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巫谈养育】养个小屁孩儿,居然要面对终极思考题(上篇)

 莉lilyiefzvq8y 2017-06-07

这些年,几次应邀做客

央视英文国际频道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就教育部发布通知

要求幼儿园教育工作防止“小学化”

取消低年级家庭作业等新规则

以及中国家长的早期教育观念

进行英语评述


我叽里咕噜地发表了不少谬论

今天整理修订增删编辑成

上下两篇流行体文章

一共十二道思考题

供您参考



1、为什么不能过早开发智力?

很多家长特别关心

孩子的智力开发

早识字早念书多学本事

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然并卵

儿童的智力不会因为提早开发

而呈指数性增长

事实上,提早开发

从长远效应来讲

往往会给孩子的身心

带来毁灭性后果


万物皆有时

有正确的时刻

也有错误的时候

我们无法控制一粒种子

什么时候发芽

我们也无法把孩子的

第一颗牙催出来


我们为什么如此自负

认为我们可以

催促儿童的智力发展呢?

而这催促行为往往忽略孩子

其他方面更加重要的发展

这种态度将我们的人性

置于危险境地


我们可以给孩子注射荷尔蒙

让他们早日成熟早生孩子吗?


我们不鼓励孩子们

早喝酒早性交

又为什么催促他们

在人生道路上快马加鞭呢?

把他们赶向何方?

早些筋疲力竭吗?


研究早已将童年所受压力

与成年之后的健康问题关联起来

塑造生命的力量

首先工作于孩子的身体:

塑形各个器官

构建免疫系统


但当我们提早把孩子们赶进课堂时

他们就承受了不当的压力

本来应该工作于身体的力量

被不当抽取到脑部

并且“卡”在那里

如今街上流行

“棒棒糖”儿童

头重脚轻

身心割裂


这种提早过度开发

侵害孩子们的内脏和感官

损伤他们的免疫系统

妨害他们的正常发展

并给他们中年之后的身心健康

埋下隐患


养育后代是一项长远工程

我们的目光不能停滞在

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

而是要看到

我们都已经作古化灰化烟之后

孩子的生命状态

与我们在他们童年时期的作为

息息相关


2、自信源于什么?

很多人误以为成绩拔尖儿

或“多才多艺”

赋予孩子自信

因此催逼孩子刻苦学习

赶场各类兴趣班

不少家长误以为

孩子的自信心来源于

成绩、名次、证书、奖状

来源于“我比别人强”

(或曰“别人不如我”)


当自我评价完全依赖外界时

所谓的“自信”

堪比沙地建屋

一旦受挫

很容易全盘倒塌

感到自己毫无价值


真正的自信来源于

不以成绩论英雄

无论成败都不会影响自我评价

在建立这种自信的过程中

父母的态度举足轻重


有些家长严格把控孩子的学习

一旦成绩优秀

就坚信好成绩是逼出来的

有些家长不肯给孩子施加压力

孩子依然成绩优秀

他们则坚信好成绩不是逼出来的

“功夫在戏外”

最大的差别在于

前者孩子的学习动力来源于外界

后者孩子的学习动力来源于内在

这将深度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


3、孩子为什么而来?

孩子从来都不是

外界输入与刺激的

被动接收器

而是生活的主动参与者

每一条新生命

都带着神圣的使命入世

都给世界带来新的思想

需要恰当的环境和支持

来开发这些新思想

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我们人类就是这样进步的:

拥抱新的、不同的思想

而不是被雕刻成

没有独立主见的

上一代的复制品


4、我是谁?

我们致力于在教育当中

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去

认识、承载并努力试图

回答这个问题:

我是谁?

WHO AM I?


脱离了

称呼、身份、地位、关系

不依附任何世俗定义

来回答:

我是谁?

WHO AM I?


这是我们每个人一辈子的功课

这个问题对所有的人如影随形

对其视而不见、回避躲藏

或毫无知觉

都会令人莫名其妙地

别扭拧巴、甚至生病

无论表面上看起来多么光鲜


5、什么是健康的教育?

教育者是

孩子与世界之间的纽带

就像母亲把营养转化为

最适宜孩子吸收

最利于孩子成长的养分

——母乳

教育者须将课程内容化为

最有益于孩子成长的

图景化、艺术化演示

化为心灵“母乳”


健康的教育

让孩子以个体方式

咀嚼、消化课堂内容

于内在转化

变成自身的智慧

再以个体方式

发自内心地流淌出来

多样化呈现

令世界丰富多彩


然而,当今孩子们的家庭作业

基本是在机械地反刍老师所讲

考试则要求他们

原封不动地“吐”出来

还要看谁吐得最接近“标准答案”

并据此判分数定成绩排名次

这令孩子生病

这令孩子生病

这令孩子生病


鲁道夫·施泰纳说

“家庭作业是

导致孩子消化不良的隐患”


而取消书面家庭作业

乃非意味着取消学习


最重要的教育

大多发生在课堂之外

家庭作业应该让孩子以亲身体验

对课堂内容进行消化性活动

让“知识”与生活相联

帮助父母做家务

参与社区劳动

观察自然

团体运动,等等

都是学习的助手


可怜当今娃儿

缺少有意义的生活内容

不写作业就看电视打游戏

多子女家庭里手足冲突

都可能源于

孩子们生活被包办

自己不用动手做家事


不利于人类儿童成长的环境以及教育手法

导致各种现代“流行病”

多动症

认知障碍

社交困难

。。。

你懂的


6、遵从哪一种评价体系?

无论孩子在哪所学校

做一名该校评价标准所衡量出来的

“优秀”学生

其实风险满大的

这所学校

理解人类发展的过程

能够洞见未来社会的需求

所实施的教育的确是在

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平衡地成长吗?

他们能够真正地看见

并迎接每一个孩子吗?


每一位家长都需要思考

自己对孩子的评价体系

什么才是最本质的?


一旦思考清楚这个话题

就能够坦然承受环境的压力

不去刻意迎合主流的评判标准

坚定地走自己选择的道路


具备清晰思考能力的人

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的人

是自由的人

也是幸福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