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香庐2017-07-14 以艺术阐释禅法 以禅法指导人生 积墨最难 中国画笔墨体系中,以积墨法为最难。墨上加墨,层层叠积,还要笔笔清爽,互不相碍,交杂处不乱辙迹,厚重中不失空灵,非超常功力者不能为。自古能积墨者稀有,宋范宽、元王蒙、清石溪、现代黄秋园等人作品苍茫大气,有厚重感,似与积墨相类,然而细细观之,笔笔之间相叠加者并不多,繁密而已;纵有交叠处,亦如丝织网,相交而过,即使加上淡墨渲染,也勉强不过三层。清龚贤以善积墨名世,恐也不过四遍,已稍嫌黑气沉闷。 现代李可染就此问道于黄宾虹,有所领悟,创逆光留白法,开一代新风,然稍嫌拘谨,不得自由,难入化境。真能随心所欲五六七八遍层层积染而华滋灵透者,千载画坛,唯黄宾虹一人而已。文竹学黄,对此稍有会心。 禅画说 禅是佛教的名词,因此有不少人把禅画理解为画有佛像、高僧、寺院或佛教象征物的画,这是一种误解。 由于过去的禅画多为佛门中人所作,往往逸笔草草,笔墨极简,如宋之梁楷,清之八大山人、担当等人的作品。因此有人把禅画理解为笔墨简单、不求形似、留有大量空白的画,这也是一个误解,着了一个禅画的相。禅是离相不着相的,禅与境界和状态有关,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则不大。这是因为境界和状态不属于相,而内容和形式则属于相的范畴。 禅讲空灵,但空灵不等于空白,尽管历史上大多禅画为简笔画,但繁简不是区别是否是禅画的标准。简笔的许多也是俗画,繁笔的也可以是禅画,关键在于是否表现了禅意和是否达到了禅境。石溪的山水画就很繁密,但那是地道的禅画;黄宾虹的画很繁密,他甚至很少谈到禅,但他的画比许多标榜禅画的画更近禅境。这两个人的画,繁密中透着空灵,即相而离相,境界超逸非凡俗之辈可梦见,非禅画而何? 无知者常无畏 网上爆料,浙江一个什么画院的院长,一语惊四座,说黄宾虹的画不是正道,害了很多学画人。 我在网上搜了一下这位老兄的作品,真个是惨不忍睹,基本是街头艺术家水平,连中国画的笔墨是怎么回事还没弄懂。这么个门外汉竟然就敢对黄宾虹先生说三道四,真是无知者无畏。你学不好黄宾虹,就说黄宾虹害了多少人,这是什么逻辑?难道你学不到孔子的道德,就要说孔子害了多少人不成? 本文节选于赵文竹先生新作《花甲流痕》 图文编辑:清 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