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7 久泻——四六煎(崔文彬方)

 学中医书馆 2017-07-26

久泻——四六煎(崔文彬方)

【组成】 炙黄芪20g,焦白术12g,党参30g,茯苓10g,陈皮10g,清半夏10g,煨肉豆蔻16g,姜吴茱萸6g,五味子10g,补骨脂10g,炮附子6g,炒白芍15g,炙甘草6g。

【功效主治】 健脾温肾,固脱止泻。用于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脾肾阳虚者,症见久泻不止,完谷不化,或泻下黏液及脓血便,腰酸肢冷,食纳不香,神疲乏力等。

【方解】 大凡泄泻,不过初伤脾胃,久损脾胃而已。初伤者不外治当淡渗、清化、疏利、甘缓、酸收等法,久损者则重在温补固涩,辅以升提为要。这是因为久泻不愈,气随泻去,气去阳衰的缘故,所以一般临证所见久泻之人不但有脾肾两虚之症,且有伤气伤阳之候。古人治疗此证均推“四神丸”为其首剂,取其益火生土之意。崔文彬中医认为“四神丸”虽有温肾暖脾止泻之功,但主要偏重于温补肾阳为主,虽然汪昂有:“久泻皆由命门火衰,不能专责脾胃”之说,但泻泄之本在于脾胃,总由脾虚失运所致。泻久之人所以出现脾肾阳虚者,实为脾伤及肾而成,中州失健为先,而命门火衰为后。治疗上单以火旺自能生土之法,方用四神为主,虽能取效,但疗程较为长久,疗效缓慢,不若两相共进;补脾土以复健运方取六君,温肾阳以助命火药用四神,二方互用可以取效,合用可以建功。俾得脾气上升而运化复其职,肾中之阳充足上荣于脾,自能腐熟水谷以化精微,则久泻之证自愈矣。方中又加黄芪以补中益气,附子以增强温肾暖脾之力,尤以白芍一味其味酸而主敛,生则养阴,炒则补脾,一则可以引附子入阴而散寒,有“引经报使”之力,一则取其酸以收敛,能和太阴营气而安脾,且可与甘草配合而收缓急止腹痛之效。故崔文彬中医在治疗久泻一证时,多用酒炒白芍,制其寒性,以免戗伐生发之气,在临床上每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总之,本方是由“六君子汤”与“四神丸”组合衍化而成的,全方以温肾运脾之力,而达到固脱止泻的目的。临床凡久泻不止,滑脱不禁,或泄泻反复发作不愈者,皆可用之。

【加减】 滑泄不禁者可加升麻6g,煨诃子16g;腹痛甚者加炒小茴香10g,桂枝6g,去五味子、吴茱萸;泻下脓血者加当归12g,椿根皮30g。

【方源】 《崔文彬临证所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