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与养生之道:第2集 《黄帝内经》的养生方法

 平淡水的平凡 2017-07-15

《黄帝内经》与养生之道02

来自中华文化大讲堂

25:00

《黄帝内经》的养生方法

 

  养生,首先要了解天地自然与人的本性,这是道,是方向。方向错了,南辕北辙,会越养越糟糕,越养越抽抽。我们家老太太养花,花老死。因为老人家总是顺着自己的心情去养,觉得它渴了就浇水,觉得它饿了就施肥,结果花都给养死了。现在的宠物为什么得人的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因为你没有遵循它的规律去养,自己想当然,你爱吃巧克力也给狗吃。所以,养生首先要了解生命体的本性和需求,光有好心不成。

  我们就以《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为线索,看看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认识人体,如何去养生保健的。

 

  黄帝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黄帝意识到了现实问题的严峻,向老师岐伯请教。他说:“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我听说上古时候的祖先,都能活到一百多岁,而且动作一点都不衰老。注意这里说的“上古”是黄帝那个时代之前的上古,黄帝距今至少5000年,那是5000年之前的“上古”。

  黄帝观察到,黄帝当时的人,年纪不到五十,手脚就不灵光了。动作的频率、幅度、力量都明显的衰弱。为什么人一上了年纪,手脚活动就不太灵便了呢?这是人体自我保护的本能,当人体气血供应不够的时候,身体会首先保证躯干内重要器官的气血供应,流向四肢末梢的气血就少了,所以人老先老腿。应该注意的是“身”和“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身指躯干内藏,体指四肢肢体。说一个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说这个人犯懒,胳膊腿不愿意动。那么,我们现在去健身房,是去健身,还是去健体呢?要健身就安静下来,让身体外静内动;要健体就去跑步、活动胳膊腿。

  现在50岁左右猝死的人很多。为什么?50岁的人气血已经明显不足了,为了保身,只能舍体。现在有健身房了,手脚不灵便的可以去锻炼,强迫气血从躯干分流到四肢。尽管动作看上去很矫健,可是内里虚了,心脑缺血缺氧了,这就不是“动作皆衰”的问题,而是猝死。中国传统的健身方式不是健身房、跑步机那一套,而是站桩、静坐。站着像个桩子、坐着像个泥胎,四肢手脚都不许乱动。这时,内里的脏器、胃肠开始蠕动了,真气开始沿着经络流动了,这才叫健身,这才叫回归到自然。

  黄帝观察到当时的人们“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这是为什么呢?“时世异耶”,时代不同了吗?“人将失之耶”还是我们人的问题呢?到底是时世变化的影响,还是我们失去了顺应时世变化的能力呢?黄帝问的问题很深刻,换了我们不一定问得出来的。



  岐伯老师回答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一是道,二是阴阳。古代没人敢用“知道”这两个字,只能说“晓得”,或者“惟”、“诺”。不敢说“略知一二”,一是道,二是阴阳。你既知道又知阴阳,你还得了啊?我们今天大言不惭,敢说“略知一二”不知是“时世异耶”,还是“人将失之耶”。

  歧伯老师回答了三个要点:第一点,你得知“道”,先用GPS定位,才能上路,去哪里得先清楚吧;第二点,“法于阴阳”。法是取法、效法;效法谁呢?阴阳。最大的阴阳是太阳和月亮。中国古代有两套历法,一个叫太阳历,一个叫太阴历。太阴就是月亮,阴历就是根据月相的变化而制定的。月亮的阴晴圆缺会对人的情绪情感以及气血的运行产生微妙的影响,你跟着它的步调走就合法;反其道而行叫非法。所以,传统节日大都是根据阴历制定的。

  第三点是“和于术数。”人得病是阴阳出现了偏颇,需要去矫正,阳多了,要么去火,要么补阴。阴多了,要么去水,要么补阳,让你回到平衡的状态,这就需要有法有术。这个调和的高手,古代称为“术士”。为什么“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因为良相和良医都是调和的高手,能“治大国若烹小鲜”之术。

 

  另外,“术”还有一个自我调节的意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所学的专业和所从事的职业都各有不同,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影响。孟子说:“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造箭的人,唯恐自己做的箭不能把人射死,他在培养杀心。做盔甲的人呢,想的是要把盔甲、盾牌做得坚固,要把人保护好。他在发善心。孟子接着说:“巫匠亦然。”古代巫和医是不分的。医生怕自己的技术不好,不能救人。卖棺材的呢,老想着怎么不多死几个呢?可见,职业与身心的关系,以及“术”对每个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如果不懂得去调和,会出大问题的。有些演员入戏太深,出不来,结果剧中人的命运成了自己的命运,英年早逝,甚至自杀了。所以孟子说:术不可不慎。不要让工作伤了自己的身体。挣那点钱还不够治病的,不值得。

  还与一个数字的“数”,古人认为,万物万象都是有数的,都有定数在。过去听不懂,以为是迷信,现在科技发达了,我们懂了。原来是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一套程和存在周期,以电脑为例,看视频、听音乐,做文字处理都是电脑不同的功能相,谁支持它产生这些功能呢?操作程序,什么构成程序呢?一串串、一组组的数据和数字,天地宇宙的运作有一套数据程序,所有物理学问题到最后必归结为数学问题才能解决,易经研究的是数,是天地宇宙之大数。人体的功能也都在数,西医的进步全在利用物理手段侦测人体不同的数,侦测人体的各种指标和数据。养生之道,还要认识、学习和掌握这些自然之数和人体之数,我们在后面几讲中再详谈。

  在养生方法上,要注意“饮食”、“起居”、“性行为”几个方面。

 

饮食

  岐伯说到饮食,并没有具体说应该吃什么喝什么,而是强调要 “有节”。“节”有节点、节奏、节制,三个意思。

第一要注意节点,吃什么东西要跟着季节走,不吃反季节的东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吃东西要符合自然之道。现在有钱了,有能力吃遍全世界了,结果身体反而给吃坏了。

  第二要注意节奏。吃饭要慢慢吃,细嚼慢咽,一口东西要咀嚼15下,在口腔里与唾液充分搅拌,唾液里含有多种酶(酵素)可预先分解食物,减轻胃的消化负担。肠胃有自己的节奏,年轻的时候胃肠的弹性好,吃多少东西都能很快消化掉。岁数大了以后,胃肠的弹性没那么好了,如果还是那样吃东西,它就消化蠕动不了了。

  第三要有节制。观察一下小孩子,健康的孩子到了该吃饭的时候就饿了,吃饱了就不吃了,怎么劝也不吃了。他的肠胃有本能的保护机制。俗话说:“饭要吃到七分饱”。肠胃接近满负荷的时候,会将这个信号传到大脑,大脑再通知嘴巴停止进食,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十八分钟。在这十几分钟里你又吃了不少,感觉饱了的时候,结果一定是吃多了。吃七分饱,指令回来的时候正合适。特别要注意,最后一口可吃可不吃的饭,别觉得扔了可惜,时代不同了,最后一根稻草能压倒一头骆驼。

  好了,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和关注,下期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