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家三劲之明劲解

 云水禅心688 2017-05-26


内家三劲之明劲解

作者:尊轩

1、明劲

郭云深前辈原文:明劲者,即拳之刚劲也。易骨者,即练精化气,易骨之道也。因人身中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不合,体质不坚,故发明其道。大凡人之初生,性无不善,体无不健,根无不固,纯是先天。以后,知识一开,灵窍一闭,先后不合,阴阳不交,皆是后天血气用事,故血气盛行,正气衰弱,以致身体筋骨不能健壮。故昔达摩大师传下易筋洗髓二经,习之以强壮人之身体,还其人之初生本来面目。后宋岳武穆王扩充二经之义,作为三经:易骨、易筋、洗髓也。将三经又制成拳术,发明此经道理之用。拳经云:“静为本体,动为作用”,与古之五禽、八段练法有体而无用者不同矣。因拳术有无穷之妙用,故先有易骨、易筋、洗髓,阴阳混成,刚柔悉化,无声无臭,虚空灵通之全体。所以有其虚空灵通之全体,方有神化不测之妙用。故因此拳是内外一气,动静一源,体用一道,所以静为本体,动为作用也。因人为一小天地,无不与天地之理相合,惟是天地之阴阳变化皆有更易。人之一身既与天地道理相合,身体虚弱,刚戾之气,岂不能易乎?故更易之道,弱者易之强,柔者易之刚,悖者易之和。所以三经者,皆是变化人之气质,以复其初也。易骨者,是拳中之明劲,练精化气之道也。将人身中散乱之气,收纳于丹田之内,不偏不倚,和而不流,用九要之规模锻炼,练至于六阳纯全,刚健之至,即拳中上下相连,手足相顾,内外如一。至此,拳中明劲之功尽,易骨之劲全,练精化气之功亦毕矣。

内家三劲之明劲解

尊轩解:明劲不是大家常说的僵劲,而是身体的中正状态下的运动,既要保持中正不偏,又要拳脚到位,还要放松不用僵力,其实是不好练的。现在很多人在健身房,玩哑铃,玩杠铃,练出一身肌肉,本力很大,其实大多数是僵力、拙力。

郭云深前辈说的很清楚,三种劲,三种练法,明劲是三种劲中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练法。所谓易骨,其实目的是练出整体的合力、整力。一般人的肢体力量的运用基本上是手是手,脚是脚,腿是腿,很难把力量真正整合到一起。 现代搏击提升攻击强度的最好的训练方法之一是负重深蹲,实际上就是从生物物理角度让上下肢的力量合一,如果可以在实战中体现出来这个劲的话,这一点确实有用。

内家三劲之明劲解

内家拳明劲的易骨则是通过系统的训练,炼精化气将后天生理的僵力、拙力转化成松整劲。这个松整劲也是在静的基础上的,(“静为本体,动为作用”)。在这里我说的是松整劲不是整劲,主要是想和大家强调,整劲必须是松的,僵硬的整劲是没有意义的。松开关节,再通过身形的习惯性训练,而走出整劲,其实就是易骨。整劲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刚劲,不是硬劲僵劲,对应到太极,其实就是开劲、掤劲,太极讲“先求开展后求紧凑”,“太极八法,掤劲为第一”,其实是不同的角度讲的是一类的事。练明劲之法,站桩(三体式或其他)要神气圆满,劲力通达,一气贯通;单操手和练拳则是要周身一体,一气贯通。练时松中出力,自然舒和,以周身一体,一气贯通,不憋气,不使用拙力为原则。

内家三劲之明劲解

明劲不是蛮劲,是 “ 明白” 的劲,是懂得的劲,是按规矩练出的上下相随、一气贯通、内外如一的劲,久练,自然会松,松中再出的劲才是真的刚劲,不是有多大劲使多大劲练出来的才是刚劲。明劲练透了就可以做到上下相连,手足相顾,内外如一,从形体角度的天人阖一的状态。

明劲用法:起如钢锉,落如钩杆。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追风赶月不放松。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气连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打人如走路,看人如嵩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