝉冠菩萨造像

东魏(534-550年)  石(彩绘贴金)
通高120.5厘米 像高97.2厘米 头光直径52厘米


蝉冠菩萨像于1976年出土于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时断为三截,后经修复拼接完整。1994年7月初被盗,流转到英国文物市场,1995年被日本美秀博物馆(Miho Museum)花费巨资购得,成为该馆的展览文物。后在中日双方多次交涉下,在2008年1月,蝉冠菩萨像回归中国,入藏山东博物馆。

菩萨戴高冠,冠正中饰以蝉纹,故称蝉冠。嘴角微翘,面含笑意,  头光的正面和背面都做成内层莲瓣、外层同心圆的样式。斜披内衣,双肩覆搭披帛,帛带于胸前打结后分向两侧,  下垂至小腿侧再向上折,最后各自绕两手肘下垂,两肘外侧下垂的帛带已残缺。下身穿着长裙,裙袂处分布密集皱褶。菩萨身躯修长,装饰华丽,双层项链,璎珞从两肩的圆饼形饰垂下,在腹前的一颗硕大的宝珠处交叉绕向身后。蝉冠最早为汉代时侍从官所佩戴,侍从官经常陪伴在皇帝的左右,后代常常以“蝉冠”比喻显贵、高官,“蝉冠菩萨像”也由此寓意其高贵的身份。此种形制的菩萨,在世界范围内亦属罕见,弥足珍贵。


一佛二菩萨像

东魏-北齐(534年-577年)  石
通高126厘米 宽73厘米 厚15厘米
1996年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窖藏出土 


主尊佛像磨光肉髻,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残损,跣足立于圆台上。左、右胁侍菩萨均头戴冠,宝缯垂肩,饰项圈,着天衣,跣足立于双龙口中吐出的的莲台上。三尊像共用一整个舟形背屏,在背屏上分别彩绘出各自的头光与身光。背屏上部正中为一单层侧面塔,装饰华丽,两侧环绕飞天六身,二身托塔,四身分执笙、箜篌、琵琶、排箫。飞天下方有化生童子两身,侧身向主尊作礼拜状。主尊足下有榫,原应另有台座,现已不存。此件背屏式造像体现了青州地区造像风格的成熟。


佛坐像

西魏(535―556年)  石
高89厘米 宽61厘米 厚25厘米


麦积山石窟开凿于陡峭的崖壁上,自后秦、  西秦,又经北魏、西魏、隋、唐,至宋、元、明、清各时代均有营建。这尊坐像原为麦积山西崖第117窟的主尊,头部略方,高肉髻,饱满的脸颊,目光俯视。西魏造像继承了北魏造像传统,人物仍具有秀骨清像的特征,但人物身躯更为饱满,富有张力。佛像于须弥座上结跏趺坐,内着僧祇支,胸前束带,外披厚重的袈裟,衣褶垂搭于台座前,层层叠叠的处理富有韵律和节奏。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残损。佛像身后有圆形头光和椭圆形身光,以莲瓣装饰。两侧的弟子像,残存右面一身,侧身面朝主尊,一手持净瓶,姿态恭谨。造像身上仍保留有当时的彩绘,得以一睹当时洞窟内的华彩。



佛坐像

十六国(304~439)
通高21.4厘米 华盖直径11.9厘米
1955年石家庄市北宋村出土


此像通体鎏金,由佛身、背光、伞盖、底座四部分组成,各部分可拆卸组合。主尊全跏趺坐于双狮座上。头顶为磨光高肉髻,头略前倾,头后有阴线刻莲瓣纹饰。面相清秀,着通肩袈裟,宽边圆领上刻有卷草纹,胸部及前襟呈极生硬的方折U形,断面呈阶梯状。双手结禅定印,双掌前后重叠。主尊头顶上方有一化佛,头两侧各有一飞天,手托宝珠,身体两侧下部各有一供养人。背屏上窄下宽,略呈葫芦状。伞盖为圆拱形,盖面錾刻莲瓣纹,周边有等距小孔十个,原应悬挂有饰物。座下双狮张口露齿,神情稚拙,憨态可掬。双狮中间刻宝瓶莲台。底座与主尊像套接,座面为四面坡形,正面刻花纹,其它三面为素面,底座正面横梁及两足上刻有波浪状卷草纹,其它三面亦为素面。


