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疳 证

 负鹏载舟 2017-05-21
疳 证
一、概述
1.定义: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病证。
2.临床特征:形体羸弱,精神萎靡,肚腹胀大,青筋暴露,饮食异常。
3.发病情况:无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其重症预后差,轻症预后佳。
4.古代认识:古人对疳证的含义有两种解释:一说“疳者甘也”,认为疳证发生原因为小儿过食肥甘、生冷,损伤脾胃,曰久渐成疳证;另一说为“疳者干也”,是指气液干涸,形体羸瘦。前者言其病因,后者述其症状及病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古代医家视为“恶候”。
5.命名和分类:以五脏分类的肝疳、心疳、脾疳、肺疳、肾疳;以病因分类的冷疳、热疳、哺乳疳、蛔疳、无辜疳;以病位分类的外疳、内疳、口疳、鼻疳、走马疳;以病证分类的疳泻、疳痢、肿胀疳、丁奚疳;以病情分类的疳气、疳虚、疳极、干疳等等。
6.现代医学认识:小儿营养不良症,小儿贫血、佝偻病及某些维生素缺乏症等均可参考本证进行辨证施治。
二、病因病机
1.病因:(1)禀赋不足,喂养不当,营养失调,如早产、双胎、过早断奶或未及时添加辅食等。(2)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如小儿饮食不懂自调,过食肥甘生冷,或偏食或饥饱不调等;(3)病后失调或为药误,如他病缠绵,特别是呕吐、泻痢等证迁延难愈,常使脾胃受损,或过份使用苦寒之药或攻伐太过损及中阳之气;(4)感染诸虫,转化成疳,如虫存体内,扰乱气机,劫取精微,耗伤气血而致病。
2.病机:脾胃受损,正如北宋儿科名家钱乙所述:“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
三、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病史:5岁以下小儿多见,尤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甚,有喂养不当史或先天禀赋不足,或有原发疾病史,如过份饮食肥甘生冷,过度呕吐,泻痢日久不愈,肺痨或是为早产,双胎等。
(2)主症:形体消瘦、精神疲倦或烦躁不宁、肚腹膨大见青筋显露等,常有挤眉弄眼动作,严重者有小老头貌。
(3)体征:体重减轻:Ⅰ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值15~25%,腹部、躯干、大腿内侧皮下脂肪减少;Ⅱ度营养不良:体重减轻25~40%,皮下脂肪明显减少,肌张力低下,肌肉松驰,多吵闹,睡眠不安,常有贫血,维生素缺乏,水肿等;Ⅲ度营养不良:体重减轻40%以上,全身皮下脂肪消失,神萎,反应低下。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RBC、HGB多偏低。
(2)免疫功能较低下:IgG、IgA常偏低,T—淋转低。
(3)偶有突然发生自发性低血糖。
(4)常有多种维生素及某些微量元素缺乏。
3.须与厌食证相鉴别:厌食症主要症状为长时期食欲不振,无明显消瘦,精神状态尚好,一般病在脾胃,不涉及他脏,预后良好。
四、辨证施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因:本证病因有饮食喂养不当,多种疾病影响及先天禀赋不足等,临床要细察症状,掌握重点。
2.辨轻重:本证临床有轻、中、重度之不同,一般病之初期,常见面黄发稀,情绪不定,不思饮食,形体较消瘦,此为轻症;轻证若治不得法,病情发展,出现形体明显消瘦,并有肚腹膨大,烦躁激动,嗜食异物等,此为本虚标实,病属中度;若极度消瘦,全身大肉已脱,皮包骨状,精神萎靡不振,甚则突然虚脱,此为疳之后期,病属危重。
3.辨兼证与危证:主要发生在干疳阶段。临床出现眼疳、心疳、疳肿胀等。若皮肤出现紫癜为疳证恶候,提示气血皆干,络脉不固。疳证后期之干疳阶段,若出现神萎面晄,杳不思纳,是阴竭阳脱的危候,将有阴阳离决之变,须特别引起重视。
