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大宗师》——孔子弟子颜回修道能够坐忘,这是什么境界?

 亭泉 2017-07-04

作者:杨本枢

庄子《大宗师》——孔子弟子颜回修道能够坐忘,这是什么境界?

庄子和蔺且专门就纯粹的大道进行了一次长谈,对于道的本质,道对于人类及万物的作用进行了透彻的剖析。庄子还觉得意犹未尽,继续搬出自己擅长的寓言加以佐证。

第五个寓言故事:

上古时代有个修道之人叫意而子,在尧帝身边做事。一天,意而子前去拜访圣人许由。

许由问道:“尧帝教会了你什么?”

意而子说道:“尧帝告诉我,要实施仁义,要明辨是非。”

许由笑着说道:“那你还来找我干什么?尧帝已经把仁义烙在你的脸上,把是非强加给你,你还能够逍遥自在的生活吗?

意而子说道:“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追随先生行走在道学之路上。”

许由说道:“不行哪,盲人哪能看见相貌与五颜六色的光芒。”

意而子说道:“美人无庄为何能够不在意自己的美貌;大力士据梁为何能够不在意自己的力气;圣人黄帝为何能够抛弃自己的智慧,皆是因为经历了千锤百炼的打磨。你怎么知道大道不会弥补我受过仁义和是非惩罚的身体呢?我相信自己可以追随先生。”

许由说道:“哎,我不太相信哪!我说说我的看法:大宗师啊!大宗师啊!你把万物聚拢到一起不是为了义,你恩泽万物不是为了仁,你用博大的胸怀孕育万物却不觉得心灵手巧,你存在几十亿年却不显老,这就是无为的功效啊!”

庄子《大宗师》——孔子弟子颜回修道能够坐忘,这是什么境界?

第六个寓言故事:

颜回对孔子说道:“我领悟了一些道理。”

孔子说道:“什么道理?”

颜回回答道:“我已经忘记了仁义。”

孔子说道:“不错,但做得还不够。”

第二天,颜回对孔子说道:“我领悟了一些道理。”

孔子说道:“什么道理?”

颜回回答道:“我已经忘记了礼乐。”

孔子说道:“不错,但做得还不够。”

第三天,颜回对孔子说道:“我领悟了一些道理。”

孔子说道:“什么道理?”

颜回回答道:“我已经坐忘了。”

孔子一下子站了起来,问道:“什么是坐忘?”

颜回回答道:“我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完全抛弃了智慧,与大道融为一体,这就是坐忘。”

孔子赞叹道:“懂得万物齐同的道理则没有是非好恶的观念,掌握时时有变化、事事有变化的规律就不会死守一个信念。颜回你真是大贤人,我也要拜你为师啊!”

原文:

意而子见许由,许由曰:“尧何以资汝?”

意而子曰:“尧谓我:汝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

许由曰:“而奚来为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

意而子曰:“虽然,吾愿游于其藩。”

许由曰:“不然。夫盲者无以与乎眉目颜色之好,瞽者无以与乎青黄黼黻之观。”

意而子曰:“夫无庄之失其美,据梁之失其力,黄帝之亡其知,皆在炉捶之间耳。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

许由曰:“噫!未可知也。我为汝言其大略:吾师乎!吾师乎!赍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所游已!

颜回曰:“回益矣。”

仲尼曰:“何谓也?”

曰:“回忘仁义矣。”

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

曰:“何谓也?”

曰:“回忘礼乐矣!”

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

曰:“何谓也?”

曰:“回坐忘矣。”

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

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声而趋举其诗焉。

子舆入,曰:“子之歌诗,何故若是?”

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

庄子《大宗师》——孔子弟子颜回修道能够坐忘,这是什么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