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炒肉面

 好办法 2017-07-12

吃碗苏式面,讲究不老少。首当其冲的是“不时不食”,虾仁虾脑虾籽一起炒的三虾面必得是阴历五月吃才好,到小暑时节就要换黄鳝登场了。及至六月,面汤里放了酒酿的枫镇大面正当其时。秋风不起,吃蟹粉总还差点火候,而寒冬腊月时,就该吃羊肉面了。相比之下,炒肉面太普通、太寻常,为什么是苏州夏天的特色食物,我没怎么想明白。但赤日炎炎之下,来上一碗汤清面顺、滋味浓郁的炒肉面,实是最好不过。



近年来苏式面在上海名声鹊起,追捧者甚众。熬汤要用鸡肉猪肉黄鳝骨,笊篱里抖面要有“观音头”,面撩出在碗里要像“鲫鱼背”,很多上海人说得头头是道。更有些有钱又有闲的好面之徒,或自驾、或高铁,半个钟头就到了观前街、嘉余坊,朱鸿兴也好,裕兴记也罢,苏州有名气的面馆里,处处听得到犟头倔脑的上海话。蜂拥而来的上海人带高了苏州面馆的定价,眼看着面价日涨夜大,老苏州无可奈何地感叹:倷么捺夯弄法……



亏得上海人到苏州吃面,总归逃不脱旅游者的心态,趁汤下面,喊起浇头来也是穷凶极恶。反倒是苏州特色的炒肉面,光顾者不多。六块七块八块,炒肉面的价格好像并未水涨船高,于是成了“做人家”的苏州人自己的享受。



说起来,炒肉面的名字多少有点名不副实,“肉”只是一丁点儿碎末,似有若无。面的主角是素菜,香菇木耳金针之外,最抢眼的是扁尖。春季过后,鲜笋已不可得,扁尖无论和冬瓜一道煮汤,还是和肉丝同炒,风味均是极佳。炒肉面成为夏天的食物,我猜是扁尖的缘故。炒肉面貌不惊人,来头不小,各家苏州面馆都有供应,却以玄妙观隔壁的黄天源糕团店最为出名。苏州老字号面馆的历史大多超不过百年,陆长兴、东吴,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开起来的,朱鸿兴创办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创办于1865年的观振兴算很老了。但在黄天源面前,所有的面馆都要叫声“老阿哥”,它清朝道光元年(1821年)就有了。黄天源在苏州属于“外来户”,创办人黄启庭是浙江慈溪人,一百多年经营的都是糕团。原先肯定是创始人从慈溪带来的浙东风味,后来逐渐演变成苏州特产。黄天源经营馄饨汤面,那还是1949年以后,当时的经营者顾念椿到无锡王兴记馄饨店参观学习,引进了炒肉面和虾肉大馄饨。如此说来,苏州这一碗“市民炒肉面”,来源是隔壁的无锡。宁波来的糕团,无锡来的汤面馄饨,黄天源这家老字号颇有上海人“海纳百川”的气派呢。



小小一碗炒肉面,却是衡量苏州面馆品味的一大标记。无他,正因为炒肉面的名不副实,里头的肉只有“一垛垛”,不过是搭“一滴滴”鲜头而已,卖不出价钱。出手豪阔的外来客,怎会朝六块七块八块钱一碗的面多看一眼,他们眼睛瞄的,都是爆鳝爆鱼虾仁蟹粉。只有实实惠惠的苏州本地人,才懂得炒肉面的奥妙。前两天一位好友到苏州寻面,问我有何推荐。我说:找有炒肉面的面馆,必定没错。未必一定要吃这一味,但有炒肉面供应,说明有本地人光顾,不是那种专斩外地人的连锁店,靠谱。



上海大街小巷开了不少苏州面馆、苏州汤包馆,我不知道它们和苏州有什么关系,反正炒肉面这一味,基本看不到。偶然一次机会,我在微博上看到复旦大学的严锋老师推荐宛平南路的福东鑫面馆,说是颇有苏州味道,于是就找过去了。进门一看,果然有炒肉面供应。价钱当然不是苏州的六块七块八块了,十四块,完全能体现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一碗面端上来,说实话比苏州的六块七块八块头都要差好远,没有扁尖,只是罐头笋。金针菜也免了。但和上海绝大多数打着苏州旗号的垃圾面馆比,福东鑫还是值得尊重的,碗盏对头,汤头对路,我还另叫了一客焖肉,壮笃笃正好。吸溜一口,神游姑苏。



重庆南路复兴公园对面的春园面馆号称百年老店,我从小吃到大。以前店里有一味“八鲜面”,也是香菇木耳金针菜再加其他配料炒肉米,味道和苏州的炒肉面极为相似。前一阵换了东家,再吃那碗八鲜面时,肉米换了肉片,香菇木耳由丁改成片,那都可以忍受。只是不知为何混入了胡萝卜洋葱,那就“海派”得有点过头,没法再吃,即便有哪位朋友请客,也只能恕我“十动然拒”了。


最近我还写了

给我一个吻,可以不可以?

“七七事变”中的两位国军基层军官

在静安的高楼底下感受1920年的上海

致敬!伟大的、永恒的迈克尔·杰克逊

中学教科书!你们把谭嗣同画成了神马鬼?

老市百一店的最后一夜

1947年的上海


苹果手机打赏专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