(二) 治疗法则
《幼幼集成》载“疳之为病皆虚所致,即热者亦虚中之热,寒者亦虚中之寒,积者亦虚中之积”,指出“治疳必先去积”,疗时当视患儿体质状况,遵“壮者当先去积,后扶胃气;衰者当先扶胃气而后消亡”。总之,针对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故治当标本同治,视病情及患儿体质而相机使用攻补二法。
(三)分型用药
1.脾胃虚弱
主症:形体消瘦,食欲不振,毛发焦枯,烦躁多汗,大便多数正常,少数呈糊状,舌质淡、苔薄白,指纹淡红显于气关。
治法:补气健脾养胃。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黄芪、茯苓、白术、芡实、炒扁豆、淮山药、砂仁、陈皮、大枣。
加减法:汗多者,加牡蛎、龙骨收敛止汗;夜啼不宁者,加合欢皮、远志、夜交藤、以宁心安神;大便不实者,加山楂炭、神曲,以消滞止泻;小便混浊者,加川卑解以利湿。
2.脾虚食滞
主症:除有上型症状外,常伴有肚腹膨大,青筋暴露,舌质淡红,苔厚腻,脉细滑,大便较臭秽。
治法:枳实导滞丸加减:枳实、大腹皮、乌梅、茯苓、麦芽、谷芽、陈皮、白术、山楂、淮山药、厚朴。
加减法:腹胀不适,加香附、木香理气消胀;大便秘结者,去白芍、山楂,加枳实、火麻仁以助润肠通便;食后易呕者,加法夏、生姜,助化湿散寒止呕;烦躁不宁者,加胡黄连、带心莲子,助清心宁神。
3.脾虚血亏
主症:面色黄白,唇干淡白,形瘦腹凹,毛发干枯稀少易落,舌质淡、苔少,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养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党参、黄芪、生地黄、熟地黄、白术、淮山药、白芍、沙参、当归、甘草。
加减法:血虚甚者加阿胶、何首乌,助养血;睡不宁者,加五味子、远志、酸枣仁,以宁心安神;纳呆甚者,加砂仁、鸡内全,助醒脾开胃;多汗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助收敛止汗。
4 .胃强脾弱
主症: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毛发焦枯稀少食欲亢进,特别喜食油榨或豆类食品,大便次数多,质烂或为糊状,见不消化食物残渣,小便混浊味浓;舌质淡红、或见芒刺,苔白腻,脉细滑、重按无力。
治法:健脾清胃。
方药:七味白术散加减:太子参、白术、石斛、麦门冬、谷芽、白扁豆、胡黄胡、葛根、木香、藿香。
加减法:口气臭秽、舌质红者,加重麦门冬、配以乌梅助清热消滞;小便混浊者加以土茯苓、薏苡仁助化湿清热;大便见不消化食物残渣者加鸡内金、芒果核助消食导滞;夜寐不宁者加灯芯草、全欢皮助清心安神。
5.脾虚肝旺
主症:除有“脾胃虚弱型”症状外,常兼情绪易激动,好哭闹,寐不宁,舌尖边红、苔薄黄,脉弦滑,指纹淡紫。
治法:健脾疏肝,培土抑木。
方药:四君子汤加味:太子参、淮山药、莲子肉、茯苓、白芍、白扁豆、白术、山楂、陈皮、甘草、独脚金、孩儿草。
加减法:烦躁情绪不稳定者加象牙丝、柴胡助清肝平肝;口苦干者加茵陈蒿助清肝化湿;午后或夜间低热者加胡黄连助退虚热。
6.脾肾两虚
主症:本型常见于疳病日久,症见形体赢弱,面色黄晦,肚腹胀大,毛发稀枯,骨骸发育不良,出齿迟,囟门迟闭,腰膝酸软,精神萎靡不振,遗尿,大病稀溏,舌淡红,脉微细弱,指纹淡紫滞。
治法:健脾补肾。
方药:八珍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黄、白芍、黄芪、淮山药、石菖蒲、黄精、山萸肉。
加减法:夜尿多者加菟丝子、金樱子助固肾缩泉;大便稀溏甚加泽泻、山楂炭助利水收敛止泻;纳呆者加鸡内金、芒果核助消食导滞。
7.虫积成疳
主症:形体消瘦,食欲无度,或厌食,异食,或嗜食,肚腹胀大,青筋暴露,四肢肌肉消瘦明显,面色苍黄,可见虫班,毛发干枯打结,精神不安,时时腹痛,大便时见虫下,舌质红、苔腻,脉弦细。
治法:驱虫消积。
方药:驱虫肥儿汤:使君子、槟榔、胡黄连、山楂、茯苓、太子参、乌梅、白芍、蚕砂、枳壳、甘草。
