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之“道”的实质 原创 2017-05-27 肖起国 老子天道论 老子天道论
《老子天道论》读懂了老子的思想,解读了宇宙生成过程,理顺了老子的哲学理论体系,揭示了《道德经》的千古之秘。 “道可道”之“可道”,提示老子已经把“道”的内涵理解清楚,并且清楚地告诉给我们。 老子“可道”的思想是什么?老子之“可道”的“道”就是一切生命的内在,包括宇宙的生命,天地的生命,万物的生命,并引申到社会的生命。追根寻底,最根本的是宇宙的发生、演化、以及其生存和运行的动力与原则,这就是所谓的本体,生命的根本源头。 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宇宙、天地、万物,道运行宇宙、天地、万物,道是宇宙、天地、万物的生命所在,道生宇宙运行之法。 道主导宇宙天地世间万物,道是宇宙的动力、运动、程序和原则的总和,宇宙天地世间万物之生命的根本就是道。 道是哲学概念,道是宇宙的本体,道是生命的根本。道是人类思考人生、思考宇宙、思考思想所得到的最高成就。 “道”实实在在,无处不在,不可神秘化!但道又不是物体,既看不见也摸不到,我们不能直接的看见道,但是可以通过应用象术理论认识道。 象术理论,就是从认识自然界的象入手,阴阳之象、五行之象、八卦之象,把这些象代入相应的“术”的体系,就是认识道的入门。通过象数理论,来认识道和论述道即为“可道”。 “可道”层次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同,有初级认识的道---太阳运行的轨迹,有作为宇宙本体的道---宇宙发生和运行以及生命演化的内在理由,更有提炼为哲学理论的道---老子的道论。 老子之前已有论道论德者,但是都不能与老子的道德理论划等号。我们需要老子那样开阔的目光,灵活缜密的思维,更需要开发理性、悟性、想象力。悟道而不偏执一端,知常而不墨守陈规,达变而不为所欲为,从而得道也。 老子以“象物精信”为思维方法和研究工具,认识了道与德,得出了合乎客观实际的天道理论。 “道可道,非常道”,以整体性、宏观性、运动性的角度论述了宇宙天道,提出了时空运行的特点和规律。为了从自然生命的角度来认识道,为了认识道与世间万物生命的关系,老子技术性地命名了所谓常道和非常道。假设用一个螺旋状前进的时空模型体现道的运行,具有时空运行横断面(曲则全)之特性的道被老子命名为常道,从常道的视角可以观察世间万物生命的差别,即玄与微的关系。具有时空运行纵深度(枉则直)之特性的道被老子命名为非常道,从非常道的视角可以观察世间万物的生命过程,即玄与妙的关系。 (参见《老子天道论》)
|
|
来自: 徒步者的收藏 > 《文明,民族,宗教,文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