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讲记(85)

 清醒4321 2017-07-09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十一章“知性”,原文如下: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中庸》第二十一章“知性”
  
  这一章非常短,看起来简单,可非常重要。这章的章题叫“知性”,就是知道、明了我们的天赋本性,这对我们生而为人是最要命的问题,因此可以和《中庸》第一章开头的几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进行合参、比照学习。
  
  “自诚明,谓之性”就是“天命之谓性”。天命的根本,就是儒家说的根本,就是这个“自诚明”之本性。后来禅宗提出“明心见性”的口号,那是借用了儒家,尤其是《中庸》里关于这个“性”的概念。明心见性就是大彻大悟,就是知天命本性。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果你能够知道、明确了“自诚明”的这个天命本性,那你就能成佛了。所以,因为有了禅宗对明心见性的特别提持,《中庸》里讲的这个“性”,也就在后世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以前本光法师就经常说:“正心就是明心,诚意就是见性;儒家所说的正心诚意,就是禅宗说的明心见性”。我们书院保存有老和尚的一盘录音,他老人家在里面就反复这么强调,真是把佛家和儒家的修养都打通了。
  
  明心,明的是什么心?禅宗说是明烦恼生灭心。我们的心会生出种种烦恼,我们的念头也是生生灭灭、来去无常的。明心,就是要用我们天赋的觉照能力,去照了心中生生灭灭的烦恼妄想。什么是见性呢?就是见真如不动性。真如不动性就是我们精神的本来,就是生命的本体,就是《心经》里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个般若自性。它无始无终、不来不去、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百千万亿劫过去它也不会变老一点,穷尽宇宙的一切空间它不会有任何增减。所以,禅宗修学,最终的目标就是要明这个心、见这个性。
  
  儒家说“诚者,天之道”,老天爷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如果只用一个字来形容,这个字就是“诚”。我们精神的根本特性就是诚实,就是诚而不欺。人的精神本性就是一个“诚”字,它是不会欺骗我们的。尽管你是一个大骗子,天底下所有的人都被你骗了,但是,你自己知道自己在骗人。所谓的自欺欺人,好像有些人自己都能欺骗自己,其实,你精神深处的那个“诚”、那个良知,你是欺骗不了的,它什么都明白,只不过一般人被利益所蒙蔽,听不见内心深处那良知的声音。但是,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坏的,什么事情是有利的,什么事情是有害的,这个趋利避害的本能是都能体会到的。看见狮子老虎会害怕,不敢往跟前凑,看见好吃好喝的就有吃喝的冲动,这个你得承认,连三岁的小孩子都知道。
  
  禅宗里有个公案,说一个姓崔的相公到马祖大师的弟子如会禅师那里去,他看见大殿上有许多鸟雀,就问禅师:鸟雀有没有佛性?如会禅师回答道:当然有啦,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嘛。崔相公又问:有佛性为什么向佛头拉粪?大家去过一些山里的古寺,大殿里往往会有很多鸟雀筑巢,殿里的佛像头上经常会布满鸟粪。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回答?反应得过来吗?如会禅师的答话就不一样,他当下反问道:它为什么不在鹞子头上拉粪?
  
  我们看,这个天赋的本性就是一种生命的直觉,佛像对鸟雀来说没有任何危险,但是遇到鹞子老鹰就要躲开,这就佛性的显现。我们这里讲的“诚”,也是这样的。如果天赋的本性是不诚、我们的心性老是在欺骗我们,那整个世界就乱套了;连自己的本心本性都不可靠,那我们还能相信什么呢!?所以,趋利避害、趋善避恶是我们的本性,在这个上面不能够自欺欺人。
  
  我们经常把心性、佛性比喻为一面镜子,因为镜子本身就是诚而不欺的,不会把一只猫照成一条狗来,也不会把一个男人照成一个女人来。在这面镜子里,猫就是猫,狗就是狗,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不会走样。除非这面镜子被扭曲了,像哈哈镜一样,那一切就乱套了。一面洁净的镜子,那是绝对真实、绝对诚实的;由这个绝对的“诚”所透出来的能照了一切光明,就是自诚而明的一个自然过程,就是“自诚明,谓之性”。这个由体启用的自然过程,是安住于本心本性的状态,有诚之体方有明之用,有诚即有明,无诚即无明。你能够始终保持“自诚明”,能够一直安住于本心本性,那么,你就是一个体道而行的圣人,前面讲的“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这些都不在话下了。
  
  但是,如果你达不到“自诚明,谓之性”的状态,那么退一步,就要加强学习,走“自明诚,谓之教”的道路。
  
  所谓的“自明诚”,就是我们一般人所走的“择善而固执之”的道路。这是由于明白了圣贤道理以后,然后按照这个道理去行,最后达到明心见性、达到诚而明之、达到体证天命本性的最终成就。这是我们普通大众所能够接受的修学道路,“谓之教”,就是一条被圣贤思想所教化的路线。
  
  我们每个人一生下来,可以说是一张白纸,都能够体现诚而不欺的天性。婴儿嘛,困了就睡,饿了就吃,有什么不满意就哇哇大哭。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越来越多,比如环境的影响、父母的教训、社会的规范等等,就发展出一套机心来。比如在街上吃饭的时间碰到熟人,人家问你吃了没?你想都不想就说吃了。其实肚子很饿的,但为了一点面子,不能在熟人面前太丢份,饿也说自己不饿。有些人爱喝酒,喝得连是人是鬼都分不清楚了,你去扶他,他还会一把推开,嘴里说我没醉。总之,这些都是后天的影响,刚出生的婴儿没有这些东西。现在,既然我们已经受到了后天的影响,已经让这个“诚明”受到了蒙蔽,那么,就要想办法恢复我们内心的诚明。
  
  《道德经》说“抟气至柔,能婴儿乎”,它要求我们恢复到婴儿的状态。怎样恢复呢?只要把你的精、气、神收拢、抟住,达到非常柔和的婴儿状态,这就是道的状态。佛教里怎么说的呢?《涅槃经》里讲了五种修行方法,其中有一种就是婴儿行,要学会像婴儿一样自在、随缘。婴儿嘛,他只要吃饱了喝足了,就不会给你添麻烦。刚刚生下来的婴儿有奶便是娘,他是不会提出非份的要求,而且婴儿没有执着,很诚实,很单纯。所以,菩萨修行就要像婴儿一样,没有小心眼,没有机心,没有城府。总之,这种逐渐体会并慢慢恢复天性的学修过程,就是“自明诚,谓之教”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