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嵩开课啦(61)

 博爱小医师 2017-07-20

  简单病史:
  女,52岁。左侧胸痛20天,加重1周。
  
  
  病人20天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部间断性隐痛,每次持续数小时,休息后可缓解,曾自服“罗红霉素”1周,无明显效果。近1周来自觉胸痛加重,为持续性,疼痛程度较前加重,且伴左上肢酸困、乏力,伴右胸部胀满不适,查心电图正常。
  
  胸椎X线:胸椎骨质结构未见异常,左前纵隔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蓝箭),左侧膈肌升高,可见椭圆形病变(红箭)。
  
  
  胸部CT:左前纵隔占位性病变病并胸膜、膈肌转移(图2-6)。
  
  
  
  
诊断:高危型胸腺瘤
  诊断依据:
  病变位于前纵隔,偏于一侧,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不支持淋巴瘤诊断,考虑为胸腺上皮肿瘤。
  
  
  病变与纵隔边缘欠清,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胸膜、膈肌受累,不支持低危型胸腺瘤诊断,考虑为高危型胸腺瘤或胸腺癌诊断。
  
  
  病变较小,无明显坏死,无肺内转移,纵隔淋巴结不大,结合左上肢酸困、乏力,不除外重症肌无力可能,故不首先考虑胸腺癌,首先考虑高危型胸腺瘤。
  
  
  较大胸膜转移一般多见于B2、B3型胸腺瘤和胸腺癌,如心包腔内见到明确的软组织密度影,多支持B3型胸腺瘤诊断。本例心包腔内没有明确的软组织密度影,故首先考虑B2型胸腺瘤诊断。
  
  
  病人行胸腔镜手术,术中探查:胸腔无粘连,肺裂发育良好,无积液,左前上纵隔胸骨后方有一大约4.0×3.0×3.0cm包块,包膜完整,包块质硬,界限不清楚,侵及部分心包及膈神经。膈肌上有一大约4.0×3.0×3.0cm包块,胸膜靠近肋膈角处有一大约3.0×3.0×3.0cm包块,质中等,均有蒂相连,将切除之胸腺肿瘤、胸膜及膈肌肿瘤术中送冰冻,结果提示侵袭性胸腺瘤,胸膜及膈肌肿瘤为胸腺组织。
  
  
  病理:瘤组织由梭形的上皮样细胞及淋巴样细胞构成,镜下形态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均支持B2型胸腺瘤,肿瘤为多灶状分布,局部瘤组织侵穿被膜,累及瘤周脂肪组织。
  
  
  免疫组化:膈肌肿瘤:CK( ),Vimentin(散在 ),EMA(-),Ki-67(70%),CD3( ),CD5( ),CD20(散在 ),TdT( ),CD99( ),CDla( ),CK7(灶 );胸腺瘤:EMA(-),CK19( )。
  
  
  
  
  
  分析:
  B2型胸腺瘤的特点是肿瘤性上皮明显增多,呈多角形,散在或呈簇状分布于丰富的未成熟淋巴细胞中,因此,低倍镜下HE染色呈蓝色(由于含大量淋巴细胞)。
  
  
  肿瘤的小叶结构无论形态还是大小都不规则,纤维间隔较细,细胞核圆或卵圆形,核仁小而明显,无明显核异型。
  
  
  另一个特点是典型的血管周围间隙(PVS),由中心血管及其周围含蛋白液体及淋巴细胞的明显腔隙构成,髓质岛很少见且往往不明显。
  
  
  PVS和大量的TdT阳性表达T细胞可出现在B1和B2型胸腺瘤,但PVS在B1型胸腺瘤中较少见。细胞学涂片表现为孤立的或簇状的上皮细胞混杂有大量淋巴细胞,当取样、制片不理想致上皮细胞弥散时,也容易误诊为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胸腺增生及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B2型胸腺瘤可以异质性地含有B3型及B1型胸腺瘤成分,与胸腺癌的混合很罕见。
  
  
  
  
  
  鉴别诊断:
  1)B1型胸腺瘤:B2型胸腺瘤低倍镜下与正常胸腺相比经常出现上皮细胞数量增多;可见有上皮细胞簇的出现(至少3个连续上皮细胞),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大小并不能作为鉴别特征。免疫组化中,细胞角蛋白阳性的上皮细胞网在B1型胸腺瘤与正常胸腺相似,而在B2型胸腺瘤中更密集。
  
  
  2)B3型胸腺瘤:B2型肿瘤组织在低倍镜下呈蓝染,而B3型则明显呈粉染,这是由于B3型缺乏淋巴细胞,以及其轻度嗜酸或有透明的大片状上皮细胞原故。
  
  
  3)胸腺癌:依据典型的分化、异型程度及器官样结构的缺如,大部分胸腺癌和胸腺瘤的鉴别并不困难。在极少数的B2和B3型胸腺瘤中可见有肿瘤细胞间变现象,通常是局灶性,但该肿瘤仍保持有胸腺瘤的器官样结构特征(如TdT阳性的T细胞,血管周围间隙,叶状生长方式和CD5、CDll7阴性),这类肿瘤应称为B2(或B3)型胸腺瘤伴有间变。
  
  
  
  
  
  
  B2型胸腺瘤是一种中度恶性肿瘤,多数发生在前纵隔,为Masaoka分期I期(10%-48%)、Ⅱ期(13%-53%)或Ⅲ期(19%-49%),ⅣA期少见(平均8.9%),远处转移(ⅣB期)罕见(不超过3%)。
  
  
  由于其常具侵袭性,故5%-15%的病例不能手术切除。即使完整切除,5%-9%的病例可术后复发,术后转移率达11%,复发多在术后1-7年。
  
  
  带瘤生存期长,10年生存率70%-90%。
  
  
  
  
  
  
  (感谢:宝鸡市中心医院影像科 习羽 老师提供病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