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明心学自生死中得来,很少有人明白其中微妙

 好好学习bns 2017-06-25

朱子(公元1130年—1200年)自中年开始,指责陆氏之学越来越严厉:“断然是异端,断然是曲学,断然非圣人之道。”(《朱子语类》卷二十七)何谓异端?朱子指斥象山“异端”者,主要是指其为阳儒阴佛(禅)。

阳明心学自生死中得来,很少有人明白其中微妙

1.朱子错会象山心学为禅宗

虽然宋儒是在力排佛、老中崛起,他们于阐述和反思自家学术,用力有余,但于佛、老之学,用力不足,见识并不通透,基本停于浮泛与恍惚之间,带着浓厚的先入之见和书生意气,以至于有朱子(公元1130年—1200年)之错会象山为禅。需知象山(陆九渊,字子静,号象山,1139-1193)言心言性,始终紧扣着孔子之仁与孟子(公元前372年-前289年)之良知本心而来,是对韩愈(公元768年—824年)仰天之叹“孟子没,其道不传”的强烈回应,是深得于孟子心传后的发扬。

如象山心学是禅宗,那孟子也必为禅宗耶?再上溯,“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皆为禅宗耶?如此悖谬之论,竟然出自以儒家正统自诩的朱子之口,实属不该。此不该之因,实是朱熹始终不能真切契悟相应于孟子,不能真切契悟相应于儒者心性之学之故也。殊不知,佛言心性,儒也言心性,道也言心性,各心所心,各性所性,并不容丝毫相混。天降一滴雨,偏于南坡一点,则向南流去,偏于北坡一点,则向北流去,此中差之毫厘,相去千里。

阳明心学自生死中得来,很少有人明白其中微妙

2.

“致良知”

直承孟子“良知”思想

《大学》致知之论,孟子本之以成良知之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之“知”即孟子所阐明之“良知”。阳明(公元1472—1529年)承之而成“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此四句诗精确地概括了阳明先生“致良知”之精义。《年谱》载,阳明(公元1472—1529年)先生于五十岁时正式提出“致良知”之学:“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阳明心学自生死中得来,很少有人明白其中微妙

3.

陆王心学

没落的原因

因朱熹(公元1130年—1200年)误会象山为禅宗,斥责象山心学为禅学,有偏离中华正统之嫌,有悖逆孔孟圣道而成异端之疑,又因阳明承继象山之学而发扬之,也一并为世人所忌惮。陆王心学本为孔孟之正宗、心性之大本,在遭逢世人如此误会与忌惮中,终不得更好之传继与正视,一直为朱子光辉所遮盖。复因朱子之学很快被提升为官学,成为天下学人士子晋身与科考必读之书,奉为标准,陆王之学遂渐成荒途。

致知(致良知)之教,也逐步隐没,明亡后至于今,致知之学,几成绝响。回望历史,后世学者果然“负此‘知’耳”。

摘自潘麟导师著作《〈大学〉广义》

关联阅读:

在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学术方向曾历经三次大的转变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跨世纪的思想交锋——“科玄论战”,是时候画上句号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