加减法:本型常配合西药肠虫清冶疗。
8.兼证:见于疳证后期,累及他脏所致。
(1)眼疳
主症:初起夜盲,入幕暗处视物不明,甚者眼角干涩,畏光羞明,黑睛混浊,白翳遮睛。
治法:养肝明目。
方药:石斛夜光丸加减:石斛、天门冬、生地黄、夜明砂、青葙子、黄连、菟丝子、肉苁蓉、白芍、党参、丹参、枸杞子。
加减法:夜盲盛者加桑椹子、白术、防风助益气养血明目。
(2)口疳
主症:常出现口舌生疮、口腔糜烂、口气臭秽难闻,面赤唇红,烦躁哭闹,寐纳较差,舌红、苔黄,脉滑、重按无力。
治法:清心泻火助以理脾。
方药:泻心导赤散加减:生地黄、淡竹叶、木通、甘草、灯芯草、云苓、胡黄连、谷芽、绵茵陈、白芍、蒲公英。
加减法:发热加石斛、川地骨皮助退虚热;尿短赤者加滑石、白茅根助清热利水;口渴甚者加天花粉、芦根助清热生津止渴。
(3)疳肿胀
主症:初见足踝微肿,甚渐致颜面四肢浮肿,面色苍白无华,四肿欠温,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加减:熟附子、茯苓、白芍、生姜皮、白术、防风、泽泻、陈皮、桂枝。
加减法:气短懒言者加黄芪以益气;浮肿甚者加合欢皮、大腹皮助利水消肿;纳呆加藿香、砂仁以散寒醒脾。
(四)西医治疗
1.消除病因,加强护理,预防感染。
2.补充营养,调整饮食,根据营养不良程度,病情轻重,消化能力强弱,因地制宜对患儿进行科学的营养指导。6个月以内的小儿尽量以乳类为主,按逐步增加原则添加辅食,尽可能补充优质蛋白以提高营养价值,如豆制品、蛋、鱼及乳类等。能量供给由少渐增,以满足基础代谢需要;若消化能力强者,能量供给可渐增加。至体重接近正常后,能量供给以正常需要量供给即可。
3.促进消化和改善代谢功能:给予各种消化酶,如胰酶、胃蛋白酶等。补充多种维生素,营养不良程度较重者,常有锌缺乏,用葡萄糖酸锌口服,可使食欲增进。病情严重者,进食少或不能进食,可经静脉补给营养,如多次输氨基酸混合液或多次输血浆,隔2~3日一次,每次25~50ml,有明显贫血者可输全血,或可试用胰岛素,当注意防止低血糖。静脉给药时当严格控制入液量及滴注速度。
4.治疗并发症: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是营养不良最常见并发证,还有营养性水肿,多种维生素缺乏症以及继发多种感染,如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鹅口疮,婴幼儿腹泻等也是营养不良较常见并发证,对各种并发证的出现,要仔细辨明,积极处理。否则,常加重营养不良,甚者可危及生命。
(五)其他疗法
1.辨证使用中成药
(1)健脾开胃饮(本科科研成果):起健脾消滞和胃之功。较适用于脾胃虚弱型及脾虚食滞型。
(2)补中益气丸:起健脾补中之功,适用于胃强脾弱型。
(3)石斛夜光丸:起养肝明目之功,适合于眼疳证。
2.经验方
(1)胡黄连粉1份、鸡内金粉2份、混和每日1—2g,1日3次,用于纳呆,烦躁、大便中有不消化食物残渣者。
(2)鸡肝一只(或猪肝30克)苍术6克煮熟,食渣饮汤。
3.外治疗法
(1)玄明粉3克、胡椒粉0.5 克,混合和匀敷于脐上,外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用3次可见效果,用于本证各型。
(2)莱菔子适量研末,阿魏调和后敷于伤湿膏上,外贴于阙穴,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用于本证轻、中度各型。
(3)桃仁、北杏仁、山楂子三药等量研粉,加少许冰片、樟脑以少许鸡蛋清调敷双内关。
4.刺四缝穴:入针0.05~0.1寸,挤出黄白色透明粘液或少量血液,每周一次。连用2~5次,用于本证各型。
5.捏脊疗法
6.割治疗法:于大小鱼际处割治,也可于第2、3指距、指蹼处0.2~0.5厘米处割治,挤出皮下脂肪并剪去。
7.小儿推拿:标实者可清脾土、大肠、揉板门、摩腹,推下七节等;虚证明显者可补脾土、推三关、摩腹,揉板门。
8.穴位注射:胎盘注射液合维丁胶性钙或vitB12,各2ml混合摇匀,注射于足三里、脾俞、肾俞、三阴交等穴,每穴注入药液0.5ml,每周2次,3周为一疗程。
9.辨证施食
