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补充最全回答》(点击标题可以阅读全文)一文整理发布之后,又收到很多家长的问询,概括起来就是有两个担忧,一类是担忧自己和孩子没有额外补充维生素A制剂,是否存在维生素A缺乏的可能;一类是担忧自己和孩子有额外使用维生素A制剂,是否存在维生素A过量/中毒的风险。
比起糊里糊涂吃、糊里糊涂补,大家有这样的担忧才对呀!
《维生素A补充最全回答》(点击标题可以阅读全文)一文如果提炼几句话来概括,那就是:
1、 并不是所有孩子必须一刀切补充维生素A制剂,但是对于处于维生素A普遍缺乏地区、具有维生素A缺乏高危因素的婴幼儿和儿童需要重视补充维生素A制剂,家长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及时补充维生素A。
2、 如果婴儿是正常足月生产,母亲的营养状况良好,6月龄以内的宝宝通常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A补充剂,6月龄以上的婴儿和儿童最好能够通过日常饮食获得足够的维生素A,当疾病导致缺乏和不能通过食物获取时,还需考虑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补充维生素A。
3、 维生素A摄入不是越多越好,但在日常生活中,大量食用维生素A丰富的天然食物引起中毒的报道并不多见,平时若是有额外补充维生素A制剂,要避免错误操作超剂量使用。
今天接着说,作为普通人群或者孕妇、产妇、足月健康的小孩,不额外补充维生素A,我们离维生素A缺乏有多近;额外补充维生素A,我们离维生素A中毒又有多远?
本文开始之前,对于《儿科医生妈妈:维生素A补充最全回答》有两处需要更正和说明。
1、“对于正常足月儿来说,如果母亲的营养状况良好,母乳中维生素A含量丰富,约为670±200 mg/L,婴儿每天大约可以从母乳中摄入300 ~ 600 μg维生素A”此处 670±200 mg/L 单位应为μg/L
2、“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能够直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如动物肝脏、奶及奶制品以及禽蛋中维生素A含量丰富”此处 奶及奶制品系指全脂,不包括脱脂。 好,开始今天的讨论。
国内外膳食调查研究表明:维生素A摄入量与膳食中维生素A的来源和经济收入水平有直接关系。
我国传统膳食结构以植物性为主。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城乡人均动物性食品供给能量仅占膳食总能量的12.6%(农村为5.8%,大城市为20.2%)。也就是说,在我国传统膳食结构中,维生素A的来源仍然以胡萝卜素为主,视黄醇(维生素A)摄入量占RE百分比只有32.2%(农村为28.0%,城市为40.8%)。而欧美国家膳食结构以动物性为主,视黄醇(维生素A)摄入量占RE百分比约为70%~75%。
下表是常见食物中维生素A的含量(已经统一换算成视黄醇当量),根据下表我们可以大体折算出来一天当中维生素A的摄入情况。 以上数据整理自《中国食物成分表》2009版第一册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大体折算出来维生素A的摄入情况,然后再参考下面这个表格,来了解维生素A的摄入是否达到维持健康的水平或者存在过量的风险。
以鸡肝为例,添加辅食以后的婴幼儿或儿童,每月若吃100g鸡肝(可以这样估算,一个鸡蛋大约50-60g,100g大约是2个小鸡蛋的重量),这个月的维生素A摄入就算是足够了。 以上,如果大量食用动物性的维生素A很高的食物,甚至加上额外补充维生素A制剂,一不小心离维生素A过多可能也就不远了。理论上来说,每日通过天然食物摄入的维生素A的量+每日通过制剂摄入的维生素A的量,总和最好不要超过所属年龄段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同样,如果单纯食用植物性食物摄取维生素A,需要摄入的食物量就要很多,一不小心离维生素A缺乏可能也就很近了。理论上来说,每日通过天然食物摄入的维生素A的量+每日通过制剂摄入的维生素A的量,总和要超过所属年龄段的推荐摄入量(RNI)。 在正常饮食情况下,除非大量食用动物性的维生素A很高的食物,一般不会发生维生素A过多的情况。即使长期大量或者高剂量食用植物性的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也只可能发生高胡萝卜素血症(表现为皮肤黄染而巩膜不黄染,多见于颜面、手掌、脚掌等部位,停止摄入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或者停止补充胡萝卜素,这种现象就会逐渐消失),但不会发生维生素A过多的情况,因为类胡萝卜素转化成为维生素A的速率很慢,而且大量摄入类胡萝卜素时肠道对其吸收率会降低。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孕妇和即将怀孕的妇女要注意维生素A的摄入,维生素A过多和缺乏一样会影响到生殖。孕期,维生素A推荐摄入量800 μgRE/d(大约每天2666IU),同时,每日维生素A的摄入量不能超过3mgRE(1万IU),一周维生素A的摄入量不能超过7.5mgRE(2.5万IU),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维生素A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和维生素A补充剂的摄入不要过量。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有文章皆为原创,任何媒体使用请与我取得联系。未经授权而刊登的任何媒体,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邮箱:fishfarocean@sina.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