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让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读罗大伦 悟育儿经#(4)

 长沙7喜 2017-05-24


小编前言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

很多家庭都误入歧途

认为吃多吃“好”才是育儿的硬道理

殊不知

“给孩子吃得过多、过好会让孩子脾虚”

小编@宁静致远将带领大家

回顾一下这一周(2016.1.18-1.24

妈妈们热烈讨论和深刻感悟

特别提醒大家春节到了,节日护养更重要

让我们不慌不乱不躁过大年

请关注“妙手莲华小儿春节养护微信课堂”

提前多学点过节安心点

上周学习

上周,我们一起学习了导致小孩脾虚的诸多因素,包括饮食、父母的情绪、孩子的学习压力等,下面我们摘录读书汇群里妈妈围绕宝宝饮食安排的感悟分享,就像罗大伦老师在书里的分享“孩子脾虚是父母惯出来的”,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了解如何合理的安排孩子的饮食,父母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把我们认为好吃的给孩子吃,其实粗茶淡饭、五谷杂粮是最好的,现在孩子在饮食上的选择非常多,但往往因为吃的多吃得杂而导致各种问题,千万不要让孩子娇嫩的脾胃因为我们错误的喂养而“死机”哦!




精彩感言



@格格今天的读书汇内容非常好。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 但大部分都关注在怎么吃 怎么补。家长都愿意把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食品给孩子吃,可是孩子脾胃天生比较弱,所以一不小心给孩子吃的过多就会伤了孩子造成积食。大家抽空学习一下哦 。父母一定要记住不要把你认为好吃的东西给孩子吃,其实粗茶淡饭五谷杂粮才是最好的。我想咱们身边的诸多案例诸多家长给孩子各种食材食品吃坏的例子数不胜数,希望我们共同学习 一起进步。欢迎加入读书汇结合内容发表体会和感想。包括对某些内容的困惑 我们会汇总后寻求专家解答。


@宁静致远  脾胃是“营卫之气”的生产基地,伤脾胃即损害根本。带宝宝出外旅游尤为要注意脾胃,不要猛塞当地水果海鲜,容易伤及根本,发烧生病,忌口忌口,提醒自己和每位麻麻。

我带宝宝去玩,提醒自己很多次,忌口!忌口!。要是以前面对那么多的水果、海鲜,没让宝宝吃自己都觉的亏了。这次我给宝宝主要只是选择一些家里有的食物:大米粥(泰国的大米确实好吃)、包子或全麦面包、青菜米粉,坚决拒绝了朋友递过来的海鲜(挺不好意思的)大鱼大肉和饮料。最可喜的是我家宝宝竟会面对大螃蟹说:“这个我不能吃”要是以前她会吵着要吃。让宝宝自己养成良好的饮食观最重要!


@雪菜菜 爬楼看了一下大家的分享,尤其是小云@欢喜?,我深有同感。我非常认同中医理念对食物的解读,这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对于食物,我们确实不能只能停留在它含有多少营养素的这个层面,食物的形、气、性都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要全面的去考虑我个人认为,肉蛋奶虽不是神话,可以少吃或不吃,但一定要吃可以替代他们的优良的食物补足身体必需,所以这更需要我们用认真的态度对待我们的每一餐饭,尤其是孩子的饮食。粗茶淡饭不代表随便瞎做,该给孩子供给的营养素也要做到。每天需要有足够的主食、优质大豆蛋白、维生素、优质脂肪,如果每天的食物都差不多,孩子一定会缺营养,所以需要我们妈妈智慧思考,多花些时间琢磨一下孩子的饮食。给健康饮食也是上妈治“未病”的手段。孩子吃好喝好不生病,病都是吃出来的。

另外忌口的同时也要有技巧同时关顾孩子的需求,循序渐进或者与孩子都沟通,一刀切或者生硬决断短期孩子可能身体恢复较快,但长期下去就会伤了孩子的心从而引发心理问题又导致生病。忌口真的需要技巧和智慧。饮食习惯是长期形成的,同时需要父母和家人的配合,先改变自己再影响孩子。


