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里阴黄与阳黄的鉴别

 赵公明天天记忆 2017-06-27
阳黄病症名。黄疸之属湿热者。见《伤寒微旨论》。《景岳全书·杂证谟》:“阳黄证因湿多成热,热则生黄,此即所谓湿热证也。”由湿热蕴蒸肝胆,胆热液泄,外渗肌肤,下流膀胱,而致一身面目及小便尽黄。证见发热烦渴,身目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小便色深如浓茶,伴食欲减退或恶心呕吐,大便不畅,腹胀胁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等。治宜清化湿热。热重于湿者,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大柴胡汤等;湿重于热者,用茵陈五苓散等。参见黄疸、湿热发黄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