佛立像

北魏延兴五年(475年)  铜鎏金
通高35.2厘米
1967年满城县孟村出土


佛像通体鎏金。 高肉髻,面相丰圆,着袒右袈裟,左手下垂,右手施无畏印,跣足立于覆莲座上。舟形火焰背光,莲瓣纹头光,背光后面阴刻火焰背屏坐佛像。座下有一四足方床,正面阴线刻缠枝莲纹与禅定坐佛,背面刻铭“延光五年(475年)四月五日,张次戴为佛造释迦门佛壹躯。”此造像在这一时期河北地区的金铜造像中属形体较大的一尊,且工艺精细,保存状态较佳,体现了北朝早期河北中部地区金铜造像的独特艺术风格。


一佛二菩萨像

北魏末—西魏(520-556年)
高35厘米 底径10.9厘米
1999年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六堡村出土


此像为一佛二菩萨三尊式组合。主尊为波浪式高肉髻,眉弓上挑,柳叶形的眼睛平视前方,  口鼻小巧,略带微笑。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衣纹厚而密,显示出服饰的质感, 两腿之间的衣纹呈距离均等的U字形,袖缘和衣摆层层叠叠,排列参差有序,  富有装饰感。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跣足立于双层覆莲台之上,莲座下承接圆柱体台座,台座表面装饰兽面口衔莲花,两侧各插一个单独铸造的龙吐莲花,莲花枝叶与龙保持着向上升腾的动势,在视觉上支撑着上方宽大的三尊像和背光。主尊两侧莲台上各立一胁侍菩萨,穿着华丽,衣摆向两侧飘动。佛像舟形背光,外缘为火焰纹,主尊头部上方装饰一簇莲花,伞盖般的花朵与枝叶向四周舒卷,主尊身体两侧有自下而上生长的莲蕾。此像体量较大,保存完整,整像装饰华美,显示出高超的铸造工艺。


董钦造阿弥陀像

隋开皇四年(584年)  铜鎏金
高41厘米 座宽29厘米 厚24厘米
1974年陕西省西安市南八里村出土 


这铺铜鎏金造像为一佛二菩萨二力士的  人物组合,加上台座和狮子,保存完好,鎏金精美。台座后侧所刻发愿文称:“ 开皇四年七月十五日,  宁远将军、武强县丞董钦敬造弥陀像一区……”,可知这是公元584年所造的一铺阿弥陀像。主尊肉髻低平,脸型偏圆,眉毛以阴线刻出,双目细长,嘴角上翘,面带微笑。身着袒右肩袈裟,左手向前平伸,右手抬起,掌心向外,施无畏印,姿态清秀自然。佛的两侧立胁侍菩萨,体型细瘦,宝珠形头光,头戴宝冠,缯带从宝冠左右垂至膝侧,下着裙,披挂璎珞等饰物,帔帛搭于两臂,垂于体侧,跣足立于莲花座上。左侧菩萨右臂自然下垂,平托一莲蕾,左臂上举,捏宝珠。右侧胁侍菩萨右手举与肩平,持莲蕾,左手置于胸前,手心朝下。两菩萨的前面是二力士,稍稍侧身握拳,竖眉鼓目,嗔目怒视,衣裙随着人物的姿态动作飘向一侧,与相对静止的佛与菩萨形成对比,渲染出一触即发的力量感。两力士中间为地神托举博山炉,地神一手撑地,另一手与歪向一侧的头部承托底盘,圆形平托上有莲花与莲叶簇拥的博山炉。带有护栏的台座四边开壸门,前面两侧有相向蹲立的狮子,  昂首挺胸,前腿伸直,筋肉鼓起,充满着紧张感,似乎随时都会一跃而起。这铺铜鎏金造像保存完整,造型和做工均十分考究,是隋代金铜造像中的精品。



佛立像

唐(618-907年)  木
高21厘米 宽6.4厘米 厚5厘米
民丰县安迪尔古城遗址出土
现藏和田地区博物馆


此佛像头顶有馒头形肉髻,脸型圆而饱满,面部风化严重,依稀可见俯视的眼睛和佛像肃穆悲悯的神情,头后方残存半个圆形头光。佛像着通肩式袈裟,衣纹较密,以身体正中为轴线,呈大的U字形分布。左手自然下垂握衣襟,右前臂残断。  佛脚下踏仰莲台,其下承接须弥座。这尊像出土于安迪尔古城,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民丰县安迪尔牧场东南约27公里的沙漠腹地,始建于汉代,于公元11世纪逐渐被废弃,是丝绸之路南道汉唐时期的重要遗存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