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示意图】 上图为八木理论的经典总结图 八木的理论从血管形态分型入手,结合WZ的不同表现而形成体系。因为在胃的各部位存在不同腺体,而无论那种腺体,表面结构可能不甚清晰,但必然会有血管的改变,故镜下首先入眼的是血管,这是八木的理论研究基础。由于胃内存在天然结构上的差别,胃底体表面腺管开口明显而WZ并不明显,胃窦幽门腺则同时具有较为显著的血管和WZ,未分化时或多或少会存在表面结构的消失,所以八木的理论貌似以血管为主要描述对象:分化型的complete mesh-irregular mesh-loop;未分化的corkscrew-wavy microvessels-raimon vessels,仔细研究后你会发现其中loop中的WZ分型描述又极其复杂,这正是表面结构对血管形态的有力补充。个人认为,详尽的观察血管形态是八木的最为突出的特点。 【诊断流程图】 这张诊断流程图所含信息量巨大 简言之,这张诊断流程图从镜下WZ入手,WZ不明显时,以进一步详细观察血管形态为主;WZ显著时在血管判断的基础上,针对Loop pattern中明显的WZ再细化其多种表面结构,从而达到最终诊断的目的。 至此我们已经简要学习了八尾、小山、八木的三大胃早癌理论。三者看似各有千秋,实则相互关联,其中心思想都是抓住观察的两大要点:表面结构+表面血管。无非小山从表面结构PIT及VILLI入手,八木从mesh-loop入手,但无论侧重于哪一方面,到头来都会兼顾到另一方面,所谓雨露均沾,缺一不可。 有时间我给咱们捋捋早期胃癌诊断的三国史,约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