@沁儿弘妈 今天奶奶家聚餐,每年年底,我们这招待客人的一般都是野货,野兔,野猪,麂子,晚上我和孩子一口没吃,就吃芹菜豆腐干,大白菜,而且我儿子左手吃饭,一个个的都指责我,我就俩耳不闻指责声,可是长辈给孩子夹肉,我也给阻止了,孩子当时是想吃的,我也没有严厉的阻止,就是一边发出“嗯嗯”声音,一边摇头的动作,他就退缩了,说:妈妈说不能吃肉!回来我告诉他,吃多了,肚子里的小精灵会生病,就不能工作,没法开火车,也告诉他,我们吃肉吃鸡鸭鱼,那么猪宝宝呀,鸡宝宝呀,鸭宝宝呀就没有爸爸妈妈了,好可怜哦。--- (这招超级赞,小编回家也把弘妈的故事讲给宝宝听,很有效果哦!


@欢喜 关于这一节的感触也是颇深的,我们不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爱孩子,想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她,拿我们之前举例,苗苗爱吃虾,我们买一斤放冰箱里,每次煮5.6个,全让孩子自己吃,最后吃到烦为止。孩子爱吃螃蟹,老公发的一盒螃蟹也是留着让她吃。孩子的身体一直很好,到时在15年4月份全部爆发了,地图舌,鼻炎,小牙坏了好几颗等等,对于没有一直操心孩子的我来说,艾玛,这都是咋了。幸运的是认识了牛妈,接触了儿推,从忌口处开始调理,我们也不每周去超市水果酸奶大包小包的买,鱼虾也停掉了,零食基本也停掉了,值得高兴的是孩子恢复能力很好,现在一切都好。  嘻嘻,一说就多了,貌似也跑题了。感恩爸妈昨天和我一起听完鼻炎的讲座,之后又一起听了罗大伦脾虚的几个录音,一边听录音,一边拿苗苗之前地图舌,鼻炎的例子做解释爸爸也很感慨,说苗苗从小东西吃的早,西瓜,奶,鱼虾没少吃,老家带的双黄鸡蛋一天吃2个,什么好东西都给她吃,现在看来,真是无知啊,好感恩他们愿意接受这些,愿意为了孩子的健康家人的健康转变观念,为他们点赞


编后结语:说说中医饮食观及常见饮食误区


中医与现代饮食营养观念很大不同之处,中医固然重视食物的四气五味等,但中医更看重的是脾胃对食物的运化能力,或可以说“吸收利用”营养的能力如何。假如脾胃强健,清茶淡饭也足够养生健体;假如脾胃虚弱,运化不利,多有“营养”的食物吃下去都没用,反而成为身体的负担,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食物吸收利用的关键在脾胃的运化能力,中医讲“脾主运化”,“脾气散精”“脾胃为后天之本”等,都在强调脾胃的重要性,这才是人体不缺“营养”的根本所在。但很多家长每天都做着伤害孩子脾胃的事:


错误一:强迫喂养,追着喂,各种威逼利诱让孩子多吃饭

中医讲“饮食自倍乃伤肠胃”不管多好的饮食,只要过量就是伤害。


错误二:迷信肉蛋奶,觉得比主食还重要

其实鱼生火,肉生痰,肉蛋奶这些腥膻秽浊之物,容易助湿生痰化火,妨碍脾胃运化,对于健康弊大于利。


错误三:多吃水果,有益健康

水果多为凉性,而脾是恶湿怕凉,过食水果或煮水果水喝都是损害脾胃之气的行为。


错误四:重口味,为了让孩子爱吃、多吃,烹调是多放调料、盐、糖等,五味过度必定损伤脾胃乃至全身脏腑。


错误五:零食过多,饿了零食补充

睡前吃零食,喝奶,吃水果等,正餐不好好吃,这些饮食不节的行为都会损伤脾胃,有害健康。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的饮食知识,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输入“忌口”了解哦


本周精彩感言非常多,我们将分批整理给大家,本篇围绕本主题摘录部分内容,供大家回顾学习,感谢@宁静致远、@格格、@雪菜菜、@沁儿弘妈、@欢喜 的认真阅读和精彩分享,尤其感谢爱心妈妈@宁静致远的编辑和排版,请大家联系@杨杨妈 领取礼物哦。

敬请期待我们的下期感言结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