由于本证病变主要责之于脾胃受损,常因喂养不当,饮食不节,病后失调或是先天禀赋不足导致脾胃虚损,运化失职、引致津液耗伤,肌失所养逐日消蚀而为病。故饮食调护对本病显得特别重要。原则是:忌食生冷肥甘、不洁之品,忌食煎炸难消化之物,更不宜过早进补,否则滞脾碍胃徒劳无功,反生他病。
(1)鸭肾粥:谷麦芽各15克、鸭肾二个、大米50 克煲粥食用。功能消积除滞,增进食欲。
(2)黄膳蒸鸡内金:黄膳鱼一条,除内脏后切碎,撒上鸡内金粉蒸熟食用。能醒胃健脾消积。
(3)淮山扁豆红枣粥:三药各30 克加梗米50 克、慢火煲成烂稀粥食用,能健脾养胃,用于脾胃虚弱纳呆者。
(4)独脚金10 克、加入猪肝或瘦肉适量,加清水四碗,慢火煲取浓汤约一碗多饮用,能清肝、除烦、消积。
五、临证心得
本证作为古代中医儿科四大病之一,可见其危害性之大。随着社会进步,现时本证之重病虽逐年减少,但其轻中度者尚极为多见,当高度重视。
1.因本证为脾胃虚损致病,故防止脾胃受损显得极为重要。众多学者认为:小儿疳证的防治,是防重于治。因此,要科学做好预防工作:合理喂养、定时、定量、定质、适时配合消食导滞;适时添加辅食,适时断奶;掌握先稀后干,先素后晕,先少后多原则;纠正偏食,吃零食以及饥饱不均的不良饮食习惯。
2.治疗以调整脾胃功能为中心,是治病求本之法。如:可选用益气健脾之党参、白术、山药;消导积滞之山楂、炒神曲、炒谷芽;理气和胃之半夏、陈皮、藿香、枳实、厚朴;清养胃阴之玉竹、麦门冬;淡渗利湿之茯苓、泽泻等。随各脏之虚而补之:谋之发病,不离乎脾胃,又不止乎脾胃,往往虚及五脏,应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兼补本脏之不足。故脾胃不足所致者当选用益气健胃之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大枣、扁豆、饴糖、茯苓、甘草等;肺虚可加用地骨皮、桔叶、桑叶、麦门冬;肝虚可配用白芍;肾虚选用益智仁;心虚可合用桑椹子等。若因长期气滞引起吸收不良者,可选用行气健胃之厚朴、木香、橘皮、青皮、佛手、枳实、香附、乌药、大腹皮、檀香、莱菔子、隔山消、荔枝核等;若以脘腹胀闷、湿滞中阻者可适当选用化湿健胃之藿香、佩兰、砂仁、石菖蒲、豆蔻、草豆蔻、扁豆花、苍术等;若为脾胃虚寒,症见脘闷纳呆、口淡恶心等,可使用温里健胃之干姜、肉桂、附子、小茴香、花椒、胡椒、荜茇、荜澄茄、高良姜、吴茱萸、丁香等;若是由于食滞碍胃所致者,可选用消食健胃之鸡内金、山楂、麦芽、五谷虫、谷芽、神曲等;若为虫积引起的,当用杀虫消积之使君子、芦荟、槟榔、芜荑、雷丸、五谷虫等药,以消除虫积,去除病因。
3.纠正世俗常给小儿喂服凉茶的不良习惯:据临床观察,常服凉茶或过食生冷,易伤中阳之气,是导致本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要纠正这一世俗偏见,否则发病率将不断增高,或已发病的也难以治愈。
4.据临证所得,对本病的治疗,若单纯以内服中药汤剂疗效进展缓慢,当适当配合食疗、小儿推拿、捏脊等其他疗法,将能收到较满意的疗效。
5.疳病之重症:现临床较少见,但在经济及卫生较差的地区,尤其是山区仍不少见。在重证后期,易出现由虚致脱,临床表现为面色突然苍白,四肢厥冷,呼吸微弱,舌质淡嫩少津,此时病情危重,当急进参附汤、或参附龙牡救逆汤以温阳、救逆固脱,同时配合西药对证治疗。
6.腹泻是重度营养不良婴幼儿极易出现的并发证,此时的补液要非常慎重,因患儿消瘦严重,又伴腹泻脱水,极易造成对其脱水程度估计过高,故补液总量按体重计算后宜偏低实施,以免加重心脏负荷,引发心衰;同时尚要注意电解质平衡问题,因这类患儿脱水多呈低张性,故补液的钠盐量当适当提高;另外,患儿也容易出现低钙、低钾,特别是补液尿量增多后更易出现,故输液过程要及时注意补钙,补钾。
7.随着对活血祛瘀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现时也有不少学者认为疳证一病为慢性疾病,所谓久病必虚,虚易生瘀,故当配合活血祛瘀治疗本证。据临床观察,活血祛瘀法则的运用确能提高临床疗效,尤其是本病后期出现兼证时,使用此法,收效更明显。值